APP下载

融入信息技术建设高效语文课堂

2022-02-10王惠玲甘肃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知识点信息技术语文

◇王惠玲(甘肃: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是较好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紧跟时代步伐,对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语文知识,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一、信息技术对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价值

(一)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素材有限,加之教学方式落后,信息传递不够形象化,不能很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性的语文知识进行形象化展示。而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多媒体音频或图片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认知。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用主题的形式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搜集该主题的相关周边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在主题讨论阶段,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健康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和知识点的理解,大多依靠教师的讲授和传递,教师讲授的方式大多是通过题目或板书形式进行的。这种传递知识的效率较低,并且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技术的加入大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学生从知识点获取的信息也更加的丰富,学生所学知识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还包括更多扩展内容,这样就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例如,教学《燕子》这一课文,教师可以将燕子的生活习性、住所环境以及对季节变换的适应等,用音频或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可以播放一些有关燕子的音乐,让学生从不同层面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加深记忆的同时,还了解了更多关联知识。

(三)有利于教学难题的突破

小学生的知识面和经验有限,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理论和概念性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如果教师仅通过口头解释或者板书形式讲解,无法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部分学生想象力有限,就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概念,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而借助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这些理论和概念性的知识时,可以将理论知识进行形象化展示,学生就能更加容易地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题。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原则

(一)辅助性原则

教学的主角是教师,将教学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传递给学生,能让学生更加理解。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帮助教师将教学知识点化难为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要分清主次,不能让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的主角,不能是只传递知识,而不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发挥好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既要满足教学目标,又要提升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推动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效率。

(二)适用性原则

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生作为教学知识传递的受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虽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新手段,能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题,拓宽学生视野和增长学生见识,但是想要让信息技术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实现其价值,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无论是运用多媒体、网络视频,还是电子白板的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最优化,实现信息技术应有的价值。

(三)有效性原则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遵守有效性原则。采用了信息技术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清楚地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仅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没有体现其价值,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没有促进作用,那就是无效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知识点,能帮助教师解决相应的问题,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知识点理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时;所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学生难以自我想象时;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教学难题时。

例如,文言文的教学,由于时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方式将文言文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后呈现,将文言文与释义进行对比分析和讲解,用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解决文章晦涩难懂的难题。

三、融入信息技术建设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大的优点就是打破了信息壁垒。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将课本知识转换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素材。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扩展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素材储备,开阔眼界,提高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将对古诗词的讲解制作成视频,同时可将古诗词作者的其他信息整理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播放,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所产生的时代和描绘的场景,还能让学生对作者生平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写诗时的感受,以此加强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并增加素材积累。

(二)充实课堂导入,增强教学趣味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开端,所以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为了建设高效语文课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趣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在教学之初不急于讲解课文内容和陌生字,而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日出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先了解日出时的场景,同时可以进行提问互动,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看日出的经历,想象日出时的场景,比如波光粼粼的海面、红色的云朵等奇妙景色,通过这些场景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讲解能力,最后再对课文进行讲解和说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联想到刚刚看过的视频或者同学分享过的场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好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满激情。

(三)创设课堂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资源有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得最多的是口头传授、书本内容、板书内容,或者一些图画之类的素材。但这些教学素材有限,遇到一些较难知识点,很容易让学生失去激情,同时对知识点也无法透彻理解,教学效果较差。若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气氛不够幽默诙谐,学生很难被吸引,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所下降。信息技术的加入,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呈现形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有趣,能让学生对上课充满好奇和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有学习的激情。

如,在讲解《白杨》一课时,由于城市学生对白杨树并不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观看关于白杨树的视频和图片,向学生普及白杨树的知识,介绍白杨树的生长习性,同时延伸讲解白杨树具有的坚韧品质。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四)拓展延伸课堂,优化课后学习

学生知识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知识,一部分是课外知识积累。传统的课后学习方式是阅读、背诵课文,抄写优美段落或反复抄写陌生字词,这种课后学习方式虽然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枯燥无味,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后延伸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化的课后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善于自主学习的习惯。

具体方式可以是主题性课后学习或微课堂形式。教师在课后可以采用以上方式进行作业布置。以《金字塔》一课的教学为例。金字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主题,让学生围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制作一份微课堂知识,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了解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了解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但教师在主题设计时需要注重几个关键点:首先,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控制作业视频时长,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微课堂的内容要有趣生动且与学生的兴趣点契合,内容也要适当放宽,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最后,要与家长积极联系,让家长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避免出现学生玩游戏的情况,还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逐渐进行融合,新技术的加入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并且展现出了新技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各种优势。传业授道解惑的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要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快乐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建设高效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知识点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