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2-02-10戴碧容福建仙游县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教学模式

◇戴碧容(福建:仙游县实验小学)

在科技车轮滚滚前行的过程中,教育改革应运而生。传统的言传身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欲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一、新课标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要打破师生壁垒,倡导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能基于本节课学习,把握知识的侧重点,能在小组讨论和项目探究学习中,讨论分析,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要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崇尚科学的品质,有依据地推测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多维度思考,摸索相应规律。还需要通过教学取消维度界限,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综合能力,能在实验中认真记录观察,并根据实验记录如实地分析推导。同时要求学生养成热爱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带着依据去合理推测,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强调科学课堂教学指向素养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利用科学解决问题,崇尚科学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审慎思考的品质。

二、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给学生留出的自由空间不足

在“双减”政策以前,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一人讲授,众多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对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将所有的知识包揽,并直接向学生灌输,给学生留出的自由思考空间和时间不足。有些小学科学教师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赶进度,往往对教学内容草草收兵,很难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在对一些问题的讲解上,很难让学生从更为开放的维度进行思考,错过了诸多锻炼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机会。

(二)过分依赖课件,缺乏情境设计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众多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法宝。但许多小学科学教师不能正确利用这一法宝,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部分科学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让教学活动尽可能简化,过分依赖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缺少传统教学方式的熏陶,也忽略了与学生间的对话等直接的交流和互动环节,使得多媒体对教学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三)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

在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常常以教师单口传授为主导,学生调动听觉被动接受。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等级森严,角色分明。在较长时间的沉淀下,许多小学科学教师难以走出这一角色的扮演习惯,难以放下旧有模式下教师的权威与架势,致使全新的教学模式进展缓慢。多年来,为了便于教学任务的统一协调与稳定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趋于单一,成为新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一大阻力。在这种体系下,教师自身的创新空间狭小,久而久之,积极性锐减,难以激发。而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下,将机械学习作为学习小学科学的主要方式,极难形成独立思考的优良习惯。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够

“双减”背景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趣味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有着很大的空间。许多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熟练应用,致使课堂效率难以提高。通过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打破原本枯燥的形式化课堂教学框架,使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教学中,教师要将信息化技术与实际教学内容融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他们自身的兴趣特点,丰富教学的基本环境空间。

三、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学习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要十分关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营造创新的讨论和授课氛围。在小学阶段,要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个性化创新和独特认知。在具体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思考和创新火花的碰撞。在知识简单呈现和讲授以后,教师需要充分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针对多样化的问题大胆猜测和创新,提出个人的不同见解,从不同的侧面去阐释观点和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沟通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又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讲解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放一杯水,简单介绍生活中的用水,让学生思考水变少的原因,然后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总结。紧接着,教师拿出不同的液体,与水进行对比,创设创新氛围,让学生探究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记忆水的特征。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学中,教师先创设情境,利用捉迷藏游戏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兴趣。通过观察手电筒的光线,让学生画出阳光到教室的路线,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路线。在学生画的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于光的传播的初始想法。接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开动脑筋,进行想象和大胆创新,把学生猜测的各种可能性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二)增加实际操作,设置开放性问题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除了基本的理论讲述和讨论以外,实践操作和各种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教师需要结合本节内容安排实践活动,同时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成果进行讨论和回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将问题提出,然后再通过问题引申更多的问题,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准备一个装满水的试管,然后将几枚铁钉放入试管。教师提出问题:在不倒出水的情况下,如何将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接着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操作时,将磁铁靠近试管壁,这时候磁铁就会将铁钉吸住,然后顺着试管壁向上拉动磁铁,铁钉就会跟着向上移动,最终从试管中取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行体会这一问题的答案。

(三)拓展课内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趣味性,要重视课内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巧妙融合。在课内,要重情境、重探索、重交流,开展激趣引趣、合作探究、应用拓展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之外,教师还要加强课外知识的拓展。科学课完成之后,要让学生针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外延伸和应用。设置合理的课后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应用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进一步体会科学在生活中应用范围之广。教师需要对课后作业形式进行深度优化,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开展简单的生活小实验,也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呈现,等等。通过实践活动与课程创新教学的巧妙融合,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通过高效的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是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课内外学生问题意识明显提升,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增强,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心理品质奠定了基础;三是帮助学生发现特长和兴趣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创新教学相长模式,完善信息技术应用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需要将所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巧妙融合,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科学知识的吸收理解。落实“所有的教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这一理念,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师生、生生之间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创新教学相长下的高效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让其成为教学的法宝。例如,进行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在拓展延伸中,领悟生活中光的传播,同时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在学生尝试自己去寻找依据之后,通过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光和影的关系及各种现象中寻找更多的依据,请学生再来讲讲自己的生活感受,以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再比如,在进行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也会对花有所接触,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花的相关知识和图片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花朵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发现大部分花的构造。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单性花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讲解。

(五)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交流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关注本学科的教学课程标准改革的动向和趋势至关重要。在当下的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教学理念的变化。新课标中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要求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加自主和独立的权利。在课堂上,应采取师生合作化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概念探讨和实验操作。加大师生交流、学生小组交流的频率,改变以往教师口述学生听讲的低效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科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并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设计出符合课堂内容的实验和交流环节。

例如,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光的反射》这一节课中,教师对“光”的认识进行教学时,要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安排实验和交流。首先,了解学生对于光有哪些认识,以及能做出哪些推测和解释。顺势思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分三种情况进行理解,层层深入,建构科学思维。再改变环境,探究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路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通过“认识棱镜”,建立光与颜色的关系。而“光的反射现象”,则安排学生展开思考,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通过观察光的镜面实验中的反射现象,举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通过光的反射实验,对反射光的路径做出预设,初步建立入射光与反射光的概念。最后可以创设“制作一个潜望镜”的实践操作,利用光的反射特点,让学生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还要听取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不断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学生生活,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和活动安排。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