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性
2022-02-10甘肃山丹县清泉镇北滩小学
◇赵 睿(甘肃:山丹县清泉镇北滩小学)
小学科学不仅应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科学的实验性与探究性,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在实际的实验应用中形成对科学的良好认知,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质疑、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应注入新的理念,只有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的魅力。
一、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现状
(一)注重进度和形式,轻视效果与过程
科学实验被列入期末小学生成绩考核,所以小学科学课堂更加注重书本教学的进度。按照课本知识刻板讲解,往往会忽略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实验探究活动的一些探究主题与内容来自课本中简单的实验,大多数实验探究活动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操作完成,学生更多的是以一种观看的形式参与,并没有动手操作,没有真正参与实验的过程,只是得到了最终的实验结果。
(二)课堂秩序混乱,欠缺规范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行为意识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加以规范。在接触实验器材和实验量具时,学生会产生好奇心理,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实验器材,不能专心地听教师的讲解。实验课堂上,吵闹、争抢、损坏实验器材的情况频繁发生,导致探究活动秩序混乱,科学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效果较差。
(三)缺乏合作精神,学生探究不深入
学生集体意识薄弱,在探究活动中并没有分工合作意识。每位学生的性格、对知识的认知程度都不同,能够参与探究课堂的学生并不多,有时实验课的完成率很低,更多的学生对实验没有参与感,完成实验的学生也多是对照课本刻板地进行实验操作,对科学实验缺少深入的探究和创新。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创新。
二、实现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性
目前多方面因素造成学生对小学科学的认知不深。首先,大多数家长对小学科目的认知更多是在“语数外”三门主课上;其次,学校对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实验室教学器材过于简单,实验教学相对较少,探究活动时间较短,更多停留于书面教学,不能很好地发挥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地学习科学的创新性和发展性。形成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运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可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确定探究活动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做一个全面了解,规划适合本班级每位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使科学探究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确定探究内容,要注重实验内容的丰富性、实验内容是否有科学探究价值,而不仅仅是按照书本内容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示范。单一的实验操作,没有深入的探究活动,只会让学生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再次进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学习中。所以小学科学的探究实验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的所见所闻中进行不断的创新研究,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水中点灯”实验课题中,首先,拟定创新有趣的题目,吸引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探究实验中寻找答案,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其次,准备精准的实验仪器,如,蜡烛、有刻度的水盆、水,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把一根比较粗的蜡烛黏在盆底,倒入一些水,保证水面离蜡烛面一段距离。点燃蜡烛,看蜡烛能否燃烧至水面以下。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蜡烛可以在水底下燃烧?”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同时,对于动手能力相对弱的学生进行鼓励,并提供适当的帮助。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将问题进行延伸:“试一试,是在热水中蜡烛燃烧到水面下更深,还是在冰水中烧得更深一些呢?”探究活动也由此进入创新性研究阶段。
(二)建立实验小组,规范课堂秩序
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建立实验小组。学生自愿选择组建小组、选择探究项目,能够更加投入地去完成。确定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分工情况,以小组为主体,学生有序合作,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组内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组内每一位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工作任务可以轮换,让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学习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体意识。在探究实验中,以小组为单位,共用一套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怎样选择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材料,需要学生配合完成。在组内合作中,学生偶尔会出现将实验设备占为己有的情况,教师要进行引导规劝,让学生树立团体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享。规范课堂秩序,培养小组长的领导意识,让小组长发挥监督和监管作用。实验结果的确立需要小组学生各抒己见,对实验进行不断讨论,不断地创新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讨论学会与他人交换意见、学会倾听、认真分析,最终确定实验结果。实验小组的建立,也规范了课堂的学习秩序。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科学理论课堂,都应该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应该制定实验课堂的规则,培养学生遵章守纪意识。小学阶段好比小树成长最迅速的阶段,树干要笔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职责,对于学生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劝说。
例如,实验室不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器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些仪器搬得靠近自己,甚至将有些小型仪器干脆抓在手中,还有的学生与同伴因为实验器材的使用而发生冲突,导致实验器材损坏。有些教师对此只是口头教育,并没有让学生对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有深刻认识,觉得东西损坏了再换一个新的就可以。这就导致以后还会出现类似情况。如何规范课堂秩序?需要教师在整理好损坏的教学器材后停止教学,将损坏实验器材的危险性与学生讲清楚。后期通知学生家长,告知具体情况,对损坏的实验器械进行一定赔偿,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三)鼓励合作学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方法。按自愿分组—选择兴趣实验—确立实验主题—实验器材选择—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记录—分享心得进行交流—探讨创新—得出结论的程序,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大胆创新,学会研究,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同时,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与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合作共赢在科学实验中有很好的体现。只有不断合作、相互学习,学生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学会倾听。
例如,在“天气娃娃”的实验课程中,天气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不同天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特征。这时需要教师通过对本班学生的了解,更好地引导组内学生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让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去户外考察室外的温度、云层的变化、风向风速的变化、降水量的大小;将部分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留在教室,观测不同方位云层和室内温度,绘制气温、云层、风速、平均降水量等统计表格,完成数据统计等相关的细致性记录工作。经过科学观察记录和理论知识结合,最终将两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每日“天气娃娃”不同表情,并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这种分工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将实验探究活动做好。在统一目标下,大家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不仅能够促使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增进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班级中有归属感。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性,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在课堂上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实现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畅游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