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

2022-02-10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小学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数学

◇钟 婷(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思维能力,推动小学生运算实践的重要科目。数学这门课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任课教师应深刻把握这一教学特点,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求生活同数学知识的契合点,构建生活化体验课堂范式。在生活化体验课堂当中,教师应立足课程大纲的核心素养目标丰富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生活化体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生活化体验教学模式

生活化体验教学模式,即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充分挖掘知识点内容同生活的关系,以学生的深层次体验为途径,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掌握。教师开展生活化体验教学,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合理引导,将所讲授知识与周围生活融合,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中深化知识体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另外,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理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生活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价值

生活化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之一,有着显著优势,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对抽象知识进行理解。数学本身就同生活密不可分,故而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水到渠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其未来发展。生活化体验教学,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化学习实践中更深入地去体验,避免单一的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很少参与的问题。但生活化体验教学并不是任何内容都可进行联系,而是需要遵循适宜、科学、合理等原则。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问题,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再通过相关方法进行解答处理,完成整个过程。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为生活化体验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寻找较为经典的实例,将生活实例转化成数学问题,为学生进行讲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放松的环境,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促进作用,数学抽象、数学建模和数学分析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出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故而教师应进一步发挥生活化体验教学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问题中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创建数字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的方法

(一)重构数学课堂,使教学生活化

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教材、课堂和教师是他们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生活化体验数学教学时,应该首先重构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师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然后通过多媒体将这些情境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实例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识,而后更好地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大大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去。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例1:妈妈给了小明10元钱,让他去超市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根铅笔,已知文具盒的价格是3元5角,铅笔的价格是1元2角,请问小明买完后还剩下多少钱?

通过这道题目,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建了学生日常购买物品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本章教学时,为学生讲解1元=10角,学生在解答例1时,可以充分运用人民币之间的转换关系。学生首先将文具盒和铅笔的价格加起来,一共是4元7角,然后再用总共的钱减去花掉的钱,所以小明最后剩余5元3角。教师通过教学课堂生活化,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元、角之间转换关系的记忆,促进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二)优化师生关系,使活动生活化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受到教师的约束,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比较疏远。学生认为,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这二者是不能够相处为师生以外的关系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生活化体验教学,还需多关注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却不能一味地只起监督作用。在监督之余,教师可以多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个人情感和自身个性等,使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超出教师这一角色的关怀,从而让学生更加乐于与教师相处,这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种水果,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水果,并按照水果的种类将学生进行分组,拥有相同水果的学生成为一个小组。哪一个小组集合得快且能够将拥有的水果树准确计算出来,便取得胜利。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情境时,自己也可以准备一种水果加入学生的游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好地对分类知识进行掌握。

(三)设置数学问题,使问题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较牢固地掌握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利用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在锻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有时会只为巩固学生某方面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相关问题。很显然,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应试能力。其实,教师应该明白,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最终都要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设置更多的生活化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如何将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解答热情和探索欲望,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学校打算为学生的音乐教室铺上新的地砖,已知音乐教室的长为10米,宽为8米。现在有两种地砖可以选择:一种为长1米、宽0.5米的长方形地砖,价格为每块18元;另一种是长1.5米、宽1.5米的正方形地砖,价格是每块70元。不考虑地砖的裁剪情况,请你们为学校选择一款价格合适的地砖。

学生在解决这道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时,会充分运用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解的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首先,可以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计算需要铺设地砖的总面积,由长乘宽即可得到是80 m2;其次,分别将两种地砖的单块面积计算出,分别为0.5 m2和2.25 m2;再次,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地砖和正方行地砖的面积后,便可以计算教室的总面积共需要多少块地砖;最后,将计算的地砖与价格相乘,选择适合的地砖。教师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地砖只能是整块售卖,当教室的总面积除以地砖面积除不开时,要注意在地砖数上加1等问题。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实现课堂知识学习同生活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及利用方法的能力。基于生活问题的学习,学生在生活实际同数学知识矛盾的时候,能够客观看待问题,特别是本例题中“不足1,是否舍弃”的情况,还有“饭店吃饭,0.9元能否收1元”等问题。

(四)课后巩固知识,使作业生活化

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可以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将教材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课后作业布置时充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因素,减少纯知识性的数学作业,避免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抵触心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般采用题海战术,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抑制了学生对数学问题解答的兴趣和热情,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生活化体验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通过设计与生活有关的数学作业,使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充分运用于日常生活,寻找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巩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化的数学课作业拉近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四边形并计算面积,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教师在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时,可以增加难度,添加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发挥作业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课堂的开展,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生活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利用了学生好奇活泼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构建数学方法,提高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