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锻炼探究能力
2022-02-10孙雨婷江苏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孙雨婷(江苏: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就需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浅层学习:探究能力从落地走向口号
课题组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与访谈,发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教师讲授偏多,学生探索问题不多
许多教师为了省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少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教师讲授得过多,就会让学生习惯于直接接受知识,自主探索的思维空间得不到挖掘,久而久之就会限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讲授内容单一,学生问题意识不够
教师的教学内容虽然需尽量适应学生认知特点,但是有时会走入遵循原本知识编排的误区。学生按照教师提前编排好的设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好奇心,丧失质疑能力,丧失索求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质疑能力薄弱,学生问题能力不强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一些教师认识到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在一些公开课、研讨课中,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练习环节或者新课结束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常见的现象是学生没有问题,或者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肤浅,有些问题竟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些现象表明,为了问题而提问题,课堂教学陷入“问题秀”的误区。
数学学习来不得半点包办与替代,需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在深入分析、探究、归纳等深度学习中,不断实现思维进阶。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就是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给予学生更多思维空间,努力透过表象洞察数学学习的本质,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甚至知其所以必然。
下面,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一年级教学为例,谈谈“三让三从”的教学实践。这里的“三让三从”就是尊重学生原有经验,延续学生原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让知识从零散走向系统,让思维方式从点状走向整体的理念与策略。
二、深度学习:让新知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会按照提前编排好的教学设计提出问题。问题驱动,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一)课前与教材对话,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教学《数数、读数》这节课时,我提前让学生预习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课前与教材对话。一方面要求学生回忆用什么方法认识10以内的数,提前练习捆小棒;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自觉发现新课中存在的困惑。在新例题教学前的导入部分,我利用几分钟时间组织生生互动,答疑产生的主要困惑如下:“为什么10个一是1个十?”“摆12根小棒,怎样摆能看得清楚?”“抓一把小棒,怎样快速数出有多少根?”等等。学生将认识10以内的数的方法自觉迁移到认识20以内数知识的学习中,在预习时,与文本对话。抛开天马行空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的交流中,提炼出与教学设计有关的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这样针对互动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学,课堂会呈现出更积极的风貌。
(二)课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教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时,首先大屏幕情境导入,出示十格图和散落的苹果图,教师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生互动后,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盒子里有多少个苹果?”“盒子外有多少个苹果?”等。教师可以从学生视角对症下药,启发学生透过表象深入了解数学本质,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用问题导学单适当引导,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
问题导学单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设计的知识导学单。基于此,教师需要在课前精心钻研教材,基于学情设计问题导学单,便于问题导学单辅助学生预习,能从学生视角更方便、更高效地与教材对话,从而提升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数数、读数》这节课时,问题导学单可以这样设计。
温故知新——
摆一摆10:请你数出10根摆成一排。
尝试探究——
预习教材第82页例1,并想一想:摆12根小棒怎样摆能看得清楚?
学生在完成导学单的过程中,从温故知新入手,自觉回顾认识10以内的数的方法,在自主寻求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明晰方法与路径。有了这样的学习储备,在核心知识的展开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摆能看得清楚是十几”。11~20数的摆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深度学习:让练习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
练习往往安排在核心知识教学后,所占据的比例不小。练习环节的设计承担着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重任。因此,教师应该努力编排练习,使内容从浅走向深,从封闭走向开放,用问题驱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一)对习题适当变式,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数的组成、写数》一课时,在“想想做做”环节,教师会安排“看数画珠”的习题,即出示4个计数器,第一个计数器已经标出两位数并用珠子表示出来了,其余三个数17、18、20的计数器上的珠子空着,需要学生依据第一个例子,用笔把珠子画在相应数位上。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的基础上,回顾所学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练习环节还可以基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的角度,在原题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式。
例如,在学生“看数画珠”完成后,还可以提出:“你能用3颗珠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不同的3个数吗?先画一画再填一填。”学生跃跃欲试,经过独立思考、交流,学生尝试将数珠一个一个放在十位上或者个位上,就会生成30、21、12等三个不同的两位数。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计数器的认识,还能基于观察和推想,锻炼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可见,练习设计由易入难,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就能由浅入深。
(二)将教材拓展延伸,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师课上进行问题驱动,把加减法解决问题的算法进行了归类,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编题活动。在练习环节,不仅设计了“你还能提出用加法或者减法计算的问题吗?”还设计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并且用算理解释算法。这样将教材拓展延伸,采用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判断选择算法的自觉意识。
(三)让错题发挥妙用,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自我认知的创新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重视错误资源的捕捉与转化,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进行练习设计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错题中寻找错误的根源,帮助学生在找错、辩错、析错与解错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数的组成、写数》后,学生在计数器下写数时,会把“2”写成“02”。一方面,是因为在计数器下写数的时候,教师强调数位对齐,让部分学生形成了每个数位上都要写数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20”强调个位上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写0占位的过程,让部分学生形成了十位上没数要写0占位的错误认知。通过这样的练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在讨论和辨析中走出错误的误区,明白到底什么时候要写0占位,还能找出类同知识点中的不同。积极利用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活跃思维,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根源。
四、深度学习:让知识梳理从零散走向系统
教材编排以课时为单位,以“例题与习题”的形式加以呈现,遵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原则,将四大领域知识按照内在逻辑合理分割。如果教师紧紧围绕知识点来思考和策划,会导致点状的思维方式。通过问题驱动,可以发现内容编排的思想内核,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结构加工,努力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师生通过“知识梳理—寻找联系—挖掘价值—结构加工”的思维方式,让知识逐步从点状走向整体。
(一)作业前置,自主梳理
复习“认识11~20各数”时,教师在课前与文本对话时,布置温故知新式的前置作业。
“认识11~20各数”复习导学单。
回想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想一想: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怎样表示数?
学生在上述问题驱动下,自主展开回顾与整理,尝试基于导学单梳理出有关“认识11~20各数”的知识体系,寻找小棒、计数器、写数之间的联系,挖掘从数数、读数到数的组成、写数再到数的加减法之间的内容编排思想及蕴含的育人价值。通过这样的梳理,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单元重点知识,而且还自主掌握了运算概念的形成、算理算法的运用,培养了数感。
(二)课上提问,引导梳理
在教学教材中,有些单元的知识之间分布零散、联系隐蔽,学生独自整理知识比较容易形成割裂的线性思维。教师可以对各类资源进行结构加工,以课上提问的方式,努力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梳理成系统的知识。
例如,“认识11~20各数”单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联系隐蔽,不易察觉。学生在对各类资源整理加工的时候,常常张冠李戴,不能将所学知识按照知识结构的形式形成结构体系。在组织单元复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从单元题目出发,按照知识结构的形式提出如下问题:“看到‘认识11~20各数’,你能想到哪些与它有关的概念呢?看到‘数的组成’呢?你觉得这个单元中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有哪些?”用一连串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学生在回答这些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这些知识要点,在内心建构成树状知识结构,还能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数感。
探究活动犹如“磁铁”,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需要教师挖掘数学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放练习设计,系统梳理知识体系,让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让知识从零散走向系统,让思维方式从点状走向整体,让学生在深度学习活动中锻炼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