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贫困研究的知识图谱
——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2-02-10刘璐婵
刘璐婵,丁 鸽
(南京邮电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南京210046)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国贫困治理事业进入了反贫困战略提升和贫困目标瞄准转换的关键期(1)林闽钢:《相对贫困的理论与政策聚焦——兼论建立我国相对贫困的治理体系》,《社会保障评论》2020年第1期。,未来反贫困的目标人群将从绝对贫困群体转向相对贫困群体。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岗失业人员面临重新就业,生活存继上出现困难,城市贫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来。截至2021年2月,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99万人,低保家庭共计485.8万户(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1年2月份民政统计数据》,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yb/qgsj/2021/202102.html。。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混杂了体制改革、产业升级、阶层分化、城镇化等多重因素,若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降低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还将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针对城市贫困问题,众多学者选择不同视角、借助不同理论、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我国近年来城市贫困研究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城市贫困研究的基本现状、热点变迁等方面进行图谱化和定量分析,既有助于把握当前研究的理论脉络,又有助于为贫困治理的顶层设计提供支撑,进而推动我国贫困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保证文献数据的权威性、代表性和全面性,本文将文献来源限制为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包含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在中国知网“期刊”分类下,本研究以“城市贫困”为主题、以“CSSCI”为来源类别、以2021年5月1日为发文截止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剔除会议记录、书评访谈等非研究性论文,共筛选出546篇城市贫困研究文献作为分析样本。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引文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借助数理统计方法,能够较为科学客观地描述、评价某一研究领域的显著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计量,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时序、作者与文献来源进行图谱分析,然后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和Nvivo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关键词、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以期展现出我国城市贫困治理研究的概貌,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演进趋势。
二、城市贫困研究的文献分析
自1998年王培暄在《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城市贫困问题的诊断》一文以来,学界对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拉开了序幕。同年,赵晓彪、施小梅、王时涛等人共计12篇文献先后发表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学刊》《学术界》《人口研究》等期刊上,其中《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一文的被引量高达56次。为梳理城市贫困研究的学术脉络,理清研究的缘起与演进方向,本文尝试从文献发表时期、发表数量、作者合作网络、文献引用链以及文献来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主题发文时序分析
分析检索文献的发文时间与发文趋势分布,能够比较直观地判断出城市贫困研究领域在学术界的发展速度和受重视程度(见图1)。从1998年中国知网收录第一篇关于城市贫困研究的文章以来,该领域呈方兴未艾之势。1998—2021年间,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文献总量高达546篇,平均每年收录22.75篇。从总体趋势来看,城市贫困研究领域的文献总量虽有波动,其中2008年、2009年为发文量高峰期,随后数量有所回落,但近几年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图1 城市贫困研究发文量时序图
我国城市贫困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2008年,这一时间段的发文数量增长幅度较大,2008年当年的发文量高达37篇。随着城市地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失业等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城市贫困人口因劳动就业上的劣势而陷入收入窘境,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开始大量涌现,主要以城市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贫困的特征、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第二阶段为2009—2013年,这一阶段的发文数量明显回落,2013年的总发文量降至17篇/年。在此期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标志着农村地区扶贫开发进入关键期。大量研究聚焦于农村减贫事业,重点分析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配合,相关城市贫困研究的热情有所回落,其重心主要聚焦于农民工的贫困代际传递与城市老年人的医疗救助方面。第三阶段为2014—2021年,这一阶段发文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除2018年发文17篇外,2015—2019年的发文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随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十三五”前期的贫困研究仍以农村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入2019年后,农村即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治理研究开始进入相对贫困研究的新阶段,这意味着以“生活型、发展型”为特征的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
(二)文献作者发文量与引用情况分析
1.城市贫困研究者的文献发表量。目前,我国在城市贫困研究领域已经产生了多位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就发文量而言,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合作者身份发文且文献数量在3篇以上的共有14位(见表1)。
表1 城市贫困研究主要文献作者及其发文量(1998—2021)
结合前文对城市贫困研究阶段的划分,本文按不同时期研究者的发文量进行了统计,发现1998年至2008年这一时期,唐钧、慈勤英、尹志刚等研究者的发文量较高;2009年至2013年这一时期,高云虹、贺寨平以及王朝明、祝建华等研究者后来居上;2014年至2021年,黄晶、姚尚建、关信平、袁媛等研究者的发文量较高(参见表2)。
表2 不同时期城市贫困主题文献作者发文量前10位
2.研究者的文献引用情况。就单篇文献被引量而言,以城市贫困为主题、被引次数达200次以上的分别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王小林、中国人民大学的汪三贵、美国宾州西切斯特大学的洪朝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李实所发表的文献(见表3)。这些文献不仅发表时间较早,而且均刊发在各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上,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3 城市贫困主题文献单篇被引量前5位
本文以单篇文献的引用量为标准对城市贫困主题文献进行排序后,对引用量超过50次的高被引文献进行了文献互引网络分析,发现这些文献的篇均被引数高达112.62次,而且所形成的引文网络呈现出清晰的征引脉络。图2为部分文献的互引网络,其中袁媛、薛德升、许学强的《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研究综述》一文作为重要的节点文献被大量文献引用,后续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杨立雄(3)杨立雄:《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回顾、问题及政策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3期。等深入分析了社会救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唐钧(4)唐钧:《城市扶贫与可持续生计》,《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亦从家庭层面探究了贫困者的生计维持问题,其关于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的研究还启发了洪小良、尹志刚(5)洪小良、尹志刚:《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等的后续研究;梁汉媚(6)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经济地理》2011年第10期。等则从空间地理角度切入,分析了贫困空间格局的演化,就“贫困的空间聚集”“低收入社区”发展出新的引文网络;洪朝辉(7)洪朝辉:《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陈剩勇(8)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等从节点文献中寻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开启了对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权利的分析。
图2 城市贫困研究单篇高被引文献的互引网络
(三)文献来源与学科收录情况分析
1.城市贫困研究的主要文献来源。从表4可看出,城市贫困研究收录量排第一位的文献来源是《中国人口科学》,其在1998—2015年间共收录14篇相关文献。截至2021年5月1日,这些被收录在《中国人口科学》中的城市贫困研究的引用总量达到757次,平均每篇文章都被引用了54次,单篇文献的最高被引达到143次。收录量次之的分别是《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人口与发展》等人口学科类期刊以及《江苏社会科学》《理论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综合性期刊。此外,《城市问题》《人文地理》等城市类、地理类期刊的收录量也较大,同为城市贫困研究的主要刊发地。
表4 城市贫困研究收录量前10位的文献来源
为了更清楚地展示相关研究在不同刊物、不同年份的分布情况,本文绘制了主要文献来源收录年份的分布图(见图3),对收录量排前10位的文献来源进行了收录数量的可视化呈现,其中方格部分代表了收录的年份,灰色方格表示该年份未收录城市贫困主题的文献,黑色表示当年收录不止一篇。从城市贫困研究收录年份的整体分布来看,表格左侧黑色方格较右侧更为密集,尤其是2000—2008年这一时期,多本刊物连续出现黑色方格。结合前文对城市贫困研究的阶段划分可看出,在1998—2008年这个阶段,城市贫困研究整体呈现出“早期繁盛”的景象,而且2003年、2007年为刊发高峰期。随后城市贫困研究进入一段低迷期,2012年和2016年当年只有一本刊物收录了相关研究。
图3 各文献来源收录年份的可视化(收录量前10位)
从收录的时间跨度看,在经历过连续收录和一段收录空白期后,城市贫困研究普遍出现了回归。例如,《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分别在1998年到2007年、2001年到2011年之间密集刊发城市贫困研究文献,随后几年未再刊发相关文献,但到了2017年、2018年又开始刊发。同样,《理论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中州学刊》等刊物也在连续收录和空白期后再次大量收录该主题的文献。
2.不同类型文献来源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情况。通过对文献来源进行类型划分(见表5)发现,不同类型的刊物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情况并不相同。人口类和经管类期刊在研究早期是城市贫困研究的主要刊发地,随着研究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综合类社科期刊开始关注这一主题,近三年来该类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关注远超其他期刊。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贫困的跨学科研究也方兴未艾,尤其是地理与贫困问题的结合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表5 不同类型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情况(1998—2021)
(1)人口类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数量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收录量有所下降。具体而言,8种人口类期刊的收录数量由高到低分别是《中国人口科学》(14篇)、《人口与经济》(13篇)、《人口学刊》(11篇)、《人口与发展》(9篇)、《西北人口》(8篇)、《人口研究》(5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篇)和《南方人口》(2篇)。这些期刊占据了城市贫困研究收录的半壁江山,每本期刊的平均发文量为8.13篇。但从2005年左右人口类期刊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维持在高位,随后收录数量逐年降低,2016年起收录量仅为1篇。
(2)综合社科类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量波动较大,近一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从1998年到2021年,该类期刊中城市贫困研究总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共有22种期刊,这些期刊的发文总数共计107篇。其中,18.2%的期刊总发文量为8篇及以上,分别是《江苏社会科学》《理论与改革》《中州学刊》以及《生产力研究》。
表6 综合社科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情况(1998—2021)
就收录趋势而言,综合社科类期刊出现了两个收录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008年,当年22种期刊共计收录11篇城市贫困研究主题文献,此前各年份的收录量波动较大,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009年开始,此类期刊的收录量回落在2篇至6篇的区间,这一态势维持到2020年,因为仅2020年当年就刊发了12篇相关文献。
(3)经管类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稳中有降。就收录数量而言,经管类期刊在2008年达到收录峰值7篇,2018年降至0篇,随后在1—2篇区间内波动。尽管该类期刊数量较多,但1998—2021年间积累的文献数量仅为73篇,平均每种期刊仅收录了3.32篇。从整体收录趋势看,经管类期刊对城市贫困研究的收录保持在3篇/年左右,且近年来关注度有所下降。
(4)随着空间地理、城市圈层与贫困的有机融合,地理类期刊成为城市贫困研究发表的新兴领地。7种地理类期刊的收录数量由高到低分别是《人文地理》(11篇)、《经济地理》(5篇)、《地理研究》(4篇)、《地理科学》(2篇)、《地理学报》(2篇)、《地理科学进展》(1篇)与《地域研究与开发》(1篇)。从整体刊发趋势看,自2001年《地域研究与开发》首次收录城市贫困研究以来,地理类期刊尚未对此主题形成规模化、体系化的收录,因此2010年以前发文量偏低。随着空间地理与城市贫困问题找到更多结合点,如贫困的空间聚集、功能空间的致贫效应等,2011年以后,各类研究成果才纷纷发表,并使此类主题的文献不断积累,较前期有了长足进步。2011—2020年间,地理类期刊共收录20篇城市贫困研究文献,平均2篇/年,2017年收录量高达4篇,这意味着在26篇地理类期刊收录的文献中,77%是在最近十年内收录的,说明城市贫困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
三、城市贫困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与聚类分析
1.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分析。通过提取城市贫困的关键词,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贫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在546篇城市贫困研究文献中,城市贫困、相对贫困、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有关贫困群体类型以及贫困治理策略的关键词,这体现出社会保障制度关乎城市贫困者的衣食冷暖和安全福祉,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抓手之一,在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当前相对贫困是城市贫困研究的重点方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是下一阶段城市贫困研究的主要议题。
2.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为进一步考察城市贫困相关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本文采用关键词聚类分析,在CiteSpace软件中绘制出了1998—2020年基于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可视化图谱。具体而言,本文将年份切割节点Years Slice设置为一年、聚类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置为关键词、最大值TopN设置为50并选择最小生成树,最后得到的Q值=0.8088,S值=0.9691。Q值大于0.3,S值大于0.5,说明根据当前高频关键词进行的聚类是合理的,相关研究被有效地聚合起来,呈现出“研究丛”的图景。
从表7来看,当前城市贫困研究已形成了城市贫困、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和谐社会、城市新贫困、城市贫困群体等69个聚类群。同一个聚类内具有高度相似性的研究主题,还侧重于某个子领域;不同聚类各自探索了城市贫困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联,极大地扩展了城市贫困的研究视野。
表7 基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城市贫困研究丛
城市贫困往往与收入直接关联,因此,有研究围绕生活消费和收入差距对贫困程度进行了测量,并从收支的角度分析城市贫困的成因(9)宋宝安、邓永强、李德成:《贫困对扩大内需的影响》,《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0)解垩:《中国城市居民自雇者的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989—2009》,《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2期。。相关城市贫困的研究还拓展到了家庭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领域,从超越个体劣势的层面探究家庭脱贫的局限性(11)贺寨平:《社会资本对城市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亦有研究从更宏观的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等层面分析城市贫困群体面临的劣势(12)都阳、万广华:《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非正规就业及其在减贫中的作用》,《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9期。(13)尹海洁、王翌佳:《东北地区城市工作贫困群体就业质量研究——来自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市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研究还分析了城市新市民在社会融入过程中的贫困问题(14)杨舸:《流动人口与城市相对贫困:现状、风险与政策》,《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年第1期。。也有研究更多关注反贫困制度与策略,紧紧围绕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等展开(15)关信平:《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新特点及社会救助改革的新方向》,《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4期。;还有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切入,总结他国减贫经验,尝试为解决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提供借鉴(16)张浩淼:《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论中国最低生活保障与韩国国民基础生活保障的确立》,《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1期。。
(二)基于时序与主题的研究热点分析
1.不同研究阶段的热点话题。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贫困研究划分为1998年到2008年、2009年至2013年、2014年至2021年三个阶段。基于这三个阶段,本文借助Nvivo软件对研究热点进行了时序分析,并对不同阶段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1)1998年到2008年的热点话题。这一阶段的样本数量为249篇。通过分析词频发现,这一时期城市贫困研究的高频词包括制度(1.46%)、经济(1.20%)、保障(1.18%)、救助(1.10%)等(见图4),这与20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息息相关。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引发的下岗潮催生的大量下岗职工成为城市贫困的主体。在此背景下,围绕城市贫困群体的界定、规模测算以及生活现状展开调研,并以该群体的基本生活、就业收入、社会权利等为研究起点,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转轨成本问题,以及传统保障体制崩溃下的政府保障责任问题。另外,为推动出台新的社会化保障制度,政策、制度成为研究重点,有关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开始积累。
(2)2009年到2013年的热点话题。这一阶段的样本数量为127篇,除制度(1.39%)、经济(1.160%)、保障(0.91%)等外,收入(0.86%)、家庭(0.83%)、资本(0.54%)等词频也不断上升。另外,城市化(0.48%)、实证(0.26%)、农民工(0.18%)、传递(0.14%)等词汇亦出现在研究视野中(见图5)。这意味着该时期有关城市贫困的研究视角更加广阔,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理论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对贫困致因的分析也更加本土化。具体而言,该时期文献关注的仍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贫困的整体发生率以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研究更加注重群体内部的异质性,对不同地区、不同困境乃至不同贫困程度的子群体分别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关于农民工、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多,这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研究还强化了对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话题的讨论,依托于社会排斥、社会网络等理论的分析框架逐步建立,构建起更加契合国情的贫困治理路径。
(3)2014年到2021年的热点话题。这一阶段的样本数量为170篇,传统高频词的热度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了城市贫困研究的主体,包括对贫困的识别与测度、致贫原因类型、反贫困体制机制等的研究。但是,高频词中治理(1.17%)、空间(1.11%)、政策(1.01%)、相对(0.69%)显示出该时期已形成新的关注点(见图6),包括相对贫困、贫困空间、扶贫政策等。该时期的城市贫困研究侧重于以家庭为分析单位,尝试从环境(0.27%)、生计(0.19%)、风险(0.16%)、脆弱性(0.13%)等角度探究贫困家庭所处的不利地位。还有研究更加趋向于对特定群体的分析,如流动(0.45%)、女性(0.14%)等高频词暗示着流动人口、贫困女性等群体逐渐得到关注。另外,自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来,城市贫困研究中关于获得感、幸福感等贫困群体主观意识的研究增多,体现为感知(0.13%)一词的词频不断上升。
图6 城市贫困研究的高频词词云(2014—2021)
2.不同“研究丛”的热点主题。借助Nvivo软件对546篇文献的摘要进行编码发现,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城市贫困研究已经演化出数个子主题,不同的子主题开枝散叶后,围绕城市贫困家庭、贫困致因与多维贫困、反贫困制度与政策以及贫困空间格局形成了多个“研究丛”。
(1)城市贫困家庭“研究丛”。如林闽钢(17)林闽钢、梁誉、刘璐婵:《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等分析了贫困家庭的脆弱性,讨论了贫困者的贫困类型、生计策略及需求;陈岱云(18)陈岱云、张世青、高功敬:《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等则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解读了贫困家庭有限的社会支持。还有学者以贫困家庭中的特定群体为对象展开分析,如陶传进(19)陶传进、栾文敬:《我国城市贫困儿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等以城市贫困儿童为研究对象,苗红军(20)苗红军:《城市老年人口反贫困的政策取向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等以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贫困具有代际传递的可能性,孙远太(21)孙远太:《基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理论月刊》2017年第1期。等还从政策视角进一步探讨了贫困身份与致贫因素的沿袭问题。
(2)贫困致因与多维贫困“研究丛”。在城市贫困研究早期,唐钧(22)唐钧、朱耀垠、任振兴:《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网络——上海市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慈勤英(23)慈勤英:《“文革”、社会转型与剥夺性贫困——城市贫困人口年龄分布特征的一种解释》,《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等研究者就已尝试解读城市贫困的成因,发现匮乏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转型对个体的剥夺、产业结构的变动、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等都是催生城市贫困的重要因素。随着研究的推进,诸如社会排斥、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等因素相继被发现。此外,跨学科的研究也提供了贫困空间、生态资源环境等新的分析思路。考虑到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很多研究者将以往对贫困的定义、识别与测量扩展至多个维度,逐步形成多维贫困的研究丛。如王小林等(24)王小林、Sabina 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在2009年对多维贫困测量重新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吴和成(25)吴和成、万里洋、卢维学:《多维视角下城市家庭贫困脆弱性实证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年第9期。、于涛(26)于涛:《中国城市贫困的多维测度及治理》,《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等也开始探索城市贫困的多重维度。
(3)反贫困制度与政策“研究丛”。大量研究从反贫困的角度开展研究,如何凡(27)何凡、段雪梅:《城市贫困和失业的存在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2期。、洪大用(28)洪大用:《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等从风险社会、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等宏观层面分析了我国的反贫困政策;杨立雄(29)杨立雄:《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回顾、问题及政策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3期。、钟玉英(30)钟玉英:《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演进及反思》,《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6期。等则侧重中观层面的多项制度与政策,分析了政府、社区、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反贫困措施,尤其是社会救助制度与低保制度。考虑到贫困治理的对象本身也是反贫困的主体之一,党春艳(31)党春艳:《制度与行动: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逻辑——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魏后凯(32)魏后凯、王宁:《参与式反贫困: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方向》,《江淮论坛》2013年第5期。等探究了城市贫困者的生存逻辑,更多从微观层面讨论了反贫困制度与政策应如何落地。
(4)贫困空间格局“研究丛”。随着城市贫困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助空间地理技术探索贫困问题,对贫困空间聚集、贫困空间分异、功能空间的致贫效应等开展了分析。袁媛和许学强(33)袁媛、许学强:《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4期。对广州城市贫困空间的分布和演变进行研究之后,关于北京、南京等城市的贫困空间研究相继出现,研究者结合城市贫困人口的分布与动态变化,讨论贫困时空分异格局、贫困聚集、贫困空间固化等话题(34)高晓路、吴丹贤、颜秉秋:《北京城市老年贫困人口识别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2020年第8期。。此后相关主题的文献不断积累,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体系化的贫困空间格局“研究丛”。
四、我国城市贫困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一)城市贫困研究的演进趋势分析
1.城市贫困研究路径的转换与融合。研究者发现,传统的社会救助政策难以帮助受助者脱贫,贫困治理逐步朝向挖掘贫困者潜力的方向演进(35)唐钧:《中国的贫困状况与整合性反贫困策略》,《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第2期。,即由简单保护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演化(36)左停:《反贫困的政策重点与发展型社会救助》,《改革》2016年第8期。,因此,后续研究开始重视发展型贫困治理的路径。另外,早期的贫困治理实践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开展,反贫困分化为社会救助与农村扶贫二元政策体系。目前,两种政策体系逐步有机整合,在有效衔接基础上形成反贫困合力(37)刘宝臣、韩克庆:《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分裂与整合:对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农村贫困研究的路径与城市贫困研究的路径相融合。
2.反贫困研究视角的扩展与更新。就研究视角而言,越来越多的城市贫困研究开始采用积极救助视角和可持续生计视角。积极救助视角主张从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中寻找提升救助水平与降低福利依赖的平衡点,包括树立积极救助目标、重视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本建设,重构评价指标体系等(38)关信平:《朝向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7期。;可持续生计视角主张从贫困群体面对的多重脆弱环境入手,发展出系统性、包容性、跨部门、整合性的可持续生计框架,鼓励贫困者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和工作获得可靠和稳定的生计(39)冀慧珍:《可持续生计理念下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期。。
(二)未来城市贫困研究的新主题
1.相对贫困问题。随着我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战的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因此,未来反贫困的目标人群将从绝对贫困群体转向相对贫困群体,左停(40)左停、贺莉、刘文婧:《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实践经验》,《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等的研究重点观察了相对贫困现象,后续研究应需侧重于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并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2.工作贫困问题。目前,从贫困者劳动就业的研究脉络中演化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即工作贫困(in-work poverty 或 working poor,也称在职贫困、穷忙),该方向重点关注城市贫困者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低薪怪圈的原因。该分支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姚建平(41)姚建平:《中国城市工作贫困化问题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分析》,《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尹海洁(42)尹海洁、王翌佳:《东北地区城市工作贫困群体就业质量研究——来自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市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等更多地分析了劳动时间、就业质量、工作机会等因素对个人或家庭贫困状况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视为城市底层群体,因此,涂丽(43)涂丽、乐章:《城市工作贫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CFPS数据的实证》,《人口与经济》2018年第5期。、李振刚(44)李振刚、张建宝:《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模式对农民工工作贫困的影响——来自八个城市的经验证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等的研究开始关注农民工、流动人口等群体的工作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