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重维度厘清“课程思政”的教育逻辑

2022-02-09童卫丰杨建义

江苏高教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童卫丰 ,杨建义

(1.浙江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07)

一、从教育本质维度阐释“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观为指导。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是用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1]。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全面发展包含智力、体力、情感、意志等素质和个性发展,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跨入新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正改变教育实践形态,数字化生存成为人们的常态,人的素质、个性及社会关系呈现虚拟化特质,人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恩格斯认为,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4]。新时代推进高校质量变革,需要转变“课程即知识的传承工具”的单向度、碎片化、片面性的课程定位,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观作为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显然,“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阐述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课程实施过程更加充满活力和生命张力,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起教书和育人的使命。“课程思政”正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观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2.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5]。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6]。新时代大众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满足这种要求就必须推动质量变革,将思政教育融入办学理念、课程实施、教材开发、日常管理之中,增强高质量人才培养合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7]的成长关键期,需要改变高校课程普遍“唯知识论”的工具理性思维,把价值引领、情感交流、社会问题关切等融入课程实施过程,实现课程的多元价值引领的回归,将教育真正“渗进学生血液、透入学生灵魂”。因此,高校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就需要在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拓展各类课程内涵的深度、广度,发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活动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人文性价值意蕴,实现各类课程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知识价值的内在统一。

3.坚持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主体教育理论的核心在于教师、学生、认识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人的价值,教育过程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均是主体,又是客体[8]。课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教师要转变“确定性”的课程逻辑,围绕课程多元价值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思想发生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特点,注重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动之以情,在思想引领的过程中晓之以理,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转化和价值认同。教育实践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构成,“教育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9]。“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体性活动,不是教师单向度的“思政+课程”的实施过程,而是把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同构者,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将思政元素之“盐”融于课程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延展与深化,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凸显“课程思政”内涵的丰富性和价值的关联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主动、更“有味”、更具成就感。

二、从教育价值维度澄明“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1.“课程思政”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现实之需。新时代高校面临信息化、全球化等多元社会转型的挑战,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技术正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矛盾和挑战更加凸显,需要在化解科学技术、社会需求、人的发展和教育方式方法等诸多矛盾中实现动态平衡。长期以来,高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唯用论”“唯智论”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思维,导致思想价值引领功能普遍缺失,各类课程之间协同育人合力不强,思想政治工作闭环难以形成,育人实效不足。“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逻辑互构,将课程的知识传授、思想引领等多元价值融合,改变原有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状态,有效破解“孤岛”现象,实现各类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重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2.“课程思政”是教师担当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习近平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0]。这是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新使命,为教育者自身素养和教育工作提出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遵循,需要教师“回归育人初心”。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使得知识传播的途径变得多元,教师不再是新知识的垄断者,传统的教师权威正逐步解构,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多的是知识交流、思想碰撞,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课程思政”是高校面对教育实践形态转变的使命之需,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新知识学习、课程研究、教学设计、信息素养提升上,更全面地了解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特殊学生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组织引导作用,转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重教书轻育人的尴尬现实,在学生知识习得、思想转变、价值认同等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3.“课程思政”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需要。青年的使命具有时代性,从“又红又专”到“四有新人”,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延展。大学是学习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期,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的“灌浆期”,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当前高校育人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很大程度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忽视、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育具有未来超越性,学生成长需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如果仅停留在教育者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不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全面发展、思想接受转化过程,教育结果就很可能是单向发展的“知识人”。新时代的青年承担着民族复兴大任,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需要高校“回归常识”,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提高思政育人实效。

三、从教育实践维度诠释“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

“课程思政”是系统工程,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课程思政”实践的标准。高校要从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促进课程多元融合及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等维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1.质量文化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实践基础。文化的力量是最持久、最基础的。“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要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是大学质量提升的内源动力[11],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基础。一是将“课程思政”纳入高校质量治理体系。“质量治理是一种多中心、多主体,且主体平等、利益相关、权利共享、责任和结果共担的治理。”[12]高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贯穿学校各项事业全流程,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职称评定、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及督导机制。要把质量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质量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遵循。质量文化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是高度一致的,是“课程思政”自觉生成的文化基础。二是打造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课程思政”是对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需要教师树立质量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师话语叙事方式,转变课程“确定性”思维,在平等交流、沟通、讨论、答疑的过程中言传身教,把课程实施过程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此外,教师要强化学生成才意识,调整学习的难度、强度,优化学习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提升思政育人水平,任何过于简单、机械、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对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2.课程多元融合是“课程思政”的实践要求。“课程思政”是基于超越知识的课程理解范式,对课程目标、价值、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实现课程目标融合,注重“情理交融”。每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都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选择、设计和呈现,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设计课程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科学整合课程以“达成目标”,避免重理轻情、远离生活实际、过程生硬、偏重教导口吻、心灵鸡汤式的表现形式,注重平衡偏情感和偏知识的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把课程与思政简单相加,割裂课程整体性、一体化实施。二是实现课程价值融合,注重“教学相长”。“课程思政”要起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作用,基础在于提升教育者“守渠”的能力、“种田”的水平,需要教师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情境创设及思想教育引领能力。同时要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比较鉴别、典型示范、形象熏陶、社会实践等提升育人实效。三是实现课程结构融合,注重“时空交互”。“课程思政”涵盖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虚拟仿真课、活动课等,强调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覆盖所有课程,受益面是全体学生。“课程思政”是一个“时空交互”的过程,同样要着眼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系统性、整体性推进,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思政管理骨干定期学习交流制度,建立教师“组团式”课程设计机制,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针对专业特点、重点、难点问题,实现各类学科资源的互补,形成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人才培养链。

3.“大思政”格局是“课程思政”的实践保障。“课程思政”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关键是教育逻辑与管理逻辑的统一。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师资培育、智慧校园建设、实践育人等环节。高校要系统谋划“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从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专业、教师等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从教学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索新举措。高校要抓住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建设契机,“新”的核心在于跨界融合,依托产教融合、校政企研联合载体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为“课程思政”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线上与线下协同。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具有虚拟特质,“一部手机一个世界”的现实,网络虚实二重性的特点,倒逼高校教育体系的重构和创新。“课程思政”要充分体现互联网思维,突出“内容为王”的特质,将“互联网+”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全过程,着眼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现实需求,打造更多的“网络金课”,构建集问题分析、思想交流、价值传递、成长分享于一体的集成式、互动式、立体式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体系。三是坚持“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学生成长具有超越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关切当下的生活现实,抓住“浇水、施肥、培土、修枝”的关键节点,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班主任、思政干部的力量,参与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第二、第三课堂建设,实现三个课堂的教育融通,增强“课程思政”持久、稳定、深入的教育影响。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