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逻辑
2022-02-09陈清
陈清
(1.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2.三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12)
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沿领域,“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1]。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正催发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层次变革,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信息化、互联网、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叠加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思考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迭代更新,顺势而为,不断加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借用人工智能之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未来社会高质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培养智慧型的复合人才。
一、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发展
作为颠覆传统教育理念、形塑未来教育形态的强大科技力量,人工智能的加速迭更和全方位融入,翻开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分类、内容分发、空间拓展、话语表达等方面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一)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分类
“共产党员如果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3]对象的有效分类和对象需求的精准识别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受制于思想复杂性和技术有限性等因素,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常以场域、年龄、专业、班级等标准进行对象区分,难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的运用让我们可以更完整地记录人们的生活,为运用其他研究方法理解人的思想提供了便利条件”[4]。人在现实世界的思想观念、情感取向、兴趣爱好及日常行为都有可能被映射为某种数字存在,人的思想行为由此变得可测量、可记录、可预测、可聚类分析,“智能化的数据成为人的第二肉身”[5]。“一旦我们充分掌握了相关数据,完全可以用数字图绘的方式来预测和把握个体的行为倾向和秉性。”[6]人的思想行为的数据画像不仅开启了人们理解自身的新的可能,也深刻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分类技术的革命性跃进,由此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处理技术超越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的局限,可以实现对全体数据样本的收集与分析,并能够将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历史数据与当下数据、个体数据与整体数据加以综合,从而更加完满地勾勒人的思想行为的样貌。其一,客观呈现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状态。人工智能赋能条件下,高校可以在法律和伦理的许可范围内,全方位收集教育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喜好、浏览偏好、价值取向等数据印迹,理清其在网络世界中的不同角色和数据形象,借助于信息聚类分析技术综合各方面获取的多种信息,全面勾勒教育对象的总体样貌,生成可视化量表和动态图谱,以便更为全面客观、动态多维地认识、评估、预判教育对象,进而作出精准有效、个性有趣的思想引导。
其二,动态捕捉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变化。高校借助于注意力识别、动态捕捉和数据关联分析等技术,可以正确观察教育对象的注意力、兴趣度的动态变化,及时跟踪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的数据,通过数据变化轨迹勘察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状况,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为制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提供可靠支撑。
其三,教育对象的分类标准更科学、呈现方式更直观。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以“思想观念的差异性”为标准对教育对象进行分类成为现实,这一标准有助于凸显教育对象分类过程中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情感态度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大学生动态变化的思想行为、情感观念等模糊性要素变成明晰精确的数据,以数据化、图表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不同圈层、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大学生,这为高校分批次、分圈层、分方法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技术前提。
(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准分发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主要指教育活动中需要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具有决定性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集中体现,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提供持续有效的教育供给、采取针对性强的教育方式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触达人的“心灵深处和敏感神经”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才能赢得关注、接受和认同。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必须与教育对象的思想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才能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囿于技术、人员、场地的限制和“大水漫灌”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采用点对面的集中教育和理论宣讲,教育对象接收到的教育内容、价值观念或理论知识具有相似性或雷同性,导致教育内容供给与教育对象需求之间无法实现精准匹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实效性。人工智能技术中独特的算法推荐系统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和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是通过不同的算法系统来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驱动,是人工智能时代解释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则和关键方式。本质上来看,算法是一种计算规则,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设计的流程或规则,通过相关路径和规则的设定、运算及推演输出相应结果[7]。算法推荐系统能够通过各种数据识别机制、信息推送机制、嵌入机制自动采集、计算和推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精准刻画复杂社会网络的关联性与交互性,进而深入细致地探寻人的行为和精神层面的动因和影响因素[8]。可见,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系统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识别和数据画像,能够科学预测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心理走向、情感需要和知识期待等等,进而以教育对象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层层分解教育目标,选择针对性强、亲和力高的内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换言之,智能算法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优化教育内容供给、满足教育对象个体性思想需求、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综合来看,人工智能的融入与应用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点对面的大水漫灌”向“点对点的精准滴灌”、由“单向度的理论灌输”向“多向度的思想互动”的转变。
(三)人工智能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和空间中展开的,场域和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存在表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于现实场域里的物理性空间而存在,受制于时空局限,场域之外的对象无法直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互联网络的兴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突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限制,形成了以网络空间为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空间。强人工智能的到来进一步拓宽、拓深了网络虚拟空间,彻底转变了人类生活的时空向度,虚拟空间成为超越时空的交往空间,人与人之间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限制,重新建立新的意义或功能性的链接,从根本上解决了跨时空沟通的“时滞”障碍,实现了沟通方式的革命,开创了一种新的主客体之间的“共在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以智能发光屏幕为中介,以大规模实时在线和即时交互技术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构筑了实时交互、虚拟动态且声像兼备的智媒场域。这种新型的虚拟场域因其身份的实名制和双方的即时交互性具有较强的社会临场感,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现实场域中的理性、规范性和约束性,从而超越了传统虚拟场域中的非理性情绪宣泄和无序化表达,也突破了传统现实场域中的时空局限性和受众有限性,正在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空间。比如疫情期间依托于腾讯会议、视频直播等平台的无接触教学模式、宣传直播和学术会议均成为保障高校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方式。
二、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考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风险。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还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明晰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突破现有技术的各种局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价值,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一)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前提
技术通过自身的内在逻辑影响制约着现实世界的发展。“无论我们是激烈地肯定还是否定技术,我们仍是受制于技术,是不自由的。”[9]“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高度进化和大数据的全景覆盖,使得数据成为主导和监控教育的新型权力,体现出对教育过程、教育质量、教育行为的全景化监控。”[10]技术的强势发展和教育对技术的高度依赖使得人工智能的融入不可避免地带来伦理规制、隐私保护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第一,伦理规制与隐私保护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虽然“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的自由意志,但其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算法演进通过深度学习依旧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其结果将有可能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伦理规制。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各过程、各要素之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极有可能出现“人工智能地位上升,人类智能地位下降”的趋势,甚至可能出现二者地位的反转,“人与人”的关系有可能转变成为“人—机—人”甚至“人—机”“机—机”的关系。一旦让技术与数据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大技术的效用和适用范围,没有边界地、全方位地收集教育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数据,必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暴露在人工智能所建构的数字全景监狱之中,隐私保护成为必然要考虑的前提之一。
第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以数据为基础、以算法为中枢的人工智能技术,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扁平化、茧房化和气泡化,加之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容易被资本逻辑、平台机构甚至各种敌对势力操纵控制,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越来越受到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从现实来看,一些错误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乃至于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价值取向,借助算法推荐和用户识别,以更加隐蔽、更加精准、更加直观的方式推送到青年大学生面前,不断侵蚀青年大学生的头脑,形成“算法壁垒”,使其沉浸在“自我认知”信息茧房里,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效应,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局限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难以调和的、与生俱来的技术局限,这种局限不仅容易导致教育关系数据化、算法化的倾向,也容易消解教育主体性带来技术崇拜主义倾向等问题。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有限性。“(数据)输入-算法-(内容或信息)输出”是人工智能的主要环节,其中数据的完满性和算法的科学性是关键变量。但从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来看,无论是数据输入还是算法系统都存在难以调和的技术局限。一方面,人工智能数据识别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数据结构,这种结构的算法规则决定了什么样的物和存在可以被存储和运算,而什么样的物永远地被排斥在数据结构之外”[11]。现实世界诸要素中难以被量化的向度(如即时性情绪、非理性态度、内心真实想法等等)被人工智能数据识别技术无情地抑制和屏蔽。此外,部分教育对象或教育对象的部分思想也存在无法被人工智能数据系统收集的可能,这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数据洼地”甚至“数据缺失”的存在,进而影响教育内容供给与教育对象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是通过追踪人的网络行为,运用相关的计算逻辑分析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并推测其可能喜欢的内容,但算法推荐“基于自身的功利性特征,会倾向于选择适用简单且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序”[12],具有天然的算法偏见。此外,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如同“黑箱”,它在与环境信息交互过程中的学习和复制也往往带有算法偏见。可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分发,只是部分、有限的精准,而不是全面、系统的精准。
第二,人工智能具体应用的有限性。作为对人类智慧的“模拟、延伸和扩展”,人工智能与以往技术的不同在于,它是“具有类人智能的机器系统”[13],而且在数据处理、精准识别、逻辑计算、信息储存等方面已经远超人类智能。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技术的高歌猛进、数据算法的优化和深度学习的迭新,人工智能开始具有更为高级的自适应能力,从技术工具演化为具有自主行动能力的实在或本体[14],未来还存在具有自我意识、自我决策能力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承担教育主体的部分功能,比如教育机器人、智慧伴学等等。但“机器无法替代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15],数据和算法也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部的理性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做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工作的,而这些因素是无法全部依靠人工智能、依靠算法、依靠数据来解读的,因为“人类最伟大之处正是算法和硅片没有揭示也无法揭示的东西,因为数据无法捕捉到这些”[16]。因此,必须客观认识和理性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收集、算法推荐和深度学习等方面的局限性,辩证看待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避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依赖。
(三)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数据、算法及人工智能的融入与运用必然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场域等要素的重组,从具体实践层面来看,这一过程需要解决专门技术人才和技术标准问题。
第一,人工智能融入的专门人才问题,即谁来做的问题。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懂思政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思政”,一方面,现有高校管理者、学生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等难以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算法素养。如教育对象、教育过程中数据的收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术,数据画像的呈现也需要综合采用图像、影音等多种可视化、结构化、图像化的技术。另一方面,专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人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系、运转规律和活动过程又不甚了解。因此,高校育人队伍算法素养的匮乏与人工智能技术人才不懂思政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和制约人工智能融入育人的重要因素,加强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合作和跨学科的知识借鉴,成为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克服的现实问题。
第二,人工智能融入的技术标准问题,即体现谁的利益的问题。从实践来看,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技术标准、数据系统和算法逻辑,因此有必要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需求建立专门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新型的技术形态,人工智能的融入与应用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技术要求的过程,也是重新构筑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的算法规则的过程,需要依据学生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构筑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系统和智能框架。这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思考人工智能的本质、限度、潜在风险及其规避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建构相关的技术标准、体制机制、生态环境及其适用范围。
三、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应对
在人工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动能与潜在风险,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的融入边界和适用范围,积极探寻教育与技术的共存共荣之路,将人之主体能动性与机器之智能优势强强结合,自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形态。
(一)高扬价值理性,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局限
作为新型的技术形态,人工智能以计算理性为逻辑,背后蕴含着工具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强调把手段的有效性放在第一位,追求逻辑的严密性和效用的最大化,存在忽视人的生存发展、精神成长等根本性问题。作为一项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也是人,人的身心成长才是根本目标,主张“满足人的合理性需求……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7]。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发展的过程之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的价值理念,秉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原则,摆脱技术工具主义的纠缠,既不能“看不见技术优势”,也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更不能“只见技术不见人”。
第一,合理限定人工智能的适用范围。哈贝马斯指出,“工具理性是交往理性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但要让它回到其合法范围内——用以处理任何自然的关系,用以提高社会行动的效率”[18]。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智慧教室、云端实践、内容分发、对象分类和数据识别等方面,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必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领域与环节深度融合,可能出现诸如虚拟教师、智能导师、智慧伴学、人机情感互动等应用,需要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的融入界限和适用范围。
第二,时刻保持对人工智能的批判反思意识。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局限和技术优势,审慎看待人工智能技术背后的算法逻辑、市场化倾向及数据主义倾向,高扬教育价值理性,以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突出体现对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价值信念、情感诉求等问题的价值关怀,切实维护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情感与心灵健康,防止算法理性成为支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发展的核心思维和根本原则,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人工智能技术“座架”规训和绑架,成为单向度的工具性的存在。
(二)加强技术监管,规约人工智能价值风险
人工智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精准思政、虚拟思政、订制思政成为了可能,但由于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缺失,导致隐私保护、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技术哲学认为,降低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种潜在风险的关键是对技术保持必要的监管,但是对技术的监管不可能交由技术自身完成。作为技术性、工具性的客观存在,人工智能虽然具有自我学习能力,但并不具备人类的自由意志,无法通过理性反思对未来进行创新性思考,只能按照算法规则完成既定要求。“审视并修正……可能引发的社会技术风险,是构建公平负责的算法机制、推动人类社会技术正义的起点”[19],这就需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管理体制机制,防止因监管缺失出现安全性问题、伦理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规避人工智能融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伦理僭越。一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制订人工智能运用的管理制度,如数据信息保护制度以及相关的追责制度等等,平衡人工智能对象识别和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在数据采集、数据应用、算法推荐等方面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不仅可以提高对人工智能失范、违规使用等的监督审查,还可以有效规约相关技术人员的研发行为。二是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设置人工智能应用的标准化管理流程,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融入和可控发展,以规范化的流程最大限度化解人工智能融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风险。三是增强高校相关部门的监管意识,充分意识到算法、数据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主动关注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算法规则的设定和生成,科学评估人工智能的效果和意义,避免对人工智能的滥用、误解和迷信,以期最终达到驾驭技术、超越技术、控制技术的理想状态。
(三)锻造智慧育人队伍,克服人工智能技术依赖
随着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深度融入与广泛应用,教育者的角色地位、职业身份、知识储备、工作内容等都将受到诸多挑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正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方式、教育对象及教育载体的变化,锻造一支“智能型”的育人队伍,避免陷入“人工智能依赖”或“技术至上”的泥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发展提供主体向度的推动力量。首先,保持开放心态,转变观念意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观念变革是前提,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主动转变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技术理念,主动拥抱且辩证对待人工智能,既不对人工智能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也不逆技术潮流简单将数字化、智能化和算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立起来,抗拒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其次,提升算法素养,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智能时代的教育者既要善于运用数据来描述、解释、反映各种主客观对象、教育关系及实践过程,也要学会运用数据模型和数据计算分析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从“技术的跟随者”成长为“理性的教育者”,不断提升自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驾驭能力。最后,保持主体清醒,超越算法理性,以实践智慧滋养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世界。相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教育者所具有的反思能力、共情能力、教育智慧和专业素养能够超越“算法”和“数据”的行动边界,担负起滋养心灵、铸魂育人的使命,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