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2022-02-09崔春花
□ 文/崔春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首要和核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根本保证。
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意义
1.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引导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确保其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在高校纵向贯穿到底、横向覆盖到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
2.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紧紧围绕解决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健全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事业发展中心工作来落实,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融入办学治校、育德育才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打造高校坚强战斗堡垒的固本之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都需要借助有效的组织体系传导给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宣传给每一名师生群众,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否有效发挥是全面从严治党实效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层层压紧压实政治责任,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高校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对31所中管高校党组织常规巡视和日常工作情况看,高校党委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办学治校工作取得新成效,但党建工作虚化、责任落实软化等问题在一些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
1.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仍须加强。一些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够系统深入,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政治高度看待高等教育还有不足,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规律还不够、创造性抓落实还不足。有的高校在积极探索高校治理结构、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上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有的高校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机制仍须健全完善;有的高校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的规范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政治把关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2“.上热中温下凉”“最后一公里”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履行“两个责任”的力度还不够。结合学校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务实举措、抓落实落地还有一定差距。不同高校、院系、党支部之间也存在政治建设不平衡的现象,有的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到底、责任落实逐级递减、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还不够精准有力等。
3.破除“两张皮”、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仍须加强。一些高校在党的政治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融合方式路径还比较单一,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还不够有效。虽然有的高校把加强党的领导等内容体现在学校章程中,转化为内部制度机制,但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还不够有力。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执行相关要求和制度的精准性、工作实效性上仍须久久为功。
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施路径
1.聚焦抓住首要,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着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事关高校的办学方向,事关能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立足高校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要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懂、弄通、做实,完善常委会“第一议题”、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教职工每周集中政治理论学习等全覆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体系,开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高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政治信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健全完善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制度。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并规范落实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细化高校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系务会议议事规则,提升高校院(系)决策能力和水平。健全常态化开展党员政治素质诊断、党组织政治功能诊断、高校政治生态诊断工作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涵养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级党组织政治能力建设,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夯实政治根基。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优化高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有效贯彻执行到基层。健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工作机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思路举措和破解工作难题的具体办法。完善二级党组织和教职工党支部在政治把关、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治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点安排中的作用发挥机制。有力推动党的领导有效延伸拓展至院系治理体系,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参加学术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2.聚焦组织体系,在推进“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上着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高校需要不断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努力夯实党的 组织基础。
一是优化完善组织设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高校新样态研究中心党组织、重大科研团队党组织、外设研究院党组织、急难险重任务党组织等方向,进一步优化党的组织网络,使高校各级党组织都严格按照党内有关法规夯实组织基础,完善组织体系,确保工作有效覆盖,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二是选优育强党务工作队伍。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院(系)长、主任同时任院(系)党组织副书记,其他班子成员均进入院(系)党组织班子。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员队伍,选优育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健全党务工作者“双线”晋升机制,保证各基层党组织配有高素质专职党务工作者。健全培养激励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业务干部之间轮岗交流,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党务能力,注重从党务工作一线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3.聚焦建强堡垒,在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上着力。高校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对标对表,补短板扬优势,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问题导向、精准施治后进为基础,以坚持标准、质量提升达标为根本,以目标导向、质量提升创优为重点,持续选树高校党建工作“标杆单位”“样板支部”,鼓励基层守正创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完善细化发展党员、党支部组织生活、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管理使用等系列工作台账和操作指南,强化“标准化、规范化、清单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智慧党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完善“党建+”作用发挥机制。聚焦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疫情防控等重点任务上,更好发挥党建工作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让党旗在立德树人、急难险重一线高高飘扬,着力淬炼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健全深化“党建+课程思政”“党建+科研攻关”“党建+基层治理”“党建+战疫堡垒”“党建+乡村振兴”“党建+服务师生”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广泛地把师生员工凝聚起来,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员工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
4.聚焦关键力量,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上着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坚持长远规划和战略培养,健全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理论武装、党性教育、政治能力提升为重点,构建任期内集中轮训、常态化政治培训、新任干部上岗培训、年轻干部专题培训、校内外挂职锻炼“五位一体”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增强班子和干部队伍政治功能和整体效能。健全完善干部考核和日常管理监督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退”。
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列入党委重要研究事项、列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健全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横纵贯通、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培养凝聚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战略科学家队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5.聚焦压实责任,在推动“四责协同”落地见效上着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归根结底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党员强化责任担当的问题。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完善高校“四责协同”工作机制,把党组织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横向协同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结合起来,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落实到办学治校、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是完善全面覆盖、融会贯通的高校内部监督体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完善高校纪律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制度,促进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行政监督、财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他监督的贯通融合,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基层组织经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全覆盖监督体系,形成任务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保障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