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中的“连横合纵”
2022-02-09夏健
■夏健
2021 年12 月,大型纪录片《小康江南》在国内各大媒体成功播出,并在央视专业对外平台“长城精品频道”对外播出,在北美和欧洲、亚洲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益,引起人们关注。
《小康江南》是一部反映苏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牵头,联合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常州广播电视台、镇江广播电视台共同拍摄制作而成。其成功播出的意义不仅在于片子本身,更在于这是苏南五市广电媒体在目前恶劣的大环境下,寻求突破,“连横合纵”创作精品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有益尝试。
连横合纵,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们提出的外交军事策略。“连横”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投靠强国,以求自保;“合纵”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对付强国,以防被分别蚕食。无论“连横”还是“合纵”,总的原则就是弱国联合起来,相互抱团取暖。这情形,很像今天的广电行业。在经济下行、自媒体不断发展和内在机制掣肘的多重压力下,很多地方电视台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日益艰难的生存状态下,作为“可有可无”的纪录片创作则更是举步维艰,不要说实力弱小的电视台,就是一些在纪录片创作上曾经传统深厚、影响巨大、实力很强的城市台来说,再想做一些费时、费力又费钱的精品力作,也显得相当奢侈,有心无力。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全面脱贫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作为党的喉舌,各大媒体都投拍了大量相关作品。202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江苏一直是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重任的先行者,有着与众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苏南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作为江苏的媒体,把苏南的发展现状展示出来、发展经验总结出来,不仅对江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全国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于时于势,都必须创作一部反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精品佳作。于是,在形势艰难的困境下,才有了五台联合拍摄大型纪录片《小康江南》的尝试。今天,回顾创作过程,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总结出来,以抛砖引玉。
一、抱团取暖为作品落地获得政策支持
《小康江南》是一部大型纪录片,每集50分钟,共5集,总时长达250 分钟。这么大体量的纪录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目前各台经济都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多“闲钱”和人力来创作一部纪录片,显然有些不切实际。但这部片子选材独特,反映了苏南五市从改革开放之初影响全国的“苏南模式”到今天向“高质量快速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因此,在苏南五市各电视台台长们的共同推进下,有了片子的立项与创意。由于苏南五台全部参与,反映的主题重大,本片被纳入国家广电总局2020年的重点关注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百部纪录片重点选题和江苏省政府2020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广电局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使这部作品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得以顺利落地,启动创作。
二、资源共享为前期调研提供了丰富素材
《小康江南》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反映的是苏南几十年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和辉煌成果。因此,这部片子既要有理论探讨,更要有实际案例,既要有历史回顾,更要有现实模样。在创作这部作品前,主创团队除了深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第三卷内容,苏南五市近五年的工作报告及相关参考书籍外,更需要深入厂矿企业、田间地头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为创作出真正接地气的作品,苏南五台利用自身优越的本地资源,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使主创团队得以深入各地、各领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和案例,为创作成功积累了丰富素材。在各台有关人员的精心安排下,主创团队对苏南五市区县的街道乡镇进行了拉网式调研,历时三个月,行程遍布苏南五市的各个角落,走进机关、园区、厂矿、田间,调研了203个案例,对近百个重点案例进行跟踪采访和拍摄,内容涉及高精尖科研、现代化企业、时尚都市、美丽乡村、健全的医疗保障、无忧的养老、先进的教育、中西部交流、长三角协调发展等,最终从200多个案例中遴选出80个左右案例进入成片,形成“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的创作特色。
三、团队合作为精品制作提供便利条件
由于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合作,在创作之初,对《小康江南》的合作模式有几种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可以每台领受一集任务,以相同的技术标准来制作;有人认为应该五台各自出人出设备,共同成立一个摄制组,集中拍摄创作。但是,这两种想法都不十分合适,第一种方式很可能会形成各自为政、各自宣传的状况,最后成为五个市拼凑出来的宣传片合集,这与精品创作的初衷相去甚远,显然不合适;第二种方式也不现实,在现阶段每个台任务紧、人员少、资金缺的情况下,要抽调出人员和设备专职进入摄制组,各个台都有困难。最终,作为一种妥协,形成了第三种创作方式:由南京广电集团牵头,出专职总导演和总撰稿,各台组建相应的前期采访拍摄团队,拍摄本市境内的相关案例和场景,再把所有素材汇总,在南京进行集中剪辑和后期包装。
同时,为了保证片子的理论高度,剧组组建了强大的专家团队,邀请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首席专家,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林飞先生担任总顾问,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学者、江苏省及苏南各市政策研究室专家、各市委宣传部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者、从业者和参与者共同组成学术团队,在影片故事情节生动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理论高度。在这种重视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的模式下,《小康江南》创作中,有统一的文稿撰写、统一的技术要求、统一的剪辑包装风格,主创团队在全片内容和各台自身宣传需要的夹缝中,进行协调和统筹,尽可能找到平衡点,既保证了全片质量又保证了合作顺利。
四、创新尝试还需进行更多磨合和改进
由于这种合作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内部机制上的磨合和外部环境的局限。第一,临时性地联合呈现出松散性。比如,主创团队到各市进行前期调研,有的台是通过市委宣传部系统联系的,有的是通过融媒体记者站联系的,还有的是通过政策研究室系统联系的。因为渠道不同,各主管部门平时管辖的内容和重点不同,因此,在走访过程中会出现推荐的调研单位和人物与本片不完全相符的问题,这无意中增加了前期调研的各种成本。第二,五台联合呈现出各自水平的差异性。由于各台派出团队的专业不同,有些是专题部的,有些是新闻部的,由于平时工作方式和要求不同,加上都不是专职的,并没有时间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因此,尽管摄制组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指标和具体的采访要求,但由于人员素质和水平不同,有些素材拍摄的方式和内容还是不能完全符合高品质纪录片要求,有不少素材因拍摄不合格而报废,造成了浪费,大大增加了成本。第三,城市台联合出拳也难逃无力感。虽然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制作水平也并不差,但由于合作的五台都是城市台,缺乏更高层面的平台资源,尽管《小康江南》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但在播出时还是费了不少周折,充分体现出:在目前环境下,即使“连横合纵”的“弱国”再多,最终也无法与“强国”抗衡的宿命。
“连横合纵”只是城市台在今天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为创作精品而进行的一种尝试,它有助于地方电视台保持创作精品的意志和能力,有助于促进地方电视台在艺术创作上不断精进,但是,要形成一种高效的合作模式,仅有一部片子的探索是不够的,还需要积累更多经验,仅靠几个台的努力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更高层面的政策和资源支撑。如果说《小康江南》是从开天辟地的“苏南模式”说起,那么,城市台“连横合纵”的精品创作模式,也可以从《小康江南》的破冰尝试说起。无论如何,这种创新尝试是有益的。但愿在影视业寒冬之中,这种尝试除了奉献一部精品纪录片之外,还能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搅动一池春水,产生“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