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改革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2022-02-09

江苏教育 2022年90期
关键词:师生考核改革

唐 敏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唯变,方有柳暗花明、破局重生的可能。“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指出变革的根本在于学校教育。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以下简称“苏州一中”)针对当前教育的热点难题,基于学校实际,通过实施一批如“微创手术”一般的改革项目,在习惯养成、教师发展、管理机制、家校共育、大课间活动等多方面厚植优势,补齐短板,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创新,破解了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激活了学校内涵建设的新引擎,提升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质效。

一、微改革模式探索及践行原则

学校的发展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但顶层设计解决不了细微的实际问题,顶层设计若要落地,就需要实践的探索。“微改革”,是围绕顶层设计、着眼于身边现实中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展开的“小手术”“小改进”,因事施策“精准出击”,因地制宜“敢闯敢试”,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在推进微改革的行动中,苏州一中构建并形成了以“观察调研、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查找根源—达成共识、谋划改革—策略推进、实践检验—回馈总结、调整完善”5个阶段为闭环的微改革管理模式,秉持和践行以下原则。

1.微改革的核心是发展人

首先,要重视人文关怀。学校管理既要关注理又要关注情,要在管理中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在生活上多一份照顾与关心,在专业发展中多一份鼓励与扶持,带领师生共同营建精神家园。其次,微改革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虽是微小的改革,但目光依旧需要长远。最后,微改革要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使教师积极地投入学校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制度建设。

2.微改革的关键是接地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能用事实用数据说话,直击要害,引发大家的重视和思考。同时要有较真的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比如上学放学安全责任如何有长效机制保障,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评估,个别学生抄作业的问题如何减少或杜绝等。

3.微改革的优势是组合拳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不会是单方面的原因,因此,进行微改革要基于问题的出现,深挖问题的根源,从而多角度去思考,多层面去解决,这就需要在微改革中打组合拳。

二、微改革促进学校新发展

1.环境文化的微变,凸显人本理念

学校通过巡视与调研,发现校园环境与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地处市中心,难以满足学生住宿需求和晚自习要求;学校没有食堂,师生用餐存在诸多困难;校园文化建设未将学校传统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班级文化缺乏共性与个性;办公室、功能教室等缺乏学科特色,不能凸显环境育人功能;公共区域如学校的走廊、广场等文化建设缺乏深层次思考。

学校统筹各种资源,调整区域功能,实现区域共享,腾出空间改建食堂和宿舍,解决师生生活困难,在宿舍、食堂及走廊,彰显寝室与饮食文化,营造家的氛围。学校从全局架构校园文化,将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元素进行融合,发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例如,所有教室文化追求“共性+个性”,走廊和楼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教师办公室和走廊彰显学科文化和教师文化特色;对功能教室、所有广场和公共区域进行个性化设计。

学校建好食堂,推行自助餐,强化后勤管理,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高,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得以显著提升。改造宿舍以满足所有要求住宿学生的需求,为他们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开设以自愿为前提的晚自修服务,推行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管理和巡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虽然管理人员少,但工作效率高。校园文化从室内到室外,统一色调和模板,将校园建筑色调和风格与百年办学文化底蕴、时代元素等进行融合,完善主要板块间的衔接,凸显人本理念,从而彰显校园文化的整体建构,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管理模式的微变,实现精准高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基于课堂和自修巡视记录汇总、学生作业情况调查报告、学生问卷调查和学生学业成绩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凡是学生或班级发展状况不理想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课堂管理偏弱、作业管理不到位,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而效率低下;晚自修每班一个教师,使教师在校时间延长,教师作用发挥少,管理效率低下,教师辛苦且怨言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力得不到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对教师有效管理、制度约束、行政监管和激励机制。为此,学校在聚焦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着力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落实途径的变革,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落实到点到人,用制度来规范师生行为,用任务来驱动师生前行,用目标来引领师生的发展,用考核来彰显各自的责任。学校还通过不定期的推门听课和常态巡视去督查教学常规;在自修时段推行“1+2+1”管理模式(1个带班领导、每个年级2个教师、每个班级1个值日班长),促使班级和学生自我管理,强化对师生的考核和激励。通过系列组合拳来保障有效教学,真正为师生发展注入活力。

网格化管理让每个点位都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和任务,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质量好、效率高。落实好考核评价与监管,将个人和集体的评价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师生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精神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评价机制的微变,激活内生动力

学校从教师教学观、学科知识观、学生观和幸福感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研究,发现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的六大瓶颈和教师反应强烈的一个问题,即教师的教学观差异明显、教师对学科知识与学科价值的认识与其教学观具有相关性、教学观影响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观具有内在一致性、教师的ICL(信息与计算机素养)表现比较低、教师专业自觉与专业责任有待提升等六大瓶颈和绩效考核大锅饭这一问题。基于学校关于学生有效管理座谈会的分析与研讨,发现主要问题是过分关注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团队评价。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积极性调动和潜能的挖掘,要激活师生内生动力。学校从建立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入手,以评出积极性和干劲为原则,让干得多、干得好的教师从精神和物质层面都得到认可。从师德师风、各种出勤、教育教学实绩、教科研等方面进行评价,由自我、同行、学生、教研组与年级组、主管部门和领导六个层面的评价形成教师的评价结果,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进行叠加形成最终评价结果,把结果作为绩效发放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梯队的教师,学校定期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活动,使教师在培训学习中转变观念,将教师参与活动情况纳入考核。明确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活动要求,将团队的常规考核和学科组教学实绩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进行叠加。明确教师的教学常规要求,特别加强教师的课堂管理和作业管理的评价考核。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生个人评价,建立和落实学生团队评价体系以及班主任的评价方案。

通过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建构和落实,师生的积极性和干劲得到了很大提升。微改革三年来,学校不仅成就了一批优秀教师,而且培育了大批优秀学生;不仅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年上台阶,而且使学校的社会声誉有很大的提升。学校“打造圣陶育人团队”项目获评首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优秀工程,践行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四有”好教师团队现已成为市级、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学校在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中期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第,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科研特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

苏州一中的微改革行动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凝聚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智慧,用组合拳破解教育难题,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学校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地从自我实现走向自我超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新答卷。

猜你喜欢

师生考核改革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内部考核
改革之路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改革备忘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改革创新(二)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