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艺术教师成长路径探索
2022-02-09周宏
周 宏
当前,艺术教育、创新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被纳入美育范畴,美育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代美育工作需要高质量的艺术教师队伍
1.艺术教师成长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时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给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新使命,全面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艺术教师是学校美育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学校美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枢纽和关键,担负着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的美育教师,必须顺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推进新型艺术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
2.艺术教师成长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需求
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承担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等一系列重要使命。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的美育工作一度被边缘化。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需要有师德高尚、教学水平精湛的艺术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只有高度重视艺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学校艺术特色优势和艺术名师效应,学校才能开发出蕴含文化精神的艺术特色项目,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教育逐步形成品牌。
3.艺术教师成长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不可否认,艺术教师担负着知识传播者的责任,其自身发展也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自觉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二、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艺术教师应有的成长追求
1.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以美育人理念
时代赋予了艺术教师“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使命和责任。艺术教师应聚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彰显课程育人价值和艺术文化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人类优秀的艺术文化嵌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其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生通过学习艺术课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艺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
2.有强烈的发展愿景和自我追求意识
在新时代美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体现了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1]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艺术教师要不断唤醒自我发展的意识,激发自我前进的动力,勇于挑战自我,提升专业发展内涵,努力实现“成长自己、成就他人”的目标,做一名艺术教学研究的探索者、艺术综合课程的研发者、艺术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3.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精神
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观、终身学习观、以人为本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创新实践精神包含了勤奋钻研的实干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等。艺术教师具备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精神,就会不断寻找自己专业发展的突破点,逐渐改变自己原先只重视艺术知识技能传授的课堂形态,引导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使艺术教学从“以美育美”走向“以美育人”。
三、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艺术教师的成长路径
1.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
“共同体”由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指的是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形成的群体。《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建设,通过名师工作坊等形式开展单元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等主题的成果推广,促进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深度对话和互相交流”。构建各类指向教师专业成长的艺术教师研修共同体,符合当前艺术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开展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交流研究活动,使每一位艺术教师的个体需求都能在群体中找到共融点。区域艺术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不仅可以改进当前艺术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更能体现团队力量,让每个成员依托团队进行发展,体现教师间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协作关系。
艺术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多样化分层构建,对艺术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已有的省市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研修共同体、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开展的主题性研修活动多元而灵活,有阅读共写、展示历练、专业提升、科研表达、主张凝练等活动。
读书学习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2]艺术课程改革趋于综合化,引发艺术教师朝着多元化、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的读书方向发展,追求交互式、立体式、融通式的阅读效果。艺术教师研修共同体成员之间开展的读书交流、技艺切磋、资源共建等活动,为当前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路径。
2.形成综合教学素养链
《课程标准》突出“课程综合”,提出“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课程综合与艺术综合学习,成为艺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艺术课堂教学逐渐从单一的模式走向开放,朝着跨界整合、综合教学的课堂转型。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审美、人文素养培养为课程改革导向,必然要求教师通过单元化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时,教师的身份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导者、班级的管理者,变为课程的研发者、技能创新者、学习参与者,既要对艺术教学进行前瞻性思考,探索艺术综合学习的新路径,也要丰富和创新艺术教学新形式,实施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项目化的理解性深度学习。[3]
3.研发能力提升任务群
艺术课程资源是艺术教学的基本保障,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能为教师带来一种底气和自信。艺术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资源,扩大自己的教学空间,主动积极地投入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中。
课题项目研究能让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提升理性认识,获得可迁移的能力与方法。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从调研、学习、实践、反思再到提升的过程,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方法再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真正理解学科、学生和教学。
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成长。对于教师来说,也许成长更胜于成功。艺术教师要在学习中积累沉淀,在实践中历练总结,在反思中感悟突破,在艺术教育探索的路上,让自己的专长更加凸显、特色风格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