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育改革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2-02-09陈铁梅

江苏教育 2022年90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素养

陈铁梅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向道德与精神的美育功能的新确立,指向立德树人的美育思想的新导向,指向人的发展的美育价值的新定位,指向学科融合的美育实施的新构想。这些前瞻性、全局性、指引性的特征促使学校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美的范畴和框架内,对学校文化、师生成长、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四个学校内涵发展的主体层面进行新探索,寻求新发展,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创新与深化,继而推动学校走向更为全面、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学校文化:追求美的境界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血脉根基,是师生的精神朝向,是学校葆有持久的、蓬勃的生命活力根源所在。当新时代美育改革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学校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1.基于审美人生的视角建构精神文化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动力。《意见》强调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由此,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应经由美育引导学生实现审美人生。

在核心价值层面,以美的本质构建学校群体价值系统。在办学观上倡导“做美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观上倡导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由此引领全体师生超越功利,以审美为目的凝聚精神形成合力,朝共同的教育目标前行。

在理想追求层面,以美的规律缔造学校群体理想愿景。在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学校的群体理想愿景应由师生共同协商确定,彰显人的主体价值,同时在发现、欣赏和创造教育之美的过程中,将散落在学校各处的人、事、物、景、声、像等美的因素串联起来,统整为全体师生认同并主动内化为行动的理想信念。

在精神归属层面,以美的情怀构筑学校群体精神面貌。学校师生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集结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光辉里,让全体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以美正心、以美其身,实现成人之美。

因此,基于审美人生的学校精神文化,超越了个体需求。走向高格局、美人生、聚合力的文化,是学校进行美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理性应答。

2.基于美学意蕴的视角建设物型文化

关于资源,在《意见》中出现12次,足以说明美育资源的不可或缺性。资源的类型有很多,对于学校而言,最直接、最便利、最适恰的资源是学校物型文化。物型文化,是指以学校中的物为载体、型为着力点、学生能力素养提升为核心要义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是学校文化的直观反映和直接承载,具有可视性、生长性、迁移性、过程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能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这必然要求学校的一物一型都要能彰显美学意蕴。

用视觉语言表达物型。在学校物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实景物型、模拟物型,还是虚拟物型,都要善于调用视觉语言进行整体设计,彰显节奏、韵律、对比等艺术美感,引导学生在满足本能、感知、情意等诸多审美心理因素之后,唤醒感性,发展理性,获得德性成长,让心灵在追美、向善、求真的价值系统中,应然成长。

用审美理解活化物型。学校物型文化的建设,不仅美化了校园景色,更赋予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意象,帮助学生在多维的物镜空间中协调并用眼手脑,与真实世界发生联结,以物化人,以物正心,凸显综合育人的价值和作用。学生从中获得的独特感受是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的交融统一,体现了其在审美认知活动中的审美理解。

以美学意蕴规划、设计和建设学校物型文化,促使交互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学习和非正式资源学习的发生,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和空间,实现对美育要素的整体性合成,进而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师生成长:彰显美的格局

人是教育的一切指向和终极目标。对于学校来说,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因此,学校的内涵发展必定指向师生的成长。

1.培养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大美教师

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意见》提出“强化补充、提高质量、加大激励”等举措,以此培育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大美教师。客观而言,大美教师应具有这样一些特质。

追求真理美的教育信仰。朱光潜曾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1]来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其美感态度存在着不一样的审美情操。第一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功利欲念,第二种是以谋生为目的的器物功用,第三种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教育不排除也不能排除前两种态度,作为社会人,任何一名教师不可能也不会回避前两种态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投身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并享受着第三种态度。

构建和谐美的师生关系。美的魅力有多大,美育教师的魅力就有多大,学生对美的无限向往通常会毫无保留地迁移、反射到教师的身上。因此,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筑梦人,使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进行生涯规划。而在追问教育初心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成长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创立者和维系者。

缔造人文美的课堂生态。一名优秀教师的课堂可以很大,学生在这里会有无限生长的可能。他们既喜欢品读名家名作的深刻,又喜欢感受民间艺术的淳朴,更能在比较中追溯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他们觉察自然的万千变化,能接纳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创造美的乐章,能丰富美的世界……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生长。而建构课堂这一生态的,是教师。课堂,是教师的幸福源泉和精神归宿。

教育,是教师的信仰,在寻求超越现实存在的永恒中,教师以强大的专业精神和美丽的专业样态,以美立人,以美其身。

2.培育精神自由、生命高贵的大美学生

关于学生成长,《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一个不能少,是教育的根本性原则,这就意味着美育不是“个别性”的,而是“全面性”的。美育旨在培养拥有美的理想、美的境界的大美学生——“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因此,大美学生应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素养。

会欣赏——这是“最基本”的素养。当一幅图在眼前铺展开来,或者一种声音在耳旁响起的时候,能识别和解读图、声的形象和内容,能感受和理解其中意蕴。

会表达——这是“最艺术”的素养。通过系统的美术学习,能拥有一种艺术特长,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让生活美化、诗意化。

会创造——这是“最灵性”的素养。能通过想象、联想,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有学习和借鉴他人创意的联想能力和迁移能力,有改造生活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探索实践的能力和勇气。

会认同——这是“最文化”的素养。能站在文化的高度去观察和理解材料、观念等相关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能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依托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独特地位,理解不同类别的艺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能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尊重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及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以及对人类文化的特殊贡献。

会担当——这是“最有格局”的素养。经由美育,成为一个超越个体之私,具有民族、国家大义的人。

精神自由、生命高贵是大美学生的精神维度,生长在他的灵魂上,并随着时间继续沿着审美走向再生长,进而成为他的行为方式,这就是美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三、课程建设:体现美的价值

课程体系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平台。《意见》紧抓美育课程这一关键要素和环节,提出“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的实施构想。为使美育成为培养人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重要路径,美育全域融合显得极为重要。

1.学科内拓展

学科内拓展强调艺术学科内部知识的重组与改造,在维系学科课程逻辑与艺术特点的同时,致力于打破知识的壁垒,强化新旧知识的融汇,协调“经典性知识”与“即时性知识”的冲突。具体来说,它包括这样三个层面的课程。

唤醒审美之眼课程。这一层面的课程通过智慧欣赏课程、红色文化课程、地方特色艺术课程,帮助学生感知艺术的独特,使学生完成审美认知的基础积累,达成审美理解。

开发审美之脑课程。这一层面的课程顺应学生的天性和兴趣,通过艺术思维课程和生活主题课程,让学生的感官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

练就审美之手课程。这一层面的课程通过艺术实践体验课程和学校文化参与课程,引导学生创造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提升体验美好、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和素养。

2.跨学科协同

跨学科协同是指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围绕主题从不同层面揭示问题内核,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具体说来,它包括这样两个层面的课程。

一是全感体验课程。这类课程依据国家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进行关联,从多角度、多层面构建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眼、手、脑、耳等多方位体验,引导学生发展审美感知,引发审美创造,培育审美情操,构建审美生活,实现审美人生。

二是学科联动课程。这类课程提取语文、历史、数学等课程中的审美因素,形成多方联动的教学和学习形态,为学生架构起一座萦绕着审美意蕴的“知识宫殿”。

3.超学科融通

超学科融通是指与美术学科之外的社会生活等密切联系,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心灵世界与社会世界的勾连。生活主题课程和博物馆课程就是超学科融通的两种类型。

生活主题课程,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让艺术学习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帮助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让艺术成为生活本身。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学生学会审美就是学会生活。

博物馆课程是生活主题课程的特殊样态,属非正式学习的课程范畴,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课程资源,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储藏室,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天然的学习空间。博物馆课程的最大优点就是通过建立真实的学习场景,以“声景”和“图景”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和自主建构,帮助学生以审美化的心境面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互联互通,实现知识学习、生活方式和审美素养的互融互进。

学科内拓展、跨学科协同和超学科融通不是独立存在的课程,而是通过相容相契、相互推动形成课程系统,最终指向“全人”培养,实现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综合育人。

四、课堂教学:构建美的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意见》要求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提出艺术教学要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这是基于美育教学规律、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三位一体”的审美素养结构,直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育核心素养,为学校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1.构建课堂教学样式

只有“上好美育课”,才能真正提高美育质量。“好的美育课”表现为引导学生以认知积淀效应和审美迁移效应为基本特征进行渐进式思维学习。

美的欣赏。教育在于唤醒,审美教育就是对美感的唤醒,即帮助学生理解美为什么有多样性的表达,让学生通过美的欣赏,在心中播种美好的种子,获得足够丰富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提升沟通能力。

美的发现。美,无处不在。学生通过艺术学习,知道美就在生活中,并为生活美创造更多美的形态。通过美的体验,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美的体验。美的基本形态蕴藏在造型、色彩、构图之中,具有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法则。通过对美的发现,帮助学生拥有“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

美的表现与创造。人的创造力与生俱来。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美术习得,保持并生长创造潜能;学习如何使用美的方式和方法,表现更丰富的美。这是一种抽象的创造性思维,存在于学生思维的每一个阶段,因为它不是依靠装载得到充实,而是依靠不断的“流动”来激活,“流动”的快慢与激活的程度成正比。

2.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艺术体验是“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3],其发生的基础是生活的深切感受、情感的积极投入、艺术表现方法与经验的丰富积累和熟练掌握,进而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因此,学校只有广泛开展艺术实践体验活动,建立课堂教学、课后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推进机制,才能在丰富的美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创设普及性艺术团体。构建“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崇美尚美的良好习惯;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多元展美的好技能,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归属向往的好团队”的目标,立足学校,建立高品质艺术社团,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开展个性化传习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非遗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让中华传统艺术在校园绽放光彩。

组织常态化艺术展演。组织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享受其中,成为展演活动的受益者。

自《意见》印发以来,新时代美育改革已经对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创建美育品牌,将育美的人、塑美的形、融美的情、达美的境等美育要素进行梳理和统整,强化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与此同时,学校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实现了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彰显出有底蕴、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的面貌,达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立人,最终实现成人之美。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素养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