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2-02-09汤英峰偶小玲
汤英峰 偶小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丹凤实小”)立足地域特色、校本资源、师资队伍、生本发展等现实基础,进行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行动的校本化育人探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一、主题学习场域营建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1.打造传统文化物型学习空间
学校根据课程体系需要,建设以场馆为中心的物型学习空间,不断创新适合儿童生活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采用青砖、白墙、花格的中国文化元素,围成三合院,并以廊桥相连,运用青、白颜色表现书院气,运用橘红色表现凤凰意境,体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雅致与活泼相协调”的建筑理念。学校围绕“历史文化”主题,建设了民俗馆、国学广场、姓氏馆、丹阳四大民间传说长廊、非遗文化长廊等场所,融入传统文化的经脉,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围绕“民间工艺”主题,建成了20个“体验中心”,如乱针绣坊、烙铁画坊、剪纸坊、面塑坊、泥塑坊等,让学生浸润在不同体验的主题坊中,进行美术、泥人、刺绣等实践探索。围绕“节气风俗”主题,修建了蒙真广场、四季园、班级种植园,让儿童有足够的体验空间,在实践中体悟中国传统的民俗习惯、节气风俗等。
2.打造传统文化虚拟学习空间
学校借助技术支持,构建了配合课程需要的虚拟学习空间,主要有云端学习平台、虚拟体验馆、虚拟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让学习无处不在,让课堂成为“流动”的学习场所。
二、融注核心素养,推动特色课程发展
(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实践探索
1.初期实践:引进项目,开设兴趣班
学校开展“以民间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选取了民间艺术中适合小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的项目进行推广,例如手工制作(剪纸、编织、泥塑等),江南一带的民间文艺(荡湖船、莲湘舞、马灯舞等),每年举办一届民间艺术节,让学生从小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经过十多年研究探索,学校形成了民间艺术研究的基本思路,打造了对外宣传和展示的靓丽文化名片,奠定了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的坚实基础。
2.中期实践:依托课题,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托课题研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学科+”社团活动。
“学科+工艺”社团。为培养民间工艺的欣赏者、传承者,学校建构“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社团活动体系。校级层面,学校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才能,请来民间艺术大师,开展乱针绣、烙铁画、面塑、剪纸等非遗类社团活动;年级层面开设“龙飞凤舞”小古文社团等,针对学生个性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项目,教师统筹安排,突破原来的班级形式,完善走学课堂模式。例如,“美术+民间工艺”社团,教师选取美术教材中传统文化部分,形成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学科中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通过学科知识架构,将六年的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汇编成《地方非遗读本》,读本内容包含学科要求内容,学生作品运用地域非遗手工方式呈现。学校将民间文化项目转化成学生教育的抓手,让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扎根生长,由传承技艺向传播文化转变,真正“以文化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学科+生活”社团。依托历史悠久的丹阳小城,学校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例如,“四门十八腔”的独特方言,风味独有的大麦粥,岿然长存的南朝陵墓石刻,充满智慧的季札故事,丹阳岳氏家族的由来……所有这些,给学生提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生动环境。学校通过开展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开笔礼、成长礼等仪式活动,让学生感知地域文化;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走进地方历史”的研学活动,探索岳氏宗祠文化,感知“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形成了“学科+生活”的无边界课堂。
中期实践,学校努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特色文化,做到了由传承技艺向传播文化转变,以艺陶德、以艺拓智、以艺健体、以艺寓美、以艺促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深化期实践:统整凝练,建构主题式课程
学校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主题、单元模块等,有选择地融入地方特色,加入校本文化,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整体设计、科学布局,由“社团”发展到全学科整体构建。
“学科+学科”课程。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国家课程中,如“美术+民间工艺”“音乐+地方戏种”“体育+传统体育”“科学+节气风俗”“语文、道法+地域历史文化”等;结合学科特色进行了课程架构,如语文学科的“学科+”课程,分一至六年级编写了《丹凤乡韵》系列读本,从古至今、由易到难,梳理了与“丹阳”相关的内容,包括丹阳的民间传说故事、地方特产、历史古迹、文化名人等,使学生对丹阳的民间文化有了更系统、更完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主题式课程。学校打造了“二十四节气+”“非遗工艺+”“传统体育+”“十二生肖+”“地方戏曲+”等主题式课程。如“十二生肖+”主题课程中,将中国传统“龙文化”纳入课程,建构新龙读本课堂、社团活动课堂、小龙人在线课堂等,通过“诵龙、演龙、做龙、画龙”等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式探索。同时做到“三定”,即每周三下午第二、三两节课时间固定,上课地点确定,上课教师落定。学校通过走班制、三级社团制、云端无边界课程、仪式活动课程、基地实践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体验。
(二)评价激励增强文化育人效应
为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综合评价机制,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目标,从“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个维度对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制定了具体目标,制定了符合学情的个性评价方案,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事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长册”等评价载体,由此形成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成长手册,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方式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学校还把学生成长手册完善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手册,对项目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家庭进行综合表彰,调动全体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三、家校社协同,推广传统文化育人实践
一是聘请本土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及骨干教师录制视频课,突破时空界限,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既加强了家校共育,又融洽了亲子关系。二是面向社会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夏令营。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与学校对接,举办了优秀传统文化夏令营,在课程设置中,突出地域非遗特色,结合学校资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做强主干课程,做精主导教材,形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程贯通的课程系列,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校依托丹阳市文明办举办了“丹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夏令营”,面向全省招生。夏令营的开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更多的学生、家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文化扎根分享经验。在学校多年的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已具范式,建设的民间艺术大师工作站和学校名师传习坊,定期组织开展丹阳本土民间艺术大师进校园活动,大师进校带教师,教师逐渐成长为大师,形成了“双师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正则绣传人周海燕、民间剪纸大师郑静等一批著名的非遗传承人慢慢成长起来,并从校园走向了社会,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奔走,也使丹凤实小的传统文化教育影响更为深远。
丹凤实小从实践初期成立兴趣小组到实践中期的开展社团活动,再到现今实施课程融合体系,同时建设以场馆、云端为主体的立体学习空间,开拓了全科、全员、全域的实施形式,由特色项目向特色学校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擦亮了学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