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幼小衔接探索30年:嬗变与展望
——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2022-02-09何颖
何 颖
幼小衔接指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教育学段之间的平稳连接和顺利过渡。它关乎儿童学习与终身发展,也事关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将面临重大的转变,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学习内容等。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家长、教师、行政研训管理人员等多方需要协同参与、科学衔接,帮助儿童身心和谐地完成过渡。30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措施,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嬗变特征,为当下幼小科学衔接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区域幼小衔接的三个发展阶段
1.萌芽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和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两所园校共同参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合作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项目,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该项目主要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面临的学习及社会适应困难进行探索,并指出衔接教育的实质是主体适应性问题。幼小衔接的目的是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读写能力提升,增加数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做好纪律、规则、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由此来看,鼓楼区幼小衔接研究的萌芽探索阶段,起步于两所试点园校,提出的观点主要强调儿童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聚焦儿童主体的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但缺乏整体推进和其他参与主体的支持。
2.奠基深化阶段
2012—2020年为鼓楼区幼小衔接研究的奠基深化阶段。一方面,鼓楼区要求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全阶段重视情感态度、能力和习惯等综合素质教育,避免过度知识灌输的“小学化”现象。另一方面,自2014年起整体推进小学开学适应周的实验工程,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周,不开展任何学科类教学活动,而是为新生量身定制专属课程。例如,让学生认识校园、认识老师、认识同伴、认识学科。同时,围绕学生的在校生活,让他们了解在新的环境里如何进餐、如厕、饮水,以及文明游戏等。2016年,鼓楼区全面推行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无纸化测试。在此阶段,鼓楼区由“单向衔接”转向“双向衔接”,并通过小学入学适应周和无纸化测评来为儿童平稳过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系统攻坚阶段
2021年10月,《鼓楼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学与幼儿园科学衔接工作的行动计划和方案》颁布,从全区学前、小学两个学段系统推进,对48所小学、95所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进行重新审视、统筹细化。区域行动纲领强调以儿童立场为中心,着力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通过双向的多主体参与的衔接,让两个学段的教师通力配合,让家长高质量陪伴,为儿童度过关键转折期共同努力。为此,鼓楼区精选5所幼儿园、5所小学,以幼小结合的方式,成立“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并成立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幼儿教育三个幼小科学衔接研究工作室,旨在进一步从“幼小衔接”转向“双向衔接”,着力“小幼衔接”。例如,落实幼小协同合作机制,明确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教育目标,落实家校共育机制,突破课程学科化教学,突破校园教室环境的单调非区域化,突破评价单一化,等等。在此阶段,鼓楼区幼小衔接强化小学主动衔接,注重适应过渡。
二、区域幼小衔接发展的嬗变特征
1.从成人视角转变为儿童视角
20世纪90年代,鼓楼区幼小衔接基于格塞尔提出的儿童成熟论这一儿童心理发展学说,关注重点在于让儿童自身作好准备。当时的研究者基于自身经验,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和小学一年级的儿童进行调研,探讨分析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从认知、情感、社会性适应等方面评价儿童入学准备情况和不同特征儿童入学准备水平。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从成人视角出发,有一定的局限性。2012年以后,鼓楼区幼小衔接不再仅仅关注儿童个体的认知准备、行为习惯、情绪适应、社会行为等,还关注儿童与幼儿园、小学、家庭等之间的相互关系。2021年,鼓楼区提出了“为儿童,向未来”的理念,试图以基于主体感受的儿童视角来理解幼小衔接。“为儿童”,是把儿童看作幼小衔接的主体,顺应儿童舒展的天性,遵循儿童成长的节律,激发儿童生长的力量,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2.从仅重视儿童的入学准备转变为关注幼小衔接的多主体参与
过去,幼小衔接更多注重的是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做好知识储备及纪律、规则、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2021年起,鼓楼区着眼于系统性关注衔接中的多主体参与。
首先,关注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区内幼儿园首先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关注儿童的入学准备活动,如集体参观小学活动,与学长对话畅谈小学生活,听小学教师介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体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学习。一方面,鼓楼区积极研究儿童为适应新的小学环境所作的准备;另一方面,关注儿童在亲身体验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与成人或学长的对话,改进衔接活动。
其次,关注园校、教师、家长、幼小研训部门等不同主体在衔接系统中的参与体验。在实践中,学前段更强调课程游戏化,将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一日生活中;而小学段更倾向课程学习、活动纪律、学习习惯养成、学业成就表现等。不同主体的诉求,促使区域教育行政、研训部门以儿童为本位,进而构建幼小衔接过渡期坚固持久的支持系统。
最后,在系统攻坚阶段,区域推进三大研究任务:研制“幼小科学衔接”课程指导纲要,研制小学入学适应期学科教学指南,研发幼小衔接家长指导手册探寻多主体参与策略。
3.从单纯的跟踪观察转变为关注儿童延续性发展
过去,鼓楼区园校基于学前段五大领域目标和入学准备目标,以观察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的方式,尝试探索幼小衔接的本质要求。但这样的跟踪观察通常止步于大班毕业,当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环境后,对其生活适应、身心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鲜有关注。2021年起,尤其是“双减”政策驱动下,鼓楼区园校进一步强化衔接意识,开始尝试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基于视频的微格分析等,基于质性研究,剖析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性。家长、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共享儿童的发展信息,关注其延续性分析。区内已有部分小学在开学几周内用连续拍摄的方式记录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而将知识经验可视化,引发主体的积极参与。
三、区域推进幼小衔接的未来展望
1.优化机制,培养“有准备的儿童”
过去,幼小衔接的实践样态是“让儿童准备”;未来,将从“让儿童准备”转向培养“有准备的儿童”,即小学和学前两个学段共同构建“为儿童准备”的教育新常态。这里的准备包括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儿童的自制力、责任感、独立性和纪律性等。
为此,鼓楼区将构建两个学段教师的课程共学机制,将幼小衔接培训模块纳入继续教育学时,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胜任力。培训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力等关键素养展开,双向实施入学准备教育。同时,构建幼儿园和小学的联合教研机制,将学前的学习发展指南和小学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打破学科边界的主题形式进行教学衔接研究,进一步强化具身体验、直接感知的儿童学习方式。另外,鼓楼区还将构建园校与家庭共育机制,有效提高家长育儿能力,让家长成为培养“有准备的儿童”的重要他人。
2.精准施策,培育“有准备的学校”
首先,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召集试点园校的教师,精心设计实施一年级过渡性活动课程,并在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段开展“幼小科学衔接”课堂教学研究,形成鼓楼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课堂新图景,即更重品德、更浓情趣、更健身心、更有创新。
其次,创设友好、适宜、支持性的学校环境,在班级里设置图书区角、养殖区角、玩具区角等,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到课堂学习为主的转变。
最后,对小学低段尤其是一年级的课时进行改良,可以将课时时长缩短为30分钟,或是打破既定学科课时的安排,挖掘知识之间的渗透性和过渡性,进行综合性学习或项目式学习,以此保护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别化指导,减缓入学适应的节奏和肯定儿童逐渐适应的状态,确保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