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有声地震科普作品的解构与重塑探讨
2022-02-08刘颖王紫琦张慧金海霞尚立坚
刘颖 王紫琦 张慧 金海霞 尚立坚
引言
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前所未有的开放与便捷,但用户的需求也随之迭代升级。在新的媒介语境下,“新知”成为大众信息搜索的高地,地震科普恰恰是能够满足受众对“新知”的强需求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大众对于地震相关信息的关注与日俱增,可以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地震科普宣传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为地震科普知识的传播提供了高时效性和高便捷性。另一方面,当前地震科普作品在新媒体端的表现乏善可陈,地震相关科普视听作品的普及度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用户需求。因此,包括有声地震科普在内的新媒体作品成为地震科普宣传发力的新渠道。
新媒体端有声地震科普作品的优势
随着喜马拉雅等声音平台的迅速崛起,有声科普作品也以新的姿态走入大众视野。一方面,借力新媒体平台,有声科普拥有了新的赛道,无论是“两微一端”,还是喜马拉雅、得到等专门的声音平台,均有科普音频的身影。另一方面,有声科普与视频新媒体作品相同,具有短、平、快的特征,通常在5分钟以内。笔者通过整理各地地震科普知识的相关作品发现,多数地域更注重视频、图文作品的制作,在此情况下笔者对地震科普音频作品进行了梳理,发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作品,地震科普音频作品有其自身优势。
(一)制作周期快,可保证持续生产
诚然,短视频作品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但不可忽视的是,短视频制作周期相对音频明显较长。同样是一则3分钟的科普作品,音频作品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便可完成并上线,其录制、包装及审核的过程均可实现短时高效。但是一则3分钟的短视频,仅制作过程就可能是音频的数倍。从视频结构来看,音频仅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其制作难点在于视频内容的创作。因科普作品的特殊性,对专业名词、原理的解读若以视频内容呈现,很可能需要动画等特效的加入,会大大延长作品的制作周期。因此从这一点来看,音频作品具有视频作品所不可比拟的时效性。
(二)制作成本低,可实现性较高
作品的持续性和内容的完成度,是用户黏性的关键。相较于高成本、长周期的短视频作品,音频产品成为基层部门的更优选择。不仅经济成本相对较低,也更具时效性,只需对知识性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加工,使其符合新媒体端传播的文本形式即可,不需要额外的拍摄与制作过程,也更方便持续生产。此外,音频作品的适配性较强,可作为内嵌融合至图文推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之中。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喜马拉雅开设的音频栏目《科普有道》收听量已达3.5亿次,基本可以做到日更。官方机构权威出品,再加上持续的内容输出,为其粉丝的积累奠定了重要基础(图1)。
图1 喜马拉雅开设的音频栏目《科普有道》
(三)体验友好,灵活易得,便于传播
现而今,虽然短视频已成为视听市场的绝对赢家,但音频作品仍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音频作品仅需占有人类的单一感官系统,即听觉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特别是对于具有视觉障碍的人群,科普音频作为惠及民生的作品,能够被更友好、更便捷地获取,也是其价值的体现。此外,声音对文字的加工属二次创作,即通过录制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已经对信息的重点、层次作出了筛选。听众在获取这些信息时,能够较快地抓取关键信息。
地震科普有声作品的特征
当前,在地震有声科普音频的创作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先行者,例如中国地震局的专题栏目《台站的故事》、山东地震局制作的系列音频科普作品《大龙小庆聊地震》,还有以个人账号推出的地震科普音频《地震茶馆儿》。这三个作品在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作品形式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从创作模式、内容设计、传播渠道方面对这三个类型的作品进行解构式分析。
(一)创作模式各有侧重,但内容生产持续性不足
《台站的故事》《大龙小庆聊地震》均是采用公众号推送,以图文搭配音频的方式呈现。此种形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适用于多种视听场域,既能以伴随式方式完成信息传递,亦可满足用户对文字、图片的获取需求。《台站的故事》中音频均在3分钟以内,时长相对较短,故事短小精悍。但遗憾的是,音频仅出现于前两期,没有做到持续生产。《大龙小庆聊地震》同样是立足官方机构的内容生产,但不同于《台站的故事》,该作品是以栏目形式创作的系列地震科普音频作品,每期作品的时长在8分钟左右,创作具有连续性。《地震茶馆儿》是地震研究人员的个人作品,无图文辅助,为单一音频。从创作类型来讲,由于是个人音频账号,所以创作的自主性更强,中文作品和英文作品兼而有之,从作品总量来看,并未形成周期性生产,创作随机性较强,节目也无固定时长。
(二)内容设计较为多元,但不够聚焦
《台站的故事》采用依托人物故事,从细微处展现地震工作的意义(图2)。相较于传统科普作品,该作品更聚焦于地震系统中努力奋斗的人物故事,而关于科普类的内容仅以点缀的方式出现于内容文本之中。此类型内容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用户通过真实故事了解地震工作,增加普通用户对地震工作的熟悉度。但用户能够获取的地震知识非常有限。由于作品的性质,该作品的音频创作语态为宣传式,更专注于对人物的褒奖。
图2 《台站的故事》系列有声专题
《大龙小庆聊地震》系列音频以栏目形式推出,涵盖了最新的地震资讯、网友答疑、地震知识点解读等内容板块(图3)。由大龙和小庆两位主播通力完成,整体创作体系较为完整,能够立足宏观视角对地震知识进行梳理,结合热点而有的放矢地完成。多样的板块设计也能丰富用户的视听体验,特别是互动答疑板块的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交互,增加节目的黏性。从声音作品的创作语态来看,其轻松、幽默的聊天式讲述,更增添了作品的亲切感。
图3 《大龙小庆聊地震》有声科普专题
《地震茶馆儿》则是以资讯或某个知识点为切口,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细致解读,由一位主播独立完成。该作品的优点体现为知识点的设计,由于是专业人才基于兴趣点的内容生产,因此,其知识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三档节目中是最佳的。但是,作品因更倾向于自我观点的解读,因此,其目标受众定位并不清晰,交互及交流感稍显不足。
(三)传播渠道相对单一,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大龙小庆聊地震》系列音频的传播平台为官方机构微信公众号,目标受众为公众号的粉丝,并未形成良好的传播机制。《地震茶馆儿》则是在喜马拉雅平台上传播,作为专业的声音平台,喜马拉雅用户群较为广泛,但因为是个人号,其权威性、推广力度都不如机构平台,加之其推广频率较低,因此作品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而《台站的故事》在微博、微信及自有App上传播,从渠道来说,实现了矩阵式传播。但微信及App推广仍属于定点推广,只有微博是面向全平台用户,受众群仍较为有限。
总结而言,当前的地震科普音频作品虽已迈开步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创作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结构上虽有亮点,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而传播渠道也存在平台单一、传播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新媒体端地震有声科普作品的发展方向
现今,科普已成为一门专业,并且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普企业、科技场馆、教育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产业生态结构,因此,在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下,科普作品的专业性更应细化到各门类的作品当中。基于此,本文对地震有声科普的创作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分众传播,面向目标用户进行靶向生产
内容市场的垂直细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科普作品来说,分众传播更应纳入内容生产的体系中。一方面,地震科普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普及度越高,越要做到满足不同年龄、学历结构的人群。另一方面,作为诠释科学原理的科普内容可深可浅,面对不同需求的群体,同样的内容是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的。基于现实需求的多样性,内容生产也应与之相适配。例如面向低龄儿童,教会小朋友如何应急避险比解读原理更为重要,且语态上也要兼顾低幼龄群体的接受习惯,做到亲切、活泼。面向青少年,对于科学原理的解读应契合该学龄儿童的知识结构,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吸收,并进一步完成科普知识的推广,作品需既生动有趣味,又富有知识性。面向大众时,则应考虑到如何使知识“接地气”,具有“时尚感”,具有辨识度。
(二)孵化地震有声科普IP,打造具有过硬品质的系列化内容产品
当下,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等有声阅读平台注册用户过亿,且月活跃用户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活跃度最高的喜马拉雅的平均总月活跃用户为2.62亿,包括1.11亿移动端用户以及1.51亿来自其他开放平台的用户,这足以说明有声作品的市场及开发潜力。在此背景下,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生产是保证作品影响力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提升作品整体质量、孵化地震科普IP也成为积累用户基数,扩大地震科普传播力的新模式,在此方面《大龙小庆聊地震》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三)地震科普作品的艺术化呈现,优化内容产品的传播力
当前,借由视听作品这一载体进行科普教育,已经极大丰富了传统科普内容设计的艺术性。前段时间,专注做科普视频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走红网络,他提出“当奇妙的自然现象、深奥的原理公式,通过诙谐的语言和简单的实验跃然眼前,也让科学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方式来到人们身边。这种高质量、高密度的优质内容,本身就自带流量”。有声作品的创作也同样需要革新。一方面,可以借力互联网中庞大的声音库,打造属于自身平台的声音工作者队伍,依据作品传播需求选取适配作品的“声音”。另一方面,要优化地震科普内容文本的趣味性,以轻松、生动的笔触完成知识的解读(图4)。
图4 《大灾有大爱,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有声科普专题
结语
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灾害。可以说,地震科普作品的发行与推广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实践。新媒体为科普作品的普及提供了全新的赛道,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模式对于地震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聚焦新媒体端的用户需求,通过分众传播、打造内容IP、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与表现力等路径,能够更好地契合当下的内容消费习惯,有效提升地震有声科普的传播力建设。
本文由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基金项目(2021ZF08)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