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双师型”课程建设路径
——以广播节目主持课程为例
2022-02-08宁波
宁 波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双师型”教师机制[1]。这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指明了方向和思路。而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播主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急需探讨的关键问题。向应用型转变必须要从基础的课程建设着手,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能力突出的“双师型”课程,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和基础。
1 播主专业“双师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平台不能满足当下传媒环境的需要
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在传播速率、画面清晰度、互动呈现形式等方面都在进行全新升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因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有限,暂时没有办法搭建能够与传媒一线行业接轨的实践教学平台,而原有的实践设备在后期维护、设备更新等方面也缺少持续投入,导致实验设备陈旧、老化,已经跟不上传媒行业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可能建设了相对比较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但是课堂上的实训项目可能与新媒体传媒行业的现实存在差距,致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传媒实践的衔接出现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传媒业界的人才需求挂不上钩。归根结底,还是缺少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或者说实践教学平台未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这严重影响传媒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能力的提升[2]。
1.2 课程体系设置未能跟上媒体融合新态势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跳出自己的藩篱,不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而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尽管在适应这种媒介融合的态势,但是在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与意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也缺乏系统、针对性的新媒体课程体系,因而使得培养出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仍然偏向传统媒体。另外,在实践课程体系之外,也缺少与媒体融合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项目,使学生跨界融合的创作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学生能力结构比较狭窄,缺少既能驾驭传统媒体,又能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游刃有余的跨媒体播音主持与传播的能力[3]。
1.3 “双师型”教师的师资力量欠缺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学科背景为新闻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等,他们具有扎实的播音主持、新闻传播等理论功底,也有相对较高的教学能力,但是普遍存在缺少一线媒体播音实践的工作经验。这种实践能力涉及新媒体内容生产、短视频制作、网络音视频直播、新媒体传播营销等多种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的传媒实践能力。实践平台等,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练兵场”,而具有播音从业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就是学生的教练员。如果这些专业教师缺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传媒企业等的从业经验,在实际的教学和实践指导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这也会影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进而直接影响传媒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会依托当地的媒体资源和平台,以特聘、外聘等方式聘请当地广电媒体、互联网企业的工作人员,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上课,或者通过参与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作品等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双师型”教师因为本单位的工作节奏与工作压力,经常会出现工作调整的情况,这也导致了高校的双师队伍不稳定。另外,“双师型”教师因为更注重实践,在教学方法和经验上可能还有待提高,理论深度还有待增加,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4]。
2 新媒体时代专业“双师型”课程建设路径探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结合广播节目主持“双师型”课程建设实例,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双师型”课程的建设路径。
2.1 依托行业资源,打造“双师型”课程团队
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点,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除了建构学生节目播音与主持等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还必须紧跟新媒体趋势,了解新媒体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新规律,开阔播主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积累新媒体平台实践操作的经验。除了提升课程教师的个人能力,还需要打造一支稳定、强大的“双师型”课程团队,为课程保驾护航。
首先,选拔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到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传媒单位实岗锻炼。通过这些校企战略合作,使教师深入传媒企业一线,了解和掌握传媒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为学生提供最新技术的能力。近年来,依托湖南省长沙市“媒体艺术之都”的优势,本专业教师分别赴湖南广播电视台、红网、荔枝FM、潇湘电影集团等单位实岗锻炼,促进校内教师的应用型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聘请媒体从业人员到高校任教。通过特聘、兼职、挂职等方式,积极引进一线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等业务骨干到高校任职,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从而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例如,来自湖南广播电视台、长沙市电视台、荔枝FM、潇湘电影集团的节目主持人进行授课、竞赛指导、实践指导。再次,健全保障机制。结合实际情况,由院、系领导参与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方案,从制度、经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行业教师可以尽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共同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申报、组织调研、论文撰写等,经过研讨互学,促进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实现真正的共同促进、互相融合,从而提升双方的科研能力。最终,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合作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为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2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设计“双师型”课程内容
根据新媒体发展新形势,适当调整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如何,关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能否适应新的媒介传播环境的要求。在“双师型”课程建设过程中,与校企合作单位深度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具象化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并根据新目标共同构建与新媒体对接“双师型”实训教学模块。通过“双师型”课程团队开展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尽早了解新媒体语境中传媒行业的工作环境、传播方式及运行机制,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新媒体新设备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进而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新媒体特点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笔者所讲授的广播节目主持课程,通过学院和企业双师,调整和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添加策划、采编、直播等新知识和应用技能;基于新媒体语境的实际应用,设计各类综合的学习项目,打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应用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学院“双师型”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结合传媒行业一线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高效、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课后实践,让线上与线下通过教师这根纽带联动起来。课前明确工作任务与要领,明确广播社教节目、文艺节目、专题节目、新媒体线上直播、广播广告录制等五大项目的策划、主持与制作;课中,使学生按广播电台、新媒体平台等不同播出平台的播出标准实训,从节目策划、主持播音到栏目的整体包装与设计等全过程贴合实际场景运用,强化课程的实习实训力度,并完成难点解析与问题答疑;课下,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荔枝FM、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官方平台芒果动听等新平台自主完成项目应用实训,课后进行反馈与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升课内实践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播音与主持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3 以赛促学,锻炼师生的跨媒体播音主持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直接检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全面提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学团队将实践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依托校企合作等传媒企事业单位,沿着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两条路径进行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这将对校内课程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从课堂内外增强课程与传媒行业的适应性。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传媒类相关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在课外创作出音视频等相关作品,并将理论知识化作播音主持作品创作的实践技能,通过比赛和社会实践转化成相关应用成果。
通过“双师型”教师指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省高校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省青年文化艺术节、省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以及各省市电视台举办的主持人大赛等相关比赛,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并在比赛中收获专业的肯定与建议,为今后继续开展更专业的综合实践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可以通过传媒行业的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参与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互联网大会岳麓峰会、省市广播电视台、银河酷娱等新媒体会议、企业组织的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提前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传媒前沿理论知识和运行规律,为今后走向传媒一线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鼓励“双师型”教师积极参与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省人社厅等举办的各类教育、播音主持相关技能大赛,如参加省青年文化艺术节、省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省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省播音主持研究会论文评选等比赛和评选,让“双师型”教师在竞赛和评选中不断加强自身技能,同时也能在比赛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样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能够让他们反哺课堂,更新课堂的理念与内容,也可以发挥“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
2.4 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实践实训平台
“双师型”课程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各级实践平台的强力支撑。实践平台的建构,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双师型”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与校企合作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平台、中国慕课网等相关在线平台,按照项目化、模块化的思路,结合行业从业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传媒行业的最新节目案例、内容资源等共同开发相关网络课程资源。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通过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等新媒体教学互动平台,实现实时更新音视频教学资料,校内“双师型”专任教师和行业双师可以在线指导学生节目主持与制作,师生可以即时互动交流等。这样还可以使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料、提前布置工作任务,并能确保学生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方便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进行学习、提问和交流,从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双师型”课程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事业单位的媒体平台,与行业双师一起构建与传媒一线实践高度融合的新媒体实践平台。比如,在广播节目主持“双师型”课程建设过程中,经过与来自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荔枝FM、芒果动听App等行业双师设计项目化教学内容后,专业学生经过策划、制作,然后完成节目主持,再经过指导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后,经过行业双师的审核,最后上传作品到荔枝FM、芒果动听App等平台。这一模式不仅让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也有足够同行业一线对接的机会。这样做的优势,首先是学生不仅在传媒企事业单位完成了课程实训等相应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也提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广播节目作品也可以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这样也丰富了这些校企合作平台的生产内容。其次,能够让学校在真正的传媒实践中检验“双师型”课程的教学质量,校企合作企事业单位所具备的真实工作场景,可让教师们在真实环境中验证实习实训项目内容和理论知识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优化项目教学内容。再次,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历练,积累播音主持实践经验,加深对传媒行业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今后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提前练兵[5]。
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及新媒体实践平台,构建综合多元的考核评价系统。首先,通过项目化教学设计,运用新媒体实践平台,结合行业双师的评价、以及线上的点赞、评论等关注度,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及实际应用能力,从而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交流、互动。其次,在“双师型”课程期末考核时,将平时实训实践成绩按比例纳入期末考试成绩;到每学期结束,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团队的形式提交专业考核作品,并邀请行业双师一起举行期末作品答辩会或者展映会,让学生能在既具专业性又具有仪式感的考核中,提升专业认知和节目主持专业素养;还可将学生在课程期间运用实践作品参加的比赛获奖成果纳入最后考核的组成部分,给予奖励或者认定。这就将过程性评价、应用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起来,然后经由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的双师以及学生自身共同完成双师课程的评价。这样的综合性的学习评价体系,也便于教师实时跟踪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法。
3 结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带来了新思维、新需求和新表达[6]。这对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思考该怎样利用好这些新机遇、新技术,打造精品“双师型”课程;及时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从内容、方式、方法上创新,从而适应5G时代新媒体语境;凝练专业建设特色,丰富“双师型”课程内涵,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适合多种媒介发展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