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视角下传统媒体产业转型思考
——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为例

2022-02-08

新闻传播 2022年13期
关键词:天眼客户端传统媒体

张 恒

(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阳 550000)

媒体融合又称为“融媒体”,就是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以此来适应传统媒体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媒体融合是基于互联网信息科技的优势,把互联网在线的信息资源、渠道资源、话语权资源等都整合到了一起,并且融入了传统媒体行业的优势,实现了传统媒体产业的信息化、科技化传播。笔者所在的媒体也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发展优势,推出了省级融媒体资源平台——天眼新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案例。天眼新闻客户端诞生于2019年3月1日,是由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倾力打造的现象级主流新闻客户端,致力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积极适应5G 时代传播环境新特点,从“相加”走向“相融”,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报刊社、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重要改革和重要探索。天眼新闻客户端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媒介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凸显了贵州日报决心推动与深化新闻产业转型的决心。

一、传统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思维“固执”,发展模式单一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给受众的体验往往是单一、一成不变的接收体验。观众或者读者往往在接收媒体平台的信息时,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的定式。而传统媒体在多年的“固执”发展中,创新力度不够,让新媒体从诞生之日起有了与传统媒体相互“抗争”的优势,那就是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阅读、接收体验。受众在接触到了新媒体之后,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信息传播与接收体验,创新的信息平台与资源优势,让受众的选择更加丰富。

(二)单一的受众模式,交互性不足

所谓单一的受众模式,就是指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是单一性的接收,而没有再次产生信息“反弹”接收的过程。媒体平台在信息内容的传播中,没有考虑到受众全体对于传播内容、过程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了媒体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交互性不够。在这一点上,新媒体就显得优势明显,新媒体立足受众的需求,强调了受众对于媒体内容、形式等的渴望与建议,制作、传播了更多有需求的内容与信息,获得了受众极大的满足,增强了与受众之间的“黏性”,这是过去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一个点。

(三)信息资源获取力度受限

相对于新媒体来说,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力度相对较弱,很多突发性的事件往往都是新媒体平台等先爆出,而后传统媒体再进行深度的采访和解读。传统媒体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往往都是独家知情人的爆料、亦或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时效性相对较弱。比如,震惊中外的“天津危险品爆炸案”初期就是一个新浪微博的博主,通过手机在家里面进行远距离的现场拍摄,之后上传到微博平台,这段影像信息也成为了后期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的情况分析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媒体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这也是传统媒体需要去思考和转变的方面。

(四)传播覆盖面慢慢落后于新媒体

传播的覆盖面,就是受众全体的规模。在过去,传统媒体在覆盖面、观众规模上一直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因为近乎“垄断”的模式,给受众接收信息的选择较少。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受众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喜好,定向地订阅各种喜欢的信息内容,并且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地推送自己喜欢的内容,增强了受众阅读体验性,这也是传统媒体覆盖面慢慢落后于新媒体的因素。比如,受众喜欢娱乐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订阅娱乐相关的信息,甚至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者某个节目的信息,实现即时的信息推动。新媒体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和“海量信息”,撼动了以纸媒为主的传统传播媒介的垄断地位,甚至引发近年来不少报刊停办、停刊,这样的情况与新媒体的崛起不无关系,这是传统媒体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二、媒体融合下传统媒体产业的优势

(一)资源整合,让传统媒体更具话语权

媒体融合后,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条件,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增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相对新媒体来说,传统媒体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要求,其在信息制作、传播等各个方面受到了严格的把控,这是传统媒体先天性的优势,那就是对社会、人民群众负责。新媒体的优势也是其劣势,在新媒体多年的发展以来,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很多媒体平台毫无底线,传播各种无用的信息,通过博人眼球的标题去实现更多的目的,这也是新媒体饱受争议与批评的点。传统媒体在融合新媒体的优势后,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打造良好的在线阅读与接收体验,为社会大众传播更多负责任、正能量的内容,能够重新获得更多受众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行业的话语权。过去传统媒体是从受众的单一选择来获得话语权,现在传统媒体是从媒体行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等重新获得受众的认可。这也是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产业专项的一个重要优势。如天眼媒体云坚持“虚拟软件、架构设计、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原则,以“做强全媒体新闻业务,聚合大数据智慧政务,丰富全领域社会服务,拓展物联网智能商务”为理念,推动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打造主流舆论阵地、社区信息枢纽、综合服务平台上发挥引领作用,以更强劲、更澎湃的“智媒体大脑”助力全省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0年7月,天眼新闻客户端再次整合贵州都市报资源,围绕都市社会民生抓“爆款”,巩固和发挥社会民生新闻生产能力优势,激发贵州都市报这个拥有27年历史的报业品牌的发展新动力。天眼新闻客户端努力肩负省委省政府的嘱托,立足现代化媒体发展潮流,实现了良好的媒体产业转型,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二)双向传播让受众获得更好的接收体验

双向传播,就是“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受众在接收到媒体主体的信息传递后,会进行信息的反馈传递过程。传统媒体从过去单一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的传递过程,其实也是其发展模式与转型的开始,更加重视受众的需求与体验。双向的传播模式,让传统媒体获得了更多合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让受众能够有强烈的参与热情和存在体验。比如天眼新闻贯彻“无视频不新闻、无图片不传播”的理念,增强信息呈现质量和冲击力;客户端每条新闻页面都会有观众的评论区,加强了与观众的交流,在有利于及时了解受众对于客户端的建议和意见时,更能通过评论区与其他受众的交流,增强了新闻页面的流量性。比如有的受众在阅读到天眼新闻的优质内容时,会选择通过微信、微博、QQ 等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在获取有需求的新闻内容时,也更加了解天眼新闻。又比如,天眼新闻也通过新媒体平台,开设了自己的新媒体ID,增强了受众的覆盖面。比如天眼新闻在×音平台开设了“天眼新闻”,获得了百万级粉丝量,每条新闻视频背后的阅读量更是惊人,从侧面也可以佐证传统媒体行业转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三)媒介传播突破传统模式,全覆盖让传统媒体更有活力

在过去,对于很多人来说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内容都需要根据电视台或者报纸每天提示的节目时间表来定时去收看相关的信息。亦或是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通过报纸阅读到今天的新闻事件。这种传播模式与新媒体即时性的优势对比,让很多受众选择了后者。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报纸等信息内容似乎慢慢地被人们“遗忘”,这也是某些报纸媒介停办的主要因素。媒体融合后,加速了传统媒体行业的传播力度与速度,进一步让观众能够随时随地,不受地理、空间、时间的影响,获得更多、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固有采编模式,实现党报、党刊、党网、党端采编人员100%融合。报刊社、集团旗下其他微信、微博平台坚持能整则整、能融尽融,全部迁入融媒体“中央厨房”。以“开天眼,阅多彩”为理念,深耕贵州、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围绕中心工作抓原创,围绕社会民生抓爆款,让读者能“掌中望苍穹、而知天下事”。天眼新闻积极适应5G 时代传播环境新特点,构建“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电商”“新闻+旅游”“新闻+教育”等多项运营模式,打破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从原来单一、定向、固定的传播方式向如今“多屏、移动、交互”的融合传播、多样态融合产品转变。从“相加”走向“相融”,天眼新闻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掀开的崭新一页,让传统媒体获得了更强的发展活力。

结语

传统媒体行业的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很多传统媒介主体都在充分地利用新媒体与信息科技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随着信息科技的深化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必将成为媒体行业的主流意识与发展模式,传统媒体的产业转型也会进一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而做出更加细致、深化的应用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天眼客户端传统媒体
天眼刷“锅”记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天眼』能看到什么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高轨“天眼”诞生记
神秘的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