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胡伴奏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2022-02-08■杨丽
■ 杨 丽
近年来,随着我国音乐事业不断发展,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确保二胡在戏曲演奏中能够发挥最大化优势,必须在明确二胡作用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演奏技巧,加强二胡与戏曲音乐有效融合,使戏曲表演更加完美,提升戏曲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一、二胡在戏曲音乐中作用分析
(一)相融性作用
二胡作为戏曲音乐演奏中的重要乐器之一,能够与其他伴奏乐器有效融合,从而使整个戏曲演奏更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这体现了二胡的相融性。在具体演奏中,运用二胡的音色介质渲染戏曲音乐演奏氛围,会突出节奏感,使作品演奏更具有张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要发挥二胡伴奏的最佳效果,需要演奏者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注重二胡与其他伴奏乐器的配合,增强戏曲作品演奏的表现力。
(二)情感表达作用
由于戏曲故事内容丰富,不同戏曲蕴含的情感及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这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能力,根据戏曲演奏的主题和内容将作品情感有效传递给观众,还需要借助伴奏乐器进行烘托,渲染演奏氛围,使观众尽快融入角色中,引起情感共鸣。而二胡相比其他伴奏乐器,其音色更加接近人声,将二胡运用于戏曲音乐作品演奏中,一方面可以同其他乐器相容配合,协助戏曲演唱者进行演唱,同时也能使戏曲悲壮、喜悦或者欢快的音色更加突出,升华作品的情感。
(三)基调区分作用
二胡具有音色悠长的特点,在戏曲作品演奏中起到领腔、托腔、润腔的作用,这也使得许多戏曲表演离不开二胡。而不同戏曲的情感基调和节奏韵律并不相同,为了凸显演唱者的演唱效果,需要在进入戏曲演唱表演前,将二胡作为伴奏乐器,提升戏曲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比如,在戏曲作品《贵妃醉酒》的表演中,不难看出加入二胡演奏后,作品的演奏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使戏曲的声部旋律更加饱满,也突出了戏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正确处理“特性音”
戏曲音乐中有两个特性音,即“7”“4”,这两个音按照五调式主音排列并有游移性,演绎戏曲作品时有地域性。伴奏与唱腔关系紧密,并影响着特性音的运动轨迹,在旋律下行时4、7二音向低移动,在演奏时第一小节及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均下行级进,在此基础上演奏小半音并控制好音高,演奏降7及前半拍4时构成纯五度,因为上述两个音使用二指演奏,小二度二指演奏抹音并下滑,在此基础上弹出流畅圆滑的下行旋律。需要注意的是7音不微降,实际降半音,4音亦不微升,用3音最终代替小半音,此种游移确定性较强且有规律可循。二胡演奏4、3半音多属于小二度,在戏曲音乐中演奏这两个音时不能仅使用常规指法,即3音用一指、4音用二指,要用半音同指抹音弹奏,确保音可向下移动,通常在乐谱中7音不可微降,要从降低半音的位置过渡到6,最终停在主音上。部分乐谱中的降7、6属于小二度过渡,在演奏时要用超常游移指法。在戏曲乐谱中3、4之间多为大半音关系,5、4之间音程亦为大半音,4音可微升,3、4指距离不能过近,5、4之间需要精准控制演奏的位置。戏曲音乐二胡演奏特性音控制属于重难点,需演奏者根据曲谱灵活控制,处理好半音关系,不能按照五度相生律及十二平均律有关规律予以处理,应增强半音的游移性,使之可跟随旋律走向演绎并展示戏曲风格。
二、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应用
二胡是戏曲作品表演中的重要乐器,要发挥二胡在整场表演中的最大化效用,必须明确二胡的演奏技巧,通过组合多样板式,将戏曲音乐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首先,要求演奏者注意调子、速度和情感的控制,把握好音准,以免在正式演奏中出现走调现象,也要控制好节拍的速度,避免因节拍速度过快或者过慢而影响演奏音准。同时,演奏者要运用二胡奠定戏曲作品表演的感情基调。如戏曲作品风格较为欢快,那么开场前的演奏就要突出这一特点,使观众明确作品演奏的情感基调。其次,要尽可能凸显托腔、包腔戏曲演奏效果。由于二胡的音色更加接近于人声,将其运用于戏曲音乐演奏中,可以使整个作品演奏旋律更加细腻。尤其在托腔的发挥中,演奏者要控制好弹奏的旋律,必要时可将托腔的力度减弱下来,使戏曲唱腔更有张力。而在包腔演奏中,应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要求演奏者掌握好弓法和指法的弹奏技巧,结合演员的唱腔变化,适时转变演奏方式,确保演奏过程自然流畅。最后,演奏者可以通过合理地控制节奏,突出戏曲的韵律。在戏曲演奏中,二胡可以根据声音的长短、强弱变化进行节奏变化,使戏曲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2]。
为使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研究更加具体且深刻,可举例分析。以撸弦技法为例,板胡戏曲音乐伴奏地位较重,演奏中使用撸弦这种特殊技法,左手在弦上按音位,手指在弦上控制力度并决定音高,通常情况下压力越大琴弦越紧张则声音越高,压力减小则音高不会明显改变,对音准会产生影响。撸弦技法同样适合在二胡伴奏中使用。陕西的眉户、秦腔、碗碗腔等地方戏曲多为五调式,5音为调式主音,在演奏中属于骨干音,要根据戏曲演奏需求做出调整,若戏曲较为激昂则可运用撸弦技法,在演奏中小指使用频繁,通过压力的调整演奏不同的音。撸弦技法左手四指均可灵活运用,小指撸弦应用频率较高,这与戏曲音乐5多为调式主音有关,通常小指撸弦半音增高的情况较为常见,例如小指在升4的情况下,在撸弦加压后可升至5音,若指力过大会持续获得高音。在运用撸弦技法时需要注意撸弦力度要控制得当,同时仔细听,辨别音高并调整误差,确保音准正确,配合右手运功调整力度,使琴弦能接收到连串的拉力,确保戏曲音乐充满活力。包腔演奏需演员与演奏者配合默契,如何确保主旋律流畅并获得如同人声的演奏效果,成为戏曲音乐艺术诠释中二胡演奏要解决的问题。演奏者要听清唱词并了解行腔规律,根据演唱要求在乐谱上做好标记,用表情、音型做好记录,然后用二胡完成伴奏任务。板胡属于主奏乐器,除依靠曲谱演奏外,还需灵活使用二胡演奏技法,确保演奏者与演唱者配合紧密,保障字正腔圆且能用二胡烘托演唱气氛。在演奏时用到重音、滑音、装饰音,使二胡在戏曲中的演奏更加多样,凸显行腔韵味。同时演奏者还需掌握四声及语音等方面的知识,加之声韵、语义、吐字方面的研究,最终演奏出悦耳的戏曲音乐。在秦腔中二胡伴奏可帮助演唱者传递情感,表演旋律、演唱旋律需同步,二胡伴奏要做好特殊音调的处理工作,不能过分体现二胡乐曲的特点而丢失秦腔戏曲的风韵,在演奏的过程中需控制好音色与力度,不断研究唱腔,以免在伴奏中喧宾夺主,在此基础上保留二胡独有的魅力,增强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继而凸显二胡的作用。
二胡是戏曲作品演奏中较为重要的拉弦乐器,其在戏曲表演中具有相容性、情感表达和基调区分等作用,能够使戏曲表演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这也要求演奏者在今后的戏曲演奏中注重二胡与戏曲元素相融合,加强调子、速度和情感的控制,凸显戏曲演奏节奏和韵律,展现我国戏曲表演的独特的魅力。
注释:
[1]郭邓芝:《戏曲音乐中二胡演奏的作用浅析》,《魅力中国》,2020年第22期
[2]陈月红:《二胡音乐创作中戏曲元素的运用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