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变革与江西对外贸易数字化转型

2022-02-08徐秋晨

价格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江西贸易数字化

徐秋晨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38)

一、引言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正经历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构、竞争格局改变的新局势。贸易作为经济活动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必然选择。数字贸易具有贸易成本低、中间环节少、生态系统智能化、弱势群体广泛参与、个性化服务彰显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中国要准确把握全球数字化发展机遇,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作为发展中的江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江西省“十四五”规划时期优化贸易结构、提质增效及推动江西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江西要想抢占经济发展机遇,跑出经济增长加速度,率先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厘清数字经济发展变革下数字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和演绎逻辑。

二、数字贸易的提出及演绎逻辑

(一)数字经济的定义及特征

“数字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一书,由“数字经济之父”唐·塔普斯科首次提出,认为数字经济诞生于智能网络时代,是一个突破知识和创造力、创造财富、实现赋值赋能的过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演绎出新样态。目前,很多机构、组织、学者就“数字经济”定义进行了探讨。塔里克·埃尔马斯利等认为,数字经济具有创造价值、优化流程、整合功能三方面属性;欧盟委员会认为,数字经济就是互联网经济;美国经济分析局则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来定义数字经济;谢康和肖静华(2022)指出,数字经济呈现的新特征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据成为资源配置的生产要素;二是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产业结构适应性改革;三是数字化创新驱动了经济结构根本性变革。[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对“数字经济”的特征表述如下:信息产业成为基础性先导,产业组织生态化、一体化,产业融合成为新引擎。数据是新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创新是源动力,多元共治是新治理方式,可以说时代开启了“后数字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发展正在加速。

(二)数字贸易的提出与演绎

数字贸易催生了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过程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明显。随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特别是跨境电商崭露头角,中国数字贸易特别是跨境电商实践得到全新锤炼。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指出,全新的“数字贸易中国样板”为中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国际先进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模式将赋能更多国内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王静和杜燕飞,2017)。[2]张正荣等(2021)以不同国家、国际组织、机构提出的数字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布尔代数法总结了数字贸易概念,认为数字贸易主要包括订购交付、跨境电商、国内与非交换环节交易等三类贸易,其商业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货物数字贸易或完全线上的服务数字贸易。[3]通过文献整理,基于欧美版“数字贸易”概念,笔者将数字贸易演绎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电子商务阶段、数字产品与服务贸易阶段、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贸易阶段。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2017)在《数字贸易的主要障碍》报告中指出,数字贸易范畴宽广,不仅包括个人消费品在网络的销售与服务,而且包括庞大的价值链数据流以及实现智能制造的服务和各种其他平台的应用。[4]综合上述概念解读,笔者研究的数字贸易内涵与外延有了进一步拓宽,认为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时代下传统贸易的升级。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活动,它以新一代网络为载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传统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高效交换,进而推动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最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交易活动。这一论述为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数字贸易日趋平台化、生态化,正在重塑传统价值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数字贸易的表征及发展趋势

(一)数字贸易的表征

数字技术、数字服务、数字化平台、数字化交付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以大数据营销、数字展会、智慧物流、社交电商等贸易方式滋生的外贸新业态,极大程度优化了贸易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搜索引擎、在线文化、网上娱乐、云计算等服务贸易对象数字化等呈现的外贸新模式,导致国际分工由物理世界延伸到数字世界。数字贸易的表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经济服务化和服务数字化为基础,以 “生产+服务”“产品+服务”模式为主导,实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二是以安全有序的跨境数据流动为驱动,建立安全、有序、可信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进而提升全球数据治理能力,更好地打破国际数据鸿沟,消除国际数字壁垒,促使数字贸易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建立了以平台和服务为支撑的贸易体系。目前亚马逊的跨境电商、苹果的应用商店、谷歌的搜索引擎都在如火如荼开展跨国业务,这些业务有助于获取更多的国家数据资源和用户力量,进而强化平台在资源整合和生态建构方面的优势。四是以“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已经形成,全渠道、全链路已经打通并实现精准对接,产业、服务业互相配合,实现了跨界融合。

(二)数字贸易驱动全球价值链调整

数字贸易有效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一体化进程。必须注意到,新工业革命对制造范式及国际生产体系影响深远,但受贸易保护主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全球化进程仍然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影响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因素众多,如新技术的代际更迭周期显著缩短、新工业革命呼唤下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发生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价值阶段性收缩等。由此,未来跨国公司对产业链的布局将发生调整,将更多的生产活动和供应链配置到本土及周边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生产转型有所不同,可能出现产业回流、生产布局多元化、区域化、复制化等多变轨迹。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依然主导着国际分工。数字贸易驱动全球价值链调整,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收益分配,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创造模式,重塑贸易主体。一是数字技术的融入使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和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聚集制造环节。二是微型跨国公司融入全球数字化分工,能够精准匹配用户、对接服务,跃升至价值链高端,打破了过去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既定规律。三是数字化平台集聚研发采购、精益制造、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产品生命周期的工业应用,并汇聚全球化规模的市场和群体,横跨供给和需求两端,实现层级环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四是数字创新促进专业分工,延伸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数字技术的使用,贸易主体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外包和离岸外包业务得到发展,各类要素成本进一步降低,提高了可数字化产品、服务的交易规模。同时数字贸易去中心化,打破国界,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吸引了更多国家参与到国际生产分工中。[5]

(三)未来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因应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数字贸易变化,以此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未来贸易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数字智能优势不断凸显、贸易领域不断拓展。国际生产体系将呈现区域化、数字化、绿色化态势,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方式及地位也将发生变化。张俊娥(2021)认为,从长远看,数字贸易迫使全球经贸联盟,带动了全球产业联动。因此,要发挥商品、服务、合作三个维度动力,聚焦层级商品价值创造、跨国联通物流服务、链端主体多业务角色,创建合作模式,发挥市场调节、政策导向、资源共享的作用,不断夯实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市场环境的基石,加强风险预判,强化风险防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6]当前,数字贸易发展势头强劲,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旨在纠正供需错配,重构产业链,促进中国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改革,打造新型产业供需关系和生态协同关系。总体上看,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将呈现规模化、精细化、生态化发展态势,出口能力和出口水平将持续提升。

后疫情时代,中国要立足既有优势,以最大程度提升国际影响力,用更高水平推动对外开放。运用层级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分工。具体举措如下:一是聚焦高端、智能、绿色制造等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引入全球领先技术,吸引先进生产要素,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国内价值链。二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关键依托,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最大优势,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数字贸易为重要引领,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三是对已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优势产业,继续发挥其市场张力,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促进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要瞄准数字贸易前沿市场,掌握数字核心技术,攻破“卡脖子”技术,真正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四、数字经济变革下江西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数字外贸服务平台兴起

2020年,江西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占全省GDP比重30%左右。目前,江西正全力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大发展、营商环境大提升,数字经济变革下江西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些年来,江西加快新基建步伐,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5G技术加速转换,供应链搭建完善,产业供应链效率不断提升,江西蓄势待发。同时,江西有效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上半年,江西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974.7亿元,同比增长25.1%,进口与出口增速双列全国第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针对内需不振、外需疲软、经济往来受限及外贸订单减少等现象,江西推出数字外贸服务平台,努力拓宽外贸企业出口新渠道。凭借数字化贸易平台,依托大数据,精确匹配用户,智能快捷海淘,做到精准产品和精准服务。截至目前,服务平台上线企业达2000家,2021年上半年,全省线上交易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占外贸新增订单总数的近六成。

(二)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上云用数赋智”是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的具体行动。目前,江西省级互联网平台上有13000多家企业能够享受1000多种服务。2021年,江西将重点围绕标识解析应用研发与拓展,与省内“2+6+N”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上云数量超3万家,标准解析超8亿次,为行业企业精准画像,为产品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助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数字品牌规模显现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截至2021年上半年,江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5%,增速列全国第三,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2%,充分彰显了江西省的数字化消费场景。网络教育、网络医疗、智能办公、直播带货等平台随处可见,数字化消费成为该省的消费主导模式。江西要成功打造数字品牌,企业必须横跨互联网两端,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以更高水平提高企业诚信,实现数字品牌最大市场份额占有率目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商标申请数量同比增长48%,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同比增长27%,表明江西品牌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四)跨境电商生态体系逐渐形成,引发经济新增长极

随着“9710”和“9810”(前者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为“9710”;后者指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海关监管方式代码为“9810”)跨境电商业务开通,B2B出口业务顺利通关,跨境电商产业园、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速建设,头部电商企业先后入驻,海外仓投入使用,跨境电商生态体系逐渐形成,传统企业纷纷转型,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开辟出口新渠道。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南昌、九江、赣州试验区内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共计1670家,其中有50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五、数字经济变革下的江西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一)江西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

近些年来,江西坚持对外开放,国际贸易数字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外贸“单一窗口”建成并投入运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愈加稳定。2020年全省利用外资数据显示:先进制造业占比57%,现代服务业占比33.5%;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成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引进外资项目936个,实际进资在全省的占比为30.8%,金额达到2693.55亿元。当然,江西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复杂因素,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与沿海省份相比,江西营商环境、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少、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服务贸易发展不足,开放平台效应发挥不够;赣江新区和各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等竞争力整体偏弱,物流成本仍有下沉空间;外贸综合服务能力与水平偏弱,人才配套政策与人才吸引力不够等等。

(二)国内国际复杂形势倒逼江西对外贸易数字化转型

一是从内部环境因素分析。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内需减弱,增速延缓。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外贸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日益凸显。原材料、运输、融资及土地等成本上升,外贸企业经济上行压力增大,产品价格优势减弱,出口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出口产品竞争优势不再。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企业出口难度加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升值压力,企业进出口经营风险不断增大,企业不敢接大单、长单,生存和发展受阻。

二是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国际局势动荡,各种冲突、争端加剧,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不稳定,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短期难有成效。贸易保护主义持续,贸易救济、绿色贸易壁垒等新型保护措施兴起,中国已成为贸易摩擦“重灾区”。此外,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制造业低端领域面临越南、老挝、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高端领域则面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封锁。在此背景下,江西省对外贸易出口受阻,国际贸易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明显加剧了江西对外贸易的严峻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三是从外贸自身发展分析。首先,出口商品结构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从外贸出口看,增长较快的为机电、塑料、纺织品,增速下降较快的为服装箱包、铜材钢材等。从外贸进口看,增速较快的为机电、消费品,资源性产品需求有增加趋势。不难看出,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都有所上升,数量、质量也有提高,但江西省企业出口产品仍然存在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其次,加工贸易比重上升,服务贸易比重仍然偏低。2020年,江西加工贸易出口实现增长,增幅为37.8%,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8%,表明该省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同年,江西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300亿元,只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0.5%,表明该省服务贸易发展不足。再次,江西跨境电商发展初具规模。2020年,江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6.3亿元,国家级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转型升级基地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跨境物流实现降本增效,为江西稳外贸、促投资、扩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尽管江西跨境电商发展初具规模,但跨境电商管理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亟待提升和加强。最后,江西具备竞争力的贸易市场主体不多,龙头企业较少,优质互联网产业稀缺,品牌效应难以释放,行业话语权偏弱。

(三)要素资源供给迭代制约了江西对外贸易数字化转型

一是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宽窄口径问题。其一,数字贸易的统计评价标准存在界限模糊、统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方面,数字贸易定义不统一,行业分类标准多元化。如:最新经济行业分类有细化,网络服务部门与数字出版部门统计有交叉。另一方面,数字贸易产品和服务趋向精细化,在此情况下,粗略的统计口径已经无法正确反映数字贸易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水平。综上,统计口径宽窄问题使得江西数字化贸易的整体水平难以体现本土统计特色。其二,数字贸易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主要聚焦在部分领域的封锁和安全性难以保障两个方面。(1)基于产业政策和安全性的相关要求,法律强制对数据流进行限制,因此数据本地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贸易的跨境流动。(2)数字贸易监管和保护机制需要跟进,平台企业主体功能有待完善,数字贸易管理手段有待加强,数字贸易数据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其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数字贸易市场失衡,“数字鸿沟”“数字孤岛”等现象突出。江西作为数字贸易发展第二梯队有引领性、影响力的企业和平台较少,提供的跨境数字服务远远不够。从江西失衡的数字贸易进出口比例看,进口大于出口,表明江西在数字贸易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

二是数字贸易人才资源有效供给问题。其一,创新人才紧缺。随着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力量有限,人才供应链出现断层,已经无法满足江西企业数字贸易发展需求。此外,地区差异带来人才失衡,发达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远大于发展中城市,高端人才受行业限制。据调查,八成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紧缺。目前,江西电商行业最缺市场运营和技术开发型人才,人才紧缺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省数字贸易的发展。其二,复合型人才紧缺。随着新一代技术与数字贸易的深度融合,江西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数字贸易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和社会化短期培训,但从实际情况看,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仍然还是短板。其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人才紧缺。江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发展数字丝路电商,不断寻求数字化产业方面能够与江西省实现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积极推动建立全球数字合作城市联盟。在此过程中,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三是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问题。其一,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知识经济背景下,新型产业发展需要版权保护,但现有的版权保护机制有两大瓶颈。(1)数字贸易涉及领域众多,版权保护范围覆盖面不够,对数字贸易的细分领域、新兴领域、边界不清的领域无法形成保护。(2)版权保护机制执行过程中缺乏国内外参考标准,无法解决实际面临的新问题。其二,版权法律制度有缺失。(1)中国版权交易法律制度建设起步晚,滞后于贸易本身的发展,加之著作权集体管理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其组织部门难以履职。(2)法定的版权保护范围难以涵盖海量的数字版权产品,同时对版权的属性界定仍然较为模糊,版权主客体地位、权利范围还需法律予以明确。其三,版权贸易发展不平衡。江西版权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平缓,贸易逆差虽然有所缩小,但贸易总量较小,仍存在不平衡现象。从版权输出地与引进地看,江西版权引进地主要以英美发达国家为主,输出地主要以中国港澳台地区为主,表明江西版权引进地与输出地市场较为单一。此外,江西版权贸易品牌营销意识不强,创意和出口能力较弱,江西版权引进大多为畅销出版物,出口大多为适销出版物,前者题材和内容较为丰富,后者题材和内容较为单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戴跃华,2020)。[7]

六、数字经济变革下江西对外贸易数字化转型思路

(一)借鉴国内先行先试省份成功经验,夯实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

江西对外贸易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借鉴国内先行先试省份先进经验,汇聚各方智力,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枢纽,搭建数字贸易港,推进数字贸易个性化发展,促进数字贸易产业大联盟。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江西对外贸易发展营商环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贸易发展基础,拿出实际举措,以更高水平融入价值链中高端。一是要举全省之力推进5G技术、布局网络设施建设,建设贸易交易专用网络,畅通国际贸易专用通道。二是聚焦“云”和“数”,运用“互联网+协同制造”理念,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工具重点打造江西省级工业云平台,通过网络云端服务平台为江西贸易发展提供助力。三是充分融合新科技、新技术发展思路,探索数字贸易的监管标准和规则体系建构。

(二)聚焦数字服务重点领域,创新数字贸易发展新模式

江西要聚焦数字服务重点领域,进一步发挥江西优势,将江西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一地四区”,更多培育壮大数字贸易“独角兽”企业,给予其多元化政策扶持,不断增强江西数字贸易发展核心竞争力,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崛起。

一是积极开拓数字技术型、数字知识型服务产业。聚焦动画影视、游戏动漫、数字内容服务等关键性领域,集聚一批国内外领先、有影响力的数字平台、在线商城、应用商店,逐步推动江西数字产业从重渠道向重内容转变,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从形式单一向多元融合转换。打造一批数字化“江西文化”品牌,上线一批数字化载体的“江西故事”,提升江西国际影响力。

二是推动数字服务赋能垂直行业。运用新一代智能先进技术,提升数字化业务占比,重点开发服务外包、流程外包,融合数字服务商业环节,围绕生产、管理、销售、数据分析等环节开展智慧化、智能化模式创新,实现与数字技术的精准对接。

三是加快“数字贸易”经济集聚区打造。吸引并支持一批跨国企业进驻江西,重点是在区域内布局软件园、信息园,完善数字贸易发展营商环境,加快打造试验区,支持赣州、吉安、上饶、鹰潭等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数字经济示范区。以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为抓手,申报设立自贸试验区,拓宽海外市场,积极用好RCEP等多双边经贸协定,借助广交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平台,高标准建设一批开放平台,提升开放能级和水平。

四是加快融合跨境电商新模式建设。加快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更多争取零售进口试点区。大力发展“社交+电商”运营模式,加强虚拟营销场景功能,增强现实技术,提高用户体验,实现精准营销、智能营销,促使“流量经济”向“信任经济”转变。

(三)强化资源要素供给,打造数字贸易产业新生态

鼓励江西头部企业打造多元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圈,保障资源要素精准有效供给。一是围绕贸易过程中数据采集、数据流通及数据使用规定,建立跨境数据层级管理,加强数据挖掘,保障数据安全有序,构建开放、健康的流通体系。二是积极开拓互联网服务业。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服务,争取发展更多网络支付、互联网基金。以江西自贸区申报为契机,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数字货币试点,建设法定试验区,以促进跨境流通,提高结算能力。三是利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立数字贸易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设立境外知识产权援助中心,开展服务贸易领域仲裁业务,强化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四是积极开展数字贸易人才标准研发制定,设立数字贸易产学研究院,建立数字营销实训基地,打造国际领先数字研究中心,开设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营销等课程,支持校企联合育人模式,建立校企双方反馈机制,强化数字技术人才精准、有效、持续供给。五是积极融入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强化政府数字贸易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体系,提升数字贸易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四)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江西数字贸易要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要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积极布局“数字丝绸之路”,以全球数字合作城市联盟建设为契机,联合更多数字贸易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在国际合作中要充分发挥区域价值链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托数字技术与数字商业模式创新优势,增强江西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品牌话语权。一方面,江西省科技产业要以异质性选择最优策略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扩大沿线国家市场朋友圈,构建以江西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价值链,突破“低端锁定”困境,攀升高附加值研发和智能生产环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巨大市场,以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促进江西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将江西价值链上的优势产品、优势服务、可推广经验、成熟的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共享,并在设施建设、技术支持、文化创新、科技引领、智慧交通、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等关键领域,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伙伴的精准供给。[8]

七、结束语

数字时代,数字贸易实现科技赋能,引领未来贸易发展方向。尽管江西省数字贸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存在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数据治理手段滞后、地区发展差异明显、数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9]必须加快数字贸易顶层设计,深入研究适合江西省省情的数字贸易战略和举措,推动数字贸易组织与制度创新,积极建设数字贸易试验区、示范区,加强国内外合作,共建数字治理体系,推动多边、区域等层面数字贸易规则构建,打造数字贸易发展良好环境。同时,要大胆探索与创新,加快江西数字贸易数字化转型,推动江西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江西贸易数字化
江西银行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我爱江西奶奶
贸易统计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