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倍的认识》微课设计

2022-02-08李小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根数白萝卜胡萝卜

李小玲

● 特色与亮点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与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坚持的理念,并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倍”在小学数学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微课设计时,笔者主要运用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儿歌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Flash动画和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结合师生语音变换互动谈话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看一看、圈一圈、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空间,引导学生把新知识“倍”转化成已学的知识“几个几”,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倍”,建立“倍”的概念,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 制作背景

“倍的认识”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已有乘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借助几何直观、图示表征和语言表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处于形成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迁移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使用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笔者制作了“倍的认识”这一微课,旨在借助动态、直观的实物(标准量、比较量)变化,给学生提供直观感知、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

●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1.设计思路

“倍的认识”这节课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节极其重要的种子课。本微课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的“前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动态情境,通过知识迁移、对比观察,自主探究新知。微课一开始,通过动画视频儿歌“小白兔”,引出动态展示主题图,让学生在图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揭示课题;借助动态演示摆一摆、圈一圈的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倍”;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演示,通过观察比较,找到比的标准是几,就把几看成一份,诠释出对“倍”的理解。最后通过小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找一找关于“倍”的知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从而升华“倍”。

2.内容结构

(1)微课名称:《倍的认识》。

(2)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

(3)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理解“倍”的本质;培养观察、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把握“倍”的本质。

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5)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但对“倍”的概念却没有太多的认知和感受。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刚学习了乘法,理解了“几个几”的基础上,沟通“几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倍”的概念。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本微课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入手,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理解和掌握知识。

(6)内容时长。

①开头(时长20秒)。

微课一开始,播放儿歌动画“小白兔”,画面聚焦到小白兔吃萝卜的情境。

②主体(时长7分40秒)。

第一,创设情境,揭示“倍”。

动态展示主题图,让学生寻找有关萝卜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揭示两个数量在进行比较时,除了有多和少的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从而引出课题:倍的认识。

第二,初步感知,体会“倍”。

动态演示摆一摆、圈一圈的过程,直观呈现“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里有3个2根,所以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如图1)。

出示10根白萝卜,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在任务单上圈一圈、填一填,自己动手找一找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结合学生的语音回答,出示“白萝卜里有5个2根,白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如图2)。

呈现师生互动:增加白萝卜的根数,让学生快速说出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从中总结并揭示“白萝卜里有几个2根,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诠释出对“倍”的理解。

第三,变式对比,理解“倍”。

动态呈现增加胡萝卜的根数(变成3根),引导学生思考“红萝卜的根数一直没有变(都是6根),为什么刚才是3倍,现在又是2倍”(如下页图3)?

总结并揭示:比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倍数也会发生变化。

动态呈现减少胡萝卜的根数(变成1根),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快速呈现结果“红萝卜的根数又是胡萝卜的6倍”(如下页图4)。

③片尾(时长30秒)。

出示并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找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生活中,有关“倍”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大家留心去观察、发现。

● 关键技术处理

本微课在总体设计方面采用了情境化、故事化、动态化的设计方法,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内容制作方面,本微课使用了Flash动画+PPT(2019)+微课通(录屏软件)+喀秋莎的技术组合制作而成。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儿歌视频动画,选择性地剪辑了一小部分,插入到PPT(2019)中;在视频动画结束后,利用Flash动画呈现了动态的小白兔与萝卜的情境和画面,并利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了放大处理,进而配合PPT(2019)和微课通(录屏软件)进行微课的录制,最后用喀秋莎将视频进行编辑、渲染和动态处理,让微课中每个画面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和谐。

在配音方面,教师的配音不仅保证了知识讲解的节奏感,而且经常有停顿,给学生留下了反应、思考的时间;学生的配音则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引起思维的共鸣,促进学生参与新知的形成。

● 幕前幕后

在制作微课前,笔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谈话,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设计微课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选择和搜集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情境及相关素材,科学、合理地设计了整个教学流程,为微课的录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另外,为了生动形象地呈现师生互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想上的共鸣,笔者提前录制好教师、学生互动的音频,在重难点处插入,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从而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微课录制结束前,笔者在三年级选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微课学习试验,布置了针对性的分层练习,在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后,及时进行了细微调整,最后确定并制成了本节微课。

附:《倍的认识》微课二维码

猜你喜欢

根数白萝卜胡萝卜
推理:谁最粗,谁最细
透视:脆甜胡萝卜
教材,你用“活”了吗?
采集白萝卜
玉米的胡须
我爱白萝卜
巧数原木
白萝卜汁漱口治口腔溃疡方真神了
道理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