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眸识标签》教学设计

2022-02-08吴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甲图像识别编程

吴鑫

● 创新整合点

运用人人通空间APP推送課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并使用问卷调查在线统计,解决了翻转课堂中难以对学生学情准确反馈的痛点。人工智能课堂教学的内容一般容量较大,教师提前获取反馈信息有利于对难点进行分解,剔除杂乱干扰因素,集中解决核心问题,凸显学生主体性。

绘制思维导图并拍照上传,帮助学生理清编程逻辑问题。其中,在存储云台航向轴和俯仰轴的教学中,自然地整合数学的数对知识。

使用平板电脑授课,采用2人一小组使用1台机器人的方式,从物理结构上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图形化操作,既轻便又容易调试,减少了学生往返调试折腾的时间。

● 教材分析

本课取自于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普及教材《机甲大师成长指南——用RoboMaster机器人入门人工智能》第9课。本书秉承卢梭“自然教育”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以第一人称行文,从儿童的视角和认知模式,观察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练就新本领。书中以编程与操控双线螺旋结构开展项目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高阶计算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临场实战能力。《灵眸识标签》内容为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模块的第一节实践。

●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锻炼后,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数学课上也学习了数对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初步明确了人类与机器的关系,能识别计算机系统的简单智能行为。一部分学生会使用简单的编程工具,熟悉其基本的语法规则,但零距离接触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编程较少。对机甲大师机器人,学生们普遍兴趣浓厚,这一方面是因为产品自身的科技魅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机甲大师很适合对战比拼,有强烈的竞技体验。在前置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机甲大师S1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和基础编程积木,熟悉了平板电脑互动功能的基本操作步骤。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够列举机甲大师摄像头识别范围和对象;②能够简述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够按照自然语言—思维导图—程序语言的顺序,将思路从自然语言转化为电脑能够识别的程序语言进行编程;②能够进行数对知识迁移,运用函数和列表编写程序,实现定点自动击打视觉标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解释或举例说明基本的科学原理;②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敢于创造,乐于分享。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平板电脑、机甲大师S1机器人。

教学准备:平板电脑安装互动课堂和RoboMaster软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学习记录单、纸质教材、各组视觉标签、地面视觉标签和比赛场地布置、比赛获奖证书、备用电池。

● 教学过程

1.创设激趣,问题引入

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机器人伙伴——机甲大师S1。谁认识左边这张图(大锅)是什么?我们的机甲大师也有一只明亮的“眼睛”,这两种眼睛收集的信号一样吗?机甲大师是怎么识别图像信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以视觉标签为例子,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学生活动:对比平塘天眼,分辨无线电信号和图像信号,明确学习主题,思考机甲大师摄像头是如何识别图像的。

设计意图:环节目标是复习旧知,引发图像识别思考。通过图片对比,判断机甲大师摄像头收集的是图像信号,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做中学练,验证实效

活动一:课堂检测

①师:在研究之前,老师要考一考大家是否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两道选择题。

②讲解试题,反馈正确率。

学生活动:复习活动,平板电脑检测,进行互动课堂在线测试。

设计意图:运用教育云平台进行快速检测,反馈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活动二:认识S1摄像头

师:机甲大师拥有一颗F2.4光圈,120度视角的500W像素摄像头,请同学们打开RoboMaster软件或教材第50页,以视觉标签为例,找一找哪里可以打开机甲大师的图像识别功能。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活动:寻找“智能”中开启视觉识别的模块,认识视觉识别对象和范围。

设计意图:学生参考微视频和电子教材尝试进行视觉标签识别测试,提供自学的脚手架。

活动三:编写视觉标签自动瞄准程序

师:怎样让我们的机甲大师自动瞄准123视觉标签呢?

学生活动:①小组讨论,整理编程思路;②观看微视频,尝试编写自动瞄准程序;③测试运行效果,小组汇报自动瞄准视觉标签程序。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课前有一些学生已经观看了微视频,课堂上引导学生再次观看微视频复习,尝试编程实现视觉标签基本击打功能,如图1所示。

师:在程序中,机甲大师通过摄像头识别到视觉标签并瞄准,这里运用的就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我们一起来了解其中的秘密。(看微视频《解密机甲大师图像识别原理》)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能初步解释图像识别基本原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图像识别的基本步骤,理解其中包含的原理,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使用多媒体动画,深入浅出地解释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便于学生理解。

3.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师:在机甲大师青少年挑战赛中,通过快速、顺序地击打视觉标签可以让战队获得双倍攻击力,那应该怎样修改程序,让机甲大师快速击打视觉标签呢?

活动四:编写快速击打视觉标签程序

①师:在编程界面中,打开FPV窗口,然后运行前面的程序,观察状态列表,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存储云台角度?

学生活动:思考快速击打视觉标签简易解决方案。

②教师播放微视频《函数知识点介绍》,引导学生新建列表和函数进行编程。指名、协助学生分析程序逻辑。

学生活动:

a.通过点头摇头形象区分航向轴和俯仰轴。

b.小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整理编程思路,平板电脑拍照上传。

c.汇报编程思路,了解程序运行逻辑顺序:初始化—识别—存储—读取—射击。

d.完善程序,进行场地测试。

活动五:小组PK赛,體验自动击倒视觉标签成功感受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想互相比一比了。让我们开展小组PK赛吧!先看比赛效果视频,了解屏幕上出示的比赛规则,如图3所示。

学生活动:①了解比赛规则;②小组轮流比赛;③分享成功和失败经验。

设计意图:以竞赛真实环境提出挑战问题,促进学生优化程序方案。小组讨论,手绘思维导图,通过平板拍照上传,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整理编程中的逻辑,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4.分享总结,课后迭代

教师小结:

①反复出现的语句,可以用函数来打包调用。

②变量和列表都可以存储数据,但并不相同,变量像黑匣子,列表更像贪吃蛇。

③云台俯仰轴和航向轴可以在FPV即时查看。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演示机甲大师赛,快速射击能量机关视频,鼓励学生进行人工智能实践研究)

学生活动:整理思绪,写下笔记,分享学习收获,激发程序迭代设计。

教师拓展:在生活中,图像识别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刷脸”支付、扫码签收快递、图片中提取文字、手机指纹解锁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秘。给大家布置一道课后练习题:设计一个定点击打程序,在扭腰运动中,自动瞄准并击倒1米外1个视觉标签。

设计意图:短视频的播放和布置练习题可以激发学生课后探究欲望,继续迭代设计,不限制思维模式,不限制工具方式,不限制研究时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意识。

● 教学反思

在探索人工智能新课堂教学的这节课上,笔者和学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做了积极尝试。

蝶变一,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传统机器人教学最难以解决的发散思维推理的过程,现在可以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现出来。学生用传统的纸笔绘制思维导图是一种不插电的编程逻辑的梳理,通过互动课堂软件拍照上传,教师可以在云端下载并查看每位学生的思维分析档案,及时进行鼓励、反馈或者针对性辅导。

蝶变二,自主学习个性化。传统机器人教学对象整体化,进度同步化,教学碎片化。基于翻转课堂,教师提供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教育云网站,突破了课堂教学40分钟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反复观看微视频,通过云空间交流答疑,扫清知识障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聚焦学生关注的内容,为课堂上进行师生创新实践提供良好基础。

蝶变三,学习角色多元化。在传统机器人教学中,学生常常被动模仿安装搭建和程序设计,而人工智能新课堂,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技能学习者、创新发明者、工匠打磨者,借助教师提供的互联网+资源,如工具软件、多媒体素材,学生就能不断完善,精雕细琢自己的AI作品。

猜你喜欢

机甲图像识别编程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机甲英雄?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人们为何痴迷机甲?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操控机甲《新惊天动地》新飞车时装等你体验
人工智能背景下图像识别技术浅析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机甲星球Ⅱ宇宙超人④
学编程,先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