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影响分析

2022-02-07唐天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儿科

唐天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目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抗体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合理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治疗可以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目标治疗;常规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因患儿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免疫力较差,一旦发病极易迅速发展,故而需要在呼吸道感染发生后,及时给予患儿相应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以细菌、病毒感染最为多见,患儿可见发热、咳嗽等症状,若对患儿病情控制不及时,极易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继而对患儿健康造成损害。以往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时,常会应用传统常规治疗的方法,即临床医师凭借自身经验,对患儿进行治疗、用药,此种治疗方法虽能取得一定作用,但整体临床效果不甚理想[1]。本研究旨在探讨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影响。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纳入标准: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诊疗标准;各项临床资料完整;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伴有先天性疾病;患儿依从性差;家属拒绝参与研究。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37±1.46)岁;入院体温36.7℃~40.1℃,平均体温(38.5±0.5)℃;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89±1.32)岁;入院体温36.7℃~40.2℃,平均体温(38.7±0.4)℃。两组一般资料比对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治疗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根据需要进行查体。疾病诊断后,医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患儿实施对症治疗,并指导其临床用药等。

观察组实施目标治疗,患儿入院后,对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进行实验室检查,明确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完善诊断后,根据病原体对患儿用药。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等治疗,细菌感染的患儿应用头孢哌酮等治疗,病毒感染的患儿阿昔洛韦等治疗。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用药的不良反应,并根据其需要,对用药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结合患儿发热等症状,实施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效果。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M抗体水平。分析两组患儿的用药合理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IgM抗体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IgM抗体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M抗体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的用药合理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用药合理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3.1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疾病,此类疾病多见于病毒感染,其次为细菌感染,病原体在侵入到患儿呼吸道后,易造成反复感染。有报道显示,学龄前儿童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最多可达6~10次。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尚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免疫力较低,所以一旦发生感染,便极易反复[3]。受年龄因素影响,患儿在发病后,很难自述疾病部位、症状,这很容易导致疾病诊断的延误,继而对患儿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季节因素会参与呼吸道感染的发展中,其中,温度、湿度对呼吸道病毒的稳定性、传播率有深刻影响。冬春季节是最主要的发病季节,会对患儿造成直接影响,外部环境特征、微生物群暴露、公共室内环境均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联。但近年也有区域调查显示,儿科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有下降趋势,考虑其因素主要是因强力的新冠病毒预防措施,阻断了经呼吸道传染病毒的传染路径。在临床上,儿童极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尤其是会诱发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慢性肺病等。目前的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导致患儿呼吸道感染以及反复感染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良会对免疫系统功能造成广泛损伤,导致患儿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过敏体质也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此类患儿在接触过敏原后,机体会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增加,使纤毛摆动受到限制,增加细菌定植的风险以及患儿的感染风险。

3.2 目标治疗在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目标治疗是当下患儿治疗的主要手段,首先确定造成感染的病原菌,随后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治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降低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若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为支原体,临床可以采用阿奇霉素等治疗。阿奇霉素对于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肺炎支原体所引发的肺炎有理想的效果,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不仅效果理想,安全性亦相对较高,虽然红霉素等对支原体肺炎有治疗作用,但不良反应明显,患儿用药依从性差。患儿若为细菌感染,可以考虑应用头孢哌酮等抗生素药物,头孢哌酮是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其在进入患儿体内后,能够对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进行抑制,以此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现有研究显示,头孢哌酮对克雷伯菌、变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均有理想效果,对链球菌、肺炎球菌效果显著,但对葡萄球菌效果较弱。除头孢哌酮外,临床还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抗生素治疗,使患儿存在的细菌感染得到有效治疗。病毒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也较为常见,对病毒感染的患儿可根据其情况应用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该药毒性低,在药理学上,阿昔洛韦并不会对病毒起到直接的杀灭作用,其会进入到被感染的细胞中,对病毒DNA多聚酶的产生进行抑制,且对病毒的复制进行抑制。在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对比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可以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础上,确保患儿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但在患儿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应以诊断结果为主,并要保证用药的灵活性,避免局限于某一种药物的应用,要结合患儿疾病特点、用药禁忌等,并充分考虑患儿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等。

机体发生感染后,IgM抗体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后最先产生的抗体,IgM抗体常被用于早期感染的诊断,在对患儿实施目标治疗后,患儿的IgM抗体水平改善更为明显[4]。这说明,目标治疗更有利于患儿的病情控制、临床恢复[5]。合理用药是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若存在不合理用药,极易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并会导致患儿体内产生耐药菌,继而对呼吸道感染治疗造成不利影响[6]。目标治疗措施应用后,能保证患儿治疗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用药、检查,使患儿的治疗得到保证,所以在目标治疗运用后,会使医师不盲目追求疗效而是合理用药,继而满足患儿的治疗需要。在治疗费用减少的同时,患儿的住院时间亦能得到缩短。因此,临床在对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的過程中,应优先考虑在患儿的治疗中,实施目标治疗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抗体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合理率、治疗费用、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目标治疗能加强对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合理用药,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目标治疗可以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改君,包玲,张晓娟.探析心理护理和气道护理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6):171-173.

[2] 黄咏儒.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适宜处方现状及疾病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9):168-170.

[3] 杨波,王然.2018—2020年儿科病房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7):98-101.

[4] 杨丽娜.某院儿科4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2,19(2):262-263,299.

[5] 韩卫,赵亚琦,张晓彤.炎症指标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1,13(3):133-136.

[6] 蔡莹.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在儿科病毒感染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北方药学,2021,18(5):135-136.

猜你喜欢

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儿科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圆梦儿科大联合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莫西沙星与依替米星治疗3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