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优化研究
2022-02-07陈诗萌
□陈诗萌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依旧不强,自我目标缺失、对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盲目等问题依然严重。因此,大一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新生的未来职业走向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优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星编辑调查提纲,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2020级新生386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共发放问卷386份,回收问卷375份,回收有效率为97.15%。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问卷发放149分,回收144份,回收有效率为96.64%;自动化专业问卷发放86份,回收问卷85份,回收有效率为97.70%;通信工程专业问卷发放150份,回收问卷146份,回收有效率为97.33%。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一)专业了解程度。第一,对学生高考志愿进行分析,259人是“自己选择”;61人是“父母选择”;23人是“朋友推荐”;13人是“老师推荐”;其余19人选择“其他”,原因包括:被调剂、家人共同协商、按分数线等原因。第二,对填报志愿时是否了解该专业的调查,211人选择“了解一些”;69人选择“比较了解”;22人选择“非常了解”;63人选择“完全不了解”。第三,对学生在选择本专业时最看重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164人选择“专业前景发展好”;76人选择“毕业后容易就业”;52人选择“自己喜欢”;47人选择“该职业收入较高”;28人选择“别人都说该专业好”;8人选择“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好”。第四,对选择本专业前对其专业的职业兴趣与能力测验、咨询情况调查,272人选择“没有做过职业兴趣与能力测验、咨询”;103人选择“做过相应的职业兴趣与能力测验、咨询”。
(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第一,调查新生是否了解自己的性格、知识、技能适合何种工作,203人选择“比较了解”;114人选择“了解一些”;29人选择“非常了解”;29人选择“不了解”。第二,调查新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调查,有208人选择“偶尔在心里想一下”;121人选择“有比较详细的规划”;19人选择“有非常详细规划”;还有27人选择“从来没想过”。第三,调查新生毕业后如何选择时的调查结果显示,138人选择“就业”;132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25人选择“自己创业”;6人选择“出国留学”;还有74人对毕业后的选择“还很迷茫”。
(三)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感受。第一,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授方式感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多选题),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授课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互动沟通,经验分享”,共335人选择;第二位的是“测试(性格测试、兴趣测试、学习方式测试等)”,共310人选择;第三位是“案例分析”,共304人选择;第四位的是“参加招聘会”,共172人选择;第五位的是“翻转课堂(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共133人选择。第二,对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应以哪方面为主的调查结果显示(多选题),有342人认为应以“对自我性格、兴趣、能力等的认知探索”为主;325人认为应以“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为主;317人认为应以“对社会就业市场和就业需求的介绍”为主;299人认为应以“相关职业生涯案例分析”为主;297人认为应以“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为主;272人认为应“以对大学生活的有效管理”为主;271人认为应以“对与成功就业相关的求职技巧、求职渠道、职场礼仪的指导”为主。第三,对新生希望由谁来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位是“职业生涯规划师”,共196人选择;第二位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心理中心、班导师或其他专业教师”,共127人选择;第三位是“辅导员”,共46人选择;选择“其他”有6人,其中包括:父母、班导师、成功人士等。第四,对新生希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讲人是谁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共186人选择;第二位是“企业人资资源负责人”,共73人选择;第三位是“事业有成的校友”,共61人选择;第四位是“企业老板”,共44人选择;第五位是“政府部门专家”,共11人选择。第五,对新生认为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哪些不足的调查结果显示(多选题),选择“任课教师多为兼职,专业度有待提升”的有239人;选择“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的有215人;选择“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的有156人;选择“大一期间参观招聘会的学习意义不大”的有86人;还有2人选择“其他”。
三、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不断深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新生入学之初,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以及创新创业类、科技竞赛类、思想政治类比赛或活动,将立德树人教育也贯穿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二)家长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权。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已逐渐由家长决定专业转变成听取学生的个人诉求与愿景,能够在职业规划初期,做出自己的判断,还能向家长或专业人事咨询,明确自己所看重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等各方面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就读。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专业师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任课教师大多数由辅导员担任,学生认为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不够吸引,任课教师多为兼职,专业度不够。希望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心理中心、班导师等专业教师给予专业发展、职业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专业咨询与辅导。
(四)新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参与度有所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参与、接受、需求程度不断提升,对职业规划教育教学内容和质量有自己的认识和需求,希望在大一期间能够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进行人职匹配,从而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为毕业求职奠定基础。
四、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策略
(一)社会层面: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性引导,在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职业生涯规教育新阵地建设,注重融入贯穿,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是在书本和课堂,需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为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有效的支持。
(二)家庭层面:要强化“家校共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家庭教育作为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和第一任老师,要为学生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方面家长勿将高等教育过程全部依托于大学,家长与学校需携手同行,充分尊重、彼此信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发展,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重要的家庭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的束缚,认清学生自身兴趣与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不断完善与修正。
(三)学校层面:选优配强专职师资队伍。根据美国学者舒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在15~24岁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探阶段,在此阶段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结合现实,树立特定的职业选择。一是学校要选优配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形成专业且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团队,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资格要有严格专业的考核标准,同时要积极搭建教学研讨和专业培训,使教师团队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高层次管理者进校开展讲座和交流,增强企业人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吸收一批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师或企业经理人担任兼职教师,培养学生企业思维。三是教师授课方式要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展网络教学方式,向学生推送人物模范访谈、就业形式与政策等方面的网络教学优质资源,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去。
(四)学生个人层面:专业与兴趣多措并举。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探期间,可根据约翰·霍兰德职业倾向理论和“MBTI”职业性格测试,确定自己性格类型,分析自己擅长或合适从事哪类职业,了解这种职业相关情况和要求,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各项实践活动,逐渐了解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同时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掌握系统学习知识结构的能力,注重奠定专业学科知识基础,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最后要确保专业、兴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自己多提供就业机会,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人才需求统一起来。
五、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且系统的教育工程,即是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当前特殊时期的社会大环境下,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层面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并不断做出调整才能使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