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2-02-07吴晓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政治语言思想

□吴晓丽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方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其具有灵活性、简洁性等特点,因此备受大众追捧,大学生网络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高校教师借助网络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较大难度,如何借助网络语言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需要对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总结出相应的措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

(一)语言来源范围广。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来源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互联网、影视作品、报纸杂志、汉语方言、社区词汇等都成为大学生网络语言的重要来源,这些网络语言一旦产生就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在求新求异心理作用的驱动下,很多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二)语言更新速度快。高校不仅是科研基地,还是前沿文化的集散地,而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较强,因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创新能力也明显较强,因此在网络的推动下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的专属词汇。而大学生网络语言存在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与传统语言相比其更新速度更快,因此大学生网络语言层出不穷,成为典型的“快餐文化”,虽然大学生网络语言数量较多,但其内容却明显缺乏实质性。

(三)语言创新多。高校已经成为典型的亚文化社会圈,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在语言表层方面的是加工能力越来越高,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也较为明显。大学生是网络语言使用群体最多的一类,不仅接受能力较强,而且可以更加自然地接受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更新速度,借助互联网对语言进行广泛宣传。

二、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大学生网络语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不断得以丰富,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党的方针政策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的最有效的宣传和教育,但这些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枯燥无味,降低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将大学生网络语言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使其内容和方式都得以丰富和完善,使得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同时大学生网络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时效性特点,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变化,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方式及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二)消极影响。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其双面性较为明显,消极影响也较多。大学生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因此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大学生网络语言中包含着大量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而大学生在明辨是非方面还存在欠缺,因此导致大学生网络语言成为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存在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接受能力较强,而网络语言本身是不严谨、不规范的,因此违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教师对其认可度较低,认为网络语言是“非主流”的,与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格格不入,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语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所以加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甚至引发了师生之间的不和谐。

三、新时期应用大学生网络语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策略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伴随着互联网而兴起并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诸多影响,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正确看待和有效应用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以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文化理念。大学生虽然在接受高等教育,但还没有融入社会,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网络语言的快速普及会对大学生三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思想文化理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要承担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文化理念的重任,不仅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还要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应用进行科学引导,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格品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内容及形式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很多大学生群体出现盲目攀比、求异等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高校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渠道,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渠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舆论和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引导作用,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阅读思政类文章和国家方针政策,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文化观念。

(二)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咨询工作。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类型也越来越多样,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规范、不文明的词汇,影响和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很多大学生对网络语言及其使用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导致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带来诸多的便利,但也产生很多问题。大学生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身心健康,但也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和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可以使得大学生在网络语言环境下也能够保持健康的身心,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高校校园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校园建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影响着教学质量,加强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所以要搭建校园网络交流绿色平台,抵制不良网络,确保大学生能够在校园内享受到良好的网络环境。在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高校要渗透一些思想政治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时刻认识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可以对网络语言进行正确运用,有效规范和约束自身生活,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些不良的网络链接,必须要进行严格的限制,从源头控制不良信息,使大学生能够接收到良好信息,实现对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正确应用,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有效成果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网络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实施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语言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避免大学生的盲目跟风,提升其思想政治意识和能力。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语言,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网络语言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提升大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同时提升教育成果。高校还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在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其与时俱进的能力,进而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五)借助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一直以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因此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不高、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因此教育教学效果也不明显等。而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语言的迅速蔓延要求高校要充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实施多媒体教学,有效改善学习氛围。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要坚持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在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上实现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先进性,吸引学习热爱学习。教师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大学生网络语言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全新的认识,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对经典案例进行全面讲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学习,提升学习的便利性,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语

新时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其身心健康及成长带来了双向影响,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需要正确借助大学生网络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从本文的研究来看,高校可以从营造树立正确的思想文化观念、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出发提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政治语言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语言是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