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价值影响

2022-02-07许嘉琛刘旺余杨翘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唐宫夜宴中华文化

□许嘉琛 刘旺余 杨翘楚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有助于中华文化复兴,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的意义[3]。《唐宫夜宴》节目的成功,正是大众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一种创新手段,它的成功也说明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一、《唐宫夜宴》节目的成功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焕发新生

《唐宫夜宴》的成功是因为节目走出了一条创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一是感受厚重历史文化,激发文化基因共鸣。当唐都洛阳的繁华再现之时,既让人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洗礼,也激发了期待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精神力量,瞬间激起了中国人文化基因的强烈共鸣。二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现实与虚拟交织、情感与文化交融。《唐宫夜宴》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把文物从博物馆搬到屏幕,展示在观众面前,给观众沉浸式体验。三是让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新的舞台。《唐宫夜宴》的成功显示年轻人并没有不喜欢传统文化,只是他们更希望有多元化的展现形式,要增强节目的趣味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就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从视觉冲击上下功夫,让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四是带火博物馆展品和文创产品。以传统文物为基础的文创产品因为缺乏创新性,一直销售不理想。而将文物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一些特色鲜明、有吸引力的产品,并通过有创意的节目让文物走上T台,用最时尚的方式再现古老的历史,能满足观众对文化的诉求,放大审美效应,完善文创产品的产业链。

二、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一)大国崛起之际,复兴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首先是国家认同,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组成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国家之外”[4]。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认同也是文化认同,文化的不同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中国文化认同的主体是中国人。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心理基础。然而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冲击越来越深刻,双文化、多文化个体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尤为重要,尤其是我国港澳台民众和青少年一代,应当激活和培育青年一年的“中国人”身份,培养他们中国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5]。

(二)有利于激发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学界三魂》里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华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博大精深,资源丰富。而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不能只是沉睡在历史的星河中,而是应当用来复活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运用现代科技,创新传播形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复兴和高质量发展。让文化产业不再是附属于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而是新时代崛起的文化产业“硬实力”。

(三)有利于提升相关文创产品价值,完善文化产业链。《唐宫夜宴》把博物馆馆藏文物通过5G+AR的技术搬到了舞台,通过数字科技让他们活起来。只要有创意,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缔造审美空间,契合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观,就能搭建观众与文创产品的桥梁,以“文创“为爆点,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完善文化产业链将能大大增强考古成果转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扩大受众面,传播频率更快,有利于复兴传统文化。《唐宫夜宴》通过5G+AR技术,采用“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手法,将现实舞台和虚拟的场景融合,把文物搬上了舞台,运用当代的表达方式把他们带进大众的生活,完美的实现古今融合,既有传承,又有弘扬和创新。并通过B站、官方微博、快手官方账号等平台播出,这样形式时尚,成功地吸引了年轻观众,有利于让年轻人去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热爱本民族文化。

三、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一)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将高科技应用到传统文化传播中来。人类的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一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文化的发展为科学技术提供了前进的方向,而科学技术又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刷新,将科技和文化进一步融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成果,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利用5G、AR、VR、MR等技术,增强用户沉浸式体验。

(二)充分利用“融媒体”,发挥各平台互补优势,拓宽宣传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媒体生态还是传播方式都千变万化,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获取文本、视频等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元。融媒体是兼具广播、电视、报纸的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它是通过把网络、广播、电视等优势资源互为整合、互相利用,全面提高其功能、价值和手段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还是一系列的模式创新。在“融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边界被打破,将各媒介的优势整合,在网络助推下实现了资源共享。因此,打通各媒体之间的通道、建立连接是融媒体时代传播模式创新的关键。节目制作人员应当熟悉最新的融媒体渠道,在技法上创新,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传播平台,使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观看、参与、实时互动。

(三)创新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活结合起来。《唐宫夜宴》之所以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活的结合点。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历史表达,也要契合新时代生活的特点,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生活结合起来,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引领年轻人,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四)增强产品多维感知价值,提升文创产品经济学意义。文创产品关键是创意,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诉求和审美的放大效应。通过创意与创新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重新缔造审美空间,和谐审美主客体关系,满足人们的时代诉求。

一直以来,文创产品尤其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由于缺乏创新性,并且价格较高,销售一直不尽人意。要增加销量,就得转型,将文物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开发有吸引力的产品。

Sheth,Newman和Gross将感知价值分为功能、情感、社会、认知和情境价值五个维度,它们分别在品牌层面、产品层面、购买层面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购买层面决定消费者买或者不买,产品层面决定消费者选择产品A还是产品B,品牌层面决定消费者选择品牌A还是品牌B[6]。Sweeney & Soutar将感知价值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功能性质量价值、功能性价格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通过感知价值与购买意向的相关性研究,如Wang[7]关于消费者对休闲食品感知价值的研究,发现功能性价格价值和情感价值对购买意向存在正向影响,其他价值影响不显著。而Chen、Chang在研究绿色产品的感知价值、感知风险、信任与购买意向的关系时发现绿色产品感知价值对购买意向存在正向影响[8]。由此可见,产品的感知价值对于顾客的购买意向有正向影响。因此,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就得把文创产品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通过创意提升文创产品的感知价值维度,也就是创新价值和教育价值,能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创意、创新、独特、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上,而教育价值体现在产品所蕴含的藏品信息上[9]。

(五)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基础,文化自信是本质。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增进文化认同,二者辩证统一[1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很深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历经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互相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欣赏,造就了精彩纷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共同的精神家园。历经千年,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还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我国立于世界的伟大精神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归聚人心、并肩战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乘风破浪,不断前行[11]。文化认同是精神动力,有助于各族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参与全球的文化建设。

(六)加强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战略,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古往今来,善谋者胜,远谋者兴。谋定而后动,良好的谋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重视顶层设计,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组织力度。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文化交流,把文化产业与休闲旅游和消费产业结合起来,融合发展,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文化产业体系。塑造品牌项目,加大品牌效应。根据本土的人文特点、生态地理、产业特色等塑造文化产业品牌项目,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项目上升下延,打造文化产业生态链,提升相关文化产业的经济学价值。

四、结语

从《唐宫夜宴》的成功显示采用当代表达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切实可行。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从而扩大受众面,完善文化产业链,复兴传统文化,激发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唐宫夜宴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邂逅 《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4唐宫仕女图:大唐盛世图卷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
夜宴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