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07龚新民米姚姚包福存张小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兰州市健康状况慢性病

□龚新民 米姚姚 包福存 张小华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然而,我国居民在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困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2018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大约有两亿四千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7.9%;其中,有一亿六千万的65周岁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1.9%[1]。老年人口数量、高龄人口的比例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增加。截至2019年底,兰州市户籍老年人口达73.2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2.06%,高于全国、全省老龄化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2]。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目前政府、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的目的是从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患慢性病情况、健康服务需求、目前面临的困难、最需要的帮助等方面考察兰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从农村老年人的性别、生活习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支持等方面考察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兰州农村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研究兰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2021年1月~3月在兰州市农村地区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兰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已往学术界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大多从某一方面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例如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或者从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入手,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本研究以西部兰州地区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兰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现状,以及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建构改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路径。

二、兰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一)兰州市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健康自评在某种程度上是老年人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认识,也反映出评价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除了健康指标以外,老年人的主观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其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老年人自身评价身体十分健康的有46人,占38.0%,患慢性病,需要规律性的服用药物的有54人,占44.6%,需要规律性或者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不太稳定的有10人,占8.3%,只能依靠亲人照顾,情况不太乐观的有11人,占9.1%。由此可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随之下降,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需要规律性的服用药物的老年人比例较高。

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老年人完全自理的有56人,占46.3%,部分自理的有58人,占47.9%,完全不能自理的有7人,占5.8%,说明有5.8%的老年人,需要别人的照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日渐衰弱,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减弱,对他人的依赖程度也明显增加。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中有困难才需要别人的帮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中最需要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中需要提供送餐服务的有17人,占14%,需要日间照料服务的有24人,占19.8%,需要上门照护服务的有22人,占18.2%。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农村老年人身体十分健康的不需要什么帮助,课题组在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您在日常生活照料中最需要的帮助有哪些?”身体十分健康的老年人的回答:不需要帮助,自己十分健康,日常生活中不仅能照料自己,还能帮子女照看孙辈。一些患有慢性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这方面的帮助。

(二)兰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兰州市农村老年人需要提供定期体检的有54人,占44.6%,需要降低住院费用与药品价格的有97人,占80.2%,需要加大慢性病报销额度的有85人,占80.2%,需要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有17人,占14%,需要提供健康保健指导的有19人,占15.7%,需要提供医院义诊的有41人,占33.9%。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中,最期望的健康服务需求是,降低住院费用与药品价格,其次是加大慢性病报销额度,对提供定期体检也有较大的需求,对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和提供健康保健指导也有一定的需求。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异质性的特点。

(三)影响兰州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

1.婚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婚姻状况对于兰州市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具有影响,同未婚、丧偶、离异的老年人相比,已婚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更好。老伴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夫妻双方互相支持和心理鼓励,说明陪伴、心理慰藉和生活照料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2.家庭的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家庭就成为老年人物质支持、精神安慰和生活照料的主要场所。因此,家庭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完整的家庭结构、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尊老孝老的家庭环境都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配偶、子女为老年人营造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为老年人提供的情感支持都成为影响老年人幸福的因素。

3.正式支持系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老年人的正式支持状况指老年人从政府、社区村委会、社会组织等获得的支持。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帮助、行为上的支持、沟通、建议、提供技术培训、社会互动等形式(刘雨时,2014)。

(1)医疗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使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对本地医疗卫生服务非常满意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门诊报销规定及对老年人的保障方面明显改善了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苗艳青,2008)。调查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老年人有了更强的健康意识,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改善了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

(2)新农保养老金收益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新农保养老金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消费,农村老年人在健康消费上的比例上升了,有助于提升健康状况,新农保养老金收益能够增加家庭代际支持,老年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亦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领取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子女的生活压力,增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保证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心理的健康(钱文荣,2020)。

三、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对加大慢性病报销额度和对提供康复训练服务有较高的需求。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老年人小病不断,患慢性病的比例高。因此,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以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简化看病就医的流程,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逐步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科学的医疗知识,向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条件。

(二)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农村独居老人的情感更需慰藉和关注。兰州市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年回一次家,甚至好几年回一次家,这让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农村老年人备受孤独的困扰。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是农村高龄老人获得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提倡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在外务工的子女们多关心看望老人,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使老年人获得心理慰藉。

(三)老年人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要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直接的方法。社区要完善健康服务设施和健康生活环境,营造健康的良好氛围,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等。引导公众强化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公众自我保健意识,在饮食方面,提倡合理搭配膳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健康锻炼、适量参加运动,老年人适当的运动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况,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生活的关键(豆玲玲,2020)。

(四)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提倡互帮互助,为老人提供诸如家务劳动、环境卫生清理、维修服务等日常服务,在各乡镇、村庄成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建立一支为老年人服务的队伍,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作为农村当中的弱势群体,老年人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更多关爱和帮助,鼓励社会上的志愿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一些针对老年人的活动,鼓励老年人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让老年人这一群体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另外,发挥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作用,吸引社会工作者为农村老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支持,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群体采取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助力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兰州市健康状况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兰州十年立法变革的评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