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5交通运输经济”类目分类体系与编码问题探讨

2022-02-07樊肖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图法总论类目

□樊肖虹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交通运输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每年出版的交通运输经济类图书品种较多,如何对这些图书进行精准分类,以方便读者利用是图书馆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然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五版设置的“F5交通运输经济”类目却存在分类体系不当、逻辑混乱、编码不规范等问题,而且与“U交通运输”大类中的一些类目有重叠,给文献分类工作和读者利用文献造成诸多困惑。目前仅有笔者对《中图法》第五版“F5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类目名称不规范问题[1]作过探讨,但对于该类目存在的分类体系不当、编码不规范等问题尚未见报道。有鉴于此,有必要再对该类目作深入探讨,以提高《中图法》的编撰质量。

一、“F5交通运输经济”类目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体系方面。

1.分类体系不当。《中图法》第五版将交通运输经济的体系结构分为:“F50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1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经济”“F53铁路运输经济”“F54陆路、公路运输经济”“F55水路运输经济”“F56航空运输经济”“F57城市交通运输经济”共七个部分,其中“F50”为理论性(总论性)类目,是可为专论性类目提供仿分依据的类目,但并没有注释“F53/56各类交通运输经济可仿F50分”,只有“F53/56”属于运输方式,也即属于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F51”为地域(空间)分布的类目,实质是“F5交通运输经济”依世界地区表中的“世界”复分的结果;“F57城市交通运输经济”属于交通运输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并不属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流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的学科[2],包括理论交通运输地理、部门交通运输地理、区域交通运输地理、城市交通运输地理四个部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交通运输业的分类,除了上述四种运输方式外,还有管道运输,但《中图法》第五版并没有在此设置,而是分别设置在“U交通运输”中的“U17管道运输”(总论)和“TE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中的“TE832管道输送”。故这样的分类既不完整也不符合逻辑。

2.重复设置相关类目。一是专论性类目与理论性类目的重复,如在专论性类目“F53/56各类交通运输经济”中重复设置了理论性类目“F502交通运输业规划与管理体制”“F503交通运输业建设与发展”“F505运输价格、成本与利润”“F506交通运输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等(需要指出的是,“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3],所以“经营管理”一般指商业运营,而“管理”外延较广,除了商业运营,还包括行政管理等非商业运营[4])。二是专论性类目之间的重复,如“F530.33铁路技术改造与创新”和“F530.63技术管理与创新”、“F550.5水路运输成本、运价、票价”和“F550.66财务管理、经济核算”、“F540.4公路运输成本、运价、票价”和“F540.58财务管理”等类目(财务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和分配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核算和分析,并对资金流动中的财务关系进行处理和协调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专用基金管理、成本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以及财务计划和财务制度的制定、执行与检查等[5],故财务管理包括经济核算),前者与后者是隶属关系。三是与“U交通运输”类目的重复,如“F502交通运输业规划与管理体制”和“U111运输体制”(注释为“运输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等入此”)、“F530.3铁路建设与发展”(注释为“铁路工程经济学、铁路配置入此”)和“U21铁路线路工程”(内容包括线路规划、技术管理等)、“F540.3公路建设与发展”(注释为“……规划、布局等入此”)与“U491.12交通规划”等,前者和后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铁路建设、公路建设等问题宜属于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不属于经济学问题。事实上,“交通运输经济”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而“交通运输”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不能将两者相混淆。

交通运输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海洋、内河、管道、航空等运输业[6]。也就是说,交通运输业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而不是“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的范畴,但《中图法》第五版在“U交通运输”大类中设置的“U169.61运输管理业务”“U293.1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U492.31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U695运输业务”“U699世界航运业”等类目揭示的不是交通运输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交通运输业的管理问题,理应属于交通经济管理的范畴。交通运输经济与交通运输技术归属的混乱,使得分类标引结果千差万别,给排架管理和读者检索造成诸多困惑。

3.理论性类目体系不完整。“F502/506”各类虽然是交通运输经济的共性问题,但不完整。根据总论复分表“-0理论与方法论”的体系结构,“方针政策及其阐述”“历史”等问题普遍是部门经济学中的共性问题,故宜在“F50交通运输经济理论与方法论”类目下加以设置,以便为各类交通运输经济类目(专论性类目)的仿分提供便利,进而可压缩分类法的篇幅。

4.交通经济史、交通史、交通技术(发展)史混淆不清。交通经济史是指交通经济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经济状态的变迁史,它强调的是交通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美国交通经济史》讲述了水运网、道路网、运河网、铁路网、汽车交通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交通史是全面考述交通路线、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如《中国交通史》全面考述了先秦、隋唐宋、元明清和现代中国的交通路线、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故交通史包括交通经济史和交通技术(发展)史。交通技术(发展)史主要考证交通方式的发展历程,如《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讲述的是造船技术和水运技术的发展过程。因而《中图法》第五版在“F5交通经济”类目下设置的“F511.9交通史”“F512.9中国交通史”“F532.9中国铁路史”等类目,其主题名称不符合经济学的特征。根据交通史和交通技术(发展)史的学科属性,宜入“U交通运输”相关各类。

(二)类号编制方面。

1.“八分制”编码不当。所谓“八分制”,是指当同位类超过10个时,采用“1……8,91……99”(笔者注:双位数可以在1~9的任何一位数中展开)的形式编码[7],其中“91~99”的类级与“1~8”的类级相同。“八分制”编码不当主要表现在:一是在“F经济”的体系结构中,“F59旅游经济”(二级类目)是一个采用“八分制”编码的类目,且与“F5交通运输经济”并列同级,但在编码形式上,F59是F5的下位类,强行将两者并列同级不符合层累制的编码要求;“F5交通运输经济”类目下的三级类目F51/57与F59位类相同,类级却不同,因而违反了“八分制”的编码要求。二是将“F511.9交通史”和“F511.99交通经济地理”、“F512.9中国交通史”和“F512.99中国交通地理”作为并列类目也不符合“八分制”的编码要求。只有把“F5”“F511.9”“F512.9”分别改为“F51”“F511.91”“F512.91”,才能与“F59”“F511.99”“F512.99”相对应,才能符合“八分制”和层累制的编码要求。

2.“方针政策”类目与总论复分表的“-01方针政策及其阐述”编码不一致。《中图法》第五版设置的“F511.0交通运输政策”“F51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F531.0政策”“F53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F55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F56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等类目,不但犯了重复设置的错误,而且与总论复分表的“-01”编码不一致[8]。在总论复分表“-0理论与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中,“0”对应的名称是“理论与方法论”,“01”对应的名称才是“方针政策及其阐述”[9]。

3.相同主题的类目编码不一致。例如,对于“成本、运价、票价”的类目,分类号普遍以“5”为末位数,如“F505运输价格、成本与利润”“F530.5铁路运输成本、运价、票价”“F532.5铁路成本、运价、票价”等,但“F540.4公路运输成本、运价、票价”的编码末位数却是“4”。

二、改进交通运输经济类目设置的措施

根据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依据《中图法》层累制和“八分制”的编码原理,并参考总论复分表“-0理论与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和通用附表的复分功能,改进措施如下。

F51 交通运输经济

依总论复分表分。F51-0理论与方法论所属类目入F510。

总论(多式联合运输经济)入此。专论入F518/519.9有关各类。

除F510.8/.9外,可先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依中国地区表分),再仿F510分。例: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为F511.3;广东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为F512.653;各国交通运输业政策汇编为F511.1。

F510 理论与方法论

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心理学等理论性著作入此。

F510.1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510.2 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体制

F510.3 交通运输经济建设与发展

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入此。

F510.6 交通运输经济企业组织与管理

F510.61 行政管理

办公室工作入此。

F510.62 人事管理

员工业务考核、职业培训等入此。

F510.63 财务管理

2.6.2 Lut-PC-SD的制备工艺及载体用量考察 采用PVP K30作为载体,溶剂挥发法制备Lut-PC-SD。取圆底烧瓶,称取一定量的Lut和PVP K30(1∶4、1∶5、1∶6),于45 ℃水浴条件下持续搅拌至溶液体系变澄清。减压旋蒸除去无水乙醇有机溶剂,固体物于45 ℃真空干燥箱中过夜干燥,即得Lut- PC-SD,并于干燥器中敞口保存。结果见图5。随着载体材料用量的增加,Lut的溶出速率和溶出度呈增加趋势。当用量为1∶6时,Lut不仅溶出速率最快,且在90 min内累积溶出率达到92.56%,120 min内即可溶出完毕,因此最终确定药物与PVP K30的用量比例为1∶6。

票价管理、效益管理、经济核算等入此。

F510.8 交通运输经济地理

交通运输(经济)地理学入此。

城市交通运输经济、乡村交通运输经济入此。

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依中国地区表分)。例:美国交通运输经济地理为F510.871.2;广东交通经济地理为F510.826.5。

F510.9 交通运输经济史

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依中国地区表分),再依国际时代表分(中国依中国时代表分)。

交通史和交通技术(发展)史入U有关各类。例:美国交通经济史为F510.971.2;唐代交通经济史为F510.924.2

F518/519.9 各类交通运输经济

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依中国地区表分),再依下表(运输对象)分,如有必要再仿F50分。例: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史为F518.209;广东铁路运输经济发展报告为F518.265.3;美国铁路货物运输管理体制为F518.712.13。

1 货物运输

2 旅客运输

3 石油运输

4 天然气运输

9 其他

F518 铁路运输经济

F519.4 公路运输经济

F519.5 水路运输经济

F519.51 海洋运输经济

国内海运、远洋运输经济入此。

F519.52 内河运输经济

F519.6 航空运输经济

航天经济、太空经济入此。

F519.7 管道运输经济

F519.9 其他

三、结语

《中图法》第五版“F5交通运输经济”类目没有按照“八分制”和层累制的原理编制相关类目,在分类体系上也不遵循交通运输经济的逻辑结构。本研究以交通运输的方式构建类目,符合类目的逻辑结构;以总论复分表“-0理论与方法论”的体系结构设置交通运输经济的总论性(理论性)类目,避免了在专论性类目中重复设置理论性类目的弊端;依据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国际时代表、中国时代表等通用附表的复分功能,在相关类目中添加注释,一方面避免了在主表中依世界地区表或中国地区表分的结果设置为固定类目的不当做法;另一方面大大地节省了分类法的篇幅。

猜你喜欢

中图法总论类目
本期练习题类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CLC与LCC类目同现映射方法研究
——以图情领域为例*
女性主义与《总论》教学
《中图法》(5版)“K历史、地理”大类的修订
《中图法》(5版)“R医药、卫生”类修订探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社会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总论
刑法研究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