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浅析

2022-02-06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财务人员资金

肖 波

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江苏 南京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国家用于公共事业的财政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用好这些资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份职业责任。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在履职过程中必然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总结性工作。然而,目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从而保障事业单位资金合规、安全、顺畅、高效使用,使其满足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概述

1.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内容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是对资金来源、使用计划、控制监督和考核评价等工作进行全面控制的总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资金筹集管理、资金使用管理、资金余额管理。

2.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目标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保障资金合规使用。确保资金收支符合财经纪律。二是保障资金安全。规避资金被盗、被侵占、被未经审批而支付等财务风险。三是保障资金流通顺畅。确保不发生因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导致单位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四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收益。

3.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高效使用资金、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的坚实基础;是加强事业单位廉政建设、确保单位和个人双安全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的有效路径;是履行单位职能、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是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改善国计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

三、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不像企业那样需要资金积累。这造成部分单位领导忽视财务建设,认为事业单位资金是国家的,没有必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财务人员只要做好账、报好税、不违反财经纪律就可以了。其他人员也认为资金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自己只要做好业务工作即可。单位上下普遍缺乏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资金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如:很多单位没有建立独立的财务部门和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为弱化。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单位疏于对财务工作的建设和支持;疏于对财务人员引进、培养和晋升的关注;财务制度不完善或不能很好执行;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高素质财务人员缺乏,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财务人员无工作学习提高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非专业人员从事财务工作,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执业风险。

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支撑。但是在事业单位整个资金管理链条中,一些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和内控漏洞。受单位规模和专业水平限制,很多单位还没能建立起规范、完整的内控体系。有些环节虽然存在管理制度,设置了内控措施,但是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内控效果大打折扣。例如,部分事业单位资金被滥用、项目资金被挪用、资金未经审批先行支付、预算随意调整、白条抵库、支付没有完备审批手续的资金、账外设账、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等不合规的情况时有发生。

3.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财务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位资金管理的质量。然而,事业单位目前普遍缺乏高素质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资金管理能力。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普遍较欠缺,表现在不能采用预算手段提前做好资金收支规划,不能通过绩效评价手段对资金绩效进行科学评价,不能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资金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对最新的财经纪律和前沿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不了解单位业务模式和资金管控的重点环节,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一般规模较小,待遇较低以及固化的考核晋升体制,财务人员本身缺乏学习提高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大局观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以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财务人员主动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意识比较薄弱。

4.预算功能有待发挥

编制资金预算是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关乎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目前事业单位通过预算手段实现资金有序管控的机制尚不健全。很多单位编制预算时简单、随意,财务部门闭门造车,有的根据上年数据简单增减,数据没有经过调研论证,与单位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脱节。预算报表没有成为单位年度资金流情况的“晴雨表”和经营活动的“模拟器”,预算程序化、形式化,对年度资金收支安排的指导作用有限。

5.评价机制有待形成

为了准确反映资金管理成效和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需要建立科学的资金绩效评价机制。然而,有的事业单位目前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只是按照财政部门发布的共性指标进行资金绩效评价,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功能性均较差。资金使用效益,尤其是造成资金低效的问题无法通过绩效评价展现出来。通过绩效评价改进绩效管理的目标没能实现。

6.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务工作越来越信息化,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资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要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金管理。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单位规模、资金支持等原因,许多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没能应用现代化的业财一体化系统实现资金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和信息化。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和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安全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的对策

1.革新资金管理认识,加强财务工作建设

事业单位要提高站位、革新认识,从上到下切实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领导层更要率先垂范,努力营造一种人人遵守资金管理制度的良好氛围。要重视财务工作建设和财务人员的培养,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置专职的财务人员;为各财务岗位制定岗位职责书,让财务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考核,督促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对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和财经纪律的培训力度,并提供资金和时间保障,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优化绩效分配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待遇,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2.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事业单位要坚持“用制度促规范,以规范增效益,以效益求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梳理资金管理工作各环节,找出制度空白和制度执行不严的环节和区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完善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打通、强化整个资金管理链条,从而保证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风险可控。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上要制定《资金定期存放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费用报销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要求,完善内控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风险防控,规范自由裁量权,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资金资产和人员“两个安全”。

3.加强财务团队建设,提高资金管理能力

在认识上,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提高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去除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其位,谋其职,敢开拓、敢创新,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在学习上,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自身要有发展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待遇低、晋升难不是放弃学习和提高的理由。要努力学习财经纪律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加强学习,锤炼工作技能,内化职业道德。

在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抓住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不断提升资金管理能力。

在资金合规方面,一是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进行资金管理,对一些关键性规定要尤其注意:财政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财政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一般公用支出;不得将财政资金划拨到单位一般账户坐支使用等。二是要重点把关费用报销环节,重点检查:附件是否齐备、是否符合财经纪律,审批签字是否完备、费用开支范围是否合规、开支标准是否超标、是否已到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等。三是要重点关注重大费用开支项目。如外协费的支付、政府采购、人员绩效的总量控制、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处置、应收账款的清查回收、税费的计算缴纳等。

在资金安全方面,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是要严格落实不相容岗位职责相分离制度,如银行印鉴、网银U 盾、票据分开保管。二是要严格落实授权审批制度,每一笔资金支付必须具备完整的审批手续。三是关键财务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岗制度,防范腐败,减少人为风险。四是要加强现金管理。推行电子结算方式,减少现金支付。库存现金要保持在合理水平。月末结账后,要及时盘点。五是要加强银行资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未经批准,不得将银行资金在不同银行之间调拨或划转。不得“公款私存”。银行账户开立、撤销、年检等严格按照账户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在资金顺畅方面,一是要提前做好收支配置规划,合理匹配各项收入和支出,确保资金流清晰可追溯。二是要实行资金计划制度,每个部门在月底要将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提前报备,确保资金流实时顺畅。

在资金高效方面,一是在财经纪律有明确支持的情况下,用好政策,如可以在合理预计单位资金使用量的情况下,将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进行定期存放。二是在财经纪律无明确禁止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可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理念,搞清每一类费用发生的动因是什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有的放矢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要用好用足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并尝试进行税收筹划,避免单位缴纳“冤枉税”“过头税”。

4.增强资金预算意识,加强资金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要根据上年度资金使用情况,结合单位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编制符合实际的年度资金预算。预算一旦编制,要严格执行,实时跟踪,加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和权威性。年中要根据执行进度和情况按照相应的程序及时调整预算。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年末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执行偏差的原因,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约束力。

5.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切实绩效改进

事业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发布的共性指标,并参考单位的职能、项目特点制定契合单位特点的个性指标,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绩效评价反映出资金管理绩效改进的方向和空间。对于通过绩效评价反映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把绩效评价结果与来年的资金分配、个人奖惩挂钩,提高绩效评价的应用效果和公信力。

6.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要借助ERP 系统的优势,打造高效的资金管理模式。ERP 系统简化了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流转过程和数据信息的互通,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同时,使得资金管理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发挥财务监管机制。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快业财一体化ERP 系统建设,推行全事项、全过程、全周期网上运行,利用现代化财务管理平台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五、结语

资金管理对事业单位来说十分重要。事业单位要革新意识,完善制度,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并通过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化管控等手段,不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事业单位资金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财务人员资金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