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探讨

2022-02-06王诗洁曹生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医学生

□宋 鑫 王诗洁 曹生鹏

医务工作者在我国社会当中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再加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面向“大众教育”的持续转型,医学高端人才市场供需机构产生明显调整状况,医学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呈现。医学生就是今后的医务人员,当下正是培养他们职业素养的主要时期,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是医学院学生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的主要要求。为了提升我国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医学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就业能力培养,希望可以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高端的人才。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以及就业能力的内涵

医学生的职业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医德修养等各个领域对其产生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要求。而医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只是指学生们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另外还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人际沟通能力、人文素质以及就业技巧等各个方面的能力[1]。

二、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现状

此次调研采取问卷模式,选择随机调查形式,发放给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有关一系列专业的学生,调查人员既包含在校学生、最近这几年的毕业生,又包含有关医学生的用人单位。此次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收580份,有效问卷549份。男生占据35.53%,女生占据64.47%。

(一)医学学院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有待明确。经过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医学生支持职业素养教学,基本上都可以了解到提升职业素养对自身就业以及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仍然有42.21%的学生认为职业素养教学效率一般。这就足以说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需要明确,创建直观清楚的体制与机构,促使职业素养教育的进行能够有据可依,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们把自身掌握与理解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发展成为有效的医学行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与整体素质,医学教育才可以真正地走向成功。

(二)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心态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我国当下的医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或者“00后”,这代年轻人的成长道路可以说成是逍遥自在的,在家里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这也就促使他们一直处在接收方,付出的却很少,行为举止方面更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待他人情感冷漠,有时还会出现自以为是的状态。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有42.22%的学生支持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治病救人的责任感,与此同时还有2.27%的学生不支持这一观点。还有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与职业的未来发展模糊,这类学生认为只有在毕业时才会考虑到职业规划。

(三)基础知识有待巩固,社会实践技能不足。医学院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临床技能的高低,若是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何谈学好医学。在本次调查中,有46.82%的学生认为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成功就业的最关键因素;通过对学生们的平时成绩调查了解到45.36%的学生平时成绩在70分左右。在职业素养测评中只有21.05%的学生完全符合“学习工作效率高”的标准,有25.68%的学生从未参与过社会公益活动;在“你是否能够自行缓解压力、缓解情绪”的问题调查中,只有25.50%的学生表示自己完全具备调节心情、舒缓压力的能力。由上述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医学院校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对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认识程度不高,专业知识掌握欠缺,医学专业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发展重视程度偏低,较少、甚至完全不参加社会上的公益医疗活动,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待提升。

(四)就业指导不到位,医学生就业能力有待加强。虽然,现阶段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类课程,将医学课程教学定位在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层面上,但是在实际的就业指导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就业指导方法不当、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在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查中,以GMER中的七项标准设计了七个问题,但是学生们在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评价中多数都选择了“一般”,如医学数据处理能力偏弱、临床技能薄弱等。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75.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胜任力,65.3%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42%的学生具备职业道德,22.5%的学生具备职业心理,由此说明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普遍较低。为了向国家推送高能力的医学人才,需要医学院校教师加强对就业指导方法的研究,对学生们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有关方面培养。

三、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对策

(一)清楚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内容,丰富与完善有关课程体系。医学学校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医疗优秀人才,其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就需要创建与之要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一是让学生们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尽早地去感受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有助于培养与提升他们自身的整体素质,这样就可以在就业过程中掌握到主动权;二是应该重视职业素养当中各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发展[2]。职业素养中的内容比较多,彼此需要相互促进与联系,缺少一个都不行。医学学校应该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课程,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去渗透职业素养;三是需要严格掌控带教老师的职业素养。因为带教老师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以及有关临床的思想。

医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过程中,应该持续更新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都能够全方位地融入进来,促使他们经过不一样的课程来感受医学生的职业价值、道德、心理以及行为,可以举办一些专家讲座、献爱心以及带领学生们参加志愿者等活动,使他们可以在耳濡目染当中激发出分享、关怀以及助人等良好情感,充分去体会医生的使命感。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使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很好的升华,并加强医德修养。

(二)提升人文教育,打造优良的职业道德。医疗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在于这一行业与人的生命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养成正确职业价值观对医学生形成职业素养有很大的影响,这既决定着医学生的成长方向,又指导学生们的未来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医学生就是我国今后的医疗人员,所以必须时刻注意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以及加强礼仪修养,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医疗工作过程中,对患者出现尊重、理解以及感同身受的情感等,时刻为患者考虑。以此来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与正确的医疗救治方案,充分展现出“仁心仁术”的道德操守[3]。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们具备人文精神,无论是学习专业课程或者是临床实习时期,都需要注意渗透人文教育,把专业学习、人文教育以及临床实践进行有效融合,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们将做事与做人有效融合,提升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观念促使临床操作能力和职业精神两者相辅相成。

(三)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刚刚步入社会当中就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所以,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单位,应该加强就业指导,促使学生可以减少社会化的过程[4]。在大学五年时间当中根据学生年级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大一,掌握与理解各个学科特点与发展方向等信息,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大二,学习伦理、法律以及礼仪等专业课程知识,促使学生确立职业意识;大三大四,学习医患沟通技巧、求职面试以及临终关怀等;大五,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认识自身和医疗行业的关系,对自身的规划开展评估与反馈,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及时改正,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促使学生们的职业规划以及就业问题落到实处[5]。

(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医疗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医学生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专业素质需要专业理论基础与超强的操作能力。医学更是需要持续发展的科目,既然选择医学就需要终身学习。我们作为医学生,需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在学校期间就应该融入到科研创新当中,经过长时间科学实验,需要持续加强自身的求真、批判与务实的科学态度[6]。拥有优良的素质需要坚持下去,医学生应该在初期就给自己树立目标,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应当时刻提升自己,牢记终身学习理念。

四、结语

总之,明晰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内容、丰富与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人文教育以及帮助他们塑造优良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们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们的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加强整体素养进行入手,经过教师、学校以及学生们的一起努力,最终一定能够实现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医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