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助农服务点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2-02-06

山东纺织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服务

刘 丽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

1 “普惠金融”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05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率先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这一重大决策,计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基础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普惠金融就是要在成本可控的条件下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群体量体裁衣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尤其是要为传统金融行业未能覆盖的那部分特殊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如低收入者群体、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农户等。实施普惠金融在降低农民、涉农企业等相关金融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成本、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一些列重大战略决策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来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最大程度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和基础金融服务之间的差距。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础金融服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发展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的问题,特别是基础金融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欠佳,而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服务供给不能很好的满足金融服务需求。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银发〔2011〕177 号),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以银行卡为载体的助农取款服务,力争在2013年底之前实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设立助农服务点的工作目标。为解决农村居民“存款难、查询难、取款难、缴费难”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环境,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等目标,助农服务点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潍坊地区助农服务点发展为例,通过分析现有助农服务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的对策,探究普惠金融“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意义和途径。

2 助农服务点发展存在的问题

助农服务点在构建“支农、惠农、便农、利农”的金融支付绿色通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了居民差异化的服务需求,节约了银行服务成本,减轻了窗口服务压力,拓宽了银行服务的空间范围;此外,随着互联网和快递业务的延伸发展和快速融合,助农服务点与快递、电商的有机结合成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但是在助农服务点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显著性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总结如下:

2.1 助农服务点管理方式粗放

首先,助农点选址和管理人员挑选是设立助农服务点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目前潍坊地区助农点发展现状而言,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以及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助农点设置数量较多,占比较大。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助农点选址时会选择交通便利、人口数量较多、市场活跃、当地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种植经济作物、瓜果蔬菜或者其他农作物发展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村镇作为助农服务点的安置地。如此以来,助农取款点的设置只能给部分乡镇居民带来便利,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依然不能享受基础金融带来的便捷从而无法实现全员的“普惠金融”服务。

其次,助农服务点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当地实力较强、口碑较好、人脉关系较广的村民,这些人大多数为村干部、超市老板、经纪人或者金融机构的老代办员等;但是,这部分人群最大的问题就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机具操作水平较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服务点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亟需更新换代寻找年轻的接班人。

最后,受到人员选择、场所位置、经费支持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助农取款点在日常管理上存在较多漏洞。大多数助农取款点没有统一、固定的场所,没有明显的标识和标牌,多设在管理人员家中、超市或者村委办公室内;有些助农服务点没有一米线,未设置密码保护罩,机具配备不完整,部分服务点未安装监控或者已经安装监控但是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成本未能24小时开启;部分网点无验钞机或者虽然已配备但是很少使用;业务办理记录登记簿缺失,少登、漏登现象较为普遍。

2.2 助农服务点业务类型和范围难以满足农户需求

一是目前助农服务点的主要业务有:查询、转账、缴费、存款、取现等功能,但是根据相关金融机构的规定,服务点只受理借记卡业务,每张借记卡单日累计取现限额20000元,日累计转账限额50000元,而且部分金融机构的机具无法实现跨行转账和取现功能,以上业务限制很难满足农户子女上学、婚丧嫁娶、房屋装修等大额资金的需求。

二是代收公共事业费用项目不健全。助农服务点基本上不支持缴纳水费、电费、有线数字电视、无线网络通信费用以及新农合医疗保险等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助农服务点的全面发展。

三是政府支持与金融机构的联动服务不到位。目前,部分农村地区涉农补贴资金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卡折一体”,补贴资金仍然以存折形式发放,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财政部门要求涉农资金补贴要以存折方式发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点银行卡的推广和应用,从而限制了服务点业务的发展。

2.3 农民的传统意识和素质制约助农服务点业务的发展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农民群体传统的一种消费习惯,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相比较于“肉眼不可见”的虚拟货币,他们更习惯于使用现金交易。他们在办理业务时强烈要求使用存折以便能清楚地看到存款日期和金额,不愿意使用“毫无安全感”的银行卡,而助农服务点主要是以银行卡为载体,上述问题就严重影响了服务点业务的推广。

近年来,新型移动支付工具的推广和应用速度惊人,其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受消费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移动支付的群体多为中青年人群以及少数老年人。特别是新型支付工具诈骗事件的频繁曝光,越来越多的农民对移动支付工具存在抵触心理,对移动支付方式持观望态度,由于农民对新型支付工具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价,所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的开通率较低。

此外,农民的金融意识淡薄、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不足且缺乏信用意识,很多人因自身经营不善或因为互保、联保等出现问题,拖欠银行贷款等现象严重,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上了金融机构的“黑名单”,部分农村地区信贷环境较差,影响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2.4 助农服务点日常管理和维护成本高

首先,金融机构投入和维护成本高但是服务点收益低。助农服务点运行维护费用主要有:人工费、网络费、交通费、电费、设备维护费和折旧费等,以上基础业务运营前期投入较高,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助农服务点的许多项目属于金融机构代理业务,不能收取任何费用,故无法直接产生收益,这些业务包括:粮食种植补贴、养殖补贴、老年人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从而导致助农点代理以上惠农补贴业务资金留存率很低,收益很少,严重挫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助农服务点作为一项公益服务型的惠民工程,政府投入较少、推广基础薄弱。金融机构在设立助农服务点时人员配备、机具投入以及日常维护和运转方面资金投入较大,且存在资金回笼周期长、短时间内收益少等问题,如果政府等相关部门在该方面没有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仅靠金融机构单打独斗将会影响其业务拓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助农服务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2.5 助农服务点日常业务操作风险系数高

一是乡镇地区的助农服务点多以老年人为主,在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时,因服务点安防设施不达标、农民风险防范能力较差等原因,较容易发生密码泄露、盗窃和抢劫等恶性案件;二是新型支付手段的应用和推广一方面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泄露及金融欺诈的风险;三是助农服务点管理人员缺少识别假币的能力,一旦发生差错,将会挫伤其积极性,影响业务的发展。此外,少数管理人员有违规洗钱、套现或以银行名义从事高利贷或者民间借贷等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声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严重后果。

3 助农服务点发展策略

3.1 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业务培训以严控风险

首先,严把助农服务点设立准入关,不能因为业绩和考核指标需要而盲目设点,从源头上杜绝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要逐步淘汰、撤销综合收益较差的服务点。在设立服务点之前要进行实地调研和多渠道考查,可结合服务区域内助农服务点设置数量、使用频率、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和结构以及风险控制等因素,甄选出一批经营场所稳定、运营规范、口碑较好的商户设立服务点,信用村镇和信用商户是设立服务点最佳选择之一。其次,加强培训和监督,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一是要加强服务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选拔服务点管理人员时除了考虑其经济实力、人脉关系、身体状况等因素外,要多方打听论证其自身素质是否合格,特别是其人品问题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应结合其征信记录情况多渠道交叉验证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后方可确定合适人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要对服务点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针对日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专业、耐心地解答,规范日常业务操作,做好“痕迹管理”,逐笔登记每笔业务;实行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双巡检”制度,当地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也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去并及时督促和检查服务点培训和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多方联动合作提高服务点质量。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规范业务发展。金融机构在设立服务点时要将各种机具设备配备完整、制作统一的标牌标识、做好安保和监控措施,建立服务点定期巡查制度、客户交易登记制度等,为防止欺诈、挪借、套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金融机构要对服务点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分析。

3.2 丰富和完善助农服务点业务功能

一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提高助农服务点取款、转账限额。可将每日累计取款限额调整为50000元,每日累计转账限额调整为100000元,在进一步满足农民大额取款和转账的需求的同时增加助农服务点收益。二是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提高助农取款效率。为进一步扩大助农服务点业务范围,建议开通跨行存取款功能,增加贷记卡、存折的业务种类,以满足不同银行卡账户资金往来的需求。三是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联动合作,逐步将水、电、气、有线电视、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业务纳入到服务点业务中来,从而解决农民缴费难的问题。四是加强信贷业务宣传,拓宽农村金融市场。在助农服务点授权开展涉农信贷业务咨询服务,同时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贷需求较大、信誉较高的地区可给予增加贷款额度、降低担保条件或利率水平等方面的优惠,以增加客户粘性,助推助农服务点业务的发展。

3.3 加强精准宣传和引导,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环境

首先,助农服务点的服务对象多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群,金融机构和各移动支付平台应联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应提供差异化的宣传服务,杜绝“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通过采用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方式,如:京剧、小品、相声、二人转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将新型支付工具推广、互联网金融知识、防诈骗网络宣传知识等传统宣传活动用操作演示、案例警示、示范互动等形式展现出来,让他们切实感受新时期金融服务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提高他们对新型支付工具的认可度。此外,针对新型支付工具的安全性问题要着重突出强调,从而鼓励、引导人们理性地使用新型的支付方式。

其次,针对农民金融知识匮乏、信用观念淡薄等问题要加强引导和教育,鼓励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各样的金融知识下基层宣传活动,普及和宣传日常理财、投资等金融知识,强化个人征信知识宣传,呼吁农民群体珍爱个人征信记录。通过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搭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式,促进农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地参与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建立科学、高效的信用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

3.4 多部门协同,加强对助农服务点的支持力度

一是政府加大对服务点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扶持,突显服务点的公益性。在资金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或助农服务点的资金支持可从扶贫资金和农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中进行划拨,最大程度的给予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结合扶贫政策将服务点建设成助农扶贫公益站点,根据业务开展成果、扶贫贡献度等对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在费用减免方面,鼓励电台、报社等媒体部门免费为服务点做宣传,然后再由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在手续费分配方面,首先银行卡持卡人在服务点机具办理业务时,由银行卡的收单机构收取手续费,然后金融机构根据业务量等数据对服务点进行费用补贴,以增加服务点收入,最大程度的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

二是探索服务点多元化经营模式,扩大收入来源。为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增效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在设立助农服务点时可选择超市、卫生站、电商服务点等作为代理点,减少助农服务点对金融业务收入的依赖性。结合当下比较热门的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自媒体营销活动,积极引导助农服务点实行“助农服务点+”的模式,将其打造成集支付结算、日常消费、农产品销售及物流服务为一体的惠农综合服务点。

3.5 加强监管和管理,降低和防范金融风险

第一,强化服务点硬件条件建设和维护,确保人、财、物安全。服务点机具要及时升级和维护,密码键盘要具备防窥功能,保险柜、验钞机和监控设备要齐全,有条件的服务点可与公安部门反诈骗网络平台对接,以提高防诈、反诈的反应能力和速度,切实防范风险。第二,加强助农服务点风险监测力度。本着“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设点金融机构要实时监测服务点异常交易行为,对频繁交易、大额交易、时间异常点交易等行为,要重点关注并派专人进行现场检查和核实;对利用服务点机具进行违法交易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立刻中止业务并收回机具设备。第三,健全内部监管制度、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各金融机构要设立监管部门,健全内部监管制度,认真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加强对服务点机具的管理,定期不定期的对辖内服务点进行巡检,同时人民银行等部门也要开展不定期巡检制度,与各金融机构一起协作,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服务
分析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形成风险的因素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