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算管理视角的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研究

2022-02-05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安 琪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引言

事业单位在我国公共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独特的财务制度及管理制度进行公共服务活动的公共机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预算管理有着严重影响。基于此,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合理将事业单位预算进行管理和划分,从预算管理角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以此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水平。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事前定制

预算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占据重要地位,预算管理是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应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合理化的要求,如果事业单位内部建设过程中,仍采用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不仅无法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合理管控和使用规范性,还无法对每一笔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采用精细化及合理化的预算管理方式,精准掌握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基于此,事业单位需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各个部门要对每笔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对每一笔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如此才能将事业单位资金的预算合理使用,才能有效开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并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执行有效性。

(二)事中监督

事业单位在新时代下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内部预算管理方案得以有效执行,需要合理制定预算管理执行方案,并将预算方案落实到实际预算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加强对工作方案落实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高效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对预算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和搜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预算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线上线下工作方式,将预算计划方案合理制定并执行,为后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评价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实际金额使用与预算金额不符现象发生,在出现此种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对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不符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原因收集,根据调查结果看预算计划是否合理、科学。另外,要想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应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进行监督和管理,全面掌握预算过程,确保事业单位项目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为事业单位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事后评价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涉及内容较多,为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方式。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预算管理评价工作的开展,将预算执行结果和事后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执行过程和事后结果是否合理,以此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工作人员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对重要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和掌握,并对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对事业单位预算计划方案进行有效落实,并进行精准评价,确保各项项目在使用资金过程中具有一定合理性和规范性。

二、内部控制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预算编制环节

预算编制环节,是工作人员根据事业单位内部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方案的制定,合理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进行预算和运用。首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编制程序不合理、不规范,是无法对事业单位项目活动工作进行规划和预算的,会导致预算内容或报告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其次,相关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其他相关部门沟通不频繁,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够合理、科学。最后,会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准确性和合理性有所下降,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执行与考核目标存在一定偏差。

(二)预算执行环节

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预算方案和指标不合理、不科学,会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经费不均衡。有的部门预算充足,在年底核算报告中剩余资金量过大,资金循环和执行率不高;而有的部门预算不足,项目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另外,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没有严格控制,部分部门的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极大影响资金在项目活动中的执行效果。

(三)预算决策环节

在预算决策环节上,大部分管理者对预算决策不够重视,过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完成结果,这会导致预算执行和预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也失去了预算数据本应发挥的参考意义。另外,预算结果与决算结果存在偏差,无法充分反映出工作人员在执行预算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无法发挥作用。

三、基于预算管理视角的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概念混淆

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概念混淆的现象。首先,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是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决策等环节是否合理执行,且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但部分领导者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忽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只是将内部控制建设与预算管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并开展,使得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在执行项目工作过程中,容易存在活动风险或资金不足等问题,进而阻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顺利建设和开展。

(二)内部控制环境待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虽然重视将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完善,但内部信息系统相对陈旧,工作人员在运用传统信息系统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无法有效将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与控制程序和控制措施有机结合,无法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和预算管理展开监督与控制,进而提高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内控作用未充分发挥

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未重视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只采用简单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进行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部分内部控制工作未在预算管理环节上发挥作用,以至于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四)内控与系统融合度低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与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融合度较低,无法高效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有力保障。事业单位在开展过程中,机构运行与业务的开展,主要依靠预算管理这一载体,才能顺利开展内部项目业务活动。但目前,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还有待完善,部分工作人员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还有待提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和项目活动中效果低下,工作人员未充分将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有机融合,为项目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得事业单位项目活动无法达到预期开展目标。

(五)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并未深入了解和认识预算管理工作对内部控制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且部分工作人员也未树立正确预算管理意识,认为根据预算方案进行执行并控制在预算管理合理范围内就可以,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未积极提升,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无法得到有效实施与运用。

四、基于预算管理视角的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预算管理概念

基于预算管理视角,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并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预算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建设两者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建设整体质量效果提升的重要性。而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有机结合,能够有效避免预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工作人员正确预算管理意识养成,能使工作人员根据预算计划内容合理进行项目与业务的操作与规划,还能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有助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全面落实。另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开展过程中,应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严格培训,使工作人员明确预算管理概念和重要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在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要想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则需要为工作人员构建良好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和实施环境,提高工作人员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效开展,并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率与质量。因此,事业单位管理者应意识到良好工作环境和实施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内部控制建设中,进行改造和建设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运用新型管理手段和方式,引导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和活动的开展。首先,工作人员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与建设,将内部控制程序及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项目活动的开展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其次,不仅能有效降低人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工作疏漏和预算偏差等问题,还能降低人为因素对项目活动实施效果的影响;不仅能提高事业单位项目开展实效性,还能够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和建设的效率与质量。最后,事业单位将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过程中,应将信息系统操作权力分配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明确权利与责任,改善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项目开展失误率的情况发生,以便于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为事业单位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

在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过程中,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将事业单位中的业务与项目全面落实。另外,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将预算管理编制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使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将事业单位业务项目工作进行精细化和规范化,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尤其是对重大业务项目开展效果进行严格评估和审阅,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项目的作用,并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建设和完善,发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能力,加强对预算管理编制、执行和决策环节的监督力度,设立单独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策环节的监督小组,使预算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能够确保事业单位项目开展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保证该事业单位资金流通效率,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

(四)加强内控与系统的融合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首先,应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将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内部顶层设计,将预算管理编制、执行和决策环节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要承担相关责任,并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建设的重视程度,履行事业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工作制度,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执行力度,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另外,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将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还应加大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广深度和力度,确保事业单位全员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中,确保事业单位业务顺利开展与实施。

(五)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要想有效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是前提。因此,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预算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意识到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将预算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内部控制建设活动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并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进行正确预算和管理,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另外,事业单位在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过程中,还应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预算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在预算计划编制工作完成后,能够有效将预算编制工作计划进行落实并顺利开展。确保预算编制计划开展过程中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展开工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对各项资金合理配置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预算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应意识到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有机结合,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能保障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还能实现事业单位对项目资金的合理应用与配置,并有效改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对资金使用存在的浪费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应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树立正确预算管理意识,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意识到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开展,充分将监督与管理作用凸显出来,以此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