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

2022-02-05尹建丹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

尹建丹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主要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积极建设企业薪酬管理激励循环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进一步优化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对薪酬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能够促使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科学的调整和分配,促使企业整体的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创新和发展。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绝对的竞争优势。

一、企业薪酬管理的特点

所谓薪酬管理,就是指根据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的实际表现,给予员工与表现相契合的薪资待遇,确保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保持稳定的状态,切实提高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薪酬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化的薪酬管理体制存在敏感性、特殊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薪酬管理措施,在生产经营中渗透薪酬管理理念,结合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不同性质和工作内容,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平衡各方面的权益。

(一)敏感性

对于大部分工作人员来说,在选择工作时,薪资待遇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企业的薪资待遇与员工自身的利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薪酬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大部分的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会与工作人员的能力挂钩,所以要求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因此,不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工作人员,对于薪酬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对这方面的问题也非常敏感。

(二)特殊性

施工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内部控制制度和薪酬制度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及建立的内控制度,采取不同的薪酬制度。因此,各个企业建设的薪酬管理模式及不同的薪资待遇,都是由企业的自身属性及工作人员的价值所决定的,不同企业采取的薪酬制度其特点也会有一定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薪酬管理具备特殊性质。

(三)权威性

企业发展过程中,薪酬管理是企业员工重点关注的问题,薪酬制度对企业人员产生激励和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薪酬管理的权威性特点。

二、施工企业薪酬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施工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有效的薪酬管理机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两者进行充分结合,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全面提高企业薪酬管理水平。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薪酬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将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进行全面结合,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为了能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就应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并且留住人才,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人力资源是目前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制定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现代化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薪酬机制,这是目前最为有效、最为常用的激励方式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之间搭建沟通的平台,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员工的薪酬需求。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该结合企业员工所提出的合理诉求,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此外,对企业的薪酬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能够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此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如今,仍然有部分企业使用的薪酬管理措施是由管理人员全权负责,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权限相对较小,由于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薪酬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导致很多的薪酬管理机制出现了局限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薪酬管理的实际效果。另外,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之间认知存在差异,部分管理受传统的管理观念影响,并没有根据企业员工提出的合理薪酬需求,转变现有的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建立的薪酬管理体系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二)企业福利过于单一

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转型困难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发放福利时会忽视工作人员的诉求,部分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工作人员根本得不到福利。在这种情况下,会进一步削减员工的积极性,其工作热情也会大打折扣。员工福利是一种激励员工的重要措施,这种激励必不可少,通过发放福利的方式,能够使员工提升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内部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在企业发放福利时,应该尽量避免出现福利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更好满足员工的诉求。

(三)薪酬管理与战略目标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出现了变化,一系列新型管理手段的应用,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对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薪酬管理也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实现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有一些企业在制定管理体系时,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很难将薪酬制度和战略目标进行有机结合,这时两者在落实时很难充分发挥合力,不仅会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缺乏绩效考核制度

施工企业进行薪酬规划时,如果没有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传统的绩效考核更注重经济指标,对于管理指标重视力度不够。而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常会制定一些工资较高难度较大的绩效目标,结合员工工作具体完成状况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用这样的方式只注重管理层面的绩效考核,而忽视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导致考核制度并不完善。

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中薪酬管理创新措施

(一)创新薪酬管理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极大改变,原有的管理观念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很难适应新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企业需要进一步创新薪酬管理观念,充分意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重要性。第一,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员工自主意识和工作能力发挥的重要意义,加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建立与员工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待遇,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第二,企业还应该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结合目前市场发展的形势对现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观念进行不断完善,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下,很多企业认为自身的薪酬体系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而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长期不对自身的薪酬体系进行完善和改革,就会导致管理观念停留于过去。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的薪酬体系都进行了优化,原有竞争力较强的薪酬模式逐步失去了竞争力。所以,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对薪酬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确保能够更好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合理应用薪酬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促进薪酬管理制度的逐步创新。现代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于同行业及不同行业的薪酬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发展的状况及员工的实际需求,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要求企业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在创新时,应结合内部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通过发放奖金、福利等方式,对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应该利用网络平台,对基层人员提出的薪资待遇提出的合理意见,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及行业发展要求,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制度的优势,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开展多元化福利项目

现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对于员工的福利待遇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也适当提高了福利待遇。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多渠道进行有效的宣传,而且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落实政策,导致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并没有过多关注福利项目政策,同时还有大部分工作人员将资金福利放在重要地位,对于非物质的福利关注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利待遇项目的顺利推进。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企业应加大对各项福利政策的宣传力度,另外还应该适当提高企业福利制度的弹性,建立多元化的福利手段,通过这些弹性较强的多元化福利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多的选择,可以使员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

(四)合理应用创新型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创新薪酬管理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薪酬管理的创新提供可靠的支持。结合企业目前发展的实际状况,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性特点,通过对整个行业内部的薪酬水平进行全面调研,制定与企业员工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薪酬标准。在创新管理制度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对平时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提高员工的基本待遇、组织优秀员工外出旅游、增加评优资格等,通过多种有效的创新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网络平台上收集基层员工的诉求及相关的建议和要求,结合行业标准对薪酬满意度进行充分调查,适当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保证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顺利落实,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完善绩效考核内容

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出薪酬管理制度的优势,必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进一步优化企业绩效考核内容。第一,从企业内部实际状况入手,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岗位所发挥的实际作用,结合人力成本核算的结果,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内容。第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应该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对于同类型的企业岗位绩效考核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考核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企业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第三,企业在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时,应该根据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实际权利和责任要求,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防止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第四,从根本上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企业在建立薪酬管理制度时,应进一步明确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员工角度入手,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基本薪资、绩效薪资及员工福利比例,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工作人员创造良性竞争环境,确保薪酬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六)重新评估岗位价值

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定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全面了解不同岗位的实际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工作人员的个人技能对工作岗位进行有效的分类,这样才能够制定符合工作人员实际需求的管理体系。现如今,我国实行的薪酬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了固定薪酬、浮动绩效薪酬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固定薪酬与企业员工的工作年龄有着紧密联系;而浮动绩效则与员工的绩效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企业采取的薪酬比例和分配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各个岗位的现状,制定明确的薪酬比例,确保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员工对于薪酬待遇的需求,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人才流失对施工企业的负面影响,企业必须通过招聘吸引优秀人才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进一步调整绩效考核的内容,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长效沟通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现行的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确保能够真正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