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踔厉奋发担使命 奋发图强开新局奋力开创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02-05晋中市财政局

山西财税 2022年7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全市财政

■晋中市财政局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征程下的新使命,晋中市财政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和“1221”战略举措,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智慧、财政担当、财政作为。

一、勇担使命,积极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近年来,晋中市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全省财政工作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和部署,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晋中实际的基础上,着力支持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努力推动构建促转型、求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要求,加快推进新一轮的深度财税改革,促进财政体制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使之更加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要。在省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的背景和总体框架下,持续推动市县两级公共文化、应急救援、教育、科技等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动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县两级财政关系,提升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充实完善预算标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和约束力。同时,在全面实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晋中市市直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创新服务功能。

(二)支持转型项目优势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为充分发挥项目和企业对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市财政局全力支持对全市“转型项目优势企业”进行扶持培育、发展壮大。一是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设立“促转型增动能投资基金”,按1:4 的比例募集社会资金重点对“转型项目优势企业”的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项目配套、成果转化等进行管理与增值服务。二是充分发挥融资担保职能。安排专项资金注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促其有效开展政策帮扶,截止2022 年上半年,累计为2788 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75.04 亿元。三是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2019—2021 年,全市产业扶持资金每年安排预算2 亿元,除用于注入上述促转型增动能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外,主要用于对重点企业转型项目的奖补资金、各区县财政局工业技术改造专项引导资金和“以醇代煤”市级补贴资金等,有力推动全市工业领域企业产业升级换代和新能源经济发展。

(三)突出创新导向,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积极落实各项科技扶持政策,着力支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创新载体平台,助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每年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约2000 万元,对高质量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项目等给予资金支持,调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联合市科技局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设立科技创新担保资金,用于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合力支持我市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加快发展。推进市县两级科技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四)落实人才发展战略,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认真落实全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晋中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每年安排人才专项经费3000 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全市“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551”计划、专家(院士)工作站建设、引进农谷、高级专家和本土人才等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投入机制,完善科技人员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流程,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福利待遇进行“一事一议”,给予经费支持、安家补助、住房和医疗保障等“一条龙”服务,并对转型项目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中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按标准给予相应的项目资助。

(五)聚焦山西农谷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以打造乡村振兴战略高地为抓手,将建设山西农谷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从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着手,研究制定《晋中市财政局关于统筹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农谷建设的实施方案》,着力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政保障能力。统筹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农谷建设,2021 年,对农谷路网项目等配套建设予以保障,统筹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0 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3000 万元支持农谷实施“特”“优”战略。2022 年,安排山西农谷建设资金2000 万元,统筹历年债券资金4.6 亿元,全力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引领全市域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高区“三年成势、五年成型”总体战略目标实现。

二、认清现状,正视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不足

晋中市财政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推出了一批鼓励转型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提升了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效能。但仍然存在投入规模、使用方向、扶持手段和追踪问效等一些不到位、不完善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投入规模偏小且区域间不均衡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财政部门应紧扣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扩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然而,受经济发展规模和财力水平制约,资金总规模还不够大,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财政科技支出为例,尽管从2017 年开始,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突破2 亿元大关,并在2021 年达到2.42 亿元。但是投入规模上仍然偏小,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足1%,与发达地市每年动辄百亿元规模的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着巨大差距。对科学技术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还不稳定,具体表现在科技投入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未实现稳定增长,少数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同时,从各县(区、市)的投入情况看,地域间财政资金投入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科学技术支出总额悬殊大,数额最大的介休市和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占12 个县(区、市)科学技术支出总量的63.31%,近一半县的支出不足1000 万元,且在科技投入占比方面,各县(区、市)落差明显,对比强烈。

(二)投入方式比较单一

财政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财政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和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共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从全市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财政投入方式单一、拉动作用不强的问题。以市级科技研发专项资金为例,该专项资金总金额在2000 万元左右,除注入市级科技创新担保资金外,其余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的科技研发活动。项目分布在农业、新兴产业、现代制造、生物医疗、基础科学等多个领域,对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侧重力度不足。安排扶持资金在五十万元以上项目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十万元以下的项目。无论是从行业集中度还是项目集中度上看,都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对重大科研和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不足,不利于财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弱化了公共财政的资金效益。此外,从引导和带动实际效果看,政府投资基金的规模和数量还都比较有限,相应的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尚未成熟,撬动社会资本能力不强,对财政资金的放大倍数较低。以促转型增动能投资基金为例,可放大财政资金4 倍,而苏州市产业引导基金对财政资金的放大倍数已超过12 倍,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绩效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

随着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快推进,财政投入的规模不断增加,这对投入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情况看,以绩效为导向的投入评价制度还不够成熟完善,主要表现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目前财政绩效评价的重点仍集中在项目的合规性和成本两个方面,对于政府科技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不足,特别是社会效益这一抽象概念难以用具体的绩效指标量化考核,评价反馈结果的质量不佳。评价对象的不全面。现阶段对于绩效评价的对象还主要集中于重点项目和重点投入上,缺乏对有关财政投入的整体评价,“钱”花出去了,但是有没有浪费,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宏观上缺乏给予必要的考核评价与反馈运用。评价结果运用不够。由于部分绩效评价结果对实际财政预算调整的指导意义不大,实际过程中预算安排、监督检查、政策倾斜等财政工作与评价结果的联系不紧密,不利于财政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容错机制“缺位”。与传统投入不同,高质量发展投入,特别是产业转型投入和科技创新投入,往往都具备较高的失败风险。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还需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性,避免“一刀切”的监管,防止相关财政投入的闲置。

三、寻求突破,开创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前,晋中市正处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财政部门要更加充分地发挥财政职能,主动谋划支持全市高质量发展财政投入布局,统筹加大财政投入规模,明确投入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从机制体制上增强财政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谋划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要充分认识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将支持高质量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兼顾轻重缓急,统筹当前长远,制定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增强财政投入的科学性、前瞻性、统筹性。要在落实中央“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科技、教育、人才等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努力构建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投入长效机制。要聚焦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短板不足,集中资金发展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搭建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的财政支出架构。要按“统筹谋划、整合资源、集约发展”思路,协调好发展投入与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支出的关系,使各项财政投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县财权事权体系

要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推动市县两级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县财权事权体系。要按权责明确、边界清晰、财力协调的原则,优化市级与县级财力配置,构建全覆盖、分级层、有侧重的事权体系,协调市县两级财力,共同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对县级财政的考核办法,并给予先进地区适当奖励,调动县级财政加大投入的积极性。要深化中心城区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市与中心城区财政分配关系,适度增强市级财政统筹能力,并上移部分事权,促进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发展。要完善转型综改示范区财政体制,创新市与转型综改示范区的财政分配关系,赋予转型综改示范区更大的财力使用自主权,探索经济区域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税收分配办法和财政保障机制,促进各项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区域合作和资源集约使用。

(三)创新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投入方式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各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财政部门要更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更多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体系,拓宽其市场化筹资渠道,提升其市场化运作水平。要以政府性基金为纽带,牵引社会资本向市农高区和转型综改示范区聚集。二是要增强各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融资能力,探索通过财政资金注入、经营性资源注入以及资产重组等方式,增强国有企业“造血”功能。要通过政策性奖补等方式,支持鼓励国有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融资,增强其承担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的能力。三是要统筹用好政府债务资源,探索将政府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模式,吸引带动各类社会和金融资金投入重大发展项目。要用好PPP 工具,进一步整合市县两级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空间,统筹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四是要积极采取措施,探索解决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要持续增加市县两级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增强其业务拓展能力,鼓励其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要进一步健全贷款风险分担、融资担保费用补贴和定向贷款增量补助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力度,培育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融资环境。

(四)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投入评价体系

要树立财政投入绩效理念,完善以绩效目标为引领,以全过程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制度,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要完善支持高质量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行财政投入整体绩效评价和重点项目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要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办法,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监督检查、政策倾斜等挂钩,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财政政策的调控力。要对低效、分散的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减少“撒胡椒面”式的普惠政策。要创新各类高质量发展投入集中整合模式,对承担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组织程度高、项目前景好、可解决我市发展瓶颈的重点项目,给予集中扶持,发挥各项财政资金和资源投入的集聚效应。要建立起财政科研投入的容错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在基于信任的科研资金管理基础上划定清晰的资金管理使用“红线”,明确违规行为,制定资金使用的负面清单,在严守资金安全底线的同时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自主性和灵活性。

(五)夯实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财政政策不仅要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而且还要承担支持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要充实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机制,推动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城市转型、财政增收与人民幸福的良性互动。要切实加大民生投入,把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贫困及养老等民生问题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要切实加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托底之网,做好失业人员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事项的资金保障,切实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补助标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救助和帮扶,切实保障人民民众切身利益,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稳定之基。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全市财政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