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以《新中华报》为考察对象

2022-02-05

实事求是 2022年1期
关键词:边区抗战中华

梁 茜 付 翔

(1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2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党报党刊不仅是政党的主要宣传阵地,还是推进政党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利用报刊开展思想宣传工作,据统计,仅在1939年延安中央印刷厂就出版了《解放》20.59万册、《新中华报》45.49万份、《中国妇女》1万册、《中国青年》1.25万册、马列主义书籍30.32万册,[1](P55)其中《新中华报》具有较高的发行量,读者受众广泛,是我党运用党报推进革命工作的典范。目前,党的形象建设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学者们或以宏大叙事阐述党的形象变迁及塑造历程,或从歌曲、戏剧、绘画等文艺的微观视角解析党的形象构建具体形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界目前从党报党刊这一媒体视角研究中共形象建构的则不多。有鉴于此,本文从学界关注较少的《新中华报》入手,试图探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1939年到1941年刷新版《新中华报》来建构和提升自我形象的,这对于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宝贵经验亦有所裨益。

一、《新中华报》的创刊背景

《新中华报》的发展变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展具有深厚的联系。《新中华报》的前身是1931年中央苏区创办的第一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作为鼓舞苏维埃建设的红色号角,其办报宗旨是对根据地建设和苏维埃政权进行积极宣传。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拉开序幕,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向团结抗战转变,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1月29日,《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同年9月,“一个宣言,一个谈话”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新中华报》也随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而改组为政府机关报。

1938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开始实施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抗日民族阵营内部出现严重的投降危机。对此,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必须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克服一部分人的悲观情绪,坚决拥护政府继续抗战的方针,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2](P39)在此背景下,1939年2月《新中华报》改为刷新版并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由五日刊改为三日刊,兼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此时《新中华报》的中心任务已发生转变,正如其改组后的首篇社论所言,“新中华报改革于抗战正在走上新阶段的今日,本着中共中央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国共长期合作,以便在持久抗战中争取最后胜利的基本方针”,[3]可以看出,《新中华报》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升全民族抗战之信心与决心。

《新中华报》是在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心转换的大背景下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其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随着其身份定位的转变发生了变革。刷新版的《新中华报》与过去宣传工作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积极宣传报道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抗日战场军事情况、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抗日根据地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等。

《新中华报》创办之初,中共中央就对其寄予厚望,改版后中共中央将其视作抗战的重要力量,毛泽东特意为其题词:“把新中华报造成抗战的一枝生力军。”[4]《新中华报》面向延安中共中央各机关、陕甘宁边区及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发行,主要受众是工人、农民,因而刊载的文章短小易懂,常见动漫、木雕等插画,受到民众的普遍喜爱。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的政治方向鲜明,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策、方针的,是传达重要政治意见的有力喉舌。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濒临破裂,为适应时局的变化,统一全党舆论口径,《新中华报》于5月停办,与《今日新闻》合并改为《解放日报》。

二、《新中华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方式策略

(一)坚决抗战到底,构建“绝不妥协”的抗战形象

《新中华报》自创办之日起就以服从党的工作中心为宗旨,自觉担负起阐释中共立场、主张的政治责任。1938年底,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力求团结与进步”是今后抗战的总方针。[5](P382)因此,宣传“坚决抗战,反对投降”就成为《新中华报》新的中心任务。

首先,宣传新四军、八路军的战绩是《新中华报》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新中华报》用了相当大的版面来报道中共领导下的军队在晋察冀区、华中、华北、华南、晋绥等地的战况战绩,彰显了新四军、八路军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英勇作战、毫不妥协的姿态。如八路军九月“经过大小战斗二五二次毙伤敌日伪官兵四九一六名、俘敌日军四六名、伪军一三四名”,[6]又如“两年半来全国各战场敌军伤亡约在一百万左右,而一二九师以一师之众,就毙伤敌军九万六千余名,(俘获日伪及伪军投诚者在外)约占总数十分之一”。[7]《新中华报》刊登了大量的战事战绩,塑造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作战的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人民的支持与信任,提高了军民的抗战信心。

其次,发表中共中央社论以表明中共坚决抗战之立场。《新中华报》改版后的一大不同点就在于代表中共中央政策、主张的社论增多了,充当了中共和边区政府的喉舌。抗战之初,“抗战到底”的既定国策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对此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此,《新中华报》头版社论指出,“所谓抗战到底,就是指中国彻底战胜日本强盗,不仅在华中华南华北予敌人以打击,必须打到鸭绿江边,驱逐日寇出中国国土以外,否则我们抗日的使命就没有终结,抗战也不能罢手”,[8]这打消了一些国内主和派认为日本会知难而退,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状态的妄想。

再次,抨击国际投降主义和国内投敌卖国行径。抗战前期,英法美一直奉行绥靖政策。1939年7月25日,英日签订的《有田—克莱琪协定》被称为“东方慕尼黑协定”,英国首相张伯伦公然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日本的让步。对此,《新中华报》发表社论《一致反对张伯伦对日妥协》,揭露和抗议张伯伦妥协退让、援日制华的绥靖行为,号召“只有坚决的反对张伯伦的政策,才能缩小战争的范围,才能建立起世界反侵略的统一战线”,[9]表明了中共反对国际投降主义的坚定立场。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国际社会尚且出现妥协投降的行为倾向,国内社会更是弥漫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对此《新中华报》及时抨击汪精卫等叛国汉奸的投日妥协行为,重申“日本帝国主义根本灭亡中国独霸东亚,征服世界的政策,始终坚持不变,同样,汉奸汪逆出卖国家民族的卑鄙无耻恶毒阴谋也始终坚持不变”,[10]揭露了日寇诱降行为的本质,拆穿了国内主和派的叛国阴谋,始终牢牢把握抗战到底的舆论导向。通过以上方式,《新中华报》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塑造了中共决不妥协、抗战到底的形象。

(二)坚持人民立场,展现“与民共治”的民主形象

民主是抗战胜利的有力武器,也是《新中华报》创办的重要前提。《新中华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主张“民众是无攻不克无坚不催的一种伟大力量”,[11]鼓励和支持民众参与民主实践。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彻底三民主义”,参议会制度就是实施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它实际上成为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为了充分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中共在边区大力推进民主制度化。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新中华报》对会议内容给予了充分报道,如各参议员对边区政府工作提出的十二条提案,通过的边区选举条例、政府组织条例、各级议会组织条例、法院组织条例等法规。[12]1941年初,为健全基层民意机构,边区政府号召全边区各界、各阶层人民进行乡市参议会的选举,让民众亲自选出自己的代表。对此,《新中华报》刊载了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占据三、四两大版面,对选举方法、选举资格、选举区域等作出了规定。《新中华报》聚焦参议会议程,报道参议会内容,总结参议会成果,不仅向各界展现了边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模式,还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使其认识到参议会是“全边区人民管理自己政治的最高权力机关”。[13]

《新中华报》还把民主选举这一政治实践作为重点宣传内容。《新中华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对边区民主实践的指示意见,明确要以“民主政治选举”为首要,指出“民主的第一着,就是由老百姓来选择代表他们出来议事管事的人”。[14]为动员民众参与选举,《新中华报》还刊登了大量口号和标语,如“保卫边区须要选举”“提高民众须要选举”等,[14]以激发民众的参政热情;同时,鉴于边区民众文化水平不高、有些人居住得很远而无法投票,为避免不公中共还探索出实现民主选举的多种形式,如背箱法、投豆法等。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还创造了“三三制”的政权建构模式,通过人民选举使众多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共同参与边区政权建设,《新中华报》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通过《新中华报》的宣传和动员,民众的参政意愿大幅提升。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次民主选举的投票率高达80%,延川、清涧等县的甚至达到了95%,[15]不仅有力回击了民众素质低不宜实行民主的错误言论,还为各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树立了典范。此外,作为全国性的报纸,《新中华报》也关注并宣传了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状况,例如刊登《晋察冀边委的施政纲领》,发布头版社论赞扬晋察冀边区民主建设的成就,指明边区选举的领导组织机关、选举法、组织法都是完全符合民主原则的,彻底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16]

《新中华报》鼓励人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在边区营造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氛围,将陕甘宁边区塑造成民主政治实践的模范。对此,谢觉哉高度评价陕甘宁边区已经有了“高度民主的实质,继承了苏维埃优良的民主作风”。[17]来访的斯诺也认为陕甘宁边区“具有中国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民主的制度”。[18](P160)通过《新中华报》对边区和根据地民主理论、民主政策、民主实践的集中报道,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人民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抗日政权。

(三)深入报道边区建设情况,塑造“自力更生”的奋斗形象

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是根据地的一项主要任务。陕甘宁边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文化落后,加之1939年底国民党加大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使得本就脆弱的经济状况更加难以为继,甚至无法满足军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对此,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边区经济发展,毛泽东在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提出“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边区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党政军各机关各学校团体各界民众均积极响应,随后全区乃至各根据地都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运动。

报道陕甘宁边区生产建设情况,激发民众生产热情是《新中华报》宣传工作的重点,自生产运动开始后,几乎每版都会以大量的篇幅刊登有关报道及社论。《新中华报》紧跟步伐详细报道了各地各级组织的生产计划以及生产运动的开展盛况。为鼓舞民众生产热情,展示边区精神面貌,配合生产运动发展势头,《新中华报》专门开辟了“生产运动”专栏,“发表有关开荒的消息82条、通讯14篇”,[19](P58)发表了《生产运动学习运动深入区乡下层》《统一战线部的开荒热》《抗大开荒》等文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形象。

政党领袖形象是政党形象的一个映照,《新中华报》经常报道中共高层领导人亲事生产、与民同耕的新闻,如王稼祥、滕代远亲自“荷锄登山,领导耕地”,[20]洛甫亲自领导中央秘书处宣传部开荒七十余亩,[21]陈云、李富春参加了挑粪等。[22]这些报道不仅拉近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众的距离,还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扎根群众,依靠群众的良好形象。在党的领导下,边区人民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九三七年开荒三十余万亩,一九三九年开荒达一百万余亩”,[23]不仅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还能供给军粮、售卖余粮,人民、部队和机关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新中华报》也开辟了“经济建设”板块,展示边区纺织业、工商业的发展,盐、铁等资源的开采。《新中华报》对边区生产建设运动的集中报道,既弘扬了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还大大激发了全国的生产热情。

(四)坚持统一战线,树立“精诚合作”的团结形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新中华报》改版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发表纪念文章《强调团结与进步》,指出该报的目标:“第二年的政治方向是什么?我以为就是强调团结和进步,以反对一切危害抗战的乌烟瘴气,以期抗日事业有进一步的胜利。”[24]只有真正做到团结,才能抗战到底,争取民族解放的胜利。《新中华报》始终秉承中共中央确立的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宗旨,不断发出与国民党精诚合作并拥护国民政府领导抗日的信号,表明愿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共同合作基础,“号召全党同志积极拥护国民精神总动员”;[25]彭德怀也在《新中华报》上公开表示中共和八路军是“三民主义和抗战建国纲领的最忠实最坚决的执行者”。[26]“七七事变”纪念日时,《新中华报》刊出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宣言,文章以澎湃的话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拥护蒋介石的坚定决心。在面对意图离间国共两党的汪伪政府,《新中华报》发表文章表明:反共是日寇诱降中国的法宝,是汉奸汪逆破坏国共合作达到投降的借口与桥梁,只有巩固国共合作与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坚持抗战,才能有效的反对日寇诱降及瓦解中国抗战阵线的阴谋政策。[27]即使是在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依然没有放弃与国民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日。《新中华报》对皖南事变发出强烈抗议,不断向社会各界呼吁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重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以舆论之力共同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一直以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宣传重点,一方面通过大量报道反复重申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之决心,另一方面揭示了国民党不顾民族大义、破坏团结的恶劣行径,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占领了舆论高地,树立了顾全大局、精诚合作的团结形象。

三、《新中华报》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的基本经验

抗战时期,中央党报的广泛发行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执政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极大提高了党的社会影响力,有效塑造了党的良好形象,动员了全国的抗日力量,使民众更加了解、信任、拥护党。《新中华报》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宝贵宣传工作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党媒姓党:服务党的中心任务,阐释党的政策主张

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以贯之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28]坚持“党媒姓党”原则,服务党的中心任务,阐释党的政策主张是抗战时期《新中华报》思想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成功形塑党的形象基本经验之一。

动员抗战力量是党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任务,而办报是实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征收救国公粮是动员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皖南事变后,边区财政艰难维持,征收救国公粮的数目也从五万石陡增至九万石。与此同时,征收公草、寒衣、羊毛及征兵工作也在同时进行,这使得群众负担沉重,征粮工作进展缓慢。因此,怎样做到既动员了民众力量,又不失损害党群关系,还能维护党的形象,是《新中华报》面临的迫切难题。首先,《新中华报》在征收救国公粮的过程中连发多篇文章阐释边区的征粮政策,如《谈谈征粮问题》《征收公粮与信心》《征收九万石救国公粮的意义》,从抗战形势、生产能力、公民义务等角度解释了征收如此大数额的救国公粮的原因及意义。其次,对各界干部在征收救国公粮中的宣传动员工作提出要求,“除了耐心的解释征收救国公粮一般的意义之外,还应特别解释为什么今年的救国公粮要增多一倍,征收九万石”?[29]《新中华报》刊载的文章对民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民众认识到目前边区所面临的恶劣局势,明白了“要有军队,才有边区;要有军粮,才有军队”的道理。[30]再次,《新中华报》也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注重征收策略,在进行征粮工作之前要切实做好调查统计工作,在征粮过程中要厘清认识、发扬民主、保证公平,改正以往存在的一些强迫摊派的问题。通过党报的政治动员再配合边区干部在征粮过程中发扬民主作风、发挥模范作用,最终九万石的征粮任务超额完成。《新中华报》始终坚持“党媒姓党”的工作原则,阐述党的政策主张,宣传党的执政理念,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认识,推动了边区政府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二)面向群众:内容通俗化,形式多样化

毛泽东指出,做好宣传工作要看对象,“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31](P836)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因此,搞好宣传思想工作光有党性还不够,还要坚持人民性,必须面向群众做宣传,为人民发声,这也是抗战时期《新中华报》成功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基本经验之一。《新中华报》面向全国发行,读者群体主要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工人和农民。李鼎铭在《关于文教工作的方向》的报告中指出,当时陕甘宁边区文盲率高达90%以上。[32](P226)因此,在1939年的延安文化界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和出席的知识分子一致认为《新中华报》要更加大众化、通俗化,要办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的报纸。此后,《新中华报》在促进报刊大众化、通俗化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首先,为人民发声,表达人民的诉求。《新中华报》是人民表达自身需求的平台,多次发表社论为人民积极争取政治权利,要求国民政府“必须首先保障人民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信仰的自由,及一切抗日党派的合法权利与活动;必须认真取消野蛮专制暴横独裁的旧政治,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民主制度的新政治”。[33]其次,形式多元化,贴近群众生活。张闻天曾建议“新中华报以后要多方面的去反映现实,文艺、歌咏、木刻、漫画、科学、哲学都可以登载”。[34]因而,《新中华报》刊载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在纪念五四青年节时刊载了五四青年歌,以歌曲的形式引导民众弘扬五四精神。再次,内容通俗化,反映群众生活。面对文化素养不高的受众,《新中华报》刊登了一些短小简洁的文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同时开设了“边区生活”“延安生活”等栏目,征集了大量反映民众生活的文章,从人民的视角出发展现边区风貌,如《介绍几个边区妇女的故事》《生产运动中抗大学员进厨房》《鲁艺欢迎演剧第三队盛大联欢晚会》等都生动描绘了边区人民的抗战生活。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坚持为党发声就是为人民发声的宣传原则,做到了宣传工作中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不仅有效地动员了群众力量,也成功形塑了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

(三)激浊扬清:引领舆论导向,争夺话语阵地

马克思、恩格斯将党报党刊看作“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35](P336)党报党刊是政党争夺话语权的舆论高地,《新中华报》的宣传工作始终围绕着争夺民主革命话语权而展开,通过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在与国民党和其他反动派的舆论交锋中凸显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抗战策略,成功将中国共产党树立成为一个抗日、民主、奋斗、团结的先进政党形象。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新中华报》的重要职责。抗战时期,国民党也十分重视利用宣传机构制造声势来攻击中国共产党,顽固派声称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毫无功绩可言,将中国共产党灵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污蔑成保存实力之做法。1941年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更是加大了对共产党的污蔑,宣称新四军“不遵调遣,自上月以来,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搅乱战局,破坏抗日战线,图谋不轨”。[36]对此,《新中华报》毅然肩负起回击谣言、争夺话语权以维护中共形象的责任。首先,《新中华报》直面谣言、掷地有声,通过报道大量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勇战绩,以铁证和数据回击毫无根据的谣言。面对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韶关演说中公然诋毁八路军“游而不击,延安无一伤兵就是证据”等言论,《新中华报》及时反击,如“我八路伤亡达十万,而敌伪伤亡则达二十余万,我军俘虏敌伪达两万,缴获敌伪枪支达四万”。[37]及时的回应,不仅肃清了谣言,还构建起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中流砥柱”的形象。其次,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多次制造摩擦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中华报》发表多篇文章予以抗议和谴责,尤其是在皖南事变后,如《通电全国抗议皖南巨变,促即制止反共祸国行为》《全国人民起来制止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罪行》,一方面呼吁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声援,另一方面引导舆论向蒋介石政府施压。《新中华报》通过对国共两党抗战理念和行为的对比宣传,在话语交锋中实时呈现国共关系的聚散离合,将“投降妥协”拉回到“抗战到底”,将“对抗分裂”拉回到“一致对外”,始终引领着团结抗日的舆论导向,捍卫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话语阵地。

四、余论

《新中华报》是我党抗战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报纸之一,通过客观全面的报道,为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信息渠道,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塑造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党形象,使党在抗日战争中真正成为民众心中的“中流砥柱”。党报党刊是探寻政党核心理念、政治立场的最直接的文本,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其他报纸如《解放日报》《中国青年》等都承载着党的政治理念,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而中国共产党如何利用报刊与国民党进行交锋论战,并在政治地位、舆论声望上取得成功,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党报党刊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融合现代媒介始终要坚守国家舆论阵地,紧随时代潮流,传播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提升报刊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竞争力,努力掌握话语主导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进一步塑造党的形象伟大工程。

猜你喜欢

边区抗战中华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