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逻辑

2022-02-05赵洪瑶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李 睿 赵洪瑶

(1.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兰州大学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第三条经验——“坚持理论创新”中予以总结。其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派生出来的,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文化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逻辑,有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需要,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基础上,让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喜闻乐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必然要求。一个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该理论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程度,这个结合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要实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更要同汇集整个民族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恩格斯指出:“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2]42这里的“民族的服装”指的就是民族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深植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3]14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中华大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紧紧连在一起。

其次,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让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喜闻乐见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蕴构筑了中国两千多年统一以及在分裂中谋求统一的意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其实主要是统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还承载着中华儿女对中华文明的普遍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集了中国人的全部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得到中国人民的心理认同。另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生动的表达方式,先过了语言这一关,进而让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喜闻乐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最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路,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新征程的实践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华,更好地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实质,即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5]203这里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辨别“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二是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其现代化表达形式”。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这就要求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遵循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需求对其基本内涵进行改造、提升、创新和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6]708。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式、结合时代语境,着力研究和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能量。尤其是通过创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丰富治国经验和政治智慧,系统论述其对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借鉴价值,引导我们悟透阐明重民本、讲仁爱、尚和合等核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在内的内在形式,以及通过文学作品、文艺作品、传统节日、行为规范等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这里更注重的是实现外在形式的创造性转化。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充分挖掘和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赋予其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表达,构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5]20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理论特征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通过自我革新实现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普世真理,支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任一方面的自我革新。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补充现代化的内涵,构成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内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借助马克思主义和平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通过凝聚各国共识,构筑人类共同的价值基础,为全球治理的共识需求提供中国智慧。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通过总结历史、实践经验实现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历史与实践经验的总结,精准提炼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创新成果,从而不断补充、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通过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实现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开放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上的与时俱进,在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通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建新理论,广泛汲取、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相关学术思想不断推陈出新。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在文化观念上照抄照搬,要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是异质性文化,两者在不同的文明中孕育,但它们在特质上契合、在理想上共通、在立场上统一,诸多契合点和共通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质上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共有特质,特质上的契合之处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奠定基础。从包容性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包容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宽广胸襟。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3]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通过兼收并蓄汇聚了各个朝代诸子百家的优秀文化成分。从发展性来看,与时俱进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恩格斯在谈及马克思主义时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7]562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吸收全人类思想精华而创立的科学思想体系,在回应时代课题、解决人类问题中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顺应社会发展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和更新,二者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辩证性上来看,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遥相呼应。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哲学家多注重行动,认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原则和事物的矛盾法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将辩证的思维方式渗透和贯穿于中国政治、社会、历史、道德等各个领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上共通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社会的构建方式、构成内容、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共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究将形而上的至善追求同形而下的务实追求结合起来,既要达到“明德”“新民”“至善”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明确提出必须脚踏实地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在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再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建设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共有、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思想,还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上的共通之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理想的构建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核心内涵。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8]1,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的构想。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承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弥补了传统大同社会思想存在的缺陷,即缺乏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有效的实践支撑以及现实的发展路径,将大同社会理想中的有益之处同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既掌握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要义,也融入了大同社会理想的文化元素。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场上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安民富民乐民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性上的高度统一。一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9]28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民贵君轻、以民为天、以民为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民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肯定。二是发挥人民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英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惟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观念,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进步、国家兴衰存亡都要紧紧依靠人民,积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三是发展为了人民。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为人类求解放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3]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观念,追求“小康”社会的理想状态也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逻辑

基于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互动、借鉴、融合、再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方法论指导,使具有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具备了民族性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更具有现代化特征,这一良性互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活力,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与时俱进,实现现代性转化,发挥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首先,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价值。传统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最显著的特征是“德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滋养中形成了尊德行、崇礼义、重教化、尚君子、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民为邦本等传统德治思想,这些思想包含着古人为人治世的思想精髓。在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指导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当前国家和社会治理有长远的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在当今时代立足世界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根基的优势所在,他强调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0]164增强民族向心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力量,还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后,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局势严峻,人类面临贫富分化、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和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理念为解决当前人类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为当今人类突破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提供了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性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155,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文化基因是指保证某一个文明绵延多年不曾中断、屡经冲击嬗变不脱底色、固本培元且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基本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独特标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1]12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尊崇“大道”。儒家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2]49。这便是代表中国人历来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共处与发展关系的文化基因。二是倡导“中和”。《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3]13。这便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文化基因。三是秉持“仁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4]3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5]125这些都是代表中国人崇德尚礼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承载的全部基因信息遗传给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渗透到他们的精神层面、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同样,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便源源不断地为其“成长”注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精神食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进行的精神思考、开展的精神活动、凝聚的精神力量,都以文化的形式储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是最深层、最根本的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崇尚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不懈奋斗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创造精神、“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的以民为本精神、“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天下大同精神、“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蕴着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永续不绝、创化日新的精神密码,陶染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生活习惯,滋养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薪火相传,为马克思主义实现本土化提供了精神营养。正是因为吸纳、融合、升华了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食粮滋润下结出的硕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绘制的新的精神坐标。

(三)促成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11]13,在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一大批思想理论创新成果,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新的飞跃。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6]534。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阐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论,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把“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结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首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部分内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精华,结合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各阶段的展望,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通过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维,结合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现代性结合;科学发展观是秉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调和各方理念的成果。这些思想汇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安邦、修齐治平思想进行时代转化,形成了一系列新时代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思想进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高度凝炼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理论地位,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16]。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和中华文明的智慧光芒,鲜明地揭示了不同文化在同一国度高度契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