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媒体力量 讲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2022-02-04管毓树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云南日报云南文明

文 管毓树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就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全省主流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肩负使命,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体现责任与担当,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从强化思想阵地建设、加大媒体融合、迈开脚步深入基层多措并举为讲好生态文明故事唱响主旋律、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

强化思想建设 让生态文明故事立起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好媒体阵地宣传好生态成果、讲好生态故事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的《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云南省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以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统领,补短板、树典型、创模式、推机制,推动实现绿美云南建设取得新成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达到新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生态安全得到新巩固、生态文明制度实现新突破、生态价值观念实现新提升6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切嘱托,也是新时代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宣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并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云南省积极实施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八大攻坚战”,依法加强洱海流域治乱治污和保护工作,妥善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为全方位展示云南治理洱海、保护洱海,落实生态优先的发展定位,云南日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发挥媒体监督作用,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共同推出“魅力大理”特刊,每个月以2至3块固定版面,对洱海治理的政策法规、实干举措、落实成效进行了梳理报道,日常亮点新闻、治理进度报道,配上特刊的深度组织策划报道,形成强大的报道矩阵。截至目前,特刊持续办了7年,有力有序地展示大理生态环境治理成果。通过持续关注,讲老百姓身边的亲历故事,展示百姓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从而引领生态文明保护发展的行动自觉,让生态文明建设在云南边疆大地上生根开花、结出硕果。

聚合融媒力量 让生态文明故事活起来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今传媒发展的主流方向,从内容角度讲,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可以说是各级主流媒体的“第一要务”。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举办,全球目光聚焦彩云之南。COP15在中国举办,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举办地落地昆明,是对云南生物多样性、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等综合因素的高度认可。

作为主流媒体,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把向世界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为重要宣传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注重权威内容、融媒表达,积极拓展媒体融合报道。以《云南日报》特别推出12版主题特刊“COP15·春城之邀”为引领,云南网、云报客户端、云南发布、开屏新闻、云桥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全媒体同步发布,陆续推出主题评论、消息、综述等多种新媒体呈现形式,同频共振,集中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成果,营造出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2021年7月,由中央网信办、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的COP15“滇西秘境·云南生物多样性全媒体主题采访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启动。围绕“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走进德宏、文山、怒江、迪庆、丽江等地,聚焦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世界级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云南创新,向世界宣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云南。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发挥地方派驻机构的优势,联合云南网、云报客户端、开屏新闻全媒体联动,在德宏州的采访行动中,全媒体记者团进入芒市轩岗乡深山,与菲氏叶猴亲密接触,近距离观察菲氏叶猴群嬉戏、打闹,人与动物和谐相伴的场景令人难忘;在盈江县犀鸟谷,数十人组成的采访团,两个小时原地等候,直到“主角”翩翩而至,通过肉眼真实探访犀鸟生活的场景,无需滤镜的成像、真实贴近的语言描述,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呈现素材;在盈江县大娘山,采访团凌晨5点起床,去探访长臂猿猴,生物多样性触手可及。“犹如在动物园,人与动物相约,想见就见”,成了采访团挂在嘴边的话语。身临其境的采访过程,让笔者以饱含情感的笔触写出了《大娘山探访天行长臂猿》《走进热带雨林探访珍稀动物犀鸟》《湿地探访河燕鸥》《胡蜂养殖:经济与环保双丰收》等一批重点稿件,将德宏作为全国唯一能观测到五种犀鸟的地方、中国菲氏叶猴最大种群栖息地、天行长臂猿等生物多样性风貌一一展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信息采集权威、新闻产品创新、平台渠道完备的综合优势,开设专题,以视频,海报、数据可视化等形式,对采访团一行进行形象生动的立体化展示,既有微观的鲜活案例,又有中观宏观的深度解剖,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可视性和可触感,进一步强化了报道主题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实现了报道内容的一次采集、多元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报道。用脚丈量,用情、用力,通过全媒体融合呈现,向世界生动讲述了云南生态保护的故事。

践行“脚力”让生态文明故事有温度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脚力”,就是迈开双脚的力度,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好的题材内容,需要记者用脚力丈量大地,发现生动、典型的百姓故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2017年5月,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的“美丽云南·穿越自然保护区”融媒体采访组启动。从2017年至2019年,持续两年的大型采访活动,先后相继走进如诗如画的高黎贡山、云龙天池、白马雪山、无量山、哀牢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深山中、在密林里,穿越采访,对记者“脚力”是一场多重考验,最长的一次采访近一个月,最短的也有十多天。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看,用心灵去感受,去体会云南为什么会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去感知保护区里各种花草的“呼吸”,去触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云南跳动的脉搏。2019年4月,采访组在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安召村,偶然间发现了一只受到了触电、被狗咬伤的西黑冠长臂猿,村民们亲切地称其为“小平安”。为避免“小平安”受到伤害、正常回到大自然中,展开了3个多月的持续关注报道,让这只全国首例长臂猿科物种“小平安”成功回归栖息地。题为《一只有故事的西黑冠长臂猿:“小平安”的回家路》获2019年度中国新媒体公益优秀案例。通过深入实地采访写出的《翻越心中的高黎贡》《云南腾冲境内缘何新物种频现》《雪山深处觅岩羊》等多篇稿件在人民网的阅读量超过百万,让多姿多彩的云南生态美得到更多的展现、绽放。

猜你喜欢

云南日报云南文明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请文明演绎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漫说文明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云南日报》经济报道新闻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对不文明说“不”
园子里的春天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