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

2022-02-04何天华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宣传部部长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权力观公权力公职人员

文 何天华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宣传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要深化党和国家监督体制改革,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不关进笼子,公权力就会被滥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确保一切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发展趋势上都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权用权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容易被误用和产生腐败,违背权力主体的意志。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只讲权力,不讲责任,放弃义务,就必将导致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权力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出偏差,权力观也要出偏差。所以,权力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权力的使用。权力的监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我们把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纳入统一监督的范围,解决了过去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不同步、部分行使公权力人员处于监督之外的问题,实现了对公权力监督和反腐败的全覆盖、无死角。”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

权力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公权力正确行使更好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权力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公权力正确行使,更好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一方面要管住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行为,另一方面要管住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行为,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同时,注意保护那些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对那些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要及时予以澄清,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通过对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被纳入国家监察范围,党和国家监督工作逐步延伸到每个领域、每个角落。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通过与党纪的衔接,形成与党纪处分相贯通的政务处分制度,进一步明确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把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统一起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监督效能,促进广大公职人员依法履职。

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把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国家监察是对公权力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监察委员会第一项职责就是“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教育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切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要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正偏差的矫正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增强监督实效。

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推动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统筹好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助职责,厘清纪委监委监督责任与部门监管责任的权力边界,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最大程度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必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化标本兼治,使广大公职人员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社会氛围。

持续深化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实践的。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落实落地。紧盯权力运行,围绕行使公权力的人和组织、机制建设、制度执行、权力运行“四个环节”进行全链条闭环监督。对责任落实跟进监督,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有效落实。结合实际找准政治监督的具体抓手,以“小切口”做实大监督,实行清单式管理、对账式销号,做好问题反馈、精准问责、督促整改等工作,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做深做实日常监督。日常监督要紧盯关键人和重点事,靠前监督、主动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日常监督,督促其发挥“头雁效应”,推动上级带好下级,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重要政治责任。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将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行业作为监督重点,紧盯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工程招标、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人员,深入了解关键岗位的工作运行机制,善于发现其中的廉政风险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查漏补缺,切实管住关键岗位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问题”这一主线,对准靶心、精准发力,聚焦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监督。深入开展“惩治基层腐败、推动基层治理”专项行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腐败问题有人查、不正之风有人治。在解决顽瘴痼疾中推动形成预防提醒、以案促改、监督执行的完整防范链条,推动部门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和监管机制,压缩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空间。聚焦具体制度落实情况,强化对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紧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督促被巡视巡察单位和派驻单位建立健全主体责任清单制度,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落细。

猜你喜欢

权力观公权力公职人员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浅谈人性假设与权力观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严于用权
简述权力观对现实的影响
公权力配置资源的二律背反
国家公权力对我国相关用益物权的影响
理性看待公民对公权力的“不信任”
公权力为何这般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