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教育理论对开展课程思政的启示
2022-02-03刘娜娜
刘娜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讲话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遵循,探索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实现形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伴随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展开而不断丰富发展,关于课程思政的定位、本质、实施路径和量化指标等研究内容深化了我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当前学界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理论中探索课程思政的理论渊源和方法论指导。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思逝世后的12年时间里,恩格斯实际上成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导师,过去由马克思和他共同承担的指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恩格斯多次阐述无产阶级教育的相关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恩格斯关于教育的重要理论观点,对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课程思政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一、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开展课程思政的启示
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开篇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定位。
(一)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坚持人民立场的人才
阶级性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之一,并且是教育的核心属性,否认教育的阶级性而把教育包装为无差别、超阶级的显然是脱离现实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但不同阶级性质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属性有着根本不同,集中体现为所培养人才的阶级立场不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资产阶级教育和无产阶级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服务的阶级利益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指出资产阶级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实质上是把人训练成资本主义生产的机器,通过把人规训为生产机器或者机器零部件一样的存在,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和对无产阶级的压迫,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这一本质区别决定了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坚持人民立场的人才。
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阶级立场理论给我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在于,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充分重视人才培养的人民立场定位。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处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而培养学生具备崇高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善于开拓的精气神,离不开培养学生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只有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真正认识个体与集体、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关系,才能鼓舞学生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的:“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2]只有培养的人才是坚守人民立场的人才,才能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入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根本性和原则性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上社会烙印。”[3]从事各项科学研究的人是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研究者的立场、观点、方法都与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直接相关。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人民立场的树立、培养和强化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人才肩负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人才所肩负的使命,是社会主义人才坚守人民立场这一内核的逻辑外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详细阐述了这一使命:“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4]坚持人民立场的人才所担负的使命首先在于使无产阶级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革命开展所需的条件因素,在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统治斗争的过程中始终坚定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边,不被资本主义的宣传美化所蒙蔽,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认清资本主义统治的本质而不懈研究和宣传,为无产阶级完成解放全世界的历史使命贡献重要的理论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的首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定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过程中,新时代标志之一就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的引领力、影响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伴随东西方权力格局的变化,面对崛起的中国,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围攻和打压也日益加剧。他们不遗余力地全方位、多手段全面遏制中国的崛起,利用自身的霸权地位尤其是话语霸权误读和扭曲中国形象,并将西方的消极价值观念以巧妙和隐蔽的方式向我国国内输出。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必然要面临西方话语霸权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有效应对西方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丑化、误读和歪曲,需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立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培养力度:一是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从国际比较中真正理解并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对外宣传能力,在对外交往中不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美化所蒙蔽,能够有理有据有力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应对国际社会的舆论挑战;三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知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增强理论认知水平,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增强实践历练,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有专业素养的人才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巩固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共同努力做出贡献。恩格斯在1891年致信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奥古斯特·倍倍尔,其中,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获胜的未来设想时,恩格斯阐释了专业型人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当时的背景是此前恩格斯曾预言旧的资产阶级统治已经腐朽陈旧,但在和平发展时期它可以继续支撑数十年,之后无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可能使得无产阶级胜利夺取政权。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状况如恩格斯所预想的第一种情况一样,所以无产阶级并没有如预言所说的在1898年夺取政权。倍倍尔等工人运动的领袖对恩格斯的预言失败十分不解,恩格斯专门写信澄清这一误解,表达了自己希望当前的和平发展局面继续维持,原因在于当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做好夺取政权的充分准备,当前的和平局面利于无产阶级运动继续创造和积累利于革命胜利的主客观条件,而如果爆发战争,那么这种积累就只能被迫终止。产生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判断正是基于专业型人才这一因素,因为“为了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我们需要有技术素养的人才,而且需求量很大。”[5]621但是当时的工人队伍中并没有足够量的、足够素养的技术型人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直到最近,我们甚至还因为大体上摆脱了‘有教养的’人而感到高兴。”[5]621在不具备足够量的专业型人才的情况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去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只会步步维艰,难以实现目标,前车之鉴就是巴黎公社。恩格斯分析当时巴黎的革命者们在困难的条件下执掌政权,但没有培养起足够的技术型人才,不得不依赖旧政权里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不可避免遭遇到出卖、欺骗和反对,革命成果难以巩固。因此,恩格斯分析,在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和平局面再持续十年,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力量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就会越发有能力吸收大量的年轻技术专家、医生、律师和教师等人才,即便这些专业型人才中有反动性,但是由于工人运动所积累的条件足够稳固,不会重蹈法国革命者的覆辙,这些吸收进来的专业型人才“在党内同志的帮助下把工厂和大地产掌管起来,为民族造福”[5]621。虽然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专业型人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也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专业型人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
开展课程思政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课的育人效果而不是削弱课程的专业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大学生要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其中,过硬本领就包含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内在要求,这是课程思政建设当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环节的关键内容。课程思政培养专业型人才意味着要重点关注育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将所学所思创新性转化为指导实践、引领实践的成果。通过突出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出具备过硬本领的时代新人。
(四)培养综合型人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必不可少
恩格斯在论述人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性时,针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侧重表述,但贯穿其中的主线始终是社会主义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他的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1893年12月19日给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致信中。在致信中,恩格斯对大学生们深情寄语:“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向大学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为培养他们的政治活动家的最好的原料;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6]对于要担负实现工人阶级解放重任的社会主义人才而言,仅仅具备理想情怀是不够的,还需要储备丰富的知识;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因为社会主义的实现不仅需要无产阶级掌握政治机器,还要管理全部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恩格斯的这段寄语为我们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即兼备“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的时代新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为本,“树人”为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才是真正的一流人才。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定位不仅要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合格公民,而且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综合型人才培养定位框架内,课程思政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即能够不断汲取新知识、融会贯通已有知识基础并开展研究的探索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即能够从社会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认识社会,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适应和沟通能力,即能够应对挫折,顺利融入社会,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社会实践能力,即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向现实应用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开展课程思政的启示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并在工人运动中确立了主导地位。在工人阶级广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波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浪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为了破除这种歪曲和庸俗化历史唯物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恶劣影响,晚年的恩格斯奋起捍卫唯物史观,并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全面阐发并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恩格斯晚年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的全面阐发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对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启示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前的很多著作中都作了充分的论述,但是在唯物史观创立时期以及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破除唯心史观的主导地位和迷惑性是他们当时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着重论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恩格斯认为,当时这样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5]593但这也造成了对上层建筑所发挥作用强调不够的问题,因而导致一些人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歪曲和攻击唯物史观。所以恩格斯认为需要在肯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论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他在1890年9月给柏林大学数学系的学生约瑟夫·布洛赫的回信里重申:“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5]591恩格斯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又坚持了历史辩证法。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经济基础所发挥的决定作用是首位的,这提示我们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紧紧依托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是课程思政最丰富、最直接也是最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时寻找、积累与授课主题直接关联的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第一步。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关键就在于依托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立足于新时代的课程资源基础。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成就的取得背后有强有力的党的领导这一关键优势,各类课程十分有必要且有需要从中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其纳入本门课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之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这一关键元素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在教学中自然融入关于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四个自信”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汇入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全过程中。
深度挖掘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需要充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成就,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取得成功最为决定性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课程思政从教学理念的树立、教学设计的展开到教学效果的呈现,都需要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在专业课程所属学科、应用领域、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等多个方面的体现,既要把其中显性的有关党的领导的思政资源充分整合呈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要把隐藏在深层背景中的思政资源梳理并深度阐释。在育人的过程中,以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制度优势的思政元素充分运用于专业课教学中,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百年征程,展现其中所蕴含的担当意识、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等思政元素,提升育人效果。
(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对拓展课程思政影响力的启示
恩格斯晚年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是深入阐述了上层建筑能对经济基础发生能动的反作用,且意识形态又是上层建筑中的活跃因素,“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观点的那种东西——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5]598。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之一。比如,一个国家普遍的学术繁荣是这个国家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于哲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起着决定作用,但哲学、宗教、道德、艺术与政治、法律、自然科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体系。一方面,体系内部不同的意识形态互相之间发生不同的作用,比如对于哲学而言,经济的决定作用往往是间接性的,对哲学直接发生最大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另一方面,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过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如以经济为基础而产生的继承法对经济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其能影响财产的分配。
这一原理启发我们进一步重视课程思政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课程思政的提出明确了我们当前和以后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方向,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之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显性问题,即在开展课程思政之前,很多专业课教师有一个认识的盲点: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与我无关”;专业知识是我专业课的事情——“与你无关”。实际上,“课程”是教育的支撑载体,“思政”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仅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导致高校育人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启发我们,这种错位的认知理念如果不加以调整的话,会对实践的开展即立德树人的实际运行产生掣肘,相反,如果及时调整理念认知,从个人、学校到全社会充分认识并重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则能切实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历史合力论对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启示
恩格斯晚年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合力论,即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不是单个因素所产生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5]592但绝不能因此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人的意志在历史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5]592其中的每一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虽然各个人的意志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但不能说是每一个意志都等于零,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都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历史合力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进程是多种力量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经济力量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但人的意志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和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而否定人的意志和主体能动作用就是机械决定论。”[7]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对如何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从形成“内部合力”和“外部合力”,共同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形成课程思政的“内部合力”即在学校领域范围内,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构成合力。第一,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合力中的最具能动性的分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是作为“主力军”的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要求,师德与师风、教育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等众多因素的统一共同构建教学主体的合力。课程思政开展的效果好不好、开展的力度大不大,关键在教师。打造一支从事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队伍对于保证课程思政开展的持续性和深入性都至关重要。第二,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关键着力点,课程思政作为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综合体,需要参与者从课程建设环节精耕细磨,建设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全新课程体系。作为课程思政“主战场”的课程建设,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探索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投身社会实践的本领。第三,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所有课程,是课程思政建立合力中最具广泛性的分支力量。
形成课程思政的“外部合力”即在全社会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培养德才兼备、可以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人才不只是高校的责任,也不只是教师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的的重要责任。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其中明确指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需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中包括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所形成新的“合力”。课程思政建设同样如此。全社会应从培养时代新人的理念上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形成重视立德树人的社会氛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构成课程思政合力,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推进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园环境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