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问题与路径: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的三重维度

2022-02-03何京玲杨小军

城市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民红色大学生

何京玲,杨小军

(湘潭大学 a.图书馆;b.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1]中宣传部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方式。以红色主题阅读为核心的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是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推动立德树人实践的重要抓手。做好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对增强青年一代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好红色基因、助力高校时代新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价值维度: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时代新人为价值目标

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是指以阅读的形式,将我党在百年斗争和奋进过程中孕育出的红色精神和文化在高校传播和延续的过程。它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红色阅读推广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2]发挥其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传承红色文化、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时代价值。

一是开拓全民阅读新途径的现实需要。全民阅读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1]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是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将蕴含着我党百年奋斗史的丰富文化和历史,借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等媒介载体传播给大学生群体,为促进全民阅读工作开拓新的途径,从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高校的强文化辐射性和传播性,配以红色文化的共情性效果,可形成以高校校园为实际主体,红色文化为媒介,学生、教职工、学校社区群众为受众的全民阅读新生态,促进全民阅读的推进。高校具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教学制度,可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与红色阅读结合,引领红色阅读为主题的思政课系列,形成“以教带读”“以读带教”的高校红色阅读新范式。

二是助力红色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传承好红色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强基固本、壮骨铸魂。这不仅是由红色文化的本质属性所决定,更是新形势下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传承红色文化,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自觉传承好红色基因,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3]通过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红色阅读中缅怀先辈们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坚定自身理想信念。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血与火的斗争中,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红色文化是党的生命之魂、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高校通过红色阅读推广,探索出适合青年大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传播方式方法,打造阅读品牌,建立阅读长效机制,促进高校阅读更加焕发生机活力,从而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4]高校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培养的必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并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之“新”体现在 “应当具有自觉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5]“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从哪里来?红色精神的融入是内在要求以及不可缺失的重要途径。通过红色阅读推广,将我党百年奋斗史上的优秀人物事迹和优秀榜样化为高校学生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过程中所需要的鲜活精神标杆,指引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取、成长,谱写自己有价值、有理想、有信念的人生。同时,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真实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追求,具有强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高校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开展红色阅读指导实践,旨在传播红色经典、提高读者红色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让学生们在浸润式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自觉传承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将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行的灯、把准航向的舵、砥砺奋进的魂,确保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二、问题维度:以解决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不足为问题导向

《意见》印发后,新一轮的全民阅读推广攻坚战也已全面展开,作为全民阅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红色阅读要深刻领会《意见》精神,以《意见》为指导思想和实践遵循,推动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上一个新台阶。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多重因素的限制,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依然存在着深度、广度和温度不足的问题。

一是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制度不完善,限制了推广的深度。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由于施行范围囿于高校校园,其具体范围、具体作用、具体性质模糊不清,限制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的深度。首先,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目的不明确,红色阅读的核心地位被忽视。高校在制定红色阅读推广制度时,都或多或少掺杂了高校自身的一些实际需要和价值需求,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作为解决其他问题或配合学校其他活动的手段,红色阅读推广的目的被忽视,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高校红色阅读也就失去了深入推广所需要的土壤。其次,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倡导性制度较多,高校各部门落实积极性不高。我国关于推进全民阅读的政策文件,不论是《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是《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都是“推动”“引导”“支持”等倡导性的提法较多,例如在《意见》中就提到,“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等。[1]倡导性制度重点在“提倡”和“引导”上,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在政策扶持和经费资助上力度不够,最终导致积极性不高,因而也就大大影响了推广的实效性,限制了推广的深度。

二是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内容不明确,阻碍了推广的广度。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奉行“内容为王”,内容决定高校红色阅读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首先,红色阅读内容不明确,高校推广无从下手。高校在进行红色阅读推广时,很多时候只是硬性地进行“推广”这项活动,倡导学生要进行红色阅读,但是对于“读什么”却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红色阅读的内容不明确。现今,很多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缺少阅读书目,很多非相关学科学生想阅读,但苦于没有一套权威的红色阅读书目作为引导,导致无从下手,最终放弃阅读。这样就将红色阅读推广的受众限制在了某些相关专业学生,极大限制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的受众面。其次,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红色阅读内容质量决定着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高校红色阅读的内容质量如何也是决定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广度的重要方面。当前高校推广的红色阅读内容中,有些表里不一,名字看着像红色经典作品,但内容却没有红色文化价值;还有一些则晦涩难懂,需要大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理解。以上这些红色阅读推广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学生群体对主动学习红色经典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阻碍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广度的延伸。

三是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方式太单一,降低了推广的温度。目前,高校红色阅读的推广方式整体来说比较单一,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方式的单一性与大学生对推广方式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凸显。首先,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方式缺乏灵活性。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工具的应用对于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高校却没有灵活将数字化阅读应用到红色阅读推广上来,对于红色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时间固化在工作日或者晚上,让不少勤于主科学习又喜爱红色文化的学生因为时间冲突导致左右为难,无法兼顾,这种单一化的推广模式变成了毫无温度的机械式活动,缺少对学生最起码的人文关怀,导致大学生群体参与红色阅读的热情不高。其次,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方式缺乏创新性。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都善于探索和发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展示自己的个性,排斥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但有些高校以完成额定任务为最终目标,将红色阅读推广形式停留在传统简单的借阅模式上,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注重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不仅方式老套,有的连主题也未能契合,因而传递出的价值观无法体现时代特征,对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种忽略大学生个性和需求的单一红色阅读推广,因为方式陈旧,缺乏创新,限制了红色阅读推广的覆盖面,降低了推广的温度。

三、路径维度:围绕优化体制机制在持久性、实效性、专业性上做文章

高校红色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主动作为,在充分领悟《意见》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建立健全推广保障制度、丰富红色阅读内容、优化红色阅读推广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是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做好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持久性文章。《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间实现的,它要求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必须做好持久运行的大文章,持续发力。持久运行如何实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实现体制机制的良性运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这为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体制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政策保障法理依据。高校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资源载体,在红色阅读推广过程中应注重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学生作为公民的文化权益,切实解决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中存在的“往往只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却没有体现出公众的利益需求”的问题。[6]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的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给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建立学校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对接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招就处等相关部门,组建一支由馆员、教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党员构成的红色阅读推广小组,共同开展红色阅读推广活动。这些成员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热爱红色阅读、有一定的影响力、极具奉献精神。活动过程中,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通过联合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建立高校与学生、社区群众互帮互助的“交叉式”红色阅读推广机制。同时,高校应建立起由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负责联动机制,制定高校红色阅读中长期规划,成立红色阅读推广办公室,对高校红色阅读推进情况进行统一指挥。在高校红色阅读推广过程中真正做到谁的问题谁负责,每个问题都有人负责的常态化责任机制。其次,要加强服务保障。高校应关注大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服务,要积极联合校园文化社团和民间阅读协会、杂志社等采取互相协作的模式,通过举办以红色阅读为主题的“悦读红色”系列活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为高校学生进行红色阅读做好充分的保障。另外,通过设立专项红色阅读资金,为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对在高校红色阅读推广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再次,要加强评估督导。高校应制定完善的红色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对本校红色阅读推广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并根据评价内容进行推广工作绩效评估,找出高校红色阅读推广过程中体制机制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逐步完善推广体系。

二是通过丰富红色阅读内容做好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实效性文章。高校红色阅读要实现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必须坚持从阅读内容入手,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为抓手,只有这样才能实效和持久。因为对读什么不太明确,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搜集和整理红色文化资源书目,同时馆藏的数量不多、质量也有待提高,影响了高校红色阅读的实效。因此,高校必须丰富红色阅读内容,做好高校红色阅读实效性的文章。首先,要加大红色阅读内容引领。《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各种书目推荐活动和阅读推广人专业队伍建设等工作的指导、协调、培训和管理。[7]在这方面,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的做法值得借鉴。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针对各专业不同情况,分列书单,推荐100本经典红色书籍,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又推荐 30本红色图书,并将阅读红色书籍作为考试项目之一,有效地增强了大学生红色阅读的主动性,提升了大学生红色阅读的针对性。同时,学校图书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物、马克思主义经典读物以及弘扬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书目第一时间纳入高校红色阅读内容,增加红色阅读的资源数量,解决高校学生红色阅读资源数量不够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高校红色阅读推广的效果。[8]其次,要加强多主体合作联动挖掘红色资源。各高校应加强与兄弟院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档案馆、史志办等单位和机构的沟通交流,搭建共享共建互通的红色阅读文献交流平台。高校要充分发挥当地或周边红色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文化内容,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出版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读物,链接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高校红色阅读内容。例如湘潭作为伟人故里、红色文化传承圣地,湘潭的高校在红色经典阅读与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湘潭大学自建校伊始就带有厚重的红色基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此基础上,湘潭大学利用自身教学和科研优势,精心挑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作品,在图书馆开辟了面向全体师生的红色文化阅览室,陈列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西行漫记》《毛泽东传(1949—1976)》等一批经典文献,并专门开发了线上党史学习资源库,打造了“ 悦湘大·阅青春”阅读品牌,在学生中选拔了50多人担任“ 红色阅读推广人”,全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 70余次,线下参与活动的读者34 100余人次,线上参与读者356.4万余人次。同样地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的嘉兴学院也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将“红船精神”融入学校自身的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了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推广活动,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清晰的有寓意易记忆的品牌形象,通过搭建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阅读平台,让红色经典阅读紧跟时代潮流、展现时代风貌,叩开学生心扉,拨动学生心弦,滋润学生心田。嘉兴学院还加快高校红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红船文献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视频、音频、网络等载体让大学生了解红船精神和红船文化。[9]

三是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做好高校红色阅读专业性文章。高校红色阅读参与度不高,与红色阅读推广的专业性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高校应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创新高校红色阅读方式方法,建立多维度的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体系,提高高校红色阅读的专业性。首先,建立红色阅读专区。学校可以利用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和场地,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红色阅读书目,合作建立红色阅读专区。红色阅读专区要充分发挥好楼道墙面思政教育隐性教育的功能,通过主题标语、经典语录、格言警句、伟人图像等,尽力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阅读氛围。其次,活用“大咖”效应。学校可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做红色文化阅读专题讲座,邀请相关教师代表参与大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帮助大学生更好了解红色文化。例如辽宁工业大学以世界读书日和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引导广大学生爱国、爱党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改变阅读方式,推动全民阅读。先后举办了“萧军的‘流浪人生’”“萧红的‘黄金时代’”“真实的《红岩》”和“《青春之歌》的史诗性追求”等主题讲座,通过主题讲座助推红色阅读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0]再次,提高数字化宣传覆盖面。高校可建立红色阅读数字推广服务平台,通过校园网推送、各学院公众号等途径加强红色阅读推广的网络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加大优质红色阅读内容的供给力度,将优秀红色阅读书目及时推送给广大师生,通过嵌入式信息推送服务进一步提升高校红色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同时,高校还可加强与地方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报社的合作,打造多方参与、共同发力、协调联动的推广平台,实现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扎根伟人故里的湘潭大学,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第一时间联合湘潭广播电视台创办了《湘谈“四史”》栏目,推出了 50集微视频,采用画和说的方式,通过学校微信平台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因为方式方法非常对青年大学生的口味,易于接受,大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好评如潮,从而大大增强了红色阅读推广的趣味性,有力提升了红色阅读推广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全民红色大学生
全民·爱·阅读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