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情感困境与创新实践路径

2022-02-03李琴刘洋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辅导员

李琴 刘洋

摘要:如何趋避理性追求过度,以引导学生真实表达自我与重建集体情感,是辅导员工作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部分学生集体情感淡漠、师生情感需求被遮蔽、正向情感传递梗阻的辅导员工作困境,运用参与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方法,结合贵州G大学班级“颁奖仪式”活动实践,通过情境营设、主题聚焦、心境共享、符號建构等方式进行班级互动仪式实践。文章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班集体建设三个层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创新辅导员工作路径、推动班级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实现辅导员工作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化的协同并进。

关键词:互动仪式;辅导员;情感困境;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委托项目“互动仪式:情感教育与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基于G校班级活动的实践考察”(2020WT002)。

作者简介:李琴,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贵州贵阳550018);刘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上海20023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1-0140-05

一、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情感转向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既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方向。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并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面对复杂多样的工作内容和新时代大学生特征的变化,如何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以优化育人效果成为学界亟需回应的重要议题。

通过对辅导员工作创新的研究梳理发现,在宏观层面,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主要从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实现与时俱进、自我调整[1][2][3]。在微观层次的创新路径上,主要包含价值理念、机制建设、技术手段和情感激活四种取向。价值理念方面,高校既可运用儒家思想,创新辅导员工作理念[4],又应结合新时代特征,培育辅导员形象思维、创新思维、求实思维和法治思维[5]。也有高校推行辅导员“导演模式”工作思路,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模式[6]。机制建设方面,完全学分制能够实现辅导员工作创新[7],以“团队合作制”代替“个人包保制”亦能推进高校辅导员配置和工作模式创新[8]。技术手段方面,辅导员信息化工作创新能够有效对接学生新媒体技术需求[9],并以微信公众号、微博为阵地推动辅导员工作创新[10][11]。情感激发方面,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获得感,是高校辅导员创新的着力点和工作价值所在[12]。

总体而言,伴随社会阶段的演变和社会特征的变化,学界逐渐意识到辅导员工作的情感转向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缺乏深入探讨。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服务对象,然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却较多采用制度化、技术化手段回应学生需求,这种注重效率的结果导向实际上并未契合育人成效的转化。技术治理、制度治理背后隐藏的科层理性搁置容易遮蔽学生的情感需求,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同情感建立形成梗阻,进而掣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趋避过度追求理性,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我以及重新建立集体情感,是辅导员工作创新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参与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方法,结合贵州G大学不同班级组织开展的“颁奖仪式”活动实践①,深入剖析辅导员工作的情感困境与互动仪式微观实践下的工作创新路径,对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情感转向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推进意义。

二、当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困境

伴随社会快速转型,社会价值系统遭受经济理性的严重冲击,价值观念在传统与现代的赓续中出现中断、错位,工具理性成为当下社会主流的行动选择。在高校治理的科层运作体系内部,注重效率的科层理性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辅导员与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的需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难以从被动接受转为自主选择,辅导员工作容易遭遇“理性裹挟”,并诱发部分学生集体情感淡漠、师生情感需求被遮蔽和正向情感传递梗阻的情感困境。

(一)班级“名义集合体”风险与学生集体情感相对淡漠

自2018年9月起,“00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新生力量,部分学生所呈现的理性、务实、个性化过度等突出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等功能发挥形成新的挑战[13]。这种学生对理性的过度追求是以实现目的为价值判断的行动选择,严重挤压了价值理性的存在空间,导致部分大学生个体化倾向明显,同学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班级面临成为松散的“名义集合体”风险。利己、庸俗、趋同的精神生活让部分大学生陷入“精神孤独”,其公共情感和公共品格也逐渐式微[14]。随着新媒体技术在班群建设与管理中的运用,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虽得以保障,但也带来了脱域互动和更加关注个体自身的意外后果,同学之间情感淡漠,寝室替代班级成为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基本单位。班级事务和公共活动开展更依赖于辅导员和班委推进落实,大部分同学更多作为一种被动接受者身份进行表层参与互动。据笔者观察与访谈发现,无论是学校活动,还是学院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的情况并不乐观,主要依赖于教师、班委组织动员,甚至有班级不得已而建立班内“轮流参加”机制,可见部分学生内心更关乎个人利益,集体意识相对淡漠。

(二)科层体制的“去主体性”与师生情感需求遮蔽

高校治理主要依托于“校级-院级-年级-班级”的四级管理体系。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一线服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既受学校党委学工部领导,又受学院党委直接领导,使其成为校内“条块”的基层落实者、行动者。面对自上而下的多重管理,辅导员既要完成本职工作还需承担学校临时指派的任务和二级学院的行政工作,导致辅导员直接管理班级事务的精力受限。科层体制崇尚效率为先,这强化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绩效的追求,进而使辅导员面临注重行政工作绩效和提升育人实效的两难抉择。为完成下派的各项目标任务,大部分辅导员限于精力和能力差异,习惯于通过“班级群”“工作群”等新媒体技术平台快速落实工作,并借助学生助理、班委等力量协助完成相关工作。尽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但在这种科层理性的包裹下,具有主观情感的个人却被“工具化”为科层链条上的“零件”,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主体性激发产生背离。调查发现,班委在开展班级事务时,可能由于同学的误解以及辅导员的关注和处理不及时而蒙受委屈。此外,师生间无法保持顺畅交流会导致学生真实需求未能及时得到反馈和有效满足。

(三)校园活动的学生“登台受限”与正向情感传递梗阻

仪式是形式化的程序活动,仪式感是通过这种程序建立的心理机制。然而,仪式虽依托于形式,但形式并不等同于仪式内容本身,高校仪式活动中却时常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究其根本,价值迷失导致仪式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中沦为流于形式的表演[15]。虽然定期举行的“表彰大会”“颁奖典礼”等校园仪式活动形式多样,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具有嘉奖先进与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功能。但无论是校级层面还是院级层面,受制于获奖学生规模、场地容载量、活动安排等影响,登台学生和在场观众往往只能是被代表的“少数人”,导致个人与集体的荣誉感、获得感在现场仪式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由于尚未建立其他层面仪式活动的补充机制,仪式活动的情感激发功能受限,导致师生对这种校级、院级仪式活动的评价可能滑向形式大于内容的认知。同时,学生普遍反映这种仪式活动虽然具有一定规格,但活动体验感不佳。原本获奖学生理应该有表达自我的宝贵机会,却在“代表登台制”运行下未能充分展现自我,登台领奖和发言机会十分有限,原本的荣誉感体验却兑现为公示栏和证书上的象征符号。

三、班级互动仪式:G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实践

班级作为辅导员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是辅导员实现引导与服务学生的重要平台,班级建设亦是辅导员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针对辅导员工作中的情感困境,笔者尝试通过设计、组织与开展班级“颁奖仪式”活动,实现了辅导员、班委和普通学生的共同在场与情感激活,这种仪式互动的过程与互动仪式链理论内容高度契合。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正式提出者,创设情境开展互动仪式能够激发情感能量,并塑造群体团结的符号,最终生成道德感[16],其理论核心在于激发情感。G大学班级“颁奖仪式”活动经过情境营设、主题聚焦、心境共享、符号建构,有效地实现了仪式成分向仪式效果的转化,激发情感能量,有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吸收与学习。

(一)共同在场:明确边界与营设面对面互动情境

共同在场、明确边界、营设情境是开展互动仪式的基本前提。班级“颁奖仪式”活动由辅导员亲自组织,班委具体负责,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实现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师生亲密互动。同时,班级活动仅限本班辅导员与学生参加,进一步明确了在场群体的身份边界,由此能够预先产生一种群体身份意识。在此基础上,经过班委的精心布置与活动准备,为在场师生营造了具有一定规格和正式感的互动情境。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情境明显区别于线上互动和一般性的线下集聚,浓重的仪式感能够将原本分散的学生个体整合于此并严阵以待。辅导员与全体同学欢聚一堂,按照活动设计展开亲密互动,及时释放以往理性遮蔽下的真实情感,有效破除线上互动中可能掩盖的情感交流不畅,并进一步抬升现场互动的生动性和沉浸感。

(二)主题聚焦:设定互动内容与吸引群体注意力

经过精心设计的班级互动仪式其主题和内容能够引发在场群体的共同聚焦。班级“颁奖仪式”活动是对学习成绩优秀和工作业绩突出学生进行的集中表彰,对校级、院级表彰大会中多数学生难以“登台”全面展现自我的缺憾形成有益补充。“颁奖仪式”创新性地将表彰颁奖与班委换届融合在一起,通过辅导员颁奖、获奖学生自主发言、向班委发放聘书、“新老”班委交流发言等环节设计,使得现场互动的仪式感明显增强,互动全程引发在场师生的一致关注。对于获奖学生而言,部分平时默不作声的学生能够通过获奖从“幕后”走到“台前”,享受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真切感受到自身的努力付出获得了集体的嘉奖与认可,能够唤醒自信、坚定等积极情感体验。对于班委而言,精心设计的聘书与辅导员亲自发放表达出班集体对于班委的肯定与信任,既包含对卸任班委辛苦付出的感激之情,又激发新一届班委由仪式感向使命感、责任感转化,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以投入集体生活之中,由此吸引在场师生对这种仪式互动全程的共同关注。

(三)心境共享:师生发言与情感表达不设限

一般而言,互动仪式中个体权力权威拥有越多,越能够获取更多的情感能量。然而,经辅导员和班委商议设计,互动仪式的班级实践应打破群体内部的“话语失衡”,以在场师生自由发言实现群体内部的情感共享。班级“颁奖仪式”在设置获奖学生、班委、辅导员发言环节的同时,增设了在场学生自主发言环节,为师生互动营造了平等、自由的融洽氛围。在班委发言环节,部分班委借此机会将在工作中蒙受的委屈一吐为快,为自身积压已久的消极情绪打开了“安全阀”,也使辅导员和其他同学加深了对他们工作背后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对班委工作的认可。在学生自主发言环节,能够将以往置身事外的“观众”变为现场的“主角”,实现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同时,借由这个公平的表达平台,能够将以往一些隐藏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结纾解,以对话方式形成及时反馈,引导在场师生由关乎个体的“我”向集体情感的“我们”转变,引发在场师生的情感共鸣。受访学生纷纷表示,这种颁奖仪式活动,既让获奖的同学荣誉感满满,又让台下的同学充满斗志。

(四)符号建构:生产集体记忆与激活情感能量

经历互动仪式的共同在场、共同关注、共享情感,个体逐渐真正走进群体并唤醒集体情感。浓重的仪式感是在场师生对于班级“颁奖仪式”活动的一致反馈,这意味着互动仪式最终激发了他们对集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自信、感动、兴奋、希望、激励等成为群体在互动仪式中唤醒的正向情感体验。由此,班級已不再只是一个行政实体,更被建构为一种具有集体象征意义的符号,能够时刻唤醒师生对班集体的团结情感。一方面,班级名称以及与其有关的符号被赋予集体的象征意义,如班徽、班服、班歌的设计与制作,将成为班上师生共同的“集体标识”。另一方面,互动仪式现场拍摄的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经过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公共平台发布,个体不同的记录方式却能够生产共同的集体记忆,对后期班级活动、毕业聚会等具有重要的集体情感唤醒作用。在这种互动仪式情境刺激下,个体在仪式活动中不断向群体靠拢,激活团结情感能量,而这种集体情感并不只在班级内部发挥作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会转化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财富,师生均将受用一生。

四、班级互动仪式在辅导员工作创新中的价值呈现

互动仪式链作为理论视角,被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之中[17][18],从不同维度证明互动仪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班级互动仪式的微观实践,能够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班集体建设三个层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创新辅导员工作路径,并推动班级迈向情感共同体建设,进而实现辅导员工作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化的协同并进。

(一)黏合关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借由班级互动仪式开展,辅导员能够以班级为基本单元,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互动仪式有效瞄准被工具理性遮蔽许久的情感需求,确保学生个体的付出能够及时被看到、被关注,进而唤醒个体自信、自强的积极情感。同时,面对面地深入互动和话语平权为差异性的学生需求表达提供了均等化平台,能够将隐藏的情感及时表露与交流,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便于学生群体社会资本的积累。由此,充分保障了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校园生活之中,削弱个体化对集体情感的破坏力。

(二)柔性育人:创新辅导员工作路径

首先,班级互动仪式成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一种高效手段,班级也由此重新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依托班级阵地,辅导员能够重新整合工作内容,以生动有趣的仪式活动收获育人实效。其次,互动仪式所具有的情感唤醒和激发功能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加具有情感意蕴,并成为传统制度化、技术化手段的有益补充,以柔性的治理方式开展“德育”“心育”,实现学生引导和学生服务工作的“润物无声”。再次,班级互动仪式作为辅导员工作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推动辅导员培育创新思维、更新工作理念,并有效结合创新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激发情感:推动班级共同体建设

班级互动仪式最终积累的情感能量是辅导员实现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保障。在辅导员班级工作实践中,虽一直怀有打造班级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却始终难以摆脱班级作为高校科层治理基本行政单元的现实张力。班级互动仪式通过激发和满足情感需求,唤醒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有效情感互动并承载情感寄托,为实现班级迈向情感共同体建设积累了团结情感基础。与此同时,这种深入的班级互动,在极具仪式感的催化体验下,能够弥合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情感缝隙,引导个体充分体验集体具有的包容与温度,积累与强化情感能量。所激发的团结情感能够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整合力,进而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奠定坚实的集体根基。

辅导员始终致力于学生工作一线,肩负为党和国家引导与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社会加速转型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创新辅导员工作路径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以往辅导员工作广泛采用的制度手段、技术手段虽能保证工作效率,却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在全面发展中的主体性。然而,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并非单纯通过优化工作手段以提升工作效率。这促使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探讨转向情感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密结合现实,善用“大思政课”。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落实者与学生引路人,开展班级互动仪式的微观实践不仅能在形式上实现突破创新,而且能够及时聚焦学生情感需求并有效激发师生的集体情感。这种全面激活的正向情感能够转化为持续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使得情感教育的微观实践成为新时代辅导员工作创新和思政工作推进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永健.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2).

[2]潘青.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3]高向东.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4]包雅玮.儒家思想与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J].江苏高教,2012(6).

[5]王娟娟,陈刚.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培育四种思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

[6]苏智,张为峰.高校辅导员“导演模式”工作思路创新探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6).

[7]赵志斌,罗小寒.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

[8]朱平,乔凯.高校辅导员配置和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的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

[9]刘宏达,许亨洪.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升与工作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

[10]黄静.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

[11]钱珺.浅谈微博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6).

[12]邬小撑,陶安娜.学生获得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

[13]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

[14]解兆丹.精神生活个体化境遇中大学生的公共品质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4).

[15]屈利明,梅小青.仪式感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困境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0).

[16]劉晓亮.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8(6).

[17]史杨.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12).

[18]楼艳,陶安娜,邵頔.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20(3)

责任编辑:周玉婷

①G大学是贵州省属高校之一,笔者在G大学一直担任专职辅导员。自2020年以来,在所带5个班先后组织开展班级仪式化活动十余次,经交流分享类似活动在校内具有一定推广度。按照论文撰写规范,所用名称皆为化名。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