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潮州本土党史资源在师生党员教育中的运用

2022-02-02谢开贤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4期
关键词:潮州党史革命

谢开贤

本文的“党史资源”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潮州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具体包括革命精神、革命歌曲、革命故事、回忆录、党史文献、党史文物、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等。“师生党员”则指潮州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党员,例如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金山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党员。潮州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党史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本土党史资源,对于提升师生党员教育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潮州党史资源与师生党员教育的契合

(一)潮州党史资源及其党员教育价值

1.潮州党史资源概述

潮州共拥有革命遗址430个,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11个,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人物活动纪念地136个,革命领导人故居、旧居36个,烈士墓(碑、园)30个,纪念设施17个。①如涵碧楼革命纪念馆、庵埠革命烈士纪念碑、凤凰黄秋富烈士纪念碑、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潮汕敌后抗日游击斗争指挥中心旧址、“茂芝会议”旧址、李沛群纪念馆、“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许甦魂烈士故居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潮州发生了“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潮澄饶汕人民抗战、通过红色交通线护送领导干部、凤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等诸多党史事件。在革命斗争中,更是涌现了一批在潮州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英雄人物。如李春涛、李梨英、蔡英智、谢汉一、庄淑珍、李绍法、许甦魂、黄秋富、洪灵菲、卢根、石辟澜、王增辉、方慧生、冯铿、蔡巧香、洪茵、陈德、詹锦云、詹期等。他们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勇夺胜利的革命精神②,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潮州党史资源的党员教育价值

潮州党史资源是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智慧与信仰的结晶,蕴含着潮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血脉和优良革命传统,即使经历百年的历史洗礼,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对师生党员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确保师生党员教育方向。潮州党史人物历经千难万苦,终于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在斗争中他们确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目标,坚信“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正是这种理想信念,让潮州革命先烈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克服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用这样一种内涵丰富、促人明理增信的党史资源开展师生党员教育,对于帮助师生党员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可以充实师生党员教育内容。潮州党史是集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道德品格教育以及斗争精神教育等素材于一体的党员教育资源。潮州党史人物对革命真理的探索精神,面对敌人屠杀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以及在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勇夺胜利的革命精神,是师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素材,有助于培育师生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

第三,有助于丰富师生党员教育形式。潮州党史资源呈现形式多样。既有物质形态的革命旧址、战争遗迹、故居、旧居、文本、图像、照片、歌曲、标语等,又有抽象形态的革命精神。党史资源的形式多样性,为师生党员教育提供了诸如观看革命影视、举行图片展、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

(二)师生党员教育需要本土党史资源支撑

潮州各校的师生以潮州本地人居多。例如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金山中学等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本地,教师也以本地人居多,即使在韩山师范学院,其本地籍教师在学校教师总数中占比也最高,其本地籍学生也不少,加上汕头、揭阳籍学生则更多。即便是非本地籍教师来到潮州工作、生活多年,潮州也成为其第二故乡,他们对潮州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有着较深的感情。正因为如此,潮州党史资源离师生们很近,甚至一些真实的革命史实就发生在部分师生的父辈或祖辈身上。某些党史人物也许就是其家乡人,或者某些党史事件发生在其家乡或熟悉的地方,这些情况会让师生党员对这些资源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纳,更容易体会革命先辈为潮州解放、人民幸福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经历和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领悟党史资源背后的精神实质,进而增强党员教育的效果。所以从提升教育实效的角度来看,师生党员教育也需要潮州本土党史资源的支撑。

二、潮州党史资源的案例化、数字化整理

前人对潮州党史资源已进行不少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例如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写的《潮州市红色文化名片》《潮州英烈传》等。但本处着重探讨新时代师生党员教育对本土党史资源整理的要求以及如何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整理的问题。

(一)师生党员教育对本土党史资源整理的要求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随后,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印发的《通知》,对这次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③3月5日,习近平又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④即对广大党员干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狭义的红色资源就是指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精神及其载体,与党史资源是同义语。因此,可以理解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党史资源的整理、利用指明了方向,即有助于师生党员“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是潮州党史资源整理的具体要求。

有助于“明理”。“明理”就是要领悟“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⑤的道理。学党史悟的是这个理,开展师生党员教育明的也是这个理。正如2021年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指出的,“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⑥。结合潮州党史资源的整理,能帮助师生党员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的素材,就是本课题整理加工的对象。

有助于“增信”。“增信”就是要增进师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及对党的信赖和忠诚。习近平曾经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⑦,要“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⑧结合潮州党史资源的整理,能增强师生党员信仰、信念、信心和信赖的党史素材,就是本课题整理加工的对象。

有助于“崇德”。“崇德”就是2021年6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的:“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⑨结合潮州党史资源的整理,即凡能促进师生党员涵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党史素材,就是本课题整理加工的对象。

有助于“力行”。“力行”就是要强斗志、勇担当、善作为。强斗志,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勇担当,就是要增强担当的勇气和力量,勇于担当、能够担当。善作为,就是要不断提升实干本领,既要善于做事,又要善于把事情做成。结合潮州党史资源的整理,有助于师生党员强斗志、勇担当、善作为的党史素材,就是本课题整理加工的对象。

(二)按照党员教育要求对本土党史资源进行案例化、数字化整理

有助于师生党员“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是选择潮州党史资源进行整理加工的标准。只有能促进师生党员“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的潮州党史资源才能成为本课题整理加工的对象。但由于潮州党史资源极其丰富,下面从四个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1.有助于“明理”的案例

例如石辟澜就是历经千难万险,寻找真理、坚守真理的先进典型。石辟澜从家乡来到广州,从广州来到延安,急切寻找“拯斯民于水火”的真理。到延安后,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著作。在学习《论联合政府》材料的许多地方,他用红笔划了杠,又用蓝铅笔划了杠,还用红蓝铅笔圈圈点点,既有钢笔字的眉批,又有铅笔字的眉批。他把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著作与南乐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经验。因而工作做得很出色,深受南乐干部的尊敬和群众的爱戴。⑩

又如王增辉也是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典范。在韩师读书时,王增辉就喜爱阅读进步书刊,讨论时事,切磋形势,逐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1938年入党后,王增辉更加积极地学习传播革命真理。当时他家里穷,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时常一边烧饭,一边借灶里的火光,勤奋阅读革命书籍,弄清穷人翻身必须革命的道理。1945年9月,他在汕头市内创办华声书店。他常常大胆心细地向人们递送进步书刊,传播革命真理,使一批批“禁书”在青年中暗暗地流传。⑪

2.有助于“增信”的案例

例如李春涛就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充分信赖共产党的先进典型。大革命时期,李春涛在积极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不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热爱,他恳切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中共汕头地委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但党组织认为,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条件下,李春涛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开展工作,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更为有利。李春涛听党的话,并不因为没有入党就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信赖,而是坚持一心一意投入革命工作,深得同志们的信任和热爱,大家都称他为“非党布尔什维克”⑫。

又如蔡巧香是对党无比信赖和忠诚的榜样。蔡巧香与其丈夫都是中国共产党员,且夫妻情深。一天,蔡巧香发现其丈夫为了让她去潮州城过上所谓的好日子,产生了背叛投敌的想法并开始有所行动。蔡巧香先是柔声劝说丈夫放弃投敌打算,但其丈夫不听劝告。蔡巧香既不忍心看到丈夫走上绝路,又不愿意让革命事业受到损失。最后,她决定向党组织报告,同时请求党组织挽救其丈夫。但其丈夫执迷不悟,不知悔改,最后被处决。蔡巧香在婚姻家庭与党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选择了维护党的利益,这是对党信赖和忠诚的最好阐释。⑬

3.有助于“崇德”的案例

例如李梨英是长期坚持斗争、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典范。1932年,李梨英在家乡加入农会,之后参加红军,上凤凰山,转战乌山,后来又从事党的地下隐蔽斗争,掩护党的领导机关直至潮汕解放。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她的两子一婿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真可谓“十年游击战,十年地下工”,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历经挫折、伤亡、失败,信心永不摇,无愧忠贞典范。⑭

又如庄淑珍是经受敌人威迫利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头可断,志不可夺”的革命女先驱。1928年4月,庄淑珍被捕入狱。县长李笠侬派医生为她治病,用甜言蜜语诱其“自新”,庄淑珍识破了敌人的治病是假、诱骗是真的阴谋。医生在她的痛骂声中灰溜溜地走了。此后,李笠侬不死心,对庄淑珍许愿,声称只要庄淑珍说出共产党的秘密,就可送她到外地升学深造。对此,庄淑珍断然拒绝。李笠侬见软的不行,便对庄淑珍施以毒刑,妄图以此使她屈服。但残酷的折磨也动摇不了庄淑珍对革命的耿耿忠心,她宁愿受尽痛苦,也不愿毁节求生。就义前,庄淑珍态度从容、镇定,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庄淑珍的赤忱忠心、斗争品质和英雄气概,永远为后人所敬仰。⑮

4.有助于“力行”的案例

比如卢根就是富有斗志、勇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典型。1927年,卢根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革命行为被家庭视为“叛逆”。他在投奔南昌起义军前被家人软禁了起来。卢根投军心切,在一个夜里趁机逃出,找到部队。起义军撤离潮汕后,卢根奉命潜回汕头。这时,当地反动派正在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加上他回到汕头时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得暂回家中隐藏。养母怕他行踪泄露被捕,于1928年春强行将卢根送往泰国,由其祖父亲自管教。抵达曼谷后,卢根被软禁于祖父的私寓,一举一动皆由家人监督。卢根只得变换斗争策略,表面上顺从祖父学习经商,却暗中关心中国革命局势。1933年初,祖父见卢根对政治似已淡漠,便让他外出帮助收账。他却寻机回国。不料在轮船将开之际,其四叔父赶到码头拦阻。卢根情急,下跪恳求叔父放他回国革命。叔父看他去意坚决,只好让他回国。回国后,卢根盼望能立即找到党组织,快点投入革命斗争中去。但每次寻找都事与愿违。虽然联系不上党组织,但他并不随波逐流,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信总有一天会回到党的怀抱。1937年,卢根终于联系上了党组织。1943—1944年,卢根受聘任潮阳县柳岗中心学校校长。当时,学校有个姓丁的教师,极端仇视共产党,对进步师生监视甚严,并依仗其父权势,经常滋事生非。为了驱逐这个败类,卢根发动广大师生,请来当地开明绅士和各位校董,当众历数丁某的劣迹,理直气壮地提出全校师生的正义要求。在这种情形下,丁某终于被校董会辞退。卢根就是这样一位有担当、敢斗争、善斗争的优秀共产党员。⑯

除了案例化整理加工以外,为了党史素材的方便使用,还必须进行数字化整理。一是把从实地调查或文献资料中搜集到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等按照有利于“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的标准进行分类加工,使其某一方面的教育价值更为突出,然后输入电脑,建立师生党员教育的电子版本土案例库。二是将各种实物类党史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碑、革命文物等进行拍照、录像,拍成图片或者视频,再按照有利于“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的标准进行分类加工,建立可以直接运用于师生党员教育的图片视频库。三是对党史事件亲历者、见证者或者革命先烈的后代或生前好友等进行采访录音,再分类进行剪辑加工,建立起音频资料库。总的来说,要将搜集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各种党史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变成电子版本,使之能够直接为师生党员教育所用。

三、利用潮州本土党史资源提升师生党员教育实效的路径设计

(一)从形式上,设计好利用潮州本土党史资源开展师生党员教育的多种形式

1.课堂教育

课堂是利用潮州本土党史资源开展师生党员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具体包括本土党史资源融入党课、思政课及其他课程思政、专家讲座、英模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其一,本土党史资源+党课。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党课重在“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⑰。为此,可以深挖潮州党史资源,把在困境中坚持不懈追求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融入党课,以帮助师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

其二,本土党史资源+思政课及其他课程思政。首先要将潮州本土党史资源融入各层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让党员学生在了解本土党史人物和英雄事迹的过程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启迪他们在行动上向英雄人物学习,进而增强党性修养。此外,还可以在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中积极探索融入本土党史资源做法。例如,语文课可以编演红色题材课本剧,音乐课可以唱红歌,美术课可以开展红色绘画比赛,体育课可以开展军事训练,让本土党史资源走进课堂,做到润物细无声。

其三,本土党史资源+专家讲座。可以邀请专家给师生党员作党史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尽可能引用当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来阐述讲座中的某些观点,以引起师生党员的共鸣,从而提升讲座效果。

其四,本土党史资源+英模报告会。可以邀请本地尚健在的英雄人物、党史事件的亲历者或革命烈士家属等“红色教师”来校作报告,让身边的革命英雄说出发生在本土的英雄事迹,引导师生党员从内心深处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自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而提升师生党员教育的实效。

2.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也是利用潮州本土党史资源开展师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具体包括实地参观、拜访老革命、担任讲解员、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

其一,实地参观。如文章前面所说,潮州市共有革命遗址430个。其中,有基本陈列的18个。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党员到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去参观学习,聆听红色革命遗址背后的故事,充分感受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救国救民”的如磐初心和“宁愿牺牲也不泄露党的机密”的纪律意识。

其二,拜访老革命。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党员拜访当地的老党员、老红军、抗战军人等,听革命前辈分享革命故事,感受他们坚定信念、感人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壮大前行的力量。

其三,担任讲解员。可以选派师生党员去革命纪念场馆担任义务讲解员,例如到涵碧楼革命纪念馆、李沛群纪念馆、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许甦魂烈士故居等担任讲解员。通过讲解,可以帮助师生党员深刻认识武装斗争、创建政权的艰辛,系统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对革命前辈的人生价值追求和革命精神获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其四,模拟体验。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党员结合具体情境,开展快速过独木桥、爬天梯、踏沼泽地、模拟地道战等体验活动,让师生党员感受到革命斗争的艰辛,进而培养师生党员吃苦耐劳、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优良品质。

3.主题活动教育

可以利用节日、纪念日、历史事件和发展党员等契机,大力开展师生党员教育。具体包括组织研讨会、举办图片展、组织党员宣誓仪式、开展红色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

其一,组织研讨会。可以选择潮州党史中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种精神进行研讨。例如,“茂芝会议”是潮州党史上的大事件。在这次会上,朱德号召大家“一道把革命干到底”,并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正确战略决策。⑱这次会议旧址及相关资料是珍贵的党史资源。围绕“茂芝会议”组织师生党员研讨会,有助于师生党员了解“茂芝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还有助于师生党员传承革命前辈坚定信念、不畏艰难、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革命精神。

其二,举办图片展览。可以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历史事件爆发日等时间节点,联合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或涵碧楼革命纪念馆等单位,也可由师生党员或学生干部自力更生搜集潮州党史图片,附上文字介绍,在校园进行展览。例如展出“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潮澄饶革命‘一老家’”“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等党史事件和革命遗址图片,以及忠诚的“非党布尔什维克”李春涛、“红色交通线上的英雄”李沛群、“革命母亲”李梨英、“走完长征全程的开国将军”陈德等人物生平事迹。让师生党员在观看党史图片展中认识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认可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其三,组织党员宣誓仪式。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在比如南昌起义军占领潮州城的9月23日、“茂芝会议”召开的10月7日、日军在汕头举行投降仪式的9月28日等红色纪念日或党员的政治生日,组织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党旗宣誓,以提醒师生党员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四,组织红色竞赛活动。可以围绕潮州党史举办征文、演讲、朗诵、演节目和知识抢答等竞赛活动。例如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师生党员围绕潮州党史人物搜集资料,让他们上台讲,其他师生来听和评。或者开展演绎红色节目比赛,让师生党员搜集潮州党史资料,撰写红色节目剧本,并上台表演,让其他人来听和评比。使师生党员在搜集资料、撰写稿子、讲故事或编演节目的过程中走进英雄人物,汲取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4.电化网络教育

电化网络教育是信息时代开展师生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形式。电化手段与网络平台因为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优势,使电化网络教育颇受现代人喜爱。

一是电化教育,即利用电化手段开展师生党员教育。学校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电视、电影及音乐等载体将潮州党史资源呈现给师生党员,让党员在直观动感、生动形象的教学中了解潮州党史,接受以潮州党史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提高他们对于党员教育的兴趣与积极性。在选择电化教育载体时,尽可能采用集影、电、光、声为一体的电化教材,以便对学员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冲击与感染,进而有效提升党员教育效果。

二是网络教育。在手机不离手的网络时代,可以充分运用QQ、微信、论坛、贴吧和抖音等师生常用的网络软件和网络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如在党史党建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潮州革命人物轶事”“潮州历史遗迹寻踪”等为主题的文章、图片和视频,以激发师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在论坛和贴吧中抛出一些师生党员感兴趣的历史话题进行讨论,引发大家思考。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可以拉近教师与学员的距离,提升党员教育的接受度,进而增强师生党员教育的效果。

三是红色网站熏陶。最好由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牵头,联合学校、纪念馆、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建设潮州党史党建网站。在网站上不仅建立潮州党史专栏,呈现各类潮州党史资料,同时可以设置发现文物文献的上报渠道,以搜集可能遗落在民间的文物文献。还可设立答疑解惑专线,及时有效地为师生党员及广大市民解答关于党史党建、思想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和疑问。更要运用现代传播方法,提升红色网站的使用率,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以熏陶师生党员及广大市民净化心灵,提升觉悟,造福人民与社会。

5.自主研究升华

自主研究升华也是师生党员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开展师生党员教育。学校可以将党员教育项目化,并与假期社会实践、党员实践、社团实践,甚至专业实习等结合起来开展。让师生党员组成课题组,带着课题研究任务去,经过资料搜集、调查研究,形成一批诸如“潮州党史资源在师生党员教育中的运用”等富有时代价值的研究成果。最后将基于潮州党史资源开展师生党员教育的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出来,并在校园进行展览。不仅让课题组的师生党员在课题研究中升华思想觉悟,而且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潮州党史,继承革命精神,激发前行的动力。

(二)从内容上,做好将整理好的本土党史案例运用于师生党员教育的融合设计

本处重在探讨潮州党史资源与师生党员教育的内容融合问题,即解决在师生党员教育中“何处融入”“融入什么”以及“怎样融入”本土党史案例的问题。

1.“何处融入”本土党史案例

党史学习教育无疑是当前师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有助于“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的要求将潮州党史资源进行案例化、数字化整理,是将潮州党史资源融入师生党员教育的必经阶段。前文已从有助于“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的角度举例说明潮州党史资源的案例化、数字化整理。意即表明,在对师生党员进行明理教育、增信教育、崇德教育和力行教育的地方皆可融入相应的潮州党史案例。

2.“融入什么”本土党史案例

内容上主要是以案例的方式融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潮州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譬如,石辟澜历经千难万险、寻找真理、坚守真理的事迹;王增辉为弄清穷人革命道理,借灶火亮光勤奋阅读革命书籍,并大胆向人们传播革命真理;许甦魂不仅自己坚信“布鲁(尔)什维克的真缔,为吾人救世之药方”⑲,而且积极引导洪灵菲、戴平万等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李春涛本可入党,但听党安排,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努力为党工作直至壮烈牺牲;庄淑珍经受升学诱惑和毒刑考验,决不泄露党组织半点秘密,为中国革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李梨英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历经挫折、伤亡和失败,信心永不摇,无愧忠贞典范;李绍法有担当、敢斗争,对党无限忠诚,为革命抛妻别子;卢根为参加革命与家人斗智斗勇,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仍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以革命事业为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6岁的黄秋富,当敌人把屠刀架在她的脖子上时,仍深情高唱《红军歌》,“日夜思念共产党!”⑳这些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无疑是开展师生党员教育的鲜活素材。

3.“如何融入”本土党史案例

可用于师生党员教育的本土党史案例很多,在此仅举例对“如何融入”加以说明。比如在讲授明理教育党课的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当你追求进步的愿望被拒后,你还会一如既往地追寻革命真理、努力为党工作吗?在提问了解学员的回答后,教师开始讲授新课。当讲到“怎样做到明理”时,教师可以从潮州革命儿女中枚举遭遇挫折仍不放弃学习传播真理、为党做贡献的先进典型。例如王增辉,在韩师读书时,他就阅读进步书刊,讨论时事,切磋形势,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37年,刚满14岁的王增辉为寻找革命道路,曾勇敢地写信给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要求参加革命并提出入党的迫切愿望。当时,武汉党组织并未直接满足他的要求,也未接纳他为共产党员,只是鼓励他好好学习。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而是严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投身到革命中去。1938年,他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更加积极地学习宣传革命真理。那时,他家里贫苦,很多时候他一边烧饭,一边借灶里的火光,勤奋阅读革命书籍,弄清穷人翻身必须革命的道理。1945年9月,他在汕头市内创办华声书店。他常常向人们递送进步书刊,传播革命真理,使一批批“禁书”在青年中暗暗地流传。在讲完这一事实后,教师强调王增辉在入党等愿望被拒后,仍不放弃学习传播革命真理,并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是执着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典范,值得当今广大党员学习。

又如在讲授增信教育党课的导入环节,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景问题:蔡巧香与其丈夫都是中国共产党员,且夫妻情深。一天,蔡巧香发现其丈夫为了让她去潮州城过上清闲快乐的日子,为了所谓的“夫妻前途”,产生了背叛投敌的想法并开始有所行动。如果她向党组织报告,丈夫则会毁了前程,蹲监狱甚至被处以死刑;如果不向党组织报告,丈夫则越陷越深,党和人民的利益也会损失更大。如果你是蔡巧香,你该怎么办?让党员学员先思考,然后教师提问、学员作答。此处教师暂不说出蔡巧香的选择与做法。接着进入新课讲授环节。当讲到“对党的信赖和忠诚”时,提问“怎样才算是对党的真正信赖和忠诚呢?”,此处,教师讲述蔡巧香的选择与做法。当时,蔡巧香眼看心爱的丈夫滑向绝路,先是劝说丈夫放弃投敌打算。但是她丈夫不但不听她劝说,反而笑她胆小怕事,眼光短浅。蔡巧香感到自己说服不了丈夫,既不忍心看到丈夫走上绝路,又不愿意让革命事业受到损失。最后,她决定向党组织报告,同时请求党组织挽救其丈夫。党组织在取得确凿证据后,判其丈夫死刑,缓刑两个月执行以观后效,但是其丈夫执迷不悟。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组织上最后处决了她丈夫。教师在陈述这一事实后,进一步点评升华。一是指出蔡巧香有重夫妻感情的一面,先自己劝说无果,再向党组织报告,同时请求党组织挽救其丈夫;二是当婚姻家庭与党的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她选择了后者。这种为维护党的利益而大义灭亲的行为,是对党真正的信赖和忠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注释:

①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潮州市革命遗址普查报告》,2020年5月15日。

②⑱陈立佳:《潮州市红色文化名片》,潮州市潮安区凤塘明宇印刷厂2019年内部刊印,第2、12页。

③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知》2021年第4期。

④⑥⑦⑨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求知》2021年第8期。

⑤张英俊:《明理 增信 崇德 力行》,《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6期。

⑧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63页。

⑩1⑪⑫⑬⑭⑮⑯⑲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潮州英烈传》,内部刊印,第138—149、151—159、14—15、237—240、291、32—35、123—131、47页。

⑰魏艳华:《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阳光出版社2018年内部刊印,第247页。

⑳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筹委会:《凤凰山革命根据地英烈传》,潮州市湘桥文星印刷厂2003年内部刊印,第3页。

猜你喜欢

潮州党史革命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