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功正学术年谱

2022-02-02程桂婷纪泽慧

东吴学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刊郭沫若社会科学

程桂婷 纪泽慧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五七年,〇岁至十四岁。

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三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镇。父亲在当地供销点工作,家里开有小杂货店。母亲出生于镇上一个殷实的大家族,能识文断字。吴功正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一个妹妹自幼由叔叔抱养,叔叔毕业于燕京大学,在苏州工作,未能生育。吴功正就读于如皋水洞口中学,每天徒步十几里路上学。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十五岁至十八岁。

在如皋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被分配到如皋师范附属小学任教。

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七年,二十岁至二十四岁。

一九六三年九月,考入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就读。每月由奶奶、父母、姐姐凑五元生活费。其间,奶奶去世,一贯节俭的吴功正用省出的几十元钱给奶奶买了寿衣。一九六七年七月毕业。因“文化大革命”留在南京师范学院教书,为期一年整。

一九六八年,二十五岁。

八月,在农村参加大学毕业生的集体生产劳动,跟贫下中农“三同”,为期两年整。

一九六九年,二十六岁。

五月一日,与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外语专业的周峻女士结婚。

一九七〇年,二十七岁。

四月,女儿出生。

八月,任教于如皋师范学校,直至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为期六年有余。

一九七二年,二十九岁。

十一月,26日在《解放军报》发表《概括得高 开掘得深——学习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艺术构思》。

一九七三年,三十岁。

二月,17日在《解放军报》发表《党育英雄》。

三月,2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一张一弛——革命样板戏的艺术辩证法学习札记》。

四月,2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形象鲜明,性格丰满——读短篇小说集〈号声嘹亮〉》。

六月,14日在《解放军报》发表《“引而不发”:学习革命样板戏札记》。

七月,在《北京文艺》第3期发表《笔蘸浓情谱诗章——评〈放歌长城岭〉的艺术特色》。

九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选并出版的《实践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丰硕成果——学习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文选》一书收入《党育英雄》《一张一弛——艺术辩证法学习札记》《“引而不发”》三篇文章。

一九七四年,三十一岁。

十一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朝人民战斗友谊的壮丽颂歌——评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收入《概括得高 开掘得深——学习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艺术构思》一文。

一九七五年,三十二岁。

三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京剧革命十年》收入《一张一弛——艺术辩证法学习札记》一文;在《革命接班人》第4期发表《遍地英雄遍地歌——赞〈小靳庄诗歌选〉》。

五月,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和扬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中文系资料室编印的《张永枚、李学鳌作品研究资料》收入《笔蘸浓情谱诗章——评〈放歌长城岭〉的艺术特色》一文。

七月,在《陕西文艺》第4期发表《抵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原则的侵袭——学习革命样板戏〈海港〉札记》。

八月,儿子出生。

十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彻底批判林彪的“灵感论”》;31日在《解放日报》发表《论〈水浒〉的反动政治倾向》。

十一月,在《文史哲》第4期发表《略论〈水浒〉的政治倾向》。

一九七六年,三十三岁。

二月,在《吉林文艺》第2期发表《“天命论”与宋江的招降纳叛》;在《江苏文艺》第2期发表《起与伏——艺术辩证法漫谈之一》。

三月,在《四川文艺》第3期发表《关于〈水浒〉的艺术性》。

五月,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略论柳宗元的法家文学观》。

六月,1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拆穿谣言世界的谎骗——鲁迅诗文学习札记》。

七月,在《浙江文艺》第4期发表《谈革命现代京剧个性化的语言艺术》;在《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画狼——文艺作品刻画走资派典型随感》。

八月,在《广东文艺》第8期发表《热情扶植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学习革命样板戏〈龙江颂〉札记》。

十二月,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师院中文系,直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为期六年。

一九七七年,三十四岁。

三月,在《教学与研究》第2期发表《“打着别人的旗帜,偷运自己的货色”——清算“四人帮”把鲁迅的历史观纳入“儒法斗争”模式的罪行》;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批判姚文元对鲁迅〈阿Q正传〉的歪曲》。

七月,在《吉林文艺》第7期发表《以独创为贵(文艺短论)》。

八月,在《延河》第8期发表《〈阿Q正传〉不容歪曲》。

九月,在《河北文艺》第9期发表《鱼目岂能混珠——驳“四人帮”所谓“三突出”是“两结合”的体现论》。

十月,在《黑龙江文艺》第10期发表《驳姚文元对鲁迅小说的无耻攻击——评〈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十一月,在《福建文艺》第6期发表《鲁迅的典型化论述不容歪曲》。

一九七八年,三十五岁。

三月,在《诗刊》第3期发表《诗贵独创——从几首悼念周总理的诗歌谈起》;在《边疆文艺》第3期发表《想象在形象思维中的作用》;在《破与立》第2期发表《鲁迅论陶渊明》。

四月,在《新疆文艺》第4期发表《从王吉元伪降说开去——〈李自成〉的艺术辩证法漫谈》。

五月,在《天津文艺》第5期发表《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简析》。

六月,在《吉林文艺》第6期发表《文艺随笔:“推敲”解》。

七月,在《甘肃文艺》第7期发表《谈心理描写(文艺随笔)》;在《延河》第7期发表《精心组织高潮——从贾宝玉挨打谈起》;在《河南文艺》第7期发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在《宁夏文艺》第4期发表《浓郁的诗情瑰丽的想象——李贺诗〈李凭箜篌引〉试析》。

八月,在《贵州文艺》第4期发表《采取一端(读鲁迅小说笔记)》;在《语言文学》第4期发表《“由说话看出人来”——读鲁迅小说笔记》;在《福建文艺》第8期发表《动静制宜》;在《陕西教育》第5期发表《〈岳阳楼记〉的描写手法》;在《安徽劳动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发表《打着别人的旗帜,偷运自己的货色——清算“四人帮”用“儒法斗争”歪曲鲁迅历史观的罪行》。

九月,在《北方文学》第9期发表《诗歌语言的华与质》;在《江西文艺》第5期发表《红旗如画——毛主席诗词艺术语言学习笔记》;在《河南文艺》第9期发表《郭沫若的历史剧》;在《新教育》第9期发表《成功的肖像描写——读鲁迅小说札记》,又发表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期。

十月,在《鸭绿江》第10期发表《赋予典型人物以鲜明的个性特征——读〈新结识的伙伴〉》。

十一月,在《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初论风格》。

十二月,在《钟山》第3期发表《论〈李自成〉的形象塑造艺术》;在《长春》第12期发表《陆机的〈文赋〉》。

一九七九年,三十六岁。

一月,在《破与立》第1期发表《准确地领会鲁迅的典型化论述》。

四月,在《辽宁群众文艺》第4期发表《无巧不成书》。

五月,在《哈尔滨文艺》第5期发表《诗的意境》;在《语文教学》第3期发表《〈指南录后序〉的思想、艺术特色》。

六月,在《四川文学》第6期发表《“由说话看出人来”——学习鲁迅论人物对话》。

七月,在《东海》第7期发表《矗立起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北京文艺》第7期发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在《山丹》第4期发表《〈隆中对〉、〈三顾茅庐〉及其它》。

八月,在《广州文艺》第8期发表《说“对比”》;在《北方文学》第8期发表《诗情画意秀丽多姿——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福建文艺》第8期发表《悲喜相照(评〈李自成〉)》;在《语言文学》第4期发表《卒章显其志》。

十一月,在《草原》第11期发表《藏与露》。

十二月,在《广东教育》第12期发表《〈失街亭〉写作艺术鉴赏》。

一九八〇年,三十七岁。

二月,在《诗刊》第2期发表《诗的寄托》;在《散文》第2期发表《精美的赋体散文——〈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在《名作欣赏》第1期发表《〈李自成〉中的风景画》。

三月,在《作品》第3期发表《武松杀嫂和石秀杀嫂:谈典型人物的个性化问题》;在《河北文艺》第3期发表《以少胜多》,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12期。

四月,在《广州文艺》第4期发表《张弛兼济——〈李自成〉中兴归山会张献忠一节的艺术手法》;在《语言文学》第2期发表《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雷雨〉(选场)的戏剧冲突艺术》;在《福建文艺》第4期发表《抑与扬(谈谈艺术辩证法)》;在《江苏戏曲》第4期发表《怎样写好第一幕——分析〈雷雨〉第一幕的艺术技巧》;在《新港》第4期发表《小说的景物描写》;在《文艺论丛》第10辑发表《遍借金针,转益多师——略论〈李自成〉对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五月,在《长安》第5期发表《“放开眼光,自己来拿”——谈〈李自成〉对艺术创作传统经验的继承》;在《山丹》第3期发表《创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在《辽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谈〈琵琶行〉》,又发表于《长安》第7期;在《西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老一辈革命家和郭沫若的历史剧》,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郭沫若研究》第6期。

六月,在《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史剧和现实——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郭沫若研究》第9期。

八月,在《北方文学》第8期发表《生动的讽刺艺术形象》;在《新剧作》第4期发表《设置好戏剧冲突——学习郭沫若历史剧札记》;在《文学评论丛刊》第6辑发表《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语言艺术——〈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

九月,在《作品》第9期发表《林冲的独特道路(谈典型人物的性格逻辑问题)》,此文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30期全文转载;在《散文》第9期发表《寥寥数笔 形神毕肖——读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十月,在《教学与研究》第10期发表《慷慨激昂,悲壮天地——〈虎吼雷鸣马萧萧〉析》。

十一月,在《朔方》第11期发表《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32期;在《哈尔滨文艺》第11期发表《要善于捕捉形象(创作漫谈)》;在《长春》第11期发表《艺术是个整体》;在《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威尼斯商人〉选场分析》。

本年,在南通师院被评为讲师。

一九八一年,三十八岁。

一月,在《吉林教育》第1期发表《豪放悲壮 辞彩飞扬——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月,在《语文学习》第2期发表《诗歌的文学分析》。

三月,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史剧和历史——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郭沫若研究》第4期;在《北方论丛》第2期发表《读鲁迅对生活和艺术的有关论述》,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鲁迅研究》第4期、《新华文摘》第5期;在《文学评论丛刊》第8辑发表《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风格——〈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辑发表《论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四月,在《新疆文学》第4期发表《艺术的点染》。

五月,在《散文》第5期发表《语言气势和艺术风格》。

六月,在《滇池》第6期发表《疏密相间》;在《语言文学》第3期发表《各成风格奏新调——从三首表现音乐题材的唐诗说起》;在《戏剧学习》第2期发表《讼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冲突》;在《唐山师专学报》第2期发表《谈〈红楼梦〉的两点现实主义成就》。

七月,在《吉林教育》第7期发表《优美的文字 真挚的感情——读〈荷花淀〉》;在《长安》第7期发表《缜密的艺术构思——读苏轼的〈前赤壁赋〉》;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发表《郭沫若早期诗论初探》,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郭沫若研究》第8期。

八月,在《红楼梦学刊》第3辑发表《〈红楼梦〉的情节波澜》,全文收进《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节选文入选广东《语文》教材高二第四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十月,在《当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期发表《论〈李自成〉的艺术风格》。

十二月,在《鲁迅研究》第5期发表《论鲁迅在文学风格研究和实践上的成就》。

一九八二年,三十九岁。

三月,在《芳草》第3期发表《略谈〈李自成〉(第三卷)》;在《文学知识》第2期发表《释“风格”》。

四月,在《山丹》第4期发表《谈描写角度》;在《名作欣赏》第2期发表《风云变色 摇曳多姿——〈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艺术》。

五月,与徐应佩、周溶泉合著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六月,在《名作欣赏》第3期发表《状秋声萧飒而砰湃 抒秋情深沉而豁达——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在《海燕》第6期发表《别具一格的环境描写》;在《散文》第6期发表《关于散文中的美学问题》,后被《新华文摘》第8期转载;在《新文学论丛》第2期发表《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艺术——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后被人大复印资料《郭沫若研究》第4期转载。《精湛的史诗艺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七月,在《广州文艺》第7期发表《生动的场面描写——读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在《江海学刊》第4期发表《论〈李自成〉第三卷的新成就》。

八月,在《新剧作》第4期发表《戏剧语言的动作性》。

十二月,调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曾任第五届、第六届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一九八三年,四十岁。

三月,在《参花》第3期发表《情景一体,意境交融——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四月,在《语文学刊》第2期发表《郭沫若泛神论的基本特征》;在《名作欣赏》第2期发表《妙手绘出新画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艺术成就谈片》。

五月,在《语文战线》第5期发表《清新淡远的生活画面——读辛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六月,《文学风格七讲》作为“文艺知识丛书”之一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七月,在《吉林教育》第7期发表《笔墨绚丽写春意——杜牧〈江南春绝句〉浅析》。

十一月,在《郭沫若研究学会会刊》第2集发表《从诗剧到历史剧——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4辑发表《论郭沫若历史剧的地位》。

本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一九八四年,四十一岁。

一月,在《解放军报通讯》第1期发表《惊天战尘显英雄》。

二月,在《红楼梦学刊》第1辑发表《论曹雪芹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

四月,在《新剧作》第2期发表《〈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国古典风格理论概说》收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九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七月,在《江汉论坛》第7期发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论初探》,后转载于《新华文摘》第10期。

十二月,在《教学通讯(文科版)》第12期与陈伦明共同发表《喜读〈唐宋诗文鉴赏举隅〉》。

一九八五年,四十二岁。

三月,《小说情节谈》作为“文艺理论小丛书”之一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五月,在《北方论丛》第3期发表《清代〈聊斋〉评论述略》,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12期。

六月,在《浙江学刊》第3期发表《论鲁迅杂文的抒情性》,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鲁迅研究》第8期; 《小说美学》作为“东方文艺美学丛书”之一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九月,在《文学遗产》第3期发表《历史变动时期的短篇小说——评凌濛初的初、二刻〈拍案惊奇〉》,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1986年第12期;在《散文》第9期发表《耿耿正气贯苍穹——〈梅花岭记〉赏析》;在《红楼梦学刊》第3辑发表《〈红楼梦〉艺术节奏的美学探索》。

十月,在《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2辑发表《论〈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在《新闻与成才》第10期发表《“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上)》。

十一月,在《钟山》第6期发表《关于文学当代性的美学思考》,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6年第3期;在《社会科学辑刊》第6期发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红楼梦研究》第6期;在《文艺评论》第6期发表《人物性格的系统论分析》;在《新闻与成才》第11期发表《“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下)》。

十二月,在《新剧作》第6期发表《〈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一九八六年,四十三岁。

一月,《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和历史剧的艺术风格》收入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郭沫若研究》编辑部主编的《郭沫若研究第二辑》,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又于三月人大复印资料《郭沫若研究》全文转载;在《当代文艺探索》第1期发表《新时期小说形式美的演化》,此文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2期全文转载,节选篇《新时期小说形式美演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载入《新华文摘》第3期。

三月,在《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发表《古代历史小说理论初探》,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11期、《新华文摘》第5期。

四月,在《明清小说研究》第3辑发表《古代小说观念和美学关系探索》;在《名作欣赏》第2期发表《凝结着明代山水游记的审美特征——读袁宏道〈虎丘记〉》。

五月,在《红岩》第3期发表《小说家的审美感知》;在《古典文学知识》第3期发表《字唯期少 意唯期多——读苏、辛的两篇散文》。

六月,《山水诗注析》作为“古诗注析丛书”之一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月,在《学习与探索》第4期发表《传记散文和古典小说的审美关系》;在《文学评论》第4期发表《古典小说理论的民族特色》,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8期、《新华文摘》第9期。

十二月,张涵主编的《美学大观》收入《门类美学之小说》一文,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一九八七年,四十四岁。

二月,在《上海艺术家》第1期发表《中国古典戏剧结构新探》;在《名作欣赏》第1期发表《审美鉴赏中的主客体关系》。

四月,在《学术界》第2期发表《中西美学的协和与不协和音》,又发表于《美与当代人》第9期,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6期、《新华文摘》第8期;在《名作欣赏》第2期发表《审美鉴赏中对象的多度层次面》。

六月,在《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发表《论古典长篇小说的形式美》;明清古典小说评论集《时代的广角镜》作为“语言文学丛书”之一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月,在《社会科学家》第4期发表《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演化》,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10期。

八月,在《上海艺术家》第4期发表《古典戏剧美学·情感论》。

九月,在《中国文学研究》第3期发表《古典美学审美特质的认识和实践》。

十一月,《沫若史剧论》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主编《古文鉴赏辞典》,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中州学刊》第6期发表《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十二月,在《广西社会科学》第4期发表《中国古诗的时空美学》;在《文学遗产》第6期发表《唐代诗人审美心理研究》,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收进台湾“中央研究院”2003年版的《海峡两岸唐诗研究史》。

一九八八年,四十五岁。

三月,主编《中学古文鉴赏手册》,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四月,在《名作欣赏》第2期发表《诗歌审美鉴赏中主体的多层结构面》。

本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一九八九年,四十六岁。

一月,《古今名作鉴赏集粹》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三月,在《名作欣赏》第1期发表《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赏析》。

九月,在《文艺研究》第5期发表《中国文艺美学沿革规律探讨》,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第1期;在《齐鲁学刊》第5期发表《古典美学的审美感受论》。

十月,在《艺术百家》第4期发表《戏剧美学综合机制论》。

十一月,在《学术月刊》第11期发表《文学审美建构的限制与超越》,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1990年第2期;在《浙江学刊》第6期发表《文艺美学与神话》;在《文学评论》第6期发表《古典文艺审美学的历史结构:诸种合力的规范》,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第3期;在《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宋诗审美现象解剖》。

十二月,在《社会科学家》第6期发表《禅宗:直觉性美结构体》;在《贵州社会科学》第12期发表《气韵美》;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文艺审美的主客体碰撞方式》;在《江汉论坛》第12期发表《原型美学——〈诗〉〈骚〉美学》,后节选篇《〈诗〉〈骚〉是中国诗美学的原初积淀》载入《新华文摘》1990年第3期。

一九九〇年,四十七岁。

一月,在《学术论坛》第1期发表《论顿挫美》;在《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发表《建构“中国文学美学”》,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4期、《新华文摘》第4期;在《学习与探索》第1期发表《文学审美意象建构》。

二月,在《江淮论坛》第1期发表《中国文艺美学和文化精神》,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5期、《新华文摘》1991年第12期;在《云南社会科学》第1期发表《民俗和文学审美》;在《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发表《古典小说的人物美学探索》,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11期;在《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以天籁自然为美的老庄美学》,又发表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三月,在《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发表《古典文艺美学的逻辑支点:主体》,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9期。

四月,在《明清小说研究》第2期发表《从真假虚实论看明清小说的审美机制》。

五月,在《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发表《古典模糊美》;在《求索》第3期发表《文艺审美的变形与完形》,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7期、《新华文摘》第10期。

七月,在《天府新论》第4期发表《美的生命表象:诸子散文美学》。

八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3期发表《中国美学的艺术思维机制》,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0期;《中国文学美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九月,在《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美的标准范式——唐宋散文美学》,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

十二月,在《海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中国诗:一种美学贯通机制》。

一九九一年,四十八岁。

二月,在《学术界》第1期发表《生殖崇拜和文学美学——美的生命意识形式》。

三月,在《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发表《论佛道教与中国美学》;在《郭沫若学刊》第1期发表《人类文化学·中国美学史:沫若研究中的空白带》;在《青海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古典悲怨美学》。

五月,在《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丽”谈——六朝美学的范畴概念及其演变》,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2期;在《东方文化》第1集发表《中国文化合流中的儒、庄、禅美学趋融性结构》。

六月,在《名作欣赏》第3期发表《声泪交并的泣血之作——谢翱〈登西台恸哭记〉鉴赏》;在《淮海论坛》第6期发表《中国美学的主题》。

七月,经国务院批准,自此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十月,与陆志平合著《小说美学》作为“美学袖珍丛书”之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由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十一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11期转载《词人心态论(上)(下)》。

十二月,在《贵州社会科学》第12期发表《“妙”论——六朝美学的一个独特范畴》,又发表于《江汉论坛》第12期。

一九九二年,四十九岁。

二月,在《文史知识》第2期发表《至深至广 至巧至妙——洪迈〈稼轩记〉欣赏》,又于1993年2月发表于《名作欣赏》第1期。

三月,在《求是学刊》第2期发表《美的巨丽形态——汉赋美学》,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5期、《新华文摘》第7期;在《学术交流》第2期发表《哲学因子的输入:阴阳美学的建立》。

四月,在《江淮论坛》第2期发表《美学传统和思维传统》,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7期;在《南京文化》第2期发表《开拓六朝美学研究新天地》。

六月,在《名作欣赏》第3期发表《秀丽多姿的山水画卷——王质〈游东林山水记〉赏析》。

九月,在《社会科学辑刊》第5期发表《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结构》,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第1期。

十一月,《郭沫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世纪型开拓者》收录于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主编的《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六朝园林》作为“六朝丛书”之一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在《文艺研究》第6期发表《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世纪型开拓者——为郭沫若诞辰100周年而作》,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2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3期。

十二月,在《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儒家美学结构体——实践理性的美学系统质》。

本年,开始担任《江海学刊》主编。主编的《古文鉴赏集成2 唐宋金元古文鉴赏之部》(三卷本)由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三年,五十岁。

一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1期发表《以审美眼光阅读古典文学作品》。

四月,29日在《社会科学报(第4版:学苑)》发表《我的第二次弹跳》。

六月,在《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发表《六朝佛教与美学》。

一九九四年,五十一岁。

一月,在《齐鲁学刊》第1期发表《颜延之诗美成就论》;在《中州学刊》第1期发表《六朝人的审美素质剖析》,后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3期转载;在《东岳论丛》第1期发表《六朝美学之总体描述》;在《文史知识》第1期发表《文词峻洁 文意多变:读朱熹〈送郭拱辰序〉》。

二月,在《中国文化研究》第3期发表《六朝园林文化研究》。

三月,在《江西社会科学》第3期发表《论陶渊明诗的美学成就》;在《贵州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六朝庄园经济与美学结构之关系》,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7期。

五月,在《天府新论》第3期发表《郭璞诗美成就略论》;在《人文杂志》第3期发表《六朝美学范畴:哲学孕育之结果》,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8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2期发表《从两汉到六朝:美学史轨迹描述》,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9期;在《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发表《鲍照诗美成就论》;在《学习与探索》第3期发表《六朝士风与美学》;在《中国文化研究》第4期发表《六朝乐舞美学(上篇)》。

七月,在《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发表《六朝社会风习与美学状貌》。

八月,在《江汉论坛》第8期发表《六朝隐逸情调与美学风貌》;在《中国文化研究》第5期发表《六朝乐舞美学(中篇)》。

九月,在《浙江学刊》第5期发表《谢灵运美学成就论》;在《名作欣赏》第5期发表《波谲云诡 摇曳多姿——〈三国演义〉“连环计”赏析》;在《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言意”:一个深刻的美学范畴》。

十一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6期发表《虚实相生 呼之即出——“温酒斩华雄”的艺术特色》;在《中国文化研究》第6期发表《六朝乐舞美学(下篇)》。

十二月,《六朝美学史》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五年,五十二岁。

三月,在《文史知识》第3期发表《半是依恋 半是挽歌:〈东京梦华录序〉赏析》。

七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4期发表《一篇独特的人物传记——读黄宗羲的〈柳敬亭传〉》。

九月,在《美术之友》第5期发表《我写〈六朝美学史〉》,又于1996年5月发表于《古典文学知识》第3期;在《学习与探索》第5期发表《期待着再造辉煌》。

十一月,9日在《社会科学报(第3版:人文世界)》发表《建构立体式美学史体例——我写〈六朝美学史〉》。

十二月,在《中华词学》第2辑发表《论词人的审美心态——词学的心理学研究》;由弓保安主编、与夏春豪等编著的《曾巩散文精品选》作为“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丛书”之一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六年,五十三岁。

三月,在《书与人》第2期发表《人的追求与书的追求:〈六朝美学史〉》。

一九九七年,五十四岁。

八月,在《中国文化研究》第3期发表《论六朝美学之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上篇)》。

十一月,在《中国文化研究》第4期发表《论六朝美学之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下篇)》。

十二月,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阿里山纪行》。

本年,《古今名作鉴赏集粹》由台湾建安出版社出版;《论〈佛教东渐图〉》载入日本株式会社紫翠会并出版。

一九九八年,五十五岁。

一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1期发表《孟郊诗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在《益阳师专学报》第1期发表《钟嵘〈诗品〉的美学思想》,又发表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第1期,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3期。

五月,在《群众》第5期发表《我的追求》;在《古典文学知识》第3期发表《黄昏与月夜:谈刘希夷、张若虚的诗美特征》。

十二月,荣获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本年,《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载入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主编的《文学与美学》第6集,由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十六岁。

一月,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盛唐美学精神》。

六月,在《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从〈唐代美学史〉谈断代美学史的建构》。

七月,《唐代美学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〇年,五十七岁。

三月,在《书与人》第2期发表《此情可待成追忆:深切怀念姚雪垠》。

本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出版工作者”称号。香港新亚洲文化基金会编印出版《范仲淹研究文集》第1集收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

二〇〇一年,五十八岁。

一月,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初唐丽化与俗化并生现象论析》。

三月,在《学术交流》第2期发表《李白的诗美学思想及其盛唐特征》;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盛唐气象的曙光》,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7期。

五月,在《东岳论丛》第3期发表《论隋代的文学审美特征》。

六月,在《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论宋初隐逸闲谈心态的特征及其产生》;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后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南京凤凰出版社相继出版。

七月,在《中州学刊》第4期发表《初唐“四杰”文学审美的重大走向》;在《名作欣赏》第4期发表《清人小令词四首审美鉴赏》;在《齐鲁学刊》第4期发表《隋代文炀二帝、南北二方的文学审美特征比较》。荣获1990—2000年度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九月,在《思想战线》第5期发表《唐代服饰美学》,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1期;《中国文学美学》(全三册)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十一月,在《中国文化研究》第4期发表《从吴中四士看吴地美学及其史的特征》。

二〇〇二年,五十九岁。

一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1期发表《百期祝贺和祝愿》;在《文史哲》第1期发表《李世民的美学思想及其诗美成就》;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六朝文化与〈文心雕龙〉之关系》。

三月,在《求是学刊》第2期发表《初唐“四杰”的文学审美成就》;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南北朝文学之交流》;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理念、程序和书写方式》,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8期。

四月,在《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发表《东晋南渡心态与文学格调之变化》,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7期。

五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2期发表《从审美视域解阐李商隐》;在《名作欣赏》第3期发表《梦窗词五首审美赏析》。

六月,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隋代美学概说》,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8期;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以美铸诗 以诗证史——毛泽东诗词新论》,又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第5期;在《金陵职业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世说新语〉的特质及其文学史地位》。

七月,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张说:初盛唐诗歌美学的转捩人物》,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12期。

八月,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九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5期发表《葛洪的文学思想》;在《思想战线》第5期发表《唐代美术美学》。

十一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6期发表《萧子显的文学论》;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初唐宫廷诗风与隐逸诗韵并生现象论析》。

二〇〇三年,六十岁。

一月,在《思想战线》第1期发表《21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之构想》,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4期、《新华文摘》第6期;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南宋初期美学思潮的重大转折》,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5期;在《艺术百家》第1期发表《隋唐乐舞美学概貌》。

三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2期发表《六朝文学的两大论争》;在《齐鲁学刊》第2期发表《王维的审美心理经验研究》,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7期。

六月,在《名作欣赏》第6期发表《姜夔词序的审美鉴赏》;在《金陵职业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论杜甫的美学思想》;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华夏文明之光:青墩遗址的文化—美学史意义》,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4期;在《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晏殊:富贵气象和清婉心态》。

七月,在《古典文学知识》第4期发表《萧氏三兄弟的文学论》;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初唐:变革六朝、铸造唐音》。

十月,应邀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赴台讲学三个月,后撰写《走进台湾》一书。

十二月,与许伯卿合著《六朝文学》作为“六朝文化丛书”之一由南京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四年,六十一岁。

一月,在《艺术百家》第1期发表《唐代乐舞的审美形态》。

二月,在《炎黄纵横》第2期发表《游张大千“摩耶精舍”》。

四月,在《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发表《六朝文学的社交社团活动》。

五月,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李清照的审美素质和审美心态》。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六月,在《统一论坛》第3期发表《宝岛美食话小吃》以及《北京隆重举行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大会》。

七月,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李贺的心态与诗美》。

九月,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论朱熹的美学思想》;在《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9期;在《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碧海鲲鲸 波澜老成——从审美视界解读杜诗》。

十月,在《名作欣赏》第10期发表《“性灵”说的经典之作——解读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14日在《文艺报》发表《正·大·清·雅》;在《世纪风采》第10期发表《诗美鉴赏学的创建者》。

二〇〇五年,六十二岁。

一月,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发表《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及其小说美学思想》;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论元代美学》,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8期;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论宋代美学》,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4期。

三月,在《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再论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以宋代为案例》,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6期;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3期转载《金圣叹开小说美学思想先河》。

五月,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殷璠的诗美学思想》。

六月,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唐初史学—美学研究》。

七月,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观众心理与戏曲审美建构》;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最标准的馀业和最地道的专业——读〈三馀论草〉》。

二〇〇六年,六十三岁。

一月,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中国美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5期、《新华文摘》第10期。

二月,在《统一论坛》第1期发表《台湾街头一景——机车》。

三月,在《名作欣赏》第6期发表《新开一路:理论作品的名作欣赏——以李清照〈词论〉为案例》。

四月,在《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发表《宋词与六朝》,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第15期。

五月,《走进台湾》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于2008年9月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散文奖。

六月,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说“涵泳”》。

九月,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6期;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发表《明代游赏美学研究》。

二〇〇七年,六十四岁。

三月,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范晔的文学审美论及其贡献》。

四月,在《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发表《宋词与三国》;在《当代中国画》第4期与尚辉、葛红兵一同发表《张尔宾》。

七月,在《深交所》第7期发表《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的心态与诗美》。

八月,在《深交所》第8期发表《唐诗的“路标”——刘希夷、张若虚的诗歌》。

十月,《宋代美学史》作为“吴功正美学和美学史书系”之一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

十一月,8日在《人民日报(第9版:文艺评论)》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得失谈》;在《深交所》第11期发表《坐看苍苔色 欲上人衣来——王维诗歌的审美化、音画化、禅意化(上)》。

十二月,在《深交所》第12期发表《坐看苍苔色 欲上人衣来——王维诗歌的审美化、音画化、禅意化(下)》;18日在《中国艺术报》发表《在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之间——我国近年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得与失》。

二〇〇八年,六十五岁。

一月,在《学术界》第1期发表《史域文坛新杰构——读王春瑜先生〈看了明朝就明白〉》;在《文学评论》第1期发表《论宋词的历史小说》。

二月,15日在《中国新闻出版报(第9版)》与“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评委共同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三月,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重塑文学精神》,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3期。

五月,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宋代的文化精神与美学意识》;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明代赏玩及其文化、美学批判》,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9期、《新华文摘》第17期。

六月,在《草原》第6期发表《第二届长篇历史小说奖综述》。14日作《许志英先生二三事》收入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的《往事与哀思:怀念许志英教授》。

二〇〇九年,六十六岁。

一月,在《中国校园文学》第1期发表《我是怎样写〈阿里山纪行〉的》。

三月,在《名作欣赏》第5期发表《亦论亦文:创新型美学小品——袁中道〈爽籁亭记〉赏析》;在《语文学习》第3期发表《我写〈红楼梦〉的情节波澜》。

五月,在《中国书画》第5期发表《积学储宝——读朱关田新撰〈颜真卿年谱〉》。

七月,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成就》,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11期、《新华文摘》第20期。

八月,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期发表《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审美本体——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一》。

十月,在《扬子江评论》第5期发表《价值失范·满纸荒唐·遍体硬伤——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二》。

二〇一〇年,六十七岁。

四月,在《齐鲁学刊》第4期发表《时域空间的审美形态及其思维机制》,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5期。

五月,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宋代理学对美学思维的影响》,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8期。

六月,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2期发表《胸藏丘壑·诗性叙事·转益多师——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三》。

十二月,《披星戴月集》作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文集”之一由南京凤凰出版社出版。

二〇一一年,六十八岁。

四月,在《扬子江评论》第2期发表《史识扭曲·史实硬伤·史诗缺失——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并于十二月荣获“长江杯”第二届江苏文学评论奖二等奖。

十一月,《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获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文学评论奖。

二〇一二年,六十九岁。

六月,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期发表《社会思潮·坚持底线·启蒙开蒙——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四》,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2013年第9期。

九月,在《金陵瞭望》第23期发表《〈激流与残冰〉序》。

二〇一三年,七十岁。

一月,在《齐鲁学刊》第1期发表《出土文物(文献)与中国美学史》,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5期、《新华文摘》第10期。

二〇一四年,七十一岁。

一月,在《云梦学刊》第1期发表《论〈岳阳楼史话〉的史学性、美学性与文学性》。

二月,在《齐鲁学刊》第2期发表《中国宗教史与中国美学史》,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4期、《新华文摘》第14期。

九月,在《雨花》第9期发表《渐行渐远的布谷鸟》。

十二月,荣获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江苏省艺术贡献奖”。

二〇一五年,七十二岁。

十月,在《扬子江评论》第5期发表《历史和美学的融合——评夏坚勇〈绍兴十二年〉》。

十二月,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2期发表《郭沫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得与失》。

二〇一六年,七十三岁。

一月,在《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第1期发表《文学美学的形成要素》。

三月,在《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第2期发表《文学美学的主体表现》;在《齐鲁学刊》第3期发表《隋唐佛教与书法美学》,后被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4期、《新华文摘》第16期。

五月,在《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第3期发表《文学美学的存在形式》。

七月,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闻一多和中国美学史》,后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10期,收入《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在《学术界》第7期发表《隋唐佛教与书法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在《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第4期发表《文学美学的建构方式》。

八月,在《学术评论》第4期发表《经纬纵横的电影美学——读沈义贞先生新著〈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

九月,在《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第5期发表《文学美学的主要特点》。

十一月,在《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第6期发表《文学美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二〇一七年,七十四岁。

九月,《古小说、戏剧经典的审美鉴赏》《古诗词经典的审美鉴赏》《古散文经典的审美鉴赏》《鉴赏学原理》与《中外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作为“审美鉴赏系列丛书”由海口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三国美学》由海口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十一月,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唐代茶道美学》,后被转载于《新华文摘》2018年第2期。

十二月,在《教育研究与评论》第6期发表《情境教育论的古典美学渊源及其当下的时代色彩》。

二〇一八年,七十五岁。

八月,在《中国教育学刊》第8期发表《坚守文化自信 扩容传统美学——李吉林情境教育论的启示》。

十一月,14日二十时于南京去世。

猜你喜欢

学刊郭沫若社会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郭沫若佚诗一首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