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文化教材编写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2022-02-02于小植
于小植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对外文化教材的一个普遍特点是教材内容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展示,而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和当代文化展示的内容则稍显不足,尤其缺乏展现当代中国成就和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文化内容,也缺乏对文化内涵丰富的语用规约和交际习俗的系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国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障碍。笔者认为对外文化教材编写应加强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有效链接,在重视文化传统的同时,应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与当代文化展示问题,注重提纯中国文化的本质精神,注重展示魅力文化并采取柔性的传播方式。
一、重视文化传统
文化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线性的,当新的科学技术出现,旧的技术就因被取缔而变得没有价值。而文化的发展则不同,中国古代曾出现过老子、孔子、庄子等多位圣人思想家,令后世之人望尘莫及;中国古代的“诗三百”同样令后世之诗难以超越,清初叶燮曾说:“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糵,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而谢,花谢而复开,其节次虽层层积累,变换而出,而必不能不从根柢而生者也。”①王夫之:《清诗话》,第58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以文学作品为例,后出现的作品只能与先前的作品不同,却无法替代或超越先前的作品。鲁迅有过著名的判断:“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②鲁迅:《书信·致杨霁云341220》,《鲁迅全集》第12卷,第631页。闻一多则认为:“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南宋的词已经是强弩之末。”③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10卷,第18页,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当代学者启功也将下限确定在宋代,他形象化地指出:“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④启功:《启功讲学录》,第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当代文化的源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理应成为中国文化教材的内容。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中,重视文化传统不能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单纯的文化介绍,只呈现文化材料和显在的、浅层次的文化内容。而是要注重对中国文化本质精神和文化精华的萃取,注重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提炼和呈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文化,既包含积极向上的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优秀文化,又具有杂糅共生、多元并进的特性,涵纳一些消极性的文化因子。近代中国的落后,使部分外国民众对中国抱有“文化刻板印象”,即对中国抱有相对简单的、单一的、笼统的固定看法;国外媒体偶尔的不实报道和恶意抹黑,也造成了部分国外民众对中国认识的偏狭,这些都是需要在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中扭转和改变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对外文化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合适的文化逻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历史地位及其社会功能进行提纯和构建,克服间歇性、单向度的局限,依据“文化—社会”交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框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振兴中国进程中的复杂作用进行深度分析,改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的模式,采用以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社会发展的方法编写对外文化教材。
另外,重视文化传统并不是将对外文化教材文本化。传统文化典籍并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实践性特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文化是人类主体在和自然分离的过程中,在认知、行为,甚至心理等方面形成的规则化系统,而以文化典籍形式出现的文本,不过是这种规则系统的记载。文化系统的再现或再生产方式,除了成文典籍,尚包括生动、具体的社会交往实践。”⑤卢德平:《文化、跨文化、语言交流的重新命题》,《汉语英用语言学研究》2018年第1期。中国文化研究在通过考古过程和典籍整理来探究文化的时代面貌的历史研究上成就最丰厚,可见,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都不只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包含着动态的文化实践,除了文化典籍、经典文本之外,对外文化教材编写还可以遵循文化的实践性特征,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等更内质的层面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二、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思想资源,但传统文化不能直接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也不能为当下的现实问题提供预案和答案,因此,在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中,不能按照现有的文化典籍照本宣科,而是要依据中国文化特性和传播对象国的文化特征对传统文化典籍进行当代的创新性阐释或创造性转化,这种阐释和转化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使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价值体系适应新时代的时代需求,这种转化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生的,应以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导向。伽达默尔说:“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①[德]伽达默尔著,甘阳译《:时间距离的解释学意蕴》,《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不能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呈现,而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不仅要理解传统的进展,并且要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这种创新性转化或当代阐释既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使中华传统文化原有的价值体系适应新时代的时代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来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2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在文化传播中,可知可感的文化形态是最易传播的。例如中国过去不吃白糖,中国最初叫“糖”的东西是用麦芽做的,在汉朝被称为“关东糖”,但糖被制造出来以后,糖的甜味毫无阻碍地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因此糖迅速流传到了全世界;中国的丝绸、瓷器的传播也是毫无阻碍的。文化交流一般从物质文化开始,因为人民最容易接受的文化形态就是以自然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其次是以行为形态存在的风俗文化。对于这种两种文化形态,可以运用图片、文字、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编入对外文化教材之中,例如中秋节的吃月饼、赏月,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春节包饺子、放鞭炮等风俗习惯;或者中国的文化名山、传统建筑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都是在对外文化教材中容易编写、容易传播的内容。
最不容易传播的是以文字形态存在的典籍文化,是用汉语方块字写下的中国人的思想传统。由于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阻碍,这些文化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晦涩艰深的,要想把这些文化传播给外国人,让他们理解和接受,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从当代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塑造,寻找新的生长点,在旧义上生发出新意。在具体阐释时要注重前后联系、多层面贯通,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层面的文化现象相互联系,一方面介绍传统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并列举与之相关的当代文化现象帮助外国学习者对中国文化从“了解”层面上升到“理解”层面。
如何在对外文化教材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呢?例如,在阐释“儒家核心思想”时,要使学习者知道儒家思想“是什么”,并理解“为什么”,同时举例说明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引导学习者思考现实层面的相关文化现象;在讲解道家文化时,可以说明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有何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以西方为肇始的现代文明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思维方式具有本质差别,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句诗歌中也得到了最好的呈现;在讲解墨家文化时,可以阐明墨子的科学精神对当下科技创新的启发意义,并联系2016年中国将自主研发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等时事新闻进行阐发,而不是单单囿于中国经典文本白话文翻译。此外,中国古代的诗词、书画、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对外文化教材可以阐发中国传统艺术特点、精神品格与当代中国人的艺术追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的关联。
叶朗在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时指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设逐渐超出了人类文明的把握能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状态加剧,超量的信息刺激与心灵的迷失成为互为因果的社会文化问题。在这个时候,人们回头去看,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道’对‘技’的引领作用。中国古人对技术、技艺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总要超出技术本身,而归于‘道’的层面。这就意味着,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它对于人类生活、生命、精神、心智的整体效应。”③叶朗:《21世纪,中国将在精神层面影响世界》,《中国文化报》2013年7月29日。中国追求的现代化,是经过人文反思的现代化,人的价值理想、人文关怀、人生意义,都被重新给予更大的关注。从这种关注出发会看到: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阐释和转化对中国的现代化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阐释和转化能满足人类终极关怀的需要,能对世界整体的现代化进程发挥调节作用,因而理应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在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中,应避免泛化、文本化以及均质化倾向,注重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接合,在阐释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思想价值的同时,贴合中国最新发展趋势,厘清中国当代文化的多种形态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使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崭新的生命力,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摄到以对外文化教材为载体的世界思想体系之中。
三、注重当代文化展示
从已出版的对外文化教材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以传统文化为主,但如果对外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加以考察,则能发现与传统文化相比,多数外国学习者对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经济贸易、外交政策、教育情况、民族人口、宗教信仰等当代中国的情况更感兴趣,因此,长期以来,对外文化教材的内容与外国学习者的兴趣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①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8月21日,网址: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编写侧重反映当代中国的国情与民情、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教材是对国家号召的响应。对外文化教材不仅要呈现纵向线索的“历时”的传统文化,也要呈现横断面的“共时”的当代文化。中国当代文化丰富多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不同的民族传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汇聚成和谐统一的当代文化。在中国文化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中国当代文化的统一性和系统性,也需要注重中国当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偏重弘扬,而是从跨文化角度心平气和地对中国当代文化进行世界性讲述,重点呈现当代中国的进步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实际上,当代中国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例如,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被外国人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68%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强,高铁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中餐、中医药和武术被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2019年,海外受访民众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为6.3分,较2018年提升0.1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形象好感度较高,达7.2分,呈持续上升趋势。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中,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3个领域为:科技(66%)、经济(63%)和文化(57%)。此外,六成以上海外受访者认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63%的海外受访民众认为中国国家形象在过去70年整体上不断上升,其中发展中国家受访者持此观点的比例高达80%。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经济日报》2020年9月16日。该报告是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调查机构凯度华通明略等共同完成的调查报告,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7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在掌握了外国人对当代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外文化教材内容的呈现不必求多求全,而应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上述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以及中餐、中医、中华武术等都是适合被编入对外文化教材的内容,因为这些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展现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当代中国形象和新时代的中国风貌,能够使外国学习者对中国的认知与时俱进。
另外,在编写过程中,编写者应注重从文化对比、文化共融的视角选择合适的中国当代文化内容。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中国文化内容的确定、中国文化内容的传播、中国文化内容的接受三个层面,是包含了传播语境、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过程等要素在内的动态立体的传播。从传播学角度看,传播者编码与接受者解码构成了文化传播的基本过程,而在编码与解码之间又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接受者的接受过程并非是线性的,传播效果的达成受到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从宏观层面看,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社会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传播对象国的意识形态属性、政策舆论导向,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从微观层面看,与对外文化教材的质量、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者的能力与态度、接受者的前理解背景、需求与情感等要素相关。为使文化传播顺利进行,就要让接受者的解码最大程度符合传播者的编码意图,因此编码与译码同等重要。
落实到教材编写上来说,以对外文化教材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播是教材编写者与外国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要达成最佳传播效果,编写者需要对外国学习者所在国家的政策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文化偏好、文化禁忌等因素都有所了解,这些因素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变量,了解这些文化变量才能廓清文化传播中的盲点和误区,使教材内容与外国学习者所在国家的文化原则不发生冲突,依据不同文化的基础模式,设计相互交叉的路径和新的文化平面,从而跨越因文化相异而带来的接受障碍。对于外国学习者而言,从“了解”中国文化到“理解”、认同并接受中国文化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对外文化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帮助外国学习者有效避免“误解”和“歪解”,跨越“了解”的层面,达到“理解”的深度。
四、注重展示魅力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文和中国文化加速了国际传播的步伐。在国内,“汉语推广”“汉语国际推广”“中国文化海外推广”等“力拔山兮”的话语不绝于耳;一首名为《中国话》的流行歌曲火遍大江南北。在国外,孔子学院却遭到了部分国家的警惕、反拨、反弹,甚至闭门羹。如何降解其他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输出的偏见、误解和戒备呢?是否由于我们锋芒毕露、如鲠在喉、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呢?历史上,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或许可以为我们重新思考传播策略提供一些启发。
1935年9月,林语堂的英文著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在美国出版,到1935年年底便再版了7次,并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此书后来被翻译成中文,书名是《吾国与吾民》,也被译成了欧洲多国文字。《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副刊以头版刊登克尼迪(R.E.Kennedy)的书评说:“读林先生的书使人得到很大启发。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的书使我大开眼界。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①林太乙:《林语堂传》,第15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美国著名书评家奥佩(T.F.Opie)评论道:“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②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维德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封底。“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布什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③施建伟:《林语堂传》,第682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1938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再度成为美国年度畅销书。
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力与美国相差悬殊,但为什么一个中国人的著作能够热销美国并赢得无数积极评价呢?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与中国相比,西方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现代化,在初期,西方人因为充分享受到了现代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因而坚信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而随着现代化的深度发展和消费时代的到来,西方人逐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西方所提倡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使“人日益渺小,无关紧要,日益成为人自身机器中的一个齿轮”④[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第166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一些西方人开始厌倦都市喧嚣和过度消费,此时,林语堂在著作中以真挚坦率又不失幽默的笔调书写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闲情逸趣,向西方呈现了一个西方只能望其项背,而永远无法到达的世界——中国人的闲逸世界,让西方人看到了古代中国人无与伦比的审美能力,因此西方说是一个中国人教了他们“The Importance of Living”,“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也就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著作的英文书名。
与其频频主动出击,试图推动中国文化迅速走向世界,也许“种下梧桐树,吸引凤凰来”是更善的选择。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1920年曾在中国教书,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他认为中国社会比西方更文明、更合乎人情。他认为西方人的好战与忙乱产生邪恶,使他们不快乐,不能享受美丽。他希望中国能给西方社会一些中国人的容忍和沉思恬静的心境,以报答西方传授的科学知识。①罗素:《罗素选集之五》,《中西文化之比较》,胡品清译,第23-24页,桃园:水牛出版社,1971。无疑,中国文化中宁静与和谐的质素对于西方现代文化能够发挥一种补益作用。尽管“文化凝结着人们不同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②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第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但在继承人类文明成果、不断趋近理想生活方面,世界各国人民具有同一性的需求。因此,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着力点不应放在海外传播机构的扩张上,而应放在挖掘中国的魅力文化、催生新的优质文化和探寻新的传播模式上。在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中,传播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中国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有魅力的文化才可能对外国学习者产生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唐代韩愈《进学解》),编写体现中国趣味、中国价值、中国特色和中国审美的文化内容更为重要。
以茶文化为例,如果遵循传播中国文化知识的编写思路,则课文内容往往是介绍中国茶的分类,例如:按颜色分类,可以分为红茶、白茶、绿茶、黑茶、乌龙茶、黄茶六种;按加工分类,可以分为紧压茶、萃取茶、花茶、果味茶等;按采制季节分类,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然而,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并不在于中国茶的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制作方法精良,这些内容不能引起外国学习者情感上的共鸣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之情,用袁宏道的话来讲“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③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集》,第152页,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在于茶境,在于品茶人丰富的情感和闲逸的生活趣味。周作人曾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④周作人:《喝茶》,《雨天的书》,第76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这就是物质形态的中国茶所包含的中国趣味,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对外文化教材应着力呈现此类魅力文化。再如,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景观,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就是能够表现出中国审美趣味的魅力文化,对外文化教材应重点呈现能够表现中国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魅力文化。
对于“初次见面应该如何打招呼?”这个问题,普通的中文综合教材或者口语教材一般会介绍诸如“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等打招呼的方式。为了体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对外文化教材可以向外国学习者介绍“久仰!”这种中国人的问候方式,并阐明“久仰”一词的文化内涵是:您像高山一样,让我久久地仰望,今天有幸得见,我是多么喜悦和激动啊!
应该如何询问中国人的年龄呢?普通的中文综合教材或者口语教材一般会介绍诸如“你多大了?” “你几岁?”“你属什么?” “您高寿?”等提问方式,而对外文化教材可以向外国学习者介绍下面一段对话:
A:阁下春秋几何?
B:今年是不惑之年。
A:阁下春秋正盛!
一春一秋即为一岁,“春秋几何?”就是询问对方的年纪,这种提问方式表现出问话人不仅关注对方的年纪,也关注季节的变化、草木的枯荣,体现了问话人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
询问对方的工作时,普通的中文综合教材或者口语教材一般介绍的是“您在哪里工作?”等提问方式,而对外文化教材可以向外国学习者介绍“阁下哪里高就?”这样的询问方式,还可以在教材中呈现能够体现中国文化魅力的文化词汇,诸如:阁下、府上、令尊/令严、令堂/令慈、令爱/令媛、家严/家父、家慈/家母、舍妹弟、小犬、拙荆/贱内、在下/鄙人、贵庚、高寿、春秋几何、春秋正盛、校史增光、宝眷、寒舍、薄酒、春釐(禧)、忝列、内子、末学、趋前拜谒、粗保贱安、薄酬、仰呈、涂鸦、学书、献丑、搜索枯肠、惶恐无似、万望谅宥等。
又如,思乡诗也是中国魅力文化的典型代表,下文以唐代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和王维的《杂诗》为例加以说明。《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这首诗描写了离乡多年的诗人偶然遇到来自家乡的故人,激动不已,缘于思乡,诗人连续问了故人11个问题,包括:我的老朋友们还好吗?孩童们长大了吧?我家的兄弟侄儿,谁常去观赏园池亭台?我家的老园子还在吗?已经栽上新树了吧?柳树种得疏密合适吗?茅草房修剪得有宽有窄吧?竹子是从哪里移来的?又种了几棵梅树?渠沟里的水流没断吧?石头上长青苔了吧?院里的果树哪种先熟?林中的花朵哪种后开?一口气问完11个问题后,诗人又敦促故人细说详情。这首诗通过11个问题使诗人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容易引发外国学习者的共鸣,无疑是适合编入对外文化教材的中华魅力文化。
与王绩将所有想问的问题和盘托出不同,唐代王维的《杂诗》描绘了一幅“近乡情更怯”(唐代宋之问《渡汉江》)的感人画面,可谓魅力十足。
《杂诗》的语调很缓慢,或许是缘于诗人内敛、沉稳的性格;或许因为诗人忽然见到来自故乡的人不知从何问起;又或许因为离乡多年,诗人料想故朋变故必多,经历过沧桑所以不敢问沧桑,诗人娓娓地说:您是从我家乡来的,应该知道我家乡的事。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着花纹的窗前的梅花,开花了吗?
思乡是世界文学的母题。身处异乡之人,遇到刚从故乡来的同乡时,心情必然是激动万分、百感交集的。在第一首诗中,王绩开了一个长长的清单,提供了一连串繁复的意象,和盘托出他所关心的所有事情来表现思乡;在第二首诗中,王维则把脑海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的种种景物、人物一一删减,只留下窗前的一株寒梅,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极简意象来表现思乡,王维的含蓄、暧昧和留白引发了读者无穷的遐想。黄叔灿评价王维的《杂诗》云:“ ‘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清代黄叔灿《唐诗笺评》)“绮窗”意为雕着花纹的美丽的窗户,“绮”是诗眼,窗外有梅花,窗内有人,窗因人美,此人何人?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恋人吗?诗人因何而独独记挂窗外的这一株“寒梅”呢?难道“寒梅”是诗人爱情的见证或象征吗?“寒梅”是诗人与恋人共同栽植的吗?或者昔日诗人曾与恋人在“寒梅”旁喃喃细语吗?诗人没有询问故乡的亲朋旧友,而是询问“寒梅着花未?”这样一个“淡绝妙绝”的问题,读者可以从中体味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眷恋和对恋人的思念,这种表现方法是含蓄的、浓烈的、深厚的、中国的。王绩“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①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第186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王维的《杂诗》显然是中国趣味、中国魅力文化的典型代表,适合编入对外文化教材之中。
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从文化比较中得到凸显。西方崇尚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自由与爱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23—1849年)在诗歌中生动诠释了自由是西方最高的价值追求。2000多年前,中国的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表明了宁可彼此相忘,也要追求自在的逍遥游状态的价值立场。西方崇尚自由,中国古人推崇的逍遥;自由关联着理性,而逍遥中有洒脱和不羁,充满了感性的力量。有学者指出:“中国仍需给西方及全球一些他们没有而令他们欣羡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物质文明,像以前的瓷器、纸张;也可以是精神文明,像以前的儒家伦理及和谐秩序,但必然是新的‘我有人无’的东西。”①单波、刘欣雅主编:《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第8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中国文化是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充满张力和魅力的文化类型,是“一种基于交往与劝服的多元文化,一种共识与差异能够共存的文化,一种允许改变但会使改变更温和的文化”②Almond,G.& Verba,S..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Thousand Oaks,CA:Sage,1968,p.8.。“我们要使国际社会了解,自古以来中国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这才是真正的中国。”③叶朗:《21世纪,中国将在精神层面影响世界》,《中国文化报》2013年7月29日03版。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个国家要使你的邻国欢乐,要使远方国家的人因为仰慕你的文化,到你的国家来。
德国文化理论家施宾格勒曾这样评价中国园林:“中国的园林避免那种朝气蓬勃的景色。它布置的景色重叠,不将目标指明,却引起信步漫游。具有通过重门、丛林、台阶、桥梁和庭院的通路的中国早期的‘教堂’——辟雍,从来不曾有过埃及式或哥特式的排闼直入。”④《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册,第8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的中国园林设计是中国含蓄美的美学风格的体现,这对于对外文化教材编写具有启发意义,一方面,应着力发掘并呈现中国的魅力文化;另一方面,应避免排闼直入,而是采用风吹草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柔性的传播方式。中国文化不是静态的显现,而是无时不处于与其他文化的对话和交往之中,泰勒曾言:“只有在某些对话关系中,我才是我”,“自我只存在于‘对话网络’中”⑤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第50-51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有学者也指出:“要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就必须在认知他者文化时去中心化、去标准化,增加异质文化间的接触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跨文化冲突,从而在互动中形成更具宽容性和对话性的形象认知和互构。”⑥单波、刘欣雅主编《: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第13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总的来看,笔者认为新时代的对外文化教材编写应秉持注重“中国思想文化源流与当代中国内在联系”的编写理念,在重视传统的同时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在注重当代文化展示的同时着力发掘和呈现魅力文化,并以文化知识为主线,以文化因素为隐线,遵循科学、系统、实用的原则,建构具有选择性而非面面俱到的、具有发展性而非固化不变的、具有开放性而非封闭保守的、具有灵活性而非按部就班的螺旋式文化主题体系,呈现具有“可分享价值”的、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兴盛的中国文化内容,讲述洋溢中国精神、凝聚中国智慧的中国故事,以帮助外国学习者形成对中国文化的系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