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在低年级识字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2022-01-28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小学邵鸫瑜

学苑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笔者

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邵鸫瑜

学会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课中依靠情境引爆思维生长,跃迁学习能力。因此笔者运用该方法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在识字方法、书写能力、语用思维等方面得到能力提升。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现存问题

识字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一线语文教师大部分都非常重视识字的教学,尤其在低年段,教学重点更加偏重在对于汉字的识记,在这之中格外重视生字的音、形、义,为学生打下了牢固的语文基础。部编版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专门的识字单元,于是形成教师在课堂上只谈生字词的音、形、义学习。但对字的掌握之余,却也伴随着如下问题:一是缺乏思维发展的具体目标,教师选择了单纯关注汉字的音、形、义,要求学生读对、写对汉字以及意思的理解,但汉字本身携带的的教育功能与文化功能却被严重忽视;二是教学内容不够深刻,对认知学习把握的同时,忽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包括其隐含的思维方法等知识;三是方法缺乏,教条式的分析与练习,让教学变得索然无味。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追其根源是在于,传统的教学中只见教材上的“字”不见教学主体。在低年级识字课的教授中应当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和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情境、有过程、有迁移、有反思,逐步提升语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部编版二下第三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下面笔者以识字4《中国美食》一课为例,谈一谈低年级“学会思维”识字课堂实施的基本要求及其在传统文化主题下识字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二、低年级“学会思维”识字课堂实施的基本要求

1.提取语文要素,明确思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开篇即确立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低年级识字课程目标设置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字形认读书写,更要关注字词背后的思维规律。关注识字能力,更要关注能力背后的思维支持。关注策略,更要关注策略背后的思维方法。关注习惯,更要关注习惯背后的思维品质。

2.提供多样材料,促进思维发展。

识字课文相对其他课文篇幅短小,大都为诗歌童谣,内容浅显易懂。单纯对字面意思进行学习不能让学生得到提升。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题、单元的主题、本单元的练习等为学生带来不同形式的丰富感性学习材料,包括音频材料、学习工具等,以求促进学生发展多层次思维能力。另外,教师通过梳理已有的理性学习材料,包括概念、方法、规律等,帮助学生发展更复杂的思维能力。学习材料的设计同时要体现分层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类需要。

3.确定教学过程,系统思维训练。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当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结合具体语境设计大任务(或大问题)。低年级的孩子尚处于发育初期,认知水平还在建构阶段,生活经验与文化积累十分欠缺,针对蕴意较深的内容无法充分理解,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学会将汉字文化内涵与形体相结合,借助实物,通过音、行、义有机结合,分解其中的汉字文化,还可以联结孩子们的直接、间接经验,构建孩子认知体系,进而不再局限于零碎的某个知识点,而是有了系统和整体的认知,让汉字内化为孩子自己的知识,真正了解汉字内涵。

三、“学会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在低年级识字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基于以上基本要求,笔者在教授《中国美食》时,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9 个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培养反应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了解一些烹饪方法和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升思维的感悟力并围绕“趣”“思”“用”展开教学。

1.趣——创设多样情境。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情境识字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情境中,孩子自觉地将口头语言转化书面语。基于此,围绕课文语文要素,结合新课程的要求,笔者设计课前游戏说说关于美食ABB类型的词语,如:甜津津、绿油油、香喷喷、粘乎乎,从味道、颜色、香气、触感等方面激起学生对于美食色香味方面的记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整节课以本校友好交流的新西兰小学的二年级学生“琳达”为线索,通过帮助外国小朋友了解中华美食文化为主任务,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由中国人喜吃内脏的特殊爱好,发现中外饮食差异,结合德育倡导学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并以“琳达”因为多吃荤菜而上火,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理念。最后以“琳达”感兴趣的北京烤鸭制作方式,引导了解课文中所有出现的烹饪方法,体会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品色香味全的特点。以“字”见“人”,让学生利用字词品味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指向直觉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反应力,让学生能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转化力,提升语文形象思维的发展。

(2)借助传统造字属性创设情境。

“六书”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汉字学习从这四种基础造字法入手,指导小学生进行识字,是一个有价值的积极探索。基于此,笔者分别设计了象形字“肉”的情境教学。笔者先出示肉的图片和甲骨文,如图1,让学生猜测图片可能是哪一个汉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有的猜测为“肉”字,有的猜测是“月”字,笔者出示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的“肉”字演变,如图2,启发学生联系旧知思考月字与肉字的联系。学生想到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肉有关,并举出了很多如“肝、胆、脾、胃”的字,总结这些含有月字旁的字大都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关。学生通过观察解意加深理解了“肉”字所包含的语素意义,识记的同时更加进行了系统的思维训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通过追根溯源,带领踏上汉字造字之旅,让学生感受古文字虽“古”,却有着浓厚的趣味。

图1

图2

(3)借助图片创设情境。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更多还是具象化的思维,因此大量生动有趣、色彩鲜艳的图片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利用图片在具体情境中展现这些抽象汉字,让孩子们从观察中感受汉字的创造故事和蕴含深意,这样学习的趣味性自然提高。此外,科学利用图片还能够培养其创造力与想象力。基于此,笔者设计“蒸”字教学时,先出示了“蒸笼”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比对汉字和图片找出“蒸盖”“食物”“盘子”“火”分别在汉字的哪一部分。借助插图,学生立刻建立了直观认知,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清晰发现汉字和事物的对应关系,进而充分提高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敏捷性,培养其形象思维发展。

2.思——引爆思维生长。

冉正宝在《语文思维论》中认为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点引爆学生思维的生长点:

(1)引导多层次朗读促进思维生长。

笔者在整篇课文中一共设置了四个层次的朗读活动,即看插图认读,力求读准字音和词语,激发学习兴趣;多形式诵读,通过去拼音、开火车、同桌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感受音韵之美,掌握字形发音;创设情境读,引导学生思考美食分类读好菜名,在情境朗读中进行辨析;反思感悟读,让学生带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读出感悟。四个层次的阅读贯穿整堂课的学习,逐层深入,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2)注重思维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

课堂应当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思维工具显性表达思维过程可以帮助教师从中发现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让思维摸得见,让成长有支点。笔者设计先让学生圈出课本中所有的烹饪方法,用词句表达对这个烹饪特点的理解。再设计出示所有的烹饪方法,引导从单个字的学习到整体联系地学习。学生最终得出含有火字旁和“灬”的字都与火有关。火是文明的象征,因此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更偏爱熟食。正是对火使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也造就了中国美食色香味俱全的特点。思维层层深入,课堂的价值所在,也是学生的成长所在。

(3)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笔者以“烤”为例,出示了全聚德烤鸭店对于烤制过程的讲解,让学生看后小组讨论烤的特点,再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课文中其余的烹饪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每一种烹饪方法的特点、优势。帮助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的主人。

3.用——跃迁学习能力。

(1)识字方法迁移。

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所占比例最大,由形旁和声旁组成。通常情况下,形旁表示字义,声旁标注读音。根据形旁的表义特点教字形,一般能表示事物的类别,利于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迁移学习。笔者在设计“艹”一类生字的学习时,先通过观察发现“菠菜”“茄子”“葱”“蘑菇”都含有“艹”,得出含有“艹”的字都与植物有关。了解这一特征后,再让学生借助形声字识字方法认识菜场中各类蔬菜植物,更多地识记了含有“艹”的字,如:莴苣、芥菜、萝卜、芹菜、苋菜、秋葵。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迁移和应用,培养了思维的转化能力,让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发展。

(2)书写能力迁移。

中国汉字,是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的书写符号之一,它就像一座精美的“建筑”,自带建筑之美,横、竖、撇、点、捺为砖瓦,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建构了属于中国文化的一片家园。然而更具特点的是,书写者也将再次赋予这些汉字生命。笔者在教授书写“烧、烤、炒”这三个带有火字旁的生字时,引导学生欣赏火和火字旁的区别,让他们通过“捺”变为“点”,掌握火字旁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观察字形结构,感受左右结构汉字的“建筑美”。学生置身于神奇的文字世界,不仅产生了要写好汉字的强烈欲望,更迁移了书写同类汉字的能力。

(3)语用思维迁移。

学习文字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思维课堂绝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更应该将语用的能力走向实践。因此课后通过设计变式练习实现思维能力运用与知识的双重迁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琳达”回国想请小朋友们为她设计一张午餐菜单,如下图3,要求尊重文化、营养均衡、色香味全。通过这样的练习让课堂学习到的思维方法再次得到运用和检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才是语言生命力所在。学生在跃迁学习方法时,让自己的思维活了起来,也让汉语言文字在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承。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应当对跃迁学习给予更多积极肯定地评价,让学生自发产生对文字应用的兴趣。

图3

结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留下的瑰宝,它们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同时是学生学习所有其他内容的基石。教师应该依循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库,善思巧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语文活动。让汉字文化的种子从小种在孩子们的心中。

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教育要做的正是启发学生“学会思维”。在“学会思维”的课堂中,学生构建了自己的深层次学习,从知识的容器走向为会思考的人,从课堂走向生活,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本质。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