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

2022-01-27肖婧文

传播与版权 2022年2期
关键词:互动机制学术期刊双一流

肖婧文

[摘要]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浪潮中,学术期刊凝聚了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承载着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时代使命。这既依赖于高校学者的成果供给,又促进了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梳理我国Top10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现状后发现,高校与学术期刊存在供需失衡与知识产品链条断裂问题,并基于学者成长的动态视角,揭示教学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阶段中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本文建议学术期刊通过嵌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学术期刊与学者互动常态化机制、促进资源与创新协同等途径,构建学刊、学者、学校良性互动的学术命运共同体,推动我国高校与学术期刊携手迈向世界一流。

[关键词]学术期刊;“双一流”建设;学者;高等院校;互动机制

学术期刊凝聚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是科研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知识产品创新链条的终端,并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密切关联,承载着培育高校学者、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多重使命。學者是连接学术期刊与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媒介,既为学术期刊供给了大量科研成果,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当前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学者主要扮演单向投稿者的角色,缺乏与学术期刊的互动,导致出现知识产品链条断裂、供需失衡等问题,进而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不利于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对此,我们亟须构建学刊、学者、学校良性互动的学术命运共同体。

现有研究从期刊定位、学科发展、作用机制等角度探索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机遇与挑战。从期刊定位来看,高校将依据“双一流”建设评价新标准而获得期刊功能重新定位的机遇,推动期刊质量提升[1]。有学者认为,学术期刊在“双一流”建设中扮演被遗忘的角色,需要通过构建专业化的学术期刊集群才能抵御国际期刊的冲击[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在“双一流”背景下,期刊发展应与优势学科及交叉学科相结合[3]。从作用机制来看,我国高校学报面临发展定位不清晰、学科方向分散、与主办高校的关系边缘化等问题,其应当构建高校科学研究与学报之间的协同机制[4]。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未能注意到在学术生态中学者的边缘化问题,也未能从学者的角度来系统地揭示学术期刊与高校的互动机制。学者是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的微观主体,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学者的角度出发,探析学术期刊与高等院校的互动机制,从而为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发展提供支撑。

一、高校“双一流”建设与学术期刊发展现状

据统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本文整理了2021年国内排名前十的“双一流”高校的世界排名、国内外发文量、主办期刊等数据,以此来梳理高校“双一流”建设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统计结果如表1。

从“双一流”大学的QS世界排名来看,在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尚未进入国际一流大学梯队,最高排名为第15名(清华大学),并有6所大学的世界排名在50名以后。这表明当前国内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仍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实现高等教育的飞跃发展。从国内外发文情况来看,我国顶级高校的SCI发文量增速较快,远超国内核心期刊。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土学者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核心期刊在办刊质量与国际影响力方面均难以满足本土高校与学者的需求,致使大量优质科研成果流失。从学术期刊来看,“双一流”高校均主办了学术期刊,但各期刊的办刊质量与发文数量不均衡,难以满足高校学者的职称晋升需求,同时也未能构建与学者沟通的渠道,面临如何“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留在祖国大地”的新时代难题。由此,我国学术期刊与高校之间存在学术论文供需失衡、知识产品链条断裂等问题,亟须疏通二者沟通渠道,构建学刊、学者、学校的多维互动机制。

二、学者视角下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

学者在广义上指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而在狭义上指专门从事某种学术研究的人。本文将学者视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其从一名学生蜕变为学者,主要历经高校教学培养、科学问题研究、服务与回馈社会等不同阶段。笔者检视学者成长的动态过程后发现,高校与学术期刊在其成长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在不同阶段衍生了多个维度的互动关系,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而形成了动态化的互动机制。

(一)教学培养阶段: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

2017年以来,由“双一流”建设推动的高等教育历史性变革倒逼高校重构科研、教学管理体系,为学术期刊深度嵌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契机,并在学者的教学培养阶段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

1.尊重主体差异,构建教学体系的多元渗透机制

在“本、硕、博”贯通的长学制下,学术期刊应制订长期计划,循序渐进地融入学生从学术启蒙到学术规范,再到学术创新的全过程。“申请—考核”类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基础科研能力与一定的论文撰写经验,学术期刊可以通过举办博士生论坛、学术会议等方式,帮助学生规划选题方向,制订研究计划,梳理研究创新点及现实价值;“统一考试”类的研究生,生源质量差异较大,甚至部分学生存在跨学科报考的情况,因此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推送相关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2.拓展学术视野,重塑内容为主的联合教学机制

其一,学术期刊应激发学者的学术思维。学术期刊通过主办或者协办学术会议,为学者提供思想碰撞的空间,并通过会议论文的纵横对比,拓展学者的学术视野,进而启迪其思维。其二,学术期刊应促进学者写作能力的提升。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具有丰富的文献编辑经验,学术期刊通过构建编辑人员与潜在作者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学者能切实了解一篇论文的打磨过程,有利于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其三,学术期刊应促进学术创新。学术期刊通过标准化的审稿流程不仅为广大学者提供文献参考,还嵌入学生的文献学习模块,帮助其高效地梳理相关文献的创新点及写作亮点,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3.細分培养阶段,构建动态调整的嵌入机制

在学术兴趣培养阶段,学术期刊可以联合高校组织学术讲座或论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内涵及价值,从学术链的源头激发潜在学者的科研兴趣。一是在知识成果转化阶段,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及时的热点选题策划及专题征稿来引导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促使学者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二是学术期刊应打破过去学术链条前、后端相对孤立的格局,承担起衔接教学与科研的部分工作,深度嵌入知识成果孕育、形成、转化的全过程,以末端需求方的角色切实帮助学者明晰研究问题与掌握前沿方法。

(二)科学研究阶段: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应主动匹配、支撑和推动中国科学技术自立自强,引领新思想,带动高校学者形成“顶天立地”的科研成果。

第一,学术期刊可以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形成学者与学刊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学术期刊是重要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汇集地,其应主动通过承办、协办学术会议,并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学者进行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一方面,这有利于汇聚学者现有重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思想,构建体系;另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学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与交叉研究,并在学术会议的思想碰撞中强化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

第二,学术期刊可以延伸匿名评审环节,强化科研评审的结果反馈机制。学术期刊为保证质量,应以匿名审稿制度为抓手,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某项学术成果的鉴定过程,促进学者之间的一对一交流,提升学者的科研水平。匿名审稿的过程也是学者之间交流学术思想的过程。因此,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制度不能仅停留在“专家审稿—结果反馈”这两个工作节点,而应进一步延伸为“专家审稿—结果反馈—学者交流”,让学者在匿名审稿制度下充分表达自身的学术意见与学术思考。

第三,学术期刊应发掘、培育青年学者,构建面向青年学者的人才储备机制。青年学者是知识产品创新应用的生力军,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我国科研事业的未来与前景。因此,学术期刊要全面配合高校“党管人才”原则,协同高校汇聚天下英才,在办刊过程中培养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尤其是要着重培养“双一流”建设领域中的青年拔尖人才,发掘具有较高学术潜质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学术期刊在选稿过程中应赋予青年学者同等机会来发出学术声音,并通过刊物来稿,挖掘、识别优秀人才,协助高校构建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机制,进而构建高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三)社会服务阶段:学术期刊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

社会服务被视为大学的“第三使命”,同时也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职能,其核心是促进知识产品的应用与转化。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最终流向坐标,有必要融入知识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分享自身的学术资源,协同高校学者共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1.从单一到多维的机构协同机制

长期以来,学术期刊与高校学者仅存在单一的学术成果需求供给关系,集聚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与学术资源,但由于缺乏政府、研究中心、智库等机构载体,这种集聚效应难以向社会溢出。对此,学术期刊须打破单一维度的学术合作关系,梳理作者单位的分布情况,并以学者为纽带构建起不同机构间的合作协同机制,进而为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提供机构保障。

2.从分散到集聚的资源协同机制

单个作者的科研成果是孤立的非结构化的学术资源,其影响力较为有限,知识产品的转化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然而,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集聚平台,具有较为丰富的作者资源、读者资源和审稿人资源,其有必要对自身的学术资源进行整合与深度挖掘,为不同领域的学者、不同性质的科研机构提供沟通和合作的渠道,将学者分散化的学术资源纳入社会服务机制的整体结构中,并通过重新排列组合来驱动科研成果的落地与知识产品的创造。

3.从静态到动态的创新协同机制

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主要是静态地呈现科研成果,可能会忽视学者创新的动态过程,也不会去追踪知识产品的后续转化与应用情况。因此,学术期刊难以评估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其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受到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学术期刊应走出编辑部,主动参与学者的知识产品创新过程,与政府及其他科研机构共同支持科研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学术资源支持,从总体上促进自身社会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我国正全力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促使人才队伍、师资力量和学科配置均得到较大发展。本文梳理了学术期刊与“双一流”建设的现状,并从学者的教学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阶段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双一流”建设的互动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学术期刊强化学者的桥梁作用,构建学刊、学者、学校良性互动的命运共同体,进而增强学术研究的多方互动,共同促进我国科技发展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郑琰燚,李燕文,莫弦丰,等.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J].编辑学报,2017(02):160-162.

[2]朱剑.被遗忘的尴尬角色:“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学术期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1-16,201.

[3]樊素英.“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否转为专业刊的探讨[J].天津科技,2021(09):65-70.

[4]田江.“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协同机制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7(12):23-26.

猜你喜欢

互动机制学术期刊双一流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机制探究
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