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管教理念下的惩戒教育初探

2022-01-27丁继慧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期
关键词:正面管教

丁继慧

[摘要] 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揭示欺负同学事件背后的盲点,探寻家庭教育的痛点。采用正面管教工具:聚焦解决问题、开设主题班会、进行角色扮演、使用议事本、开展头脑风暴、用3R1H原则选择建议等方法,发现事实背后的真相,帮助学生认识欺凌,了解欺凌的危害,懂得如何自我防护。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意识,为建设温暖有力量的班集体做贡献。对相关学生进行惩戒教育时,笔者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用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理念,有方法、有尺度地惩戒教育有错误的孩子;以有温度、有力量的方式,守护班级中弱小的孩子,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正向教育;正面管教;惩戒教育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文简称《规则》)。我校也组织班主任老师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撰写的《正面管教》一书,准备使用正面管教理念和正面管教工具进行班集体建设。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式。《规则》出台后,老师提出了困惑:《正面管教》中提出的“不惩罚”管教方式和《规则》中“惩戒教育”相悖吗?

笔者在一线的德育实践中发现,正面管教理念反对“惩罚”但并不反对“惩戒”,强调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规则》中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定义: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惩戒”不是“惩罚”,惩戒更强调“戒”,通过有尺度的惩戒教育对学生进行警示,让学生心存畏惧,不敢肆意妄为,突出了惩戒教育的育人属性。下面,笔者就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真实案例,从盲点、痛点出发,聚焦问题,谈谈教育工作中运用正面管教理念进行惩戒教育的尝试。

一、盲点,表象背后的真相

某天上完语文课,无意间看到L同学桌前站着几位同学,L同学的面部表情显得严肃警惕。站着的几个孩子,笑嘻嘻地聊着天。我敏锐地感受到L同学心理的压迫感,难道L同学被这几个同学欺负了?

我单独找来其中的几个同学,使用为L“画像”的方式,了解L在他们心目中的样子。通过他们的描述,他们觉得L同学是一个老实、不会说话的人,平时说话思维混乱、表达困难、表情怪异,还会有很多辅助的动作。在班级,大家都不喜欢他,不愿意和他交往。这几个孩子经常会故意碰撞L同学的桌子,剪L同学书包上的挂件,拿他的文具盒玩耍,故意用手指点他的手臂,激发L同学的反抗。他们觉得很好玩,有意思。很显然,几个孩子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二、痛点,家庭教育的缺失

为了了解L同学,我和班主任周日一起去L家家访。L家住在农村,从学校坐公交车需要半个多小时,中途还要换乘一次。

L同学的家是一幢20世纪90年代自家建造的二层小楼,以前一家人和爷爷奶奶同住,主要经济收入靠爸爸在城里打工。在L小的时候,他的妈妈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爸爸在城里已经有了新的家庭,只有周末回来。跟爸爸在一起相处的时光,对于L来说并不愉快,爸爸经常呵斥、责骂他,使L的性格越发内向,更加不敢表达,说话也更加混乱。对于L的上学,爸爸从未有过关心。L同学很想妈妈,希望长大以后去找妈妈。

L的奶奶一边说,一边抹眼泪,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他们很为L以后的生活担忧。爷爷在旁边默默地抽着烟。听到这里,我心里难过极了,忍不住流下眼泪,多么可怜的孩子!

环顾这个家,屋子里的陈设显得过于老旧与简陋,老人愁苦的面容隐藏在昏暗的光线中。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不由得思考,我们如何守护这个孩子,让他能够在温暖、有力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呢?

三、焦点,谁教育?教育谁?

我召集德育处及相关班主任开会,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时常欺负L同学的有6个孩子,时间持续有半年,这6个孩子时常用各种小手段欺负L,虽然没有造成身体和人格尊严上的伤害,但是给L同学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为6名同学欺负L同学,并损坏了L同学的文具盒,班主任老师及时处理了事件,并狠狠地批评了欺负人的同学。但是这并没有彻底地改变这一现象。考虑到这件事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宜定性为霸凌,适合当作欺负同学的事件处理。但是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欺负人的同学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纠正他们的错误言行。对被欺负的同学进行帮助辅导,使其回到正常的班级生活中来。

班主任很懊恼,没有及时把事情深挖下去,导致给L同学造成了伤害。欺负同学的行为在班级往往有隐秘性,老师在班的时候,学生很少暴露,确实很难发现。考虑到班主任年轻,处理问题经验不足,问题持续时间又比较长,所以决定由我来处理这件事情,班主任协助。我们商定用正面管教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四、亮点,正向教育树正气

1.角色扮演,体验被欺者的感受

为了让几个欺负人的同学了解被欺者的感受,我决定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在角色扮演前,我先和几位欺负人的同学交流,让他们认识到事情已经发生,一方面要及时停止不良的行为,另一方面需要从错误中学习,安慰被欺负的同学,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原本低着头准备挨批的同学意识到老师的态度是平等的、尊重的,他们愿意在老师的帮助下参与问题的解决。

我建议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每一个人轮流扮演被欺负的同学。当他们真正体验了被欺者的角色后,都难过地低下了头。他们说被这么多同学欺负,太难受了,好有压力!真想和欺负人的同学狠狠打一架,指责他们凭什么要欺负人?他们感觉被欺负的时候,旁边的同学沒有人帮忙,好伤心,很无助,像被世界抛弃了一样。角色扮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给别人带来的伤害,他们决定承担自己的错误,向L同学道歉,取得L的原谅,并赔偿L的文具盒、挂件的损失。而且,他们同意编排情景剧,在班会课展示,还原事实真相,便于大家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他们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相处,希望自己的班级是一个团结友爱、有正能量的班集体。

2.主题班会,建有正气的班集体

我采用正面管教的班会课模式开展班会。班会课前,我把问题写到班级的议事本里,提请班会解决。学生们开会前了解了事情经过。班会课设置三个环节:

(1)观看情景剧,发现问题

这个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观看情景剧,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欺负过吗?如果一个班级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你喜欢这样的班集体吗?

欺负人的同学编排的情景剧,真实地再现了班级里发生的欺负同学的行为。同学们看到在教室里发生的熟悉而又让人愤怒的一幕,他们不再冷漠,纷纷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伤心、难过、自责。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关注自己每天都身处其中的班级。这个环节让学生对被欺负同学的状态感同身受,为下面头脑风暴环节做好了铺垫。

(2)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头脑风暴环节聚焦问题:首先,让全班同学站在欺人者、被欺者、旁观者或者其他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发言棒依次传递,每一个学生依次发言。

站在不同立场提出建议,为学生提供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的技巧,看待问题可以更加全面。发言棒的传递,有助于学生专注于问题,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中来。参与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感受到自己在班级的价值。

其次,采用解决问题3R1H原则(即相关的、尊重的、合理的、有帮助的)对建议进行筛选。师生讨论并删除不合理的建议。删除的过程是让学生理解:解决方案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学会听取他人的建议,并对其进行理性地辨别、判断。

再次,形成共识,用实际行动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欺负人的同学陆续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向L赔礼道歉,和L握手请求原谅。几位同学将准备好的铅笔盒送给L作为赔偿。L说他感受到了他们的诚意与真心,他愿意原谅他们。作为旁观者的其他同学,一方面为当事双方的和解鼓掌,另一方面他们也发现了自己的自私与冷漠。他们感觉班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最后,我用启发式提问问大家:如果你在不同的场合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可能是当事者或者旁观者,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一系列的问题是想让学生们明白,人总会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培养爱人、尊重人、平等待人的品质。启发式提问帮助学生总结并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力量感;启发式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明白,错误是学习的机会,犯了错,接受惩戒,纠正错误,是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的行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这样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

(3)凝聚信念,共建美好班级

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师生齐唱班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视频中展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互帮互助的一幕幕感人、温馨的场景。孩子们握紧同学的手,放声歌唱。看着孩子们重新绽放的笑颜,我想只有凝聚共同的班级愿景,拥有建设平等、尊重、友爱、有力量的班集体的共同信念,每一个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3.正向教育,形成全校的辐射点

之后的班主任沙龙,在关于“惩戒”话题的主题研讨中,这个班级的班主任说,为建设更美好的班集体,她会在下一次班会课,和学生们一起商讨班级制度的完善,将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如何实施惩戒的办法写进班级制度里,建立长效机制。更多参与听课的班主任通过观摩研讨,厘清了正面管教的“不惩罚”与《规则》中“惩戒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正向教育、和善而坚定的育人方式更有利于班集体建设,正向教育理念开始向全校推广。

五、思点,正面惩戒的效应

按照预设,我准备再给几个欺负人的同学开展一个“查理游戏”的活动。让欺负人的同学深刻认识到欺负人会给别人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的意识。我还准备帮助被欺负的同学预约心理健康中心的咨询。但是没想到,班会课结束后,欺负人的同学和被欺负的同学一齐主动留下来,说说笑笑地开始打扫教室,恢复座位。他们说,他们很想为班级做一些事情,弥补自己的过错,让班级更温馨、更美好。他们说,他们是男子汉,可以守护班级的每一个同学。

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室,我想到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规则》的第一条明确指出:“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制定本规则。”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明白,教育的目标始终是立德树人,惩戒只是采用不一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在惩戒教育时,将正面管教的理念贯穿其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他们,温和坚定地聚焦问题并解决问题;惩戒教育时,必须采取适切措施,让学生及时停止犯错并认识错误,通过实际行动取得对方原谅,积极赔偿对方损失;惩戒教育时,要让学生参与到事情的解决和处理中,否则置身事外,学生不需要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后果,他就永远得不到学习和成长;惩戒教育时,惩戒的方式应该与所犯事情相关联,让學生心服口服地承担并弥补错误。学生接受与之相关的惩罚,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惩戒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让惩戒有方法、有尺度,让教育有温度、有力量,方能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09.

猜你喜欢

正面管教
解析家庭教育中的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
让家庭教育与书相遇
“正面管教”浇灌出鲜艳的自律之花
正面管教理论给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正面管教”在职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正面管教》带给我教育的正能量
新课程背景下正面管教体系在小学中的践行
“正面管教”教师培训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如何在课堂中正确的培养教师角色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