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家听查课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质量分析

2022-01-27郎海洋王建钰麻秋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龄职称学历

郎海洋,王建钰,麻秋伟,郑 刚

(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特殊作业环境危害评估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32)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成都教育会议上指出:“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核心因素,长期以来备受关注[2]。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递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空军军医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预防医学系2019年春季学期课堂教学155次随机听查课的质量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评价报告统一采用空军军医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见表1)完成,表格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2个评判指标,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根据听查课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和评语综合评价。

表1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及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针对专家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专家评语进行综合分析。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1.3 评定标准

按照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进行评定,优秀(≥90分),良好(80~89分),及格(70~79分),不及格(≤69分)。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本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随机听查课预防医学课堂教学155次,均为理论讲授课堂,授课教师均为硕士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所有授课教师均为高教主系列职称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质量评定标准,整体授课质量较好,教学质量评分优秀68人次,占43.9%,良好82人次,占52.9%,及格5人次,占3.2%,无不及格情况。

2.2 不同性别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不同性别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教师性别对预防医学课堂教学质量无显著影响。

2.3 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3,按照优秀、良好、及格分别占比各职称被听查课总次数分析,优秀所占比例依次为教授>副教授>讲师;而及格所占比例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由此可知职称越高课堂教学质量相对越高。

表2 不同性别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表3 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2.4 不同学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不同学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见表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博士学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率明显高于硕士学历教师;而评分及格现象在两组中均有出现,硕士学历组高于博士学历组。

表4 不同学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2.5 不同教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不同教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见表5,在教龄上,教龄越长优秀率越高,20年以上教龄优秀率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这说明教学质量和教学积累的关联性非常高;而及格现象在各教龄组均有出现,10年教龄以下组占比最高。

2.6 不同年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教师年龄和其教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年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定分析结果和教龄结果一致(表6),50岁以上教师优秀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及格现象在各年龄组均有出现,30岁以下组占比最高。

表5 不同教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表6 不同年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2.7 失分分布

根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中基本要求和质量要求两方面12个评判指标失分情况结果来看,基本要求方面失分较少,失分人数和失分值最多的3项主要集中在质量要求中第7项“教学严谨,要求严格,课堂驾驭能力强、秩序好”,此项共计136人次(占比87.74%)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第5项“启发式教学效果好,注重师生交流互动”,此项共计124人次(占比80%)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第2项“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符合贴近应用”,此项共计120人次(占比77.42%)有不同程度的失分。

从各项失分值占比情况来看,与155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相应项目的总分相比,质量要求中第2项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符合贴近应用、贴近临床导向,失分值占比34.84%,第7项启发式教学效果好,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失分值占比32.26%,第5项教学严谨,要求严格,课堂驾驭能力强、秩序好,失分480分,占比30.97%。这和失分次数统计结果相吻合,都显示教师在这3项失分最多,失分分数也最多。直接反映出这3项教学能力存在严重问题,制约着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能力短板弱项。

3 讨论

3.1 数据结果

根据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承担学校理论讲授的教师必须具备讲师职称以上或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所有授课教师均为高教主系列职称教师,从本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来看,155次课堂授课质量整体较好,无不及格现象,达到课堂教学质量基本要求。

本研究所涉及教师在职称、教龄、学历、年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性别统计分析中无明显差异。通过对155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量表式打分评定结果进行分析,职称和学历组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率、良好率与课堂授课质量成正比,即职称、学历越高,课堂授课质量越高;在教龄组和年龄组结果相同,教龄和年龄越高,授课质量优秀率也越高,即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越长授课质量越高。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格次数在不同学历组(硕士1人次,博士4人次),不同教龄组、年龄组均有出现,在职称组中(讲师4人次,副教授1人次),教授组没有出现,表明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专业知识体系比较全面,课堂教学风格和能力已经成熟平稳[3],相反副教授和讲师职称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教龄20年以上(年龄50岁以上)都有及格现象出现,这给教学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说明高教龄或高年龄教员依然存在教学质量偏低的现象,不能把教学管理重心只放在年轻教师身上,而忽略了高年龄和高教龄教师群体。教学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丰富授课内容和授课经验。

教学是一个长久大项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教学质量,不能等到教学出现问题再去抓,那么耽误的将是一代又一代学生,损失的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利益——学科专业的发展、祖国未来的建设。

3.2 得失分情况

从评价结果得分和失分情况来看,得分高的教师,无论是基本要求中内容讲授、教案规范和设计、教师仪表仪态,还是质量要求中的课堂设计、知识讲授、教学效果、课堂把控和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等评价指标都得分较高,说明这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讲授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都优于得分较低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教师全面能力的体现,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和传授,更多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把控等也是需要高校教师重点熟练掌握的教学基本功。

从失分结果来看,无论是失分人数还是失分分值最高的主要分布在质量要求中课堂驾驭管控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师生交流互动,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符合贴近应用等方面,这些都是预防医学教学最需要传授的内容,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期投入大量准备工作,并进行充分的实践应用检验,才能够逐步提高到授课中的自信和课堂驾驭能力,才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书本到实践应用中验证,再到课堂讲授传递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和师生交流互动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专业知识体系架构的逻辑层次布局规划,而内容贴近应用则需要教师非常熟悉专业知识与公共卫生工作实践的结合和应用情况。上述评价项的失分,表明教师在这部分能力的不足和欠缺,还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全提高。

得失分结果说明,在评价量表中任何一项得分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后结果,更重要的是影响课堂教学授课的效果,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专家评语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除客观评价外,还专门预留了专家评语,评语中提及最多的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欠缺、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不透彻。二是教案的质量不高,重点和难点不突出、执行随意,教学时间划分不合理,教学进程与时间把握不好,部分教师甚至教学与教案内容不匹配。三是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够,表现为上课比较随意,授课讲述口语化,肢体语言缺乏,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课堂秩序维护能力缺陷等。

目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思考的问题[4]。医学课程种类涵盖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作为医学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日益彰显其重要性[5]。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教师,而预防医学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求其对基本知识技能熟练掌握,还需要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等教学能力、技巧方法进行提升;同时还要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在国家和军队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岗位任职的实践,从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反馈到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好一堂课,才能从专家和学生那里得到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

青年教师,包括讲师和年轻副教授是高校讲台的主力军,“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6]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来源基本上是各专业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走上讲台前都是通过老一辈教师言传身教以及短期培训上岗,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培训,教学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这是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课堂教学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亟需教学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方案进行加强和提高,教师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寻找自我解决的途径,提升自身教学综合能力和素质。

此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虽然只采取了专家评分和评语,但也足以说明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危机,无论是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客观分数,还是专家评语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多数集中在中青年教师范围,而积极采纳专家们所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学专家对青年教师的帮带和指导作用[7],则是有效提升中青年教师授课水平、改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如何科学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是新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8]。只有全面客观的评价,找出青年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对于确保教书育人工作的延续性、科学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4 展望

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宏伟工程,教育大计关乎未来,而高校教师则是奋战在一线的工程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包括讲师和年轻副教授,他们是高等院校讲台的主力军,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着大学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9],课堂教学应关注教师是否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是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通过课堂学习获得了某种能力[10],学生学习过程是否真正有所收获及学习最终的效果[11],教师要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水平,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授课经验,吸收与借鉴国际新的理论知识,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展开新的视野[12]。同时,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责,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智囊作用,深入分析挖掘他们课堂听查课评价报告中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中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预防医学教师队伍,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后备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教龄职称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知识无力感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