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给予面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2022-01-24矣成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重度痤疮皮损

矣成娜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痤疮作为青少年常见病之一,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较为显著。此种疾病被归属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变,不但呈现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且往往合并结节、轻微疼痛、脓包等现象。此类患者通常合并炎性丘疹、粉刺、囊肿以及瘢痕等疾病,对患者面部形象造成影响极为显著,且部分患者会呈现严重心理应激状态,使得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对疾病愈合造成严重影响,对此需通过开展护理工作以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综合状态改善[1-3]。常规护理通过遵医嘱完成系列常规操作,无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全面性护理,难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此为将患者因为炎性反应以及不良情绪应激所造成的恶性循环状态进行改善,将科室服务质量以及整体疗效提高,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以及面部护理干预的意义显著。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身心状态加以稳定,将面部治疗有效性以及针对性提高,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将探析面部护理+心理护理方式运用于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疾病护理中可行性,以实现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联合组60例,女28例,男32例;年龄区间为18~29岁,平均为(22.25±1.25)岁。单一组60例,女29例,男31例;年龄区间为19~27岁,平均为(22.26±1.29)岁。纳入标准:①表现较高的护理依从性。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抑郁症疾病。②呈现瘢痕体质现象。③配合依从性较差。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痤疮护理,针对患者对应给予药物护理以及药物指导干预等;将面部护理作为主要,利用洁面乳对面部实施清洁,在皮损位置准备维胺酯乳膏进行涂抹,对其实施5~10 min蒸汽喷雾后,针对脓栓利用暗疮针实施清除。此外,准备庆大霉素溶液以及利多卡因,利用无菌注射器实施脓腔注射,促进脓液的吸收。联合组采用常规护理+面部护理+心理护理方式完成痤疮护理:积极展开面部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皮肤特质加以了解,对应选择洁面乳对面部实施清洁,并就皮损位置采用维胺酯乳膏实施涂抹按摩,如情况严重则首先采用0.5%碘伏实施消毒,完成后将脓液排除,合理展开面部护理干预;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同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密切展开沟通交流,结合其心理特点以及情绪状况,利用适当语言就患者自身病情的认识予以客观引导,确保对于自我情绪调节能够充分掌握。就其音乐喜好加以了解,准备轻缓音乐等进行播放,以舒缓其情绪,有效减轻其情绪负担,可定期举办集体活动,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

1.3 观察指标 就组间治疗依从性、皮损消失时间、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治疗依从性以及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分别实施模糊数字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高、心理应激状态越严重[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治疗依从性、皮损消失时间、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皮损消失时间对比 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单一组,皮损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皮损消失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皮损消失时间对比()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前,联合组患者抑郁心理评分、焦虑心理评分同单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合组抑郁心理评分、焦虑心理评分均低于单一组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评分临床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评分临床对比(分,)

2.3 两组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联合组6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中,1例(1.67%)表现水肿现象,单一组7例(11.67%)表现水肿现象,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水肿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单一组(11.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寻常型痤疮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因素较多,起初为毛囊皮脂腺堵塞,且于厌氧环境下,毛囊内寄生的痤疮丙酸杆菌会呈现不断繁殖以及生存现象,并可能分离出游离脂肪酸,会导致诸多炎性损伤,最终表现为结节以及囊肿现象,使患者皮肤表面受到严重影响。面部损伤出现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压力较大,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展开疾病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通过面部护理开展,可将皮肤细胞通透性有效增强,将血液循环改善有效加强,对局部血管扩张进行有效促进,对于皮脂腺内淤积有害物质有效清除,促进脓液的顺利排出。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痤疮不但属于生理疾病,其因为大面积皮损出现,会表现为系列心理问题现象,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中表现较高发病率。此类心理问题的出现,会使患者社会行为发生对应改变,导致人际交流能力呈现一定程度降低,并表现自卑情绪,加之负面状态的影响,甚至出现自闭现象。对此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在对面部问题治疗期间,对于患者信心创建做出保证。

痤疮的发生与毛囊各种炎症表现显著相关,对患者外貌造成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因为患者系列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往往会对其皮肤造成进一步损害,表现为瘢痕现象,继而导致患者心理呈现系列应激状态。通过对患者实施面部护理,确保囊肿排除,并合理展开抗炎消毒操作,确保短时间内将患者病情进行改善[5-6];此外,配合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使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获得有效改善,就其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能够进行告知,对于辛辣食物进食给予对应要求,从而对其肠道安全做出保证,确保肠内菌群平衡[7-15]。

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96.46±3.56)分高于单一组的(82.22±3.03)分,皮损消失时间(12.25±1.43)d短于单一组的(15.41±1.16)d(P<0.05);护理前,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抑郁心理评分(62.32±7.52)分、焦虑心理评分(62.41±5.22)分,同单一组的(62.41±7.45)分、(62.46±5.6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合组抑郁心理评分(25.73±2.12)分、焦虑心理评分(27.75±2.12)分均低于单一组的(41.32±5.22)分、(36.69±2.46)分(P<0.05);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单一组的11.67%(P<0.05)。分析此结果的原因为,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可将患者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有效加深,将患者针对痤疮疾病认知显著增强,充分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避免精神过于紧张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展。对治疗程序进行规范,对于患者同人正常交流进行有效鼓励。面部护理在实施指导期间,需告知患者注重面部清洁,并需避免过度清洁而导致恶性循环现象,促进患者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有效恢复。此外,合理应用医学护肤品,可对治疗进行有效巩固,将患者病情显著改善。对于滥用药物需充分避免,避免用手对患处挤压,以免对痤疮治疗产生影响。确保在改善面部痤疮的基础上,有效缓解患者心理情绪,将患者治疗信心显著恢复。通过心理护理可确保患者可获得更好的休息,对于良好作息习惯养成做出保证,充分证明面部护理+心理护理方式运用于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疾病护理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面部护理+心理护理方式联合应用,可确保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同时缩短皮损消失时间,改善应激心理状态,减少水肿不良反应,最终实现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有效预后。

猜你喜欢

中重度痤疮皮损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