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24董瑞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4期
关键词:阶段性依从性护理人员

董瑞雪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食管、胃部与十二指肠等出现病变引起的出血症状。该病发病急,且出血量较大,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短时间内失血较多,会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临床需加强对该病的重视。为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还应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2]。本文以我院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就其康复护理中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92例,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中,男女各26例、2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1.56±2.74)岁;出血诱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分别为17例、13例、10例、6例。观察组46例中,男女各27例、19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1.51±2.70)岁;出血诱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分别为18、14、9、5例。患者经临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检查,均得到确诊。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试验,需排除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即在入院当天对患者展开完整的健康教育,住院期间仅给予简单指导。

观察组: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操作如下。

1.2.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将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医护人员情况详细介绍给患者,减少其紧张感、陌生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此外,还应将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症状、诱因、防治措施等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认真讲解,提高其认知度及配合度。同时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增强其康复信心。

1.2.2 出血期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了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呕血及便血等症状外,还可能会伴发胸闷气短及呼吸压迫等情况,导致其情绪低落,治疗依从性差。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耐心、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步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对策等知识,并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治疗配合度,以提高止血效果。除此之外,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方法、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2.3 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展开生活指导,即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为其制订营养均衡、健康的饮食方案,叮嘱其多进食流食或半流食等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坚硬及粗糙的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在辅助治疗的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开展适量运动,确保大便畅通。如患者便秘症状较为严重,可按医嘱应用润肠药,避免腹压过高引起静脉破裂再出血的情况。

1.2.4 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向患者强调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可加快病情的康复,叮嘱其日常禁烟酒,严格按医嘱用药,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定期来院复查。同时叮嘱患者尽量少服用会刺激胃肠的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安乃近等),并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的方法,学会观察大便是否异常,一旦出现呕血、腹痛、黑便,及原因不明的恶心、盗汗及头晕等症状,应加强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指标 观察并准确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天数。

1.3.2 健康知识 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并记录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防治措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完全知晓;评分为80~89分为知晓;评分为60~79分为基本知晓;评分<60分为不知晓。

1.3.3 依从性 采取本院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依从性,量表内容包括自我管理、定期用药、饮食控制以及遵医行为等内容,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完全依从,70~84分为部分依从,70分以下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3.4 并发症 主要包括贫血、失血性休克、窒息、急性胰腺炎、腹水等。

1.3.5 心理状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如果评分超过50分说明患者肯定存在焦虑,且评分越高则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评分超过52分说明患者肯定存在抑郁,且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情绪越严重。

1.3.6 生活质量 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IBM SPSS26.0软件PC端开展统计计算。康复有效率和依从性经[n(%)]表示,实施秩和检验,统计U(Z)值;贫血、失血性休克、窒息、急性胰腺炎、腹水等经过[n(%)]表示,实施卡方检验,统计χ2值;止血时间、住院天数、SAS评分、SDS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等资料经()表示,实施t检验,统计t值。以上统计学结果均以P<0.05为阈值,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的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比较()

2.2 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之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43例,占93.48%)明显比对照组(34例,占73.9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n(%)]

2.3 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之后的依从性(43例,占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35例,占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之后的依从性比较[n(%)]

2.4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4例,占8.70%)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占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以后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分,)

2.6 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不理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6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门脉高压症、胆道出血以及胃癌等,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3-4]。该病病情比较危急,且进展快,症状以呕血、黑便为主,出血量较大时会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紧张不安、悲观失望),再加上患者对该病缺乏足够了解,依从性不高,不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康复效果不够理想[5-7]。

阶段性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重心,帮助他们自愿采取可促进身心健康的护理措施,消除其负面心理,大大减少危险因素,在增强患者康复信心的基础上,有效防御疾病,加快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当其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也不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因而临床可采取一般护理措施[8-10]。但当出血量较大时,患者由于不够了解病情,会出现过度紧张及焦虑的情况。在对患者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应从患者实际病情发展出发,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向其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缓解其负面心理状态,提高其配合度。另外,饮食无节制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饮食知识的教育,使其明白饮食与该病之间的关系,指导患者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1 d后开始禁食流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严禁食用辛辣、坚硬等刺激性食物,做到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加快身体康复[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的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主要是因为阶段性的健康教育能够在干预的过程中对患者开展积极的健康指导,使得患者能够更加理解各项操作和护理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整体配合度,进而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质量;观察组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使得健康教育工作落实的更加的有条理,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指导,这就能使得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大大提升了整体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观察组护理后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利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得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到提升,这有助于患者理解各项护理操作和治疗方法的必要性,患者可以更加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和治疗的落实,因此在进行依从性评估方面可以看出,整体依从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阶段性健康教育的落实可以使患者认识到多种不良表现和注意事项,这样在干预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医护工作者的需求来配合操作,通过护理的严谨指导能有效避免各项危险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使得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控制;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利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优化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指导,使患者认识到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和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也能满足患者的心理所需,弥补患者因为认知不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这能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当中更加的心安;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通过阶段性的健康教育进行指导,能综合性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指标的提升,也能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害,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整体提高,进而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生活质量[14-17]。

综上所述,阶段性健康教育可大大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及住院时间,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阶段性依从性护理人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